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蔡志忠:父母是弓,孩子是箭

2019-05-20李虹

环球时报 2019-05-20
关键词:蔡志忠漫画家画画

本报记者 李虹

“物理和数学的课本这么复杂,希望能用漫画的形式来帮助人们理解其中的奥妙。”在中国台湾漫画家蔡志忠眼中,能与漫画结缘一起探寻人生真谛,实现文化传承是他这辈子最幸福的事。15岁,他只身一人来到台北成为一名职业漫画家;29岁,成立自己的首家卡通动画公司,制作的影片荣获1981年金马奖最佳动画电影;63岁,荣获“金漫奖”终身成就奖。今年71岁的他已在49个国家出版超过300本书,全球总销量超过4000万册。自2018年开始,蔡志忠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合作开创出版名为“图说中国经典”的系列丛书。不久前,他带着新书来到北京,接受了《环球时报》记者的专访,分享自己的人生故事和对于教育的思考。

把喜欢的事做到极致

环球时报:您曾表示,在4岁半时就找到自己的人生之路,这有些让人难以置信。

蔡志忠:我1948年出生在台湾的一个小村庄。在我们乡下,每个3岁半的小孩都知道自己将来会干什么:农夫的小孩那时已在田里帮忙,铁匠的小孩在拉风,拉车的小孩在帮爸爸喂牛……只有蔡志忠不知道未来的打算。

我手不能提、肩不能扛,村里人说我长大只有去捡牛粪。于是我从3岁半到4岁半一直躲在爸爸的书桌下,书桌底下摆个垫子,再把椅子拉进来,那里就成了“别墅”,好让我能“躲起来”思考未来。在4岁时,爸爸送给我一块小黑板,教我写字。这块小黑板让我发现了人生之路:我会画画,爱画画,只要饿不死,我就要画一辈子。

尽管如此,当时并没有画画的职业,最接近的便是画电影招牌。于是我四五岁就自己搭车去彰化市、云林市专门画电影招牌的地方“偷师”,那些画师也成了我的偶像。9岁的时候,台湾流行漫画,那时的漫画都是原创的,我便立志当漫画家。

环球时报:您从小喜欢画画,这也成为您一辈子的职业。现在的家长都热衷给孩子报各类才艺班,十八般武艺样样都在学,您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蔡志忠:每个人都拿着一张人生的登机牌,目的地不同,你要去东京,为何要羡慕别人要去巴黎、大溪地呢?为什么别的孩子在学,自己的孩子也要学?孩子想学什么就让他学什么,但千万别勉强,因为学习本应是一件快乐的事。一个人要选择自己最拿手的、最喜欢的事,把它做到极致,无论做什么行业,没有不成功的。

感谢父母让我选择做自己

环球时报:谈到当下的教育,很多人的最大感受便是:“焦虑”。您认为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什么?

蔡志忠:焦虑源于没有目标,就好比你在高速公路上开车,却不知道目的地。每个人要先想清楚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在家庭教育中,作为家长,首先要知道自己的孩子是鱼还是鸟,清楚这点,你才知道哪里是孩子的天堂,若鱼在天空游,鸟在水里飞,那二者皆无生路。

每个小孩都是天才,只是妈妈不知道。我们家跟传统的中国家庭不太一样,我们家没有问句。比如,中秋节有人送来一盒月饼,我不需要问妈妈,“我可以吃一个吗?”即使整盒都吃了也没关系。5岁时想要去彰化看电影,我会直接告诉妈妈我的计划,而不是征求同意,我只需要确保坐白天的最后一班车赶回来就行。我这辈子从没被父母打骂过。

上初二时,我画了4页漫画寄给台北的集英出版社。出版社不知道我的年龄,便直接写信邀请我去为他们画漫画。接到信的那天下午,我便向父母作别,父亲只是确认我找到工作后,便头也不回地说了句:“那就去吧。”次日清晨,我便拎着皮箱来到台北。

在后来,我获得十大杰出青年奖,在上台致辞时,我说,今天能得到这个奖完全要感谢我的爸爸,他没让我去读数学补习班,也没有要我去替他完成一生未完成的愿望,而是让我选择做自己。

环球时报:您在女儿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什么角色?在子女的教育中,最重要的心得是什么?

