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珠海一号”0 3组卫星发射成功

2019-05-21

发明与创新 2019年37期

9月19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采取一箭五星的方式成功将“珠海一号”03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珠海一号”卫星工程是商业遥感卫星项目,规划研制发射34颗卫星组成星座,具备视频、高光谱、合成孔径雷达、红外成像等观测能力,获取卫星遥感数据为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农业农村等行业应用提供服务。该星座已于2017年6月15日发射01组两颗视频卫星,2018年4月26日发射02组5颗卫星。

此次发射的03组5颗卫星,包括1颗0.9米分辨率视频卫星和4颗空间分辨率10米、光谱分辨率2.5纳米、幅宽150公里、具有256个波段的高光谱卫星。发射成功后,该星座共有8颗高光谱卫星在轨组网运行,可实现两天半覆盖全球,对特定区域一天重访,将大幅度提高我国高光谱卫星数据采集获取能力。

我国成功研制ITER首个大型超导磁体线圈

近日,由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下称“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承担研制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首个大型超导磁体线圈——极向场6号线圈(PF6线圈)竣工交付,将通过海运方式运送至法国ITER现场。

PF6线圈将被安装于ITER实验堆超导磁体的底部,它由9个绕制成双饼结构的线圈本体(铌钛超导导体)以及一系列支撑附件组成,总重高达400吨,是目前世界上研制成功的重量最大、难度最高的超导磁体,对“点亮”并维持等离子体的稳态“燃烧”起着重要作用,是ITER装置运行成败的最重要线圈之一。

作为ITER中国工作组的重要单位之一,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承担了导体、校正场线圈、超导馈线、电源、诊断等采购包,占中国承担ITER采购包任务的近80%。此次PF6线圈项目团队经过密集攻关,使得超导线圈绝缘体能够满足耐超低温、抗强辐射、耐高压及高力学性能需求,突破了超导线圈高精度双线并绕的核心技术,实现了大型超导线圈绕制装备的完全国产化。

PF6线圈项目的圆满完成,为中欧双方共同推进ITER项目建设与合作积累了宝贵经验,也为今后进一步拓展中欧核聚变能源领域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提供了成功范例。

基因疫苗有望攻克小麦“黄疸病”

小麦条锈病俗称“黄疸病”,对小麦来说是致命威胁,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小麦大面积绝产。日前,山东农业大学吴佳洁团队与四川农业大学刘登才团队、美国爱达荷大学付道林团队等合作,成功克隆了小麦抗条锈病基因YrAS2388(国际编号Yr28),从而为预防该病害流行提供了新的“基因疫苗”。

科研团队从小麦D基因组祖先粗山羊草中获得了抗条锈病基因YrAS2388。与已有抗病基因不同,YrAS2388具有重复的3′非编码区并产生5种或更多的转录本,其可变剪切受温度和病原菌的调控。通过调整不同剪切体的富集水平和编码蛋白的互作模式,能有效控制宿主的抗条锈病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抗条锈病基因YrAS2388只在粗山羊草和由粗山羊草创制的人工合成小麦中存在,而在普通小麦及其他麦族物种中未检测到,因此该基因在小麦育种中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研究人员根据该基因序列开发了功能标记,利用这些标记可实现YrAS2388的分子辅助选择,加速该基因向小麦品种中的转移利用。该成果为改良小麦和大麦等作物的抗条锈病水平提供了新的基因资源。

“腊八蒜”里发现三种新型活性肽

活性肽被称为动植物体内的“化学信使”,调节着机体生长、发育、繁殖、代谢和行为等生命过程。日前,天津大学陈海霞教授带领天然药物化学团队从我国传统美食“腊八蒜”中首次发现3种新型活性肽,这些活性肽具有显著抑菌性,有望成为抗生素替代品。

