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情 雪中行
——赴青海、甘肃藏区调研对口支援工作纪实
2019-05-21庄辉锦
文/庄辉锦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边稳藏”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党中央关于对口援藏工作的决策部署,2019年全国“两会”前夕,有承担对口援藏工作任务的17个省市后方机构人员,分别前往四川、西藏和青海、甘肃藏区实地调研对口支援工作情况,听取有关方面意见建议,加强交往交流,提升对口援藏工作水平。此次调研时间紧、任务重,在国家发改委地区司同志的带领下,京、粤、浙、闵、渝、皖、湘、鄂等8省市和中咨公司的同志分成一个组,前往青海省海南州和甘肃省甘南州开展调研访谈活动。在青海、甘肃两省受援地党委、政府以及发改委和对口支援工作部门的支持下,调研组的同志顶风冒雪深入到海南州和甘南州所辖的基层农牧区察看具体援助项目、查阅项目资料档案,察看项目施工建设进度,访谈支援项目负责人,走访入户听取农牧民受益人意见和建议。此次调研取得圆满成功,是一次深入实地一线的调查研究,也是一次学习深化、提升新时代对口支援藏区工作水平的实践之行。
前往海南州
2月24日,调研组一行从各地飞赴青海省西宁市聚集。因各位成员抵达西宁时间不一样,加之时间紧,此次调研的有关行程安排、察看项目、调研内容、分组情况等就在微信群里进行了说明。
初春的青海异常寒冷。25日一大早,在江苏省支援青海省海南州总指挥、常委副州长王显东陪同下,调研组从西宁向海南州进发。一路上,时而乌云密布,时而大雪纷飞。因有雨雪,不时看见路边有发生事故的车辆,这给调研组出行带来极大不便。在察看海南州共和县倒淌河镇美丽乡村、农牧区无电户新能源、蒙古村易地搬迁点时,58岁的蒙古族牧民却吉说:“去年靠草原补贴和产业入股分红收入7480元,如今搬进了政府建造的易地搬迁点的安置房,水电气一应俱全。”易地搬迁户、62岁的叶巴说:“国家和援藏资金支持6万,我个人出1.7万元就住上了舒适新房。加上两个儿子在外打工收入、草原补偿、合作社入股,今年年收入将不低于4万元,可如期实现脱贫。”
离开易地搬迁点时,已是午后时分。匆匆午餐后,调研组分组行动。笔者所在的调研组前往共和县格塘木镇劳动力培训实训基地等地调研,了解产业扶持资金情况。
共和县格塘木镇金塘村的余国英,家有6口人,妻子是村妇联主任,儿子跑运输,他种植青稞、油菜等农作物500亩,是村里农业产业带头人。2018年纯收入超过70万元。他说:“希望国家投资光伏发电力度再大一些,在农业科技上给予技术指导支持,让村里老百姓得到更多实惠。”
据调查,金塘村现有840多人8500多亩地,人均10亩多地。现有37户107人贫困,有5户是政策兜底的老人。贫困主要是因病、缺劳力,或孩子上学,今年将全部实现脱贫。今年59岁的种粮大户贾寿禄,去年种植青稞735亩,蚕豆60亩,油菜273亩共1068亩。由于雨水好,加上专家的指导,去年取得了很好的收成,加上农机补贴8万余元,纯收入超过90万元。他兴奋地说:“只要变思路,赚钱就更容易。”有特长有技能就可赚更多的钱,目前金塘村有种地的、有买车跑运输的、有开饭店开宾馆的、有打零散工的,这些都可以赚钱。贾寿禄还兴奋地说:“去年赚钱后,外出旅游去了贵阳和黄果树,还去河南的少林寺和云台山,玩得十分开心。”并计划今年还要去台湾等地旅游观光。他说:“金塘村2004年作为移民贫困村,现在人们普遍富裕了,真诚希望国家政策不变,坚持下去。”
在调研交流交往情况时,共和县溪乡卡村二社人的韩运生说,由于自己读书不多,靠种麦子和打工做拉面赚钱养家糊口,老婆在家照顾两个孩子。女儿韩婷今年10岁,儿子韩磊7岁。经过援青干部、海南州卫健委副主任孙志明牵线江苏省南京儿童医院和江苏紫金信托公司,2018年11月中旬,一对儿女在南京儿童医院进行了心脏病手术取得成功,手术费用全免,还报销了住宿和往返的交通费用。韩运生发自肺腑地说:“现在两孩子完全康复,儿子在乡上幼儿园大班,女儿在县城读小学。手术前,一对儿女经常打针吃药,现在家里经济负担大为减轻,感谢党的好政策!”
