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协同教学,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2019-05-20徐海虹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9年18期
关键词:教学点实效性新课程

徐海虹

提高课堂的实效性,对教师来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也是最值得研究和探索的课题。特别是新课程改革以来,有不少人做过很多有益的探索,其间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像借用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使学生渐入佳境,通过想象、对比、竞赛、表演等方式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除此之外,教师语言的风趣幽默、自身的才华横溢、人格魅力等都可以提高课堂的实效性,可以说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近几年来,新课程改革把教学定义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彻底放弃了多年来“以教师讲析为主的教学基本模式”,把学生“自读”能力的培养作为一切教学活动的轴心和立足点,初步确定了“协同教学”模式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一、多目标

这里的“多”,指的是多层次。语文教学目标也有其严格的体系,从纵向看有四个层次:《大纲》意识──总目标;年级要求──阶段目标;单元要求──单元目标;课文要求──达成目标。这四层目标之间的关系是:达成目标在课堂中务必落实,紧扣单元目标,体现阶段目标,关联总目标。只有明确了各大目标,才能在教学中尽量减少教与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那种心血来潮、即兴发挥、兴之所至、离题万里的语文教学不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每一堂课都应該有明确的教学点,并且每个教学点必须有具体的可操作教学目标。其原因:一方面,教学点是知识点,也是根本点,教学中应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围绕知能的结合点;另一方面,它是能力点,主要指掌握知识的能力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二、多参与

包括两个方面:学生在课前的预习和课中的自我表现。课前的预习,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学习目标,按照教材的逻辑程序,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独立地分析、理解教材,并按从低到高的顺序,对学习目标认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各层次作出具体反应,是学生自觉积极地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认知过程。怎样抓落实,可以采用先作业后新课的倒置法,快马加鞭,扬帆起航。课中的自我表现,应该是整堂课的精髓,是自主性课堂的集中体现。对于一些故事性强、对话精彩的文段,应鼓励学生多“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雪地捕鸟”一节,可让学生演一演。这定能激发学生的童真与童趣,同时也让学生感受文本中动词的准确运用。

三、多引导

在新课标指引下,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在学校学习中逐步走向主体地位,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转变。教师的引导是通过画龙点睛使学生掌握知识要领,通过举隅推导使学生实现能力迁移。为此,教师引导的重点应放在“三点”“一线”上。所谓“三点”,是指新旧知识的结合点、新知识的关键点、理论和实际的联系点;所谓“一线”,是指前后各课之间、各单元之间和各阶段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教师引导还要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即指由学生提出、为学生普遍关注且同教材紧密联系的问题。如,九年级教材中的《傅雷家书》《给女儿的一封信》都谈到了爱情的问题,教师可适时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异性间的好感问题,学生非常感兴趣。

四、多沉思

也就是要体现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既重结论更重过程的原则,“沉默是金”,一定程度的静默、沉思,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重结论、轻过程的影响下,在教学进度的催逼下,往往“耐不住寂寞”,“忍不住”要把结果或结论告知学生。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学习的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一方面是暴露学生的各种疑问、困难和矛盾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展示学生发展聪明才智、形成独特个性与创新成果的过程。正因如此,新课程强调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体验,所以教师应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让学生的思维紧张活跃起来。

猜你喜欢

教学点实效性新课程
“主讲主问主评”工作法:提升党课教育吸引力实效性
利用微视频提高小学美术教学实效性的实践与研究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精梳巧练 理性分析——提升小学数学复习课实效性的教学策略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教学点如何由“痛点”变“亮点”
优化作业设计 提升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教学点的教学质量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村小学和教学点经费保障工作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