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民艺术家与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导向型城市更新改造

2019-05-21

城市观察 2019年2期
关键词:城市更新平民导向

在当前城市发展更新进程中,经济技术创新发展固然是城市发展的主旋律,但艺术文化更是城市发展的核心内涵。处于国际交通枢纽腹地的粤港澳大湾区,更是承担着传递中国文化、与世界交流沟通的责任。因此,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今天,通过文化导向型策略引导城市更新发展、激活城市活力、传递城市讯息,变得尤为重要。

一、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底蕴探究

珠三角九个城市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化底蕴成为着重研究的对象。就传统历史文化底蕴而言,广东七城以历史悠久的广府文化而闻名,诸如粤语文化、粤剧文化、粤式戏曲文化、岭南建筑文化、粤式民俗礼仪文化等,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现代文化创新发展中,又以广州、深圳、珠海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先导。

深圳是中国设计之都,拥有完备的艺术文化设施和文化艺术产业。这三个城市中分布着如广州小洲村艺术村、深圳大芬村、珠海会同艺术村等多种创意文化聚落,文化艺术底蕴深厚,将陆地文化与海洋文化相结合,将中国的传统历史艺术文化推向世界。

作为“亚洲国际都会”的香港,是不同文化交流的中心点,是绽放中西多元缤纷文化的窗口,是西方艺术盛事来到亚洲的首选城市,也是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交流与沟通的文化桥梁。在香港这方自由和广阔的舞台上,除了世界级的艺术家及作品频频亮相,也培育了不少剑走偏锋的小众艺术。

澳门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在400多年中葡文化的交汇中形成了独特的中西文化历史和丰厚的文化遗产,其中望堂德区已发展成为澳门文化产业基地。

二、文化导向型城市更新概念的提出

(一)文化导向型概念产生背景

随着后工业时代的到来,城市模式随着工业发展进程逐渐演变,城市轮廓肌理也不断扩张,原有的城市历史肌理也根据人们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发展、变形、更新。随着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产业兴替和经济产业结构重建等一系列问题对城市化发展的影响,文化导向发展的城市更新模式应运而生。

(二)文化导向型概念发展概述

与更早出现的地产导向城市更新模式不同的是,后者注重资本的大力投入而改善人们的物质生活环境;而文化导向型模式注重激活城市内部原有的文化底蕴,将文化视为城市复兴的活性催化剂和动力引擎,将文化作为一种新的机制去带动社会各个阶层、片区之间的关系,与社会学、经济学、城市地理学、城市设计学之间产生联动效应,同时也推动政府对文化导向型城市更新模式的重视,完善并加强管理制度,协同城市各部门做好城市更新工作。英国与美国是最先将文化导向型城市更新方式加以运用的国家,它们获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三)文化导向型发展的主要模式

对于文化导向型模式引导城市更新发展,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模式:大型文化设施导向型、艺术与娱乐导向型、艺术文化生产导向型。

大型文化设施导向型开发是指以大型文化设施如歌剧院、博物馆等为核心,综合利用土地进行开发,同时包括一些小型文化创意企业和机构,构成城市文化竞争力的核心,一般坐落于城市中心区域或较为富饶的地方。艺术与娱乐导向型是指由私人艺术画廊、酒吧、小型剧院等小型聚会场所集聚的文化机构构成,常坐落于城市待更新区域以及城市中心区域。艺术文化生产导向型主要由艺术家工作室、艺术画廊、艺术培训机构等组成,通常以输出艺术文化产品为主,常坐落于城市中的待更新区域。而针对粤港澳大湾区地区的文化特性,尤其是广东省现有的艺术村落集聚现象,这种文化生产导向型城市更新将会产生很大的用处。