2月25日,调研组夜宿海南州宾馆,听取了海南州及江苏省对口支援指挥部有关情况介绍。
据了解,近年来,海南州与江苏省进行密切配合,把民生建设放在首位,以项目为抓手,以产业为重点,以人才培养为关键,积极搭建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广渠道的对口支援工作平台取得成效。2018年,江苏安排资金3.9亿元,支持海南州深度贫困乡镇脱贫攻坚,80%以上的资金用于县和县级以下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了75个项目的实施,为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贫困群众稳定脱贫、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提升、优势特色产业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发挥了较好作用。两地从教育、医疗、劳务合作方面入手,聚焦脱贫精准发力;开展招商引资,推进新能源合作,组织高原特色产品销售,产业合作升级加力;推进智力援助,提升海南州干部人才素质,扎实推进交往交流交融,双方互动交流150余次1600余人次;积极协调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工作,全年募集资金2413万元用于精准扶贫和民生保障,为贫困学生筹款160万元,发放助学金27.3万元;积极开展携手奔小康行动,推动江苏徐州、扬州等15个乡镇与海南州相关乡镇对接共建,提供资金和项目支持,取得良好效果。
2月26日,笔者所在的调研组在中咨公司陈民的率领下,前往贵南县就森多镇高原牦牛扶贫产业创业园、黄沙头防沙治沙、过马营镇沙加村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和贵南县第二人民医院建设项目情况开展调研。
在高原牦牛扶贫产业创业园,听建档立卡贫困户、森多镇扎给村村民公保杰说,家有4口人,大的孩子在县民族中学读书,小的孩子在镇小学上学。2018年,贫困户补助960元,入股创业园老扎西有机农牧科技有限公司4076元,挖虫草收入约3000元,孩子享受教育全免补助,2019年可实现脱贫。
在调研黄沙头防沙治沙项目时,贵南县森多镇完秀村72岁的周本加说:“我从1992年开始治理木格滩沙漠,治沙还草20多年现在取得明显变化。记得小时候刮风沙,黄沙漫漫,可以把路埋掉,把刚搭好的帐篷掀翻吹跑。”当了10年村干部的多杰,现在退下来主要从事沙漠化治理。他说:“过去每年以60至80亩的速度遭到沙化,现在制住了,环境变化很大。我们这里的老百姓都有一个想法,就是建议国家采取重要举措,把342万亩的木格滩沙漠治理好。”
贵南县过马营镇沙加村杨合先、南拉加、项千多吉等农牧民说,感谢党的脱贫致富好政策,现在不愁吃不愁住,还过上了好日子。他们建议:要加大产业发展支持力度,派专家指导养羊养牛和蔬菜水果种植,强化实用职业技术培训,如进行装璜、汽车修理、裁缝、烹饪等技术培训,增加自身的“造血”功能。