蔡志忠:没有条件的爱!但有很多父母是用爱的名义来控制孩子。我太太曾是电台导播,工作很忙,我的时间相对自由,所以女儿小时候大部分时间是我带的。她小时候征求我意见时,我都会告诉她,你有大脑能做决定。我认为假如我替她决定,有天她或许会后悔。从她两三岁时,我就让她自己做选择,让她去尝试。

女儿一岁半时,有次她差点被一辆高速行驶的大卡车撞到,把我吓出了一身冷汗。我当时就决定教她过马路这件事,领着她走到斑马线旁,让她一个人过马路。从那以后我过马路一定不会牵她的手,她需要自己注意。我们不能照顾子女一辈子,所以应尽早教会他们独立自主。父母放手的最佳时机?在他们

能站起来时,放手让他们自己走;在他们有思考能力时,让他们自己做决定。

我的父母选择让我自由做自己,所以我也把这个传给我的女儿。因为每个小孩是要住在明天的屋子,我们今天没有能力造明天的房子。就像我的父亲在乡下,他如何能够指导一个要在都市里打拼的蔡志忠?就像我没有去过美国,我如何指导在美国念大学的女儿?所以能够教的就是,家里永远支持你,跌倒自己站起来。

拉开弓,帮助箭实现梦想

环球时报:据说您女儿曾在数学考试中得过零分,您真的一点也不着急?这种“放养式”的教育是否受到过质疑,认为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

蔡志忠:我的女儿在台湾读小学时,英文考100,美术考100,数学考38分,我真的一点也不在乎。她有次数学考0分,我对她说:“你太厉害了,就像走过一公里雷区一个都没踩到,你是我偶像,我请你吃牛排。”许多人问过我,你这样对你女儿,她将来会变成什么样?我都回答不知道!但我心里清楚她这一生都在做自己喜欢的事,她会过得很开心。父母,真正爱自己的孩子,就是帮助她去成为她自己。

从小我就问女儿长大后想做什么,她说一定不当漫画家,因为她觉得每天坐在书桌上画画非常无聊。她要当设计师,我只表示好奇她想要设计什么东西?她说为什么汉堡一定是圆的,三明治总是三角形的?我建议她可以着手开始搜集这方面的资料。所以她很小就有独立意识,上初中后便要一个人去国外旅游,她妈妈不同意,但我们家是自由投票,两票比一票。随后,她便自己计划行程,游览日本东京等城市。

待到她高中毕业时,有多所美国大学发来录取通知书。当她询问我该选旧金山的大学,还是洛杉矶或者纽约的高校。我只告诉她,去哪所大学不重要,在里面能学会什么才重要。随后她便独自前往这些学校探访,最后用了5年时间,分别在两个大学获得学士学位。所以我认为父母如果真的望子成龙,不是要求他去做什么,而是要去完成他的梦想。父母是弓,孩子是箭。父母能做的,就是尽力拉开弓,帮助箭实现梦想。

环球时报:所以,在您看来,父母与子女的理想关系是怎样的?

蔡志忠:纪伯伦在他的《先知》中这样写道:“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从女儿两三岁时我就告诉她,我说你是我的女儿,我是你的爸爸,不可选择。就算你犯100万次错误,也不会改变我是你父亲的事实。就算你考100次0分,我也依然爱你。无论你遭遇什么样的麻烦,请第一时间告诉我,我一定是全球70亿人中最愿意帮助你的人。

临别前,蔡志忠先生对记者表示,“作为父母,如果你都不能理解和支持自己的孩子,还能指望这个世界谁去理解他、支持他呢?”▲

猜你喜欢

蔡志忠漫画家画画
唐诗赏读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5)
蔡志忠漫画
唐诗赏读
呆呆和朵朵(24)
呆呆和朵朵(23)
我爱画画
老树画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