三、艺术文化生产创作引导城市更新

广州作为广东省的省会,是广府文化凝聚于城市的集中表现。而深圳作为中国的“创意之城”“设计之都”,从小渔村发展到如今经济高速发展的新型现代化城市,除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外,更是离不开文化创意的发展。在如今改革发展的攻坚期、解决城市问题的关键期,广州、深圳这样的一线城市已经不满足于传统文化城市的符号象征,而是极力向创意城市方向转变。艺术文化生产导向型城市更新模式与其他两种模式不同的是:艺术文化生产离不开艺术创意的开发、艺术产业之间的相互搭建以及与整个城市之间的融合发展。

(一)打造创意城市需要艺术文化生产

文化城市向艺术创意城市的过渡涵盖了三个方面:一是文化聚落,二是创意聚集,三是产业集群。创意城市具备的风格,如同文化产业的价值一般,并不是简单的物质类商品的贩卖,而是为整个城市、整个社会增添一种新的精神价值。创意是以艺术开发生产为主要手段,它以文化艺术创作为这个城市最重要的生产动力,是最重要的发展变量,是城市精神文化发展的重要体现,更是城市的名片,一种富有城市魅力的象征。

在当今城市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间,千城一面的建筑群落使城市失去了鲜明的城市文化特性。而创意城市的开发,通过发展艺术产业,将城市原有的艺术资源进行整合、艺术能力进行提升,都将起到对城市创意集群和艺术引领的作用。而这便离不开平民艺术家的参与,那些由艺术家们主导的民间工作室、创意工作坊和各种新奇的艺术实验室,实现了各式各样的艺术连接和创意分享,最后反馈到市场上,由城市居民买单,从而获得持久的市场回报和社会价值。

在艺术文化生产导向开发模式中,常见的有对于破败工厂的更新开发,将废旧工业区变废为宝,打造出集聚后工业艺术风格的艺术工业区。还有文化创意园区的开发,内含多种创意集群,以其鲜明的艺术风格著称,是游人们的“打卡”圣地。再有就是艺术村的改造开发,它们通常具有较大尺度且可容纳多种创意产业开发模式,进行创意输出。而这些创意艺术集群与艺术产业之间的相互连接,都离不开共同的创造人——平民艺术家。

(二)平民艺术家的参与和贡献

以广东地区为例,广州、深圳、珠海拥有艺术村、艺术区、创意中心、文创园区、创意旅游基地等一系列以艺术文化生产为主导开发的创意片区,其中比较著名的有深圳大芬村、广州小洲村、珠海会同艺术村,它们往往都是由平民艺术家自发聚集,在此生产大量画作并对外售卖,逐渐演变成一个个创意艺术文化聚落。

据网络相关数据,深圳大芬村现有5000余名艺术家进行批量艺术创作,是全中国最大的油画生产基地,甚至有不少外国友人慕名前来购买艺术家们的画作。艺术家们的辛勤耕耘,使破败的大芬村不断发展,由一个无人问津的城中村摇身一变成为国内外著名的艺术村。随着政府管理的加强,如今的大芬村也增添了多样艺术文化类建筑和对外开放的观赏性艺术培育基地,其经济产业得到了一定量的发展,同时艺术家也能解决自身的温饱问题。而广州的小洲村、珠海的会同艺术村亦是如此,艺术家们都看中了这些无人叨扰的净土,可在此安心地进行艺术创造,发挥他们的艺术才能,从而使得这些村庄、城乡接合部都得到了二次更新和开发。

这种艺术文化生产导向型城市更新的模式,不仅可以解决部分老旧城中村亟待更新的燃眉之急,同时对于这些平民艺术家而言,更是给予了他们一个落脚之处,给予了他们机会去创造作品,赋予了他们时间、空间去发挥他们的艺术创造能力,在发展文化艺术产业的同时也振兴了城市片区的活力。这种三方共赢的局面是当今城市发展中最令人期待的画面,那么到底应该如何引导和安置平民艺术家,使他们融于现代艺术村落与艺术聚集地,发挥其最大价值去激活城市片区活力呢?这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