研究表明,这些活性肽作用于细菌时,能以“桶状孔道模型”和“地毯模型”的作用机制,在细菌细胞表面形成孔道,破坏细菌细胞膜,造成细胞内容物泄露,从而达到抑菌的目的。

“新型活性肽广泛的生物学活性显示了其在医学上良好的应用前景。”团队高旭东博士介绍,新型活性肽不仅抑菌活性较好,且具有低毒性、不易产生耐药菌的特点,有望成为适合人体的安全有效的抗生素替代品,相关研究成果为进一步开发、应用天然抗菌肽药物提供了理论依据。

科学家成功研发新型柔性电子印刷术

折叠屏手机淘汰报废可以无毒无害降解、植入身体的电子芯片到期自动溶于体内……不久前,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黄显教授团队成功研发“水致烧结”柔性电子印刷术,在全球首次实现低能耗、低成本生产生物可吸收柔性电子元器件,有望成为柔性电子材料生产领域的革命性突破。

“水致烧结”柔性电子印刷术是利用酸酐遇水产生弱酸的特性,研发的一种新型纳米金属导电油墨及新型烧结方法,无需高温、激光和高强度光脉冲,使用水蒸气即可在室温环境下制造柔性电子线路。这种方法生产的柔性电子元器件在常规使用条件下可以长期稳定工作,在特定湿度下能实现无毒害降解,具有良好的生物可吸收性,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广阔前景。

黄显表示,使用“水致烧结”印刷技术和纳米导电油墨,用户无需购买昂贵的烧结设备,大规模批量生产柔性电子元器件成本有望降至现有成本的1%。新型柔性电子元器件的加工和处理技术为生物可吸收柔性电子设备大规模商业化生产带来了巨大便利。

我国首片8.5代TFT-LCD玻璃基板下线

9月18日,我国首片8.5代TFT-LCD玻璃基板产品在安徽蚌埠正式下线,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发的高世代液晶玻璃基板将实现工业化生产。

TFT-LCD玻璃基板是是液晶显示面板的核心部件,是电子信息显示产业的关键战略材料。其生产控制精度与半导体行业相当,代表着目前全球现代玻璃规模化制造领域的最高水平。

此前,全球8.5代及以上TFT-LCD玻璃基板技术和市场被发达国家少数企业封锁垄断,我国大尺寸液晶电视所需的8.5代TFT-LCD玻璃基板尚无法实现自主生产,这成为制约我国信息显示产业发展的“卡脖子”关键材料。

中建材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院长彭寿介绍,项目量产后,我国将成为继美日之后全球第三个掌握高世代TFT-LCD玻璃基板生产技术的国家。这对全面提升我国电子玻璃在国际市场的主动权与话语权,保障我国信息显示产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意味着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大尺寸液晶显示屏的价格将会大大降低。

我国再添两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在9月4日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70届国际执行理事会全体会议上,2019年(第六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正式公布。我国的内蒙古河套灌区、江西抚州千金陂两个项目全部申报成功。至此,我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已达19项。

据介绍,河套灌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是黄河多沙河流引水灌溉的典范,引黄灌溉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千金陂位于江西省抚州市抚河干流上,始建于唐咸通九年(公元868年),是长江中游赣抚平原灌溉农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自2014年设立,旨在梳理世界灌溉文明发展脉络、促进灌溉工程遗产保护,总结传统灌溉工程优秀的治水智慧。

新型吸附剂可吸出污水中重金属

前不久,俄罗斯南乌拉尔国立大学开发出一种可以清洁污水的混合吸附剂,可高效从污水中把重金属吸附出来。目前,这种吸附剂已经通过测试,并获得了专利。

吸附剂具有大表面、高度开放多孔的结构,由硅酸盐、水云母、火山玻璃形成的颗粒状热处理混合物组成,大大提高了把重金属从污水中吸出来的能力。该大学建筑研究所主任、吸附剂的研发者德米特里·乌尔里希说:“混合物成分比例的选择是为了确保所清洁污水的过滤速度不低于技术指定速度。吸附过程的重要指标是吸附剂与受污染污水的接触时间,因此依靠所选定比例,吸附剂的结构确保了系统的最佳孔隙率。”