26日晚上9点多,两个调研组在西宁汇合。通过调研,调研组感到江苏智力支援成效明显,投入力度大,培养培训人员多,效果好,提升了干部人才、农牧民以及师生素质。同时也感到,在藏区也面临着引进人才难,留住人才更难等问题;援青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提倡招商引资落地高原,要以不破坏当地的美好生态环境为前提。对此,援受双方要提高政治站位,形成共识,高度重视对口支援工作,建立健全对口支援协作机制,强化智力人才支援力度等举措。
有惊无险,继续前进
调研组马不停蹄调研访谈的精神,感动了青海省发改委和江苏援青指挥部的同志。为调研组送别时,他们与甘肃方面进行了协商沟通,将原计划27日早上7点从西宁乘动车到兰州的,改为乘坐小车在青甘两省交界处与甘肃方面的同志汇合,直接向甘肃省甘南州进发,以便节省更多的时间搞调研。
27日早晨,西宁依然寒风刺骨,调研组成员分乘4台小车准时从西宁向甘肃兰州进发。途中,风雪弥漫。过了西宁海东收费站,第一辆开道车的藏族老司机停车提醒各位师傅:“谨慎驾驶,注意安全!”之后,我们继续前行。在高速上行使约1个小时后,4号车司机感觉风雪中车颤抖得厉害,示意无法继续前行。为安全起见,4号车上调研组的同志分别挤上1、2、3号车继续赶路。
车队继续行驶了约30分钟,意外发生了。在青海海东州平安县与乐都县2公里处,1号车因冰雪路面上凌打滑,先后撞上高速路上的左右护栏,并掉了个头才停下。笔者与福建、重庆、安徽的同志乘坐2号车,在路面先左后右滑了几下才缓缓停住。后面的3号车也因躲闪不及前面的车,撞上了护栏。1、3号车被撞,车队无法继续前行。调研组的同志和司机匆匆下车,有的同志顿时脸色苍白。送行的王显东常委副州长缓过神来,见大家都平安无事,他立即用手机向青海方面反馈了刚刚突发的情况,请求调车援助。在等待救援车赶往现场之时,调研组的同志与司机和王州长相互安慰,以缓解紧张情绪和心理压力。同志们还以事故现场为背景拍下了“青海高原行,患难兄弟情”的合影。约1个多小时后,调研组一行上了前来增援的车辆继续前行。
向甘南州进发
天津市对口支援甘肃省甘南州。与甘肃方面的同志汇合后,没有多的客套,调研组绕过兰州城直奔甘南州。
中午时分,在甘肃政和县境内一个叫三甲集的地方,调研组一行每人吃了一碗当地特色的河沿面片后继续赶路。抵达甘南州临潭县政府大院时,已是下午5点钟,调研组分头了解情况,查阅资料。在雨雪纷飞中,前往临潭县长川乡马牌村整村提升工程现场实地了解引水入户工程项目。
今年62岁的丁而力,是马牌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靠低保、养老保险生活。建档立卡贫困户、马牌村六社的黎阿姨舍今年55岁,患有心脏病。家中缺少劳动力,种地“靠天收”。
据了解,马牌村现在还有9户像丁而力、黎阿姨舍这样的贫困户。他们感谢引水入户工程,使他们再也不用肩扛背驮挑水吃了。但面对收入少、“靠天收”等困难,村民们建议党和政府加大投入力度的同时,当地有关部门要结合实际,进行中药材等产业种植扶持,走产业脱贫之路。
马不停蹄,工作继续。2月28日上午,调研组前往合作市进学校、看项目、查资料、访群众。
甘南州合作市佐盖曼玛镇乡扎代村今年64岁的格代说,去年儿子外出打工、草场补助、粮食补贴、农资直补和牛羊保险等,全年家庭收入约3.68万元,两个孩子上学享受教育免费政策。格代说:“感谢党的好政策,对儿子进行职业技术培训拿到技能证书后,可以赚更多的钱了!”
扎代村道吉昂杰在谈到整村提升工程项目时说,去年草场补偿、农机补偿、牛羊保险、卫生补贴、粮食补贴共收入8800多元,另外,养了80只羊和5头牦牛,政府还贴息贷款5万元。他说:“现在吃穿不愁了,计划今年将房屋粉刷装修,材料已备好。感谢党的政策好!”
