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神写照,自在阿堵

2019-05-20方沫

新作文·初中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白描传神鲁迅

方沫

白描是中国画技法之一,作为文学表现手法之一的白描正是从中国画的技法中脱胎而来,力求用简练朴素的文字描摹形象,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却又能突显事物形神。鲁迅先生有语云:“白描却没有秘诀。如果要说有,也不过是和障眼法反一调: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而已。”

从微写作的角度来讲,白描给人整体感觉是干净、利落,与微写作要求简洁、精练的特质非常吻合,是一种大道至简的写法。作为文学表现形式的白描可以用来写人,也可以用来叙事,还可以用来绘景。我们不妨各来举一例。

先说一首大家都熟悉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散曲被称为“秋思之祖”,用短短28个字造出六组九景,绘尽了凄凉萧索的秋,道尽了客愁羁旅的游子愁。这样的白描,景物简洁有力,意境迂回婉转,很容易激发读者的情感共鸣,使人心有戚戚焉。这是绘景之白描。

我们再来看叙事之白描。《木兰诗》中写木兰征战的场面:“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简短的几句话就交代了木兰代父从军的艰难征程,出生入死的战场艰险。

有同学说,我不服,老师你尽整古诗词,你不是说很多古诗词都是微写作的典范么?这样举例没有代表性。好,那我们就从现代文学作品中来找找白描写人的例子。冯骥才写《俗世奇人》,刻画的都是天津卫的市井人物,其中《好嘴杨巴》里这样介绍人物出场:“这二位,一位赛胖黑敦厚,名叫杨七;一位赛细白精明,人称杨八。”方老师特别喜欢这个句子,有特点,够精练。一胖一瘦,一黑一白,一敦厚一精明,寥寥数语,尽得人物真相了。

(你能从你学过的文章中找到类似白描的例子吗?)

有的同学会说了,我平时的作文就是白描呀,因为我是能少说一个字绝不多写一个字,可是为什么老师会说我的文章空洞无物、干瘪枯燥呢?请允许我先忍住不笑。

写作有加减之法,白描表面上做的是文字的减法,实际做的是表意的加法。俗语说,浓缩的都是精华。加减之间,讲究的是对文字的提炼和把握,品味的是写作者的“传神”“真意”,我们不妨以白描写人作为突破点来找一找其中精妙。

白描写人,鲁迅先生最擅长了,他的小说刻画过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我们来看一看:

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故乡》)

我吃了一吓,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故乡》)

不仅是小说中的人物,他对自己尊重和敬爱的人也是用白描笔法来勾勒,我们来看:

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藤野先生》)

鲁迅先生白描写人有什么特点呢?

首先,抓住特征,三言两语道破。鲁迅先生白描人物,往往力求用最少的笔墨写出人物最显著的特征,也就是一两句话勾勒的事。闰土的圆脸、小毡帽、银项圈是人物的几点特征,却又是区别于旁人不同之点。至于杨二嫂,则由点到线,由她的凸颧骨、薄嘴唇到整体上的细脚伶仃,抓住了人物形象之精要做了快速鲜明的勾勒。郁达夫曾经评价鲁迅先生的笔力:“重要之点,抓住之后,三言两语道破。”这三言两语全看作者犀利的眼神,抓准,传神;这三言两语还考验作者语言是否凝练准确,直指性格。这也就是鲁迅先生说的“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

其次,聚焦一点,落笔传神点睛。白描讲究点的处理要传神,比如张岱写景:“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鲁迅先生写人:“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都是传神之笔;任何事物总有它最大的特点,这一点也就是传神点睛的抓手,我们在体察事物时,总是聚点成面。但如果做不到一下子抓住精妙点怎么办呢?鲁迅先生还教了我们一种比较容易操作的方法,他说:“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比如《祝福》中祥林嫂的眼睛:“……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明她是一个活物。”是不是虽然惊骇但却传神呢?

