夜经济让城市更有活力
2019-05-21
新闻事件:最近,在各地出台的新一轮促进消费政策中,“培育夜经济”一词频频出现。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等城市纷纷推出举措,提出要建立夜间经济示范街、地标型夜市。一段时间以来,“夜经济”成为热词,也成为衡量城市活力的重要指标。
游客在西安曲江大唐不夜城内观看花车巡游(新华社刘潇摄)
夜生活古已有之,但“夜经济”一词历史并不长。这一经济学概念自20世纪70年代诞生起,就有着鲜明的拉动内需、促进消费等导向。如今,它更成为衡量城市繁荣、生活舒适度与便利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经济日益繁荣,服务场景不断拓展,满足着消费者高品质、多样化的需求。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社会到分秒必争的现代生活,夜晚的时间被拉长、延展,变得更加多姿多彩。遍布大街小巷的24小时便利店成为加班人群的“补给站”,不断延长的夜间交通运营时间让夜归人更从容,在夜间举行的球赛、跑步活动让白天忙碌的人们也能参与体育锻炼……由夜经济所塑造的消费模式、生活方式,正成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生动注脚。
夜经济被称为中国经济新兴活力源。数据显示,以服务消费为主要内容的夜经济在城市GDP中所占比重不断加大,发展迅猛。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等城市的夜间消费约占全天消费额的一半,并逐步上升。从提升城市发展水平来看,夜经济打造的亮丽风景线,不仅是一张崭新名片,更能创造就业岗位、带来产业发展机会;从拉动内需、促进消费角度来看,夜经济不仅是城市消费的“新蓝海”,更为当前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发展夜经济,离不开科学的城市规划和城市治理的升级。中国旅游研究院的调查显示,限制游客夜间体验的因素中,受访者担心安全问题占比49.4%,夜间交通不便占比25.8%。确实,要解决交通出行、垃圾清运、治安、光污染等一系列问题,既要规划好城市的空间布局,也要理顺城市公共服务体系的运行机制。在国外,不乏因24小时经济而闻名的大都市。荷兰阿姆斯特丹的“夜间市长”,英国伦敦的“夜间主管”,都是夜间城市治理的有益探索。上海借鉴国际经验,也推出了“夜生活首席执行官”以协助“夜间区长”工作。
一方面,夜经济需求比想象的更旺盛,增长潜力十分巨大。另一方面,诸多有价值的商业与文化资源,还有待激发。在餐饮消费、购物消费与城市灯光秀之外,如何结合城市特点、深挖文化内涵,给消费者创造更加多元、差异的夜间消费场景,或将成为城市竞争的一条新赛道。
唐朝诗人崔液在《上元夜》中写道:“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从古代都城上元夜的热闹,到如今更多城市在每一个普通的夜晚都被点亮。夜经济见证了经济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也提供了城市发展升级、迈向国际化的契机。把握好新蓝海的内涵,做好夜经济的大文章,期待卫星云图上更多中国城市亮起来。(本刊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