四、国内外平民艺术家的艺术活动参与城市更新典型案例

随着建立文化城市、创意城市的思维普及,欧洲众多国家成为发展开发文化创意模式的先驱领导者。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艺术家们的艺术萌芽受到了鼓舞,纷纷前往艺术区、艺术村里发挥他们的艺术才能,同时也为城市片区增添活力。

(一)巴黎蒙马特高地

法国巴黎的蒙马特——这个曾经被贫穷艺术家寄予梦想的天堂,不仅是凡·高、毕加索、雷诺阿、高更、卢梭等世界著名画家度过早年艺术生涯的地方,在21世纪的今天更是许多平民艺术家、流浪艺术家的伊甸园。在这里每天聚集着近百名未成名的艺术工作者,他们为艺术创作慕名前来。其中以为游客画自画像最为引人注目,来往的游客也纷纷为其买单。尽管有的画作仅售5欧元一张,可是画者与被画者之间所构成的独特景象,也成了蒙马特高地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成了世界各地旅行者前来旅游观光的一个景点。对于艺术家而言,这里有了自给自足的生计;而对于城市而言,这里也有了生机。用艺术点缀的蒙马特,更是别具特色。

(二)阿姆斯特丹NDSM艺术工业区

荷兰阿姆斯特丹的NDSM艺术区,在1984年还是一个废弃的造船厂。随着后工业时代的来临,铁路和航空运输对传统的海陆运输造成了极大冲击,大多数船厂、码头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NDSM造船厂也不例外,迅速衰败后也成为城市空间中一抹残败的灰色风景。而后艺术家们看中了这个破败工业区中的闲置建筑,陆续搬进这里并自发地组织起许多与艺术文化相关的活动。

1993年艺术家们在此举办了名为“横跨IJ河”的戏剧节,此后随着各类艺术文化戏剧团的加盟,NDSM从此声名大噪。政府看中了NDSM艺术区的发展潜力并致力于开发更新,将其打造成为一个国际闻名的艺术工业园区。同时,改造废弃房屋并将其出租给平民艺术家们,这吸引了大批有才华、有艺术梦想的年轻人加入。而为了保证艺术家的能力能够为其所用,政府也设立了一定的限制,他们需要考察艺术家是否潜心进行艺术创作而非受其他经济利益因素影响,让有潜力的年轻艺术家群体在这片土地上发挥所长,形成良性循环,起到用艺术生产激活片区活力的作用。

(三)北京798艺术区

早在20世纪90年代,798艺术区就因其包豪斯式的厂房格局和便宜的租金受到众多艺术家的青睐,加上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与当今中国顶级艺术类学府中央美术学院相距仅4公里。随着大量艺术家的涌入,闲置厂房与现代艺术相结合,画家们在此作画、交流,开展各式各样的文艺活动。

2003年,艺术家徐勇和黄锐组织策划了名为“再造798”的艺术活动,包括艺术类特别展出与艺术工作室开放,这个活动的举办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强烈反响,进一步提高了798艺术区的知名度。随后,政府参与开发建设,2006年,798被列为北京市重点扶持的创意产业园,邀请了著名规划设计公司SASAKI为其做更新改造设计。2007年成立由朝阳区委宣传部、酒仙桥街道办和七星集团共同组成的798建设管理办公室。至此,798艺术区成为我国第一个受官方承认与保护的艺术区。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798艺术区更是在国际上声名大噪。现在的798艺术区里,有数个艺术家工作室、艺术展厅、文艺画廊、商业艺术设施等,文化艺术气息浓厚,每日游客络绎不绝。

五、广东城中村、城乡接合部艺术生命力的培育

如今,在广州、深圳、珠海等城市中,出现了大量由艺术家自发聚集而形成的艺术村。平民艺术家激发了原本沉寂的村庄活力,带来了艺术文化产业的发展,对城中村、城乡接合部起到了一定的经济振兴、产业激活的作用。