乌尔里希称,新型吸附剂能够吸收重金属盐(铜、铅、锌)、石油和石油制品、放射性核素、毒素、农药和其他有毒化合物。目前,研究人员正在寻求工业伙伴——对清洁污水感兴趣的矿山开采企业和冶金企业。

迄今最小加速传感器问世

几十年来,微机电系统(MEMS)一直是医疗技术等领域创新的基础。现在,这些系统正开始进入下一阶段——纳米机电系统(NEMS)。近日,瑞典查尔姆斯理工大学(KTH)的研究人员利用高导电性纳米材料石墨烯,研制出了迄今最小的加速传感器。

研究人员范旭格说:“由于石墨烯的原子级厚度,我们可以缩小元件的尺寸,发明了一种压阻式NEMS加速传感器,比目前任何可用的MEMS加速传感器都要小得多。尽管小,但无损其灵敏度。”

这种小型加速传感器未来有望应用于多个领域。范旭格说:“最终有望应用于手机导航、手机游戏和计步器、心脏病监测系统和可以监测人体运动的运动捕捉可穿戴设备。”

研究人员称,这些NEMS传感器的其他潜在用途还包括超小型NEMS传感器和执行器,如谐振器、陀螺仪和麦克风等。此外,这些NEMS传感器也可以作为一个系统,用来表征石墨烯的机械和机电性能。

人工智能可提前一年半预测厄尔尼诺事件

据英国《自然》杂志9月18日发表的一项人工智能与气候学研究,韩国科学家报告了一种可以提前一年半预测厄尔尼诺事件的深度学习方法,克服了该领域长期存在的一项难题。

韩国全南国立大学研究团队训练了一种能够预测厄尔尼诺事件的深度学习方法。该模型利用1871年至1973年的历史气候数据,以及厄尔尼诺事件的模拟数据进行训练,并通过1984年至2017年的数据进行测试。

与现行的气候预测方法相比,该深度学习算法的预测准确性更高,预测时间最多可提前一年半。研究团队还能借此预测某一厄尔尼诺事件是发生于太平洋中部还是东部,并在其发生之前鉴定海面温度变化。

厄尔尼诺事件的发生对全球各地区的气候灾害均有预兆意义,因此对它的监测已成为气候预测中最重要内容之一。研究人员表示,此次新方法提供的预测结果,将帮助政府和相关机构制定政策,应对厄尔尼诺的影响。

新型机器鱼速度和能效大幅提高

近日,由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生物工程研究实验室朱建忠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以游泳速度快而闻名的黄鳍金枪鱼和大西洋鲭鱼为原型,开发出一种新型机器鱼。机器鱼体长255.3毫米、宽49.2毫米、高67.8毫米,由头部组件、中央致动组件和尾鳍组件3部分组成,其尾摆频率能达到15赫兹,此时其每秒可行进4个体长的距离,也就是1米。该机器鱼的能量效率表现也很优异,当游泳速度为每秒0.4米时,一个10瓦时电池组可支持其续航9.1公里;当游泳速度为每秒1米时,一个10瓦时电池组可支持其续航4.2公里。

研究人员表示,生物学研究可以激发高性能机器人的设计和开发,而黄鰭金枪鱼、大西洋鲭鱼等鲭科鱼类就是研究水下高性能运动行为的理想群体,他们希望通过观察和模仿这些鱼类的运动模式,将其生物特征结合到机器人平台中,以优化仿生型水下航行器的性能,并最终实现超越。

日本境内发现最大恐龙化石

英国《科学报告》近日发表一项研究,考古学家报告了一个此前未知的晚白垩世鸭嘴龙的新属种。新化石发掘于日本,骨骼完整,被命名为“日本龙神”。这是日本境内发现最大的恐龙骸骨,同时,这一新发现再次向人们揭示了恐龙多样性。