顾长康画人像,几年不点眼睛。顾曰:“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意思是说:“形体的美丑,本来和神妙之处没有什么关系;画像要能传神,正是在这里面。“阿堵”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这个”,在这句话中当然指的是眼睛,但眼睛不过只是个例子,只要是能够传递人物精神特征的,都可以是“阿堵”。比如大家都喜欢的宫崎骏的作品《千与千寻》中有一个无脸男,当无脸成为一个人的特征时,画不画眼睛也没那么重要了。

最后,简省用词,叙述简约平实。古诗词受格律要求,需要牺牲动词、形容词而多使用名词。也正是因为这样,每个读者脑补出的动词和形容词不一样,揣摩出的诗词意象和意境也各有差异,诗词反而别有风味。同样,在白描中,因为要拒绝矫饰,朴素传神,词语的使用上要平实才能以少胜多,准确精当地使用名词会让白描同样具有诗词一样精妙的“真意”。每个人人生之初的表达和交流都是从名词开始的,白描不过就是让我们找到删繁就简、返璞归真的初心。所以鲁迅先生是这样写他喜爱的长妈妈的:“我们那里没有姓长的;她生得黄胖而矮,‘长也不是形容词。”

作者的真意还在于让读者有思考的空间和能力。汪曾祺老先生在《说短》中有一段话我觉得很能代表创作者的真意:“巴尔扎克长于刻画人物,画了很多人物肖像,作了许多很长很生动的人物性格描写。这种方式不适用于现代小说。这种方式对读者带有很大的强迫性,逼得人只能按照巴尔扎克的方式观察生活。现代读者是自由的,他不愿听人驱使,他要用自己的眼睛看生活,你只要扼要地跟他谈一个人,一件事,不要过多地描写。作者最好客观一点,尽量闪在一边,让人物自己去行动,让读者自己接近人物。”减少文字的阻碍,呈现人物的精神,让读者自己去接近文本,接近人物,读出更多况味,還有什么比白描更简省简约的么?

文字好比画笔,绘画是画家描摹世界的方式,写作,也是我们描摹世界的方式。不如拿起笔来,轻装上阵,白描写人!

★微话题:

请你试着用白描的手法写一个你身边最熟悉的人吧,注意仔细揣摩鲁迅先生白描写人的特点,尝试学一两点吧。

★微盘点:

他矮而胖,五官全挤在一起,短发根根竖起,走起路来一跳一跳的。但他一开口说话,眉目间的沉稳又使他像一个大人。(李方瑜)

他不矮,却胖,满脸的青春痘,头发蓬乱,看似随性的他眼神中却充满了自信又快乐的光。                                             (黄海燕)

他高且瘦,头发剪成板寸,走起路来总是驼背。只有当人问他问题时他才变得生动起来:“我不知道,ABCD猜一个!”(胡冉儿)

他总处在半梦半醒的边缘,走路时将手插在口袋里,走的是外八步,让人担心他会不会直接睡在路边上。(张玥)

一个黑而瘦小的少年,戴着纯黑眼镜,眼神飘忽沉闷,整个人看起来十分木讷。(陈坤霖)

他就是个身不高腿劲慢,爱说笑的情场“白狼”。(张光哲)

她身高七尺,形若麻秆,弯弯月眉,狭长炯目,戴着一副眼镜,看起来就很疏离,可她一笑起来分明是个小女孩。(陈梓睿)

他是一个高且瘦黑,说话磕巴,不修边幅,但笑起来眉毛能翘上天灵盖的男生。(张馨尹)

一个黑瘦且高的男孩,眉毛浓密得连在一起,那灵活的眼珠,加上说话快嘴快舌,很难不让人想到猴子。(尹圣岚)

★点评:

这些人物都是同学们身边的人物,高矮胖瘦,神情百态,若细描起来似乎可以滔滔不绝,但白描起来是不是更精练传神呢?当我們试着将笔墨聚焦再聚焦的时候,你会发现,人物的精髓也就随之呈现出来。细看这些人物白描,有点有面,人物特点凸显,人物精神鲜明。你再寻思看看,有眼神描写的那些人物是不是更传神一点呢?

最后,还是以口诀形式小结今天的习得。

★微口诀:

文字减法去粉饰,表意加法绘白描

你不卖弄寻阿堵,特征聚焦名词俏

猜你喜欢

白描传神鲁迅
诗中人物贵传神
巧用“白描”把人物写活
鲁迅,好可爱一爹
诗笔白描,写照传神
写给远去的路遥
捕捉精彩,描写传神
《白描荷卷》自跋
鲁迅《自嘲》句
她曾经来到鲁迅身边
无才勤补拙 造境意传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