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色彩复制的智能化展望

2019-05-21王爱艾

网印工业 2019年4期
关键词:印刷品喷墨印刷

文 王爱艾

科技革命不可避免地引发工业革命,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着工业向着数字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一切都在变,而且变化速度远胜于以往国内印刷企业所发生的变化,智能化已经崭露头角、行进在路上,但是当前的智能化距离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化还有一段距离,未来色彩复制的智能化将会是怎样,未来的印刷行业又将会是怎样,值得期待。要在印刷过程中实现色彩的再现,这就涉及到了颜色的分解和合成两个步骤。

色彩的分解

颜色分解就是将彩色原稿的颜色用红、绿、蓝三种滤色镜分解转换为黄、品红、青和黑分色版的过程。分色技术是色彩复制中最关键的技术之一,是将空间色彩信息通过数字的方法转变成在各种呈色设备或者呈色材料上与目标颜色最接近的色彩,外观分色是色彩复制质量与保持产品竞争优势的关键。随着人们对色彩复制精度的要求不断提高,传统的基于色度与密度的颜色复制方法已经逐渐不能满足高质量复制的需求,比如我们所熟悉的数码印花技术,被认为是纺织印染工业的技术革命,它结合了喷墨技术与纺织印染产业,就目前来看,数码印花技术中还存在一些未突破的技术瓶颈(如数码印花的印前锋色调图),由于调色方式仍未脱离传统的以人眼主观判断为主的模式,导致数码印花的优势难以发挥,因此需要与之相适应的高精度分色方法,来解决实现颜色再现的一致性方面所存在的问题。这就迫切需要改进传统工艺方法来满足实际工业应用的需要,进而推动了色彩复制理论(特别是分色技术与方法)的创新与发展[1]。

在大数据时代,我们可以利用互联网和云共享等技术,将世界范围内的所需复制的印刷品的特性和色彩在进行分解时由于受扫描仪的光电性能、滤色片的滤色性能、感光材料的感光性能、光源的显色性以及承印物的各种特性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所造成的误差上传到共享云端。当然,这些数据需要经过专门的机构进行审核,确保这些数据的准确性,我们将这些数据统计起来,形成一个超级数据库,这个数据库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一个动态数据库[2]。随着智能化的不断发展,我们印刷行业在将来进行色彩的分色时,将会有一套完整的智能化、自动化体系,在印厂拿到样品后可以直接用分色扫描仪进行分色扫描。这个智能化的扫描仪不仅仅对颜色进行扫描,而且会对承印物进行扫描,通过承印物的表面光谱反射率、粗糙程度等特性进行分析,从共享云端找到相匹配的数据,就可以避免重复繁琐的分色过程,直接享用前人的成果即可,这样就可以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误差,当在数据库中未能检测到相应配对的信息时,则需自己进行和传统差不多的分色过程,印制完成后可申请将自己得到的新数据加入到数据库,这样这个共享云端数据将会越来越齐全。

颜色合成

颜色的合成就是使分解后的色料三原色版用色料三原色的油墨结合成原来的颜色。

随着智能化的发展,传统的制版工艺将逐渐被淘汰,智能喷墨技术的应用将制版取代,利用计算机精确计算出所需的各原色的墨量,直接将原色叠印,这样还避免了印刷过程中由于印刷滚筒碾压油墨所带来的网点扩大问题。

早在20世纪80年代,第一台商业喷墨印刷机就已诞生,在随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墨头的喷射速度较低,而且喷印质量与传统成像差别较大,只能用于家用和办公打印领域。2000年以后,随着速度和质量技术的瓶颈被突破后,喷墨印刷的应用领域开始不断扩展,尤其在超高速喷头诞生以后,喷墨印刷技术开始在出版物印刷、纺织印花、建材装潢、户外广告印刷、电子影像输出3D打印、医疗等各行各业大放异彩,逐渐成为了一种新型的主流成像制造技术。在drupa 2008上,惠普、柯达、佳能、理光、施乐等几十家厂商的工业喷墨设备集体亮相,方正电子自主研发的喷墨标签印刷样机也首次出现在了展会上。以这届drupa展会为元年,喷墨印刷技术正式开始全面进军主流工业、制造业领域,在随后的十多年里,喷墨印刷技术在全球的各类大小印刷展会中都是绝对的主角,印刷业的喷墨时代徐徐拉开了大幕,其中出版物印刷和包装标签是两个应用前景比较确定的领域[3,4]。

相信在将来的色彩复制中,智能喷墨技术将会得到广泛应用。

印刷品质量检测的智能化

印刷品的质量检测,尤其是彩色印刷品的质量检测是最依赖人的经验的,并且在检验印刷品的过程中,人眼状态的好坏也会对检测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近年来,人工智能在印刷品质量检测方面也取得了不小的进步,相信在将来,智能化机器也能完全代替人工进行印刷品质量检测。2016年,华夏视科在drupa上展示了印刷质量检测能以机器检测代替人工检测,且覆盖印前、印中、印后全过程[4]。随着智能化的发展,今后的印刷品质量检测将会越来越精细化,以机器代替人工即便再繁琐的事情也将变得简单。

也许可以利用生物仿生技术制造出类似人眼的生物眼,将生物眼和智能机器人相结合,利用生物电信号将生物眼和智能机器人之间联系起来,将人工检测时的生物信号转化成代码,输入智能机器人中,从而来代替人工检测,这只是一个大胆的猜想,相信科技的发展会有由智能机器检测完全代替人工检测的那一天。

结语

目前智能化印刷在全球仍处于初创阶段,智能化印刷是大势所趋。虽然有很多的设想在现在的智能化条件下尚未达到,但是色彩复制智能化是印刷行业的必经之路,相信终有一天能够实现。

猜你喜欢

印刷品喷墨印刷
超级印刷机
喷墨怪兽
视觉
浙江省苍南县重点产品技术执法快速检测体系的创建
绿色印刷
绿色印刷
生产型喷墨数字印刷机大盘点
2014年全球喷墨墨水实现销售额约62亿美元
两项喷墨CTP标准10月1日起施行
浅析软管印刷品色彩再现的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