鸭嘴龙是晚白垩世的一类恐龙,它们的化石曾出现在北美洲、南美洲、亚洲、欧洲和南极洲。此次,日本北海道大学研究人员小林快次和同事,在北海道一处地层的海相沉积中发现了这一鸭嘴龙的新属种,并将其命名为日本龙神。研究人员指出,在受海洋影响的环境中发现鸭嘴龙实属罕见,新发现将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认识鸭嘴龙科恐龙在这类环境中的多样性。

该样本有7200万年的历史,长约8米,来自于一个中等体型、完全发育的鸭嘴龙。对该样本的分析显示,它与远东其他鸭嘴龙具有亲缘关系,如中国的莱阳龙和俄罗斯的克贝洛斯龙。研究人员表示,这一发现有助于进一步认识远东地区的鸭嘴龙多样性以及鸭嘴龙科在晚白垩世的演化,同时也可以论证在早期演化阶段,沿海环境是促进恐龙物种多样性的重要因素。

神经型义肢为患者提供感觉反馈

根据《自然·医学》9月9日发表的一项针对两名患者展开的案例研究,一种能恢复感觉反馈信号的新型假腿可以提高他们在使用时的行走表现,并减少幻肢痛。

神经型义肢可以让神经系统与外部装置直接交互,这种技术也被称为脑机接口,有望提高脑损伤或脊髓损伤、退行性疾病或截肢患者的生活质量。虽然该领域已取得进展,但脑机接口离实际应用仍有一段距离,主要障碍在于这种义肢不能提供“感觉”反馈。

此次,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科学家斯坦尼撒·拉斯珀波维克及其同事,描述了一种经过改良的假腿装置。这种装置配有数个外部传感器,可以感知足部接触和压力,以及膝关节的角度。这些传感器通过一组植入胫神经的刺激电极将感觉信号传回神经系统。研究团队发现,在实验室和现实环境中,两名下肢截肢者在使用这种假腿后,行走表现和行走耐力都有所提高。此外,使用该假肢还能减少患者的幻肢痛。

新药可有效杀灭疟原虫遏制疟疾传播

英国格拉斯哥大学近日发表新闻公报称,该校学者领衔的国际团队新研发出一种药物,可有效杀灭疟原虫,在对抗疟疾方面展示出很好的效果,未来有可能在防治疟疾方面发挥作用。相关论文发表在《科学》杂志上。

新药物是他们经过严格筛选后发现的一种化合物,在疟原虫生存的不同阶段都能将其杀灭。其发挥作用的主要原理是阻止一种名为PfCLK3的蛋白质发挥作用,通过抑制PfCLK3,疟原虫无法制造出许多它生存所需要的蛋白质。

研究团队表示,通过阻止PfCLK3发挥作用,这种新药物能有效杀死疟原虫,不仅阻止了疟原虫的传播,也为人类疟疾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报告通信作者、格拉斯哥大学安德鲁·托宾教授说:“我们不但发现了治疗疟疾的一个可能方案,并且找到了方法来阻止这种疾病从人传播到蚊虫,然后再感染其他人。”

疟疾是由疟原虫寄生于人体引起的寄生虫病,其症状包括发热、头痛、呕吐等,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危及生命,目前全球有2亿人受其影响。

银河系最大“气泡”亮相

近日,国际天文学家团队通过南非射电天文观测台(SARAO)的MeerKAT射电望远镜阵列,观测到银河系中心存在两个呈沙漏状、高度达数百光年的射电“气泡”。

早在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就发现距地球2.5万光年外存在大规模的高度有序的磁丝,但它的起源一直是未解之谜。如今,借助MeerKAT射电望远镜,科学家发现射电气泡有可能揭示磁丝起源。他们认为,造就射电气泡的能量事件也加速了磁丝的电子,进而产生了射电辐射。由于此次发现的两个射电气泡大小和形态几乎相同,科学家推断它们很可能是数百万年前超大质量黑洞引起的能量爆发,短时间向相反方向穿透星际介质产生的。

研究者表示,巨大射电气泡一直被银河系中心明亮的射电发射所掩盖,因此,从背景噪声中梳理出射电气泡是个技术活,只有借助MeerKAT的独特性能和理想位置才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