曾经的广州小谷围村有着“中国的巴比松” 的美誉,每年都会定期举办艺术节与相关艺术文化活动,声名远扬。2004年随着广州大学城的规划方案落定,艺术村被迫“让位”,平民艺术家们瞬间流离失所。

15年后的今天,政府逐渐认识并了解到了平民艺术家对于城市更新进程的重要作用,发现了平民艺术家的潜力,于是协同艺术家共同发展,共同开发艺术村、艺术小镇、艺术区等,加强对艺术生命力的培育。

(一)自发性聚集艺术古村落——广州小洲村

小洲村建于元末明初,是广州城区内最具传统岭南特色的水乡古寨,村庄外部四面环水,内部被河道贯穿,形成多个景观区域,场地现种有大批果树农林,生态资源良好,因其特色景观风貌和传统民居建筑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并被广州市政府设立为首批历史文化保护区,同时也先后被评为省级生态示范村、国家级生态村。

小洲村本是广州城市边缘的一个普通的城中村,但是在20世纪80年代,画家关山月、黎雄才看中了小洲村独特的风景资源,在此开始进行创作。后来在小洲村村委会及相关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投入资金开发建设起小洲艺术村。由于关山月、黎雄才两位大师的入驻,加之这里曾经作为城市的边缘村而房租低廉,以及临近广州美术学院等独特优势,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入驻小洲村进行艺术创作,使小洲村成为名副其实的艺术村。也正是由于这些原因及艺术家们的进驻,使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小洲村。同时这里增添了艺术画室、艺术培训机构等产业,村经济也得到了一定发展。

(二)政府引导开发——深圳梧桐山艺术小镇

深圳梧桐山艺术小镇位于深圳经济特区东部,西临深圳水库,东至盐田港,南北均临近特区边界。整个小镇面积为31.82平方公里,与香港新界起伏的山脉相连、与潺潺的溪水相通,是以河流、山地和自然植被为景观主体的城市郊野型自然风景区,其中最著名的“梧桐烟云”景观更是有深圳新八景之一的美称。

现在的梧桐山村在政府的管理和规划下,将7个自然村打造成为集文化、创意、艺术、旅游为一体的“艺术小镇”。除了传统的自然景观外,梧桐山小镇同样以其艺术文化特色而闻名,既有传统艺术如皮影戏剧场,也有新时代艺术家的工作室,半城市化半自然村的梧桐山艺术小镇不仅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更是对传统艺术的保护与开发。

在这片好山好水好风光里,艺术家的倾力创作更是为小镇增添了色彩。站在由古色古香的百年历史老街改造的艺术街上,满目可及缤纷鲜艳的涂鸦和各具艺术文化特色的门面,吸引了不少游客的目光。

(三)城中村改造文化创意园区——深圳大芬村

大芬村位于深圳市龙岗区,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是个偏僻、贫困的小村庄,借着深圳经济特区的有利土壤,经过20多年的发展和改造,如今已经形成以油画批量生产为主,兼顾国画创作、书法创作等多种艺术文化形式,以及颜料、画框等艺术创造周边配套产品的销售,配合传统工艺、雕刻、刺绣和书画培训等一系列文化服务的产业基地,拥有数座集交易、创作、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展销中心和若干家大规模油画生产企业,是一个聚集了8000余名艺术家、画家、画商、画工等从业人员的文化产业园区。

大芬村是世界上知名的油画生产基地,海内外油画市场流通的大部分作品都来自于大芬村。更因大芬村位于深圳经济特区这样的独特地理优势,其致力于开发属于自己的艺术文化品牌并将其推广,在各种博览会、广交会等艺术会展平台上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认可。

