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语文与德育实践性作业的有机融合

2019-05-20陈宝玲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9年19期
关键词:实践性德育文本

陈宝玲

众所周知,小学语文历来被视为小学生德育实践的重要入口,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引入了诸多歌颂祖国,讴歌爱国、敬业、诚信等品德的文本,通过对这些文本的学习,学生能逐步养成高洁的道德情操。因此,小学语文老师要紧扣文本中的德育教育因素,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教学与实践活动,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品德成长,帮助学生成长为具有健全道德品格的人,而以语文教学与学生道德教育有机融合的德育实践性作业为之有效形式之一。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实践作业的优势

相较于其他学科,语文学科更具德育教育优势。究其原因,主要是语文教材及其文本内容包含着一定的德育因素,这些因素可随文本教学渗透到学生思维理念中。再者,根据我国小学语文教材编制原则,可知小学语文课文主要选取的是传承和宣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文章或描绘祖国山河的文章,能给予学生较好的道德熏陶。为了让小学生更快接受德育思想,语文教材编制部门还特地结合学生年龄、心理特征等全面组织内容,试图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德育理念。

基于小学语文课文开展的德育教育具有整体性。所谓整体性,主要指德育内容全面涉猎,包括爱国教育内容、健康教育内容、理想教育内容、纪律教育内容等。相较于其他学科,语文学科承担的任务更繁重。这也表明,每个学段的小学语文老师都应谨记德育目标、德育观点,分解语文课文层次与内容,明确文本教学与道德培育的结合点,有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换言之,细化分解德育目的和德育任务,形成基于语文课文的德育整体。这即为语文德育整体性。但值得注意的是,语文德育知识丰富,不代表其他学科不负责德育渗透。事实上,其他学科,例如数学学科其同样存在一定的德育内容,由于数学学科更具逻辑性,德育渗透较为随意,因而数学学科不适合传递德育理念,但更具有德育实践教育的优势。

二、小学语文与德育融合的实践作业设计

1.游览型实践性作业

在设计、指导学生语文实践过程中,小学语文老师要注重回归实践活动本身,充分利用语文文本中的道德因素引导学生理解思想品德,建立起正确的道德观。例如,在教授人教版四年级语文《桂林山水》后,笔者设计了实践性作业——我为家乡美景代言,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游览自己家乡的美景,在游览过程中用图片和文字的形式记录自己家乡的美,游览后以旅游日记或作文的形式向他人介绍与推荐自己的家乡美景。这样的实践性作业既能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又让学生在领略家乡自然风光,感受家乡美的同时增进学生对自己家乡的热爱之情。

2.社会型实践作业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小学语文教师应结合语文课程的内涵和精髓,将实际生活、语文知识与德育教育有机融合起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劳动性实践作业,实现德育教育的目的。例如,在教授人教版语文二年级课文《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后,笔者设计了到养老院看望孤寡老人的社会性实践活动。到养老院中与老人们聊天、谈心,帮助养老院的工作人员扫地、擦桌子、打扫卫生,通过这种社会性实践让小学生学习雷锋乐于助人、甘于奉献的精神。小学生不仅对雷锋精神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更牢固的掌握教材中的知识,德育品质和素养也得到提升。

3.劳动型实践作业

在设计语文德育教育实践作业时,不仅要注重小学生语文能力和德育素养的培养,还应将其融入劳动实践之中,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例如,在教授人教版一年级语文《邓小平爷爷植树》后,笔者设计了“植樹绿护”的劳动型实践活动,让小学生通过自身的劳作深刻体会课文的内涵,提升学生的绿色、环保意识,人人贡献一分力量为美化环境做贡献。在为小树浇水、施肥、除草的活动中,还能提升小学生之间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动手能力,实现语文教学、德育教育和劳动活动完美结合的效果。

三、小学语文与德育融合的实践作业反思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实践作业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小学语文的知识,将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融合起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因此,语文老师应注重结合文本德育因素趁势进行道德教育,设计出符合小学生心理特点、可操作且与实际紧密结合的小学语文德育实践作业,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成长为具有健全道德品格的人。

在设计小学语文与德育实践作业时,应注意以下事项:一是设计的小学语文德育实践作业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难度适宜,难度过大会打击小学生的参加热情,无法保证实践活动的实现,难度过低也不能吸引小学生的参加热情。二是保证设计的小学语文德育实践作业具有可操作性,必须保证小学生的人身安全。三是及时对小学语文德育实践作业的实践效果进行总结和评价,不断修订和完善设计的德育实践作业内容。四是设计的小学语文德育实践作业应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不能脱离于实际,应将身边常见的事情融入教学之中,让小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接受教学内容。

总而言之,作为小学重点文化课,小学语文历来被视为小学生德育实践的重要入口。小学语文老师在教学时应充分结合语文文本的德育因素和语文人文性特征,设计合适德育实践性作业,使学生能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树立起正确的道德观,进而形成科学合理的世界观与人生观。

猜你喜欢

实践性德育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高中物理教材实践性栏目育人价值及其实现策略
实践性是劳动教育课程的第一性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实践性教学应着力解决的几个问题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