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宋代月样龙尾砚

2019-05-20朱曙光

文艺生活·上旬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砚池东坡文人

朱曙光

《歙州砚谱》记述的主要是宋代龙尾砚的相关情况,内有“状样”一节专门记载当时当地流行的砚式。其中有“月样”砚,即形如月亮的砚,并且还分为月样、方月样、新月样三种,这是当时比较多见的砚式。作者唐积是挑选了他认为比较“雅”的砚式记录的,月样砚名列其中,当属宋时雅砚之一种。

其实月样砚这种砚式在宋以前即已出现。北宋陶谷《清异录·文用》有一条记录毛笔的“宝相枝”里同时提到了月样砚:“开平二年,赐宰相张文蔚、杨涉、薛贻宝相枝各二十、龙鳞月砚各一。宝相枝,斑竹笔管也,花点匀密,纹如兔毫。鳞,石纹似之;月,砚形象之,歙产也。”龙鳞月砚的石品纹理似龙鳞,砚形如月亮,是歙州所产。自唐开元始,歙州产砚之地即指龙尾山。开平是五代后梁太祖朱温的年号(开平二年即公元 908年)。说明当时龙尾砚中不但已有月样砚式而且已进入宫廷作为赏赐品。只是由于缺少标准器比对,目前我们尚未能确认五代时月砚的真面目。但从“月,砚形象之”的记述看,砚式形如月亮当是无疑的。

约三百年后,南宋赵希鹄(1170-1242)在 《洞天清录集·古砚辨》里也特别记录了月样龙尾砚:

“歙溪龙尾旧坑,色淡青黑,湛如秋水,并无纹。以水湿之,微似紫,干则否,细润如玉,发墨如泛油,并无声,久用不退锋。或有隐隐白文,成山水、星斗、云月异象,水湿则见,干则否。此亦是卵石,故难得。大者不过四五寸,多作月研,就其材也。”只是到那时,这种用旧坑卵石依料制成的月样砚,因石小且难得,显得愈加珍贵了。

宋代砚工精心制作的形质俱佳的月样砚,也是当时文人钟爱的砚式之一。在宋代诗文中,可见文人留下的赞美月样龙尾砚的诗文、铭文;在反映宋代文人活动的古代画作中,也可以见到一些形似月样的砚在文人士大夫中流行使用;流传下来的宋代龙尾砚实物中,也常见月樣砚式。

在整个宋代,月样龙尾砚的砚式多富变化,如有“新月样”砚。新月样砚到底是指新式的月样砚还是指状如新月的砚式,目前还不得而知,但宋代龙尾砚确有以新月牙形为砚池的。

《砚笺》中载有一则董天仕的《歙砚铭》:“圜其中,苍璧堕。窊其前,初月破,法真泉,如炙輠,为臞仙,零宝唾。”前四句描写月样砚的形状,圆形如青黑色玉璧,砚前端洼下,有一弯新月一样的砚池;中间两句写磨墨时油润发墨的感受,如新泉涌出,似热油滋润;最后两句写此砚的仙风道骨清瘦神韵与助人文采的翰墨功用。

东坡《书昙秀龙尾砚》:“昙秀畜龙尾石砚,仆所谓涩不留笔、滑不拒墨者也。制以拱璧,而以阙月为池,云是蒋希鲁旧物。予顷在广陵,尝从昙秀识此砚,今复见之岭海间,依然如故人也。”

这是一方外形正圆如玉璧、以缺月形为砚池的龙尾砚。在此文中,东坡借一方两次相遇的月样龙尾砚,再次重申了他赞美龙尾砚质地的千古名句“涩不留笔,滑不拒墨”,并寄托了在他乡睹物思人的情感。晴雨楼藏枣心纹龙尾石月样砚,砚形正圆,砚池如细细的新月牙,石质青润,砚面散布着疏疏落落的枣心纹,意境优美。

而“方月样”应是月样砚的又一种变化砚式。当是指砚外形方正,砚面样式同圆形月样砚。这样的砚式在宋代龙尾砚中也较多见。

晴雨楼所藏有多方此类方月样龙尾砚,现试举两方为例:

其一,砚体近似正方形,正圆形砚堂上方开月牙形砚池。砚面高高凸起,砚背依砚石本来形状琢成微拱近瓦形,四侧内敛。几绺缠密的丝纹如马尾迎风轻飏,似山崖悬泉飘拂而下,纵贯砚身。

其二,砚体亦为正方形,月牙池深峻,砚背如瓦形。与一般同时期的砚略有不同处是,此砚砚面没有凸起,呈坦荡的平面状,整砚形态方正饱满,气度端庄从容。砚为龙尾山罗纹石琢成。石纹精致清晰,通体无线瑕,无石筋,纯净如一幅新织成的丝帕。

东坡有《龙尾石月砚铭》:“萋萋兮雾縠石,宛宛兮黑白月。其受水也哉生明,而运墨也旁死魄。忽玄云之,观玉兔之沐浴。集幽光于毫端,散妙迹于简册。照千古其如在,耿此月之不没。”

月亮有光部分为明,月黑无光部分为魄。古时对一些特殊日子的有代称。《幼学琼林》卷一·岁时:初一是死魄,初二旁死魄,初三哉生明,十六始生魄。每月第二天为死魄或傍死魄,第三天为哉生明或月出。砚面有圆形似月,砚堂磨墨后作黑色如月魄,砚池盛水后晶亮如新月。砚堂黑,砚池亮,故喻之为“黑白月”。

东坡砚铭的译文大致如下:

“如萋萋薄雾、如华丽轻纱一样的丝丝罗纹,如清晰黑白分明的月亮。盛水的砚池如一弯晶亮的新月芽儿,而磨墨的砚堂如朦胧的月影,磨成的墨汁乌黑如雨云兴起,看吮墨的笔毫如玉兔在水中欢快地沐浴,饱吮墨汁的笔尖闪耀着幽黑的墨光,用这样的笔墨书写成佳妙的书迹长留人世间,这月砚如一轮耿耿明月啊,照彻千古。”

他从砚的外形、石品的描绘开始,形象地再现了研墨的过程,磨成的墨色、提笔蘸墨的灵动、饱含墨汁的笔毫、书写时的得心应手,直到赞颂砚台的记录、传承文明之功,在一个个比兴中精彩纷呈,一气呵成,令人目不暇接。

一方月样砚台、一个研墨的过程、一个濡毫书写的动作,在东坡的笔下,就营造出了令文人神往的仙境,不是文豪大家,焉得有此功力?对照一方方精美的宋代月样龙尾砚,我们更能直观地领会东坡砚铭的优美意境。“笔砚精良,人生一乐”,面对这样的佳砚,爱砚人的快乐可以想见。

猜你喜欢

砚池东坡文人
过梅林
早春欣见海棠绽
专注
专注
定风波
东坡画扇
砚池
文人气
这世上少了文人会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