2016年1月,大芬村入选深圳文化创新发展2020“十大特色文化街区”,顺利完成了由城中村到新型文化艺术地标的转型。以生产油画艺术作品和销售为产业核心、兼顾社会市场需求和文化艺术发展的“大芬模式”,开始进入公众视野,并逐渐为城市居民所熟知,使得油画的出口率和大芬村的经济效益有了一定提高。

(四)文化艺术旅游村——珠海北山村(在建)

该项目总占地面积约58.65万平方米,按照总体规划,北山村将引入“十字轴”的规划理念,植入相关的功能业态,将其改造成集文化、娱乐、旅游、商业于一体的城市客厅。其中,“十字轴”包括“南北功能轴”和“东西文化轴”,将场地分为两个功能片区,延续古老文化记忆的同时增加了新时代创新特色产业,使两条轴线互相串联、互相作用。与此同时,北山村还将植入“文化+旅游+创意+商业+居住”等业态,形成业态混搭、具有国际化氛围的历史更新区,打造特色鲜明、风貌协调的综合性文化旅游服务中心和生态文化区。

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北山村将改造成为珠海标志性的文化艺术区,引进艺术家们在此栖息创作,创办艺术之家,发展推广文化艺术品牌,致力于将北山村打造成为广东省级文化艺术基地、全国知名的文化艺术旅游村、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成为承载珠海历史文化、艺术、民俗的城市文化标识、现代都市休闲旅游的新地标。

表1 广东部分创意艺术聚集地节选

六、平民艺术家的生命力

文化与艺术是一座城市的软实力象征,是城市精神层次量级的重要体现。在粤港澳大湾区蓬勃发展、走向世界的今天,文化产业是城市群落发展的核心根本,城市群落需要整顿城市现有的文化产业,用文化产业带动城市活力,增强城市之间、社会与人之间的交互关系。文化艺术是城市的灵魂所在,城市更新与改造需要文化艺术的大力参与。城市在历史的洗涤中,留存下许多历史文化遗迹和尚未被开发的文化艺术资源,对于待开发、待激活的旧城片区和城乡接合部,平民艺术家将扮演重要角色,发挥他们的灵感,以他们独特的创造力去激活创意与艺术产业的潜力,从而进一步引导城市更新开发。

从798艺术区、大芬村、小洲村艺术村等案例可知,大多数平民艺术家都具有自发性聚集的活动特点,普遍具有进行艺术创作的动力。艺术是一种生活常态,更是平民艺术家赖以生存的本能,他们对于城市文化发展具有显著的推动力,在城市更新发展进程中,离不开艺术产业的培育,更离不开平民艺术家的创造力。对于平民艺术家,政府应该重视他们的创造力与激发城市活力的潜能。在城中村和城乡接合部与艺术生命力的融合中,应该保留场地中房屋的廉价租金,调节平民艺术家与开发商之间的矛盾,抵御商业开发对艺术的侵蚀,尽可能保证平民艺术家的基本生活能力,如此方能更好地促进平民艺术家的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使艺术村、艺术区顺利平稳运行。

对于因艺术家的入驻而激发了破败工业区或城中村、古村落的活力这一现象,看似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偶然,却是生活发展中的必然。艺术本是对无趣生活的点缀,是直抵灵魂的柔软情感与灵魂的再激发。正是因为有了艺术文化,有了设计与艺术创造,我们的城市和生活才会变得丰富多彩起来。物质文化日益丰富的现代,需要更有价值内涵的艺术文化去浇灌人们的心灵。而艺术家,或是还未成名的、像白纸一张的平民艺术家,有极大的发挥空间,应该给他们一片栖息之地、一片生长空间,让他们为城市注入新活力,创造城市的美好明天。

猜你喜欢

城市更新平民导向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防止大拆大建!广州正式发布城市更新5个指引
乌克兰战火未息,平民在帮助平民
定调!广州城市更新由国企主导!
城市更新,让生活更美好
“偏向”不是好导向
TOD/城市更新
如何理解陶渊明的平民品格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犬只导向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