调研中了解到,在天津市与甘南州开展结对支援工作中,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州部署要求,健全组织体系、工作机制完善、工作举措细化到位、工作责任压得实,充分发挥了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作用,形成了统一领导、群策群力、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一是坚持整体统筹,组织保障有力。召开党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部署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把结对帮扶列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与全局工作同安排、同部署。二是建立了协调对接机制。两地党政领导互访交流频繁,进一步促进了对口帮扶工作的落实。三是加大人才交流力度,促进了干部人才素质的提升。仅甘南州合作市,去年两地互派交流就有6批50人次,促进了协作领域的拓宽深化和协作成果的提质增效。四是制定《甘肃省东西部扶贫资金管理办法(试行)》,加强援助资金的监管,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五是推动产业合作,天津援甘产业园正式落地甘南,帮助受援地农牧业产业化企业打造区域经济品牌,变产业优势为品牌优势,促进企业做大做强。六是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深化劳务合作,有力有效促进了就业扶贫。七是深化社会支援,拓展帮扶领域。通过县(市)、乡镇、部门、行业之间结对以及爱心人士和慈善捐助、志愿者服务等多种形式,两地形成了各层面点对点的精准帮扶工作新格局。
对口支援,砥砺奋进
连日来,调研组一行行进在风雪高原上,深切地感受到,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和全国有关部门和对口支援省市的大力支持下,高原各族人民和广大支援工作者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创新的“老西藏”精神,有力有效促进了高原藏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深切地感受到,为实现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高原各族人民和广大支援工作者艰苦不怕苦、缺氧不缺精神的坚强意志,以及强大国家的磅礴力量。在调研中也感到,在当前的支援工作中,也存在一些困难和短板。
一是要积极引导广大群众坚持自力更生与受援帮扶相结合、外力输血与内力造血相结合,群策群力,要充分调动群众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在深化合作、互利共赢上聚焦发力,丰富内涵,扩大支援规模,取得更大实效。
二是对口支援工作与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治边稳藏”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如受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等主客观因素影响,大多数藏籍高校毕业生不愿意到内地就业创业,开展就业援藏取得一定成效,但还有进一步提升扩大的空间。
三是受高原区位、气候、市场、人力资源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援受双方招商引资“雷声大雨点小”,项目、资金在藏区真正落地较为艰难。
四是在援藏规划项目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两张皮”现象,规划的项目落地实施有的执行较为艰难。究其原因,主要是思想认识不到位,缺乏全局观念;“拍脑袋”主观决策,随意更改;新官不理旧账另起炉灶,缺乏工作连续性;援受双方沟通不够充分;有些是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快,项目规划不科学不合理前瞻性不够造成的。
2019年是全国援藏省市援藏干部人才轮换交接之年,也是“十三五”援藏规划推进落实和扶贫攻坚的关键之年。对口支援工作要以习近平总书记“治边稳藏”重要论述、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以及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精神为指导,受援双方各级党委、政府务必提高政治站位,高度重视对口支援工作,要切实按照中央部署和国家要求,自觉扛起对口支援工作政治责任,结合实际,进一步理清思路,抓住重点,着力在解决农牧民生产生活、教育、医疗、就业、扶贫、特色优势产业、生态环境保护、人才培养引进等方面上下真功夫,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贡献力量。
援受双方要着重从以下方面强化对口支援工作:
一是建立健全对口支援工作协商对接体制机制。加强对口支援工作的领导和协商对接,发挥合作优势,畅通信息渠道,建立良性互动协商机制,开展深度合作交流,不断拓展协作领域,丰富协作内容,提高协作时效,实现两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合作共赢。
二是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抓实支援工作。要坚持扶贫攻坚与巩固提升相结合,坚持精准扶贫和区域协调相结合,注重在精准、稳定可持续发展上下功夫,促进产业帮扶、资金扶持、就业创业培训等,激发受援地加快发展内生动力。
三是对于规划项目落地实施难的问题,要强化对编制项目规划的重要性、严肃性、科学性。使项目规划做到“上接天线下接地气”,既符合政策又切合民生实际;项目规划编制要广泛征求群众和部门意见,切实把规划项目资金用在刀刃上,合民心顺民意;要建立援受双方联席会议制度,定期不定期研究援藏规划、援藏项目、援藏资金分配、落地实施、效益分析等问题和困难,强化沟通协调,达到援藏规划编制质量高,援藏项目落地实施快效果好的目的。
四是强化智力支援,为受援地人才建立起栓心留人的良好环境。高原藏区发展的快慢与江南内地一样,经济社会发展要快速持续,留住优秀干部人才是关键。新时代新要求,思想观念的转变,素质能力的提升,创新发展刻不容缓。要健全完善受援双方干部人才培养培训交流合作机制,形成互派党政干部人才挂职锻炼,建立起教育、卫生、城市管理、旅游、招商、科技、劳动技能等培训和交流合作工作常态化、经常化机制,提高干部人才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引来人才、留住人才、激励人才,人才有了良好的就业创业环境,受援地经济社会发展必将势不可挡突飞猛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