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般存在的神奇动物
2019-05-20本刊综合
◆本刊综合
前阵子,《神奇动物:格林德沃之罪》在全球刮起了魔法热潮,男主角“小雀斑”纽特·斯卡曼德的手提箱成了继哆啦A梦四次元口袋后第二个人人都想要拥有的东西。那手提箱里不仅有间大屋子,还有各种各样神奇的动物,每只动物都很萌,你们还记得它们吗?或许有些小伙伴很想养一只呢,只可惜那些动物在现实生活中不存在。不过没关系,自然界中也有不少神奇动物。
虽然没有魔法,但神奇动物简直像魔法生物一样存在,其特别之处超出了大部分人的认知。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真实存在却又异常诡异的神奇动物,如果见到它们,可不要叫错名字哦。
鹰和鹭的合体——鹭鹰
最近《沙漠骆驼》这首歌很火,歌词是这样的:“什么鬼魅传说,什么魑魅魍魉妖魔,只有那鹭鹰在幽幽地高歌,漫天黄沙掠过,走遍每个角落……”里面提到的鹭鹰就是一种神奇的动物。
鹭鹰又名蛇鹫、秘书鸟、文书鸟、长脚鹰等,仅生活在非洲撒哈拉以南的地区,所以在我国是看不到的。它高约1米,最高可达1.2米,翼展2.1米,羽毛大部分是白色的,嘴似鹰,腿似白鹭,又细又长,中间两根尾羽极长,约有60厘米,如同两条白色飘带,头上长着几根羽笔一样的灰黑色冠羽。
鹭鹰为领域性鸟,栖息在自己领域的中心。它具有出色的飞行本领,飞行时像鹳一样将颈和腿完全伸直,但很少飞,而是用双脚在非洲的荒原上行走捕食,速度可达每小时3千米,即每分钟约120步。它以昆虫、蛇、两栖类动物和小型哺乳动物为食,捕食绝招是“佛山无影脚”——凌厉的攻击可以快速杀死蛇类,其他小动物更不在话下。在2016年的一项研究中,科学家们发现一只雄性鹭鹰能够在不到人类眨眼十分之一的时间里迅速踢出一脚,并且力道相当于自身重力的5~6倍!
鞋子嘴的大怪鸟——鲸头鹳
鲸头鹳的英文名叫Shoebill,直译为鞋子嘴,可无论是鲸头还是鞋子嘴,乍看似乎都和鲸头鹳的相貌联系不到一起,但仔细观察后,你会发现鲸头鹳这名字绝对恰如其分。
作为鸟类中的第一大嘴,鲸头鹳有着大且宽阔的鸟喙,长达20厘米,宽12厘米,质地坚硬致密,颜色为褐黄色,带有灰黑色的斑点,外缘呈弧形,喙中央有一条隆脊,而裂缝一样的鼻孔长在隆脊基部两侧,嘴端还有一个尖锐的钩状嘴甲,这样的造型使得鲸头鹳的嘴从上面看去像极了须鲸属鲸鱼的头部背面。命名人也是注意到了这点,从而给鲸头鹳取了一个无比贴切的名字。至于英文名Shoebill的由来,大概是鲸头鹳的鸟喙侧面看上去有点像荷兰人的木鞋。
鲸头鹳的身高可达1.2米,翼展2.6米,体重 2~7千克,是一种呆萌的濒危动物,生活在尼罗河上游和临近的东非地区。它没有蹼,平时会用长腿在水不深的泥沼中涉水前行,或站在浮于水面的植物上一动不动,静静地等待鱼类出现。鲸头鹳的嘴那么大,但不是用来吃小杂鱼的,它运用“铁嘴功”可以搞定肺鱼、鲶鱼等又大又滑溜的鱼,甚至乌龟、水蛇、青蛙和小型鳄鱼都会被它大嘴前端的钩子刺穿。鲸头鹳眼睛外面有一层白色的瞬膜,平时隐藏于眼睛前部,捕猎的时候这层瞬膜会将眼球盖住,用来保护眼睛。
你或许以为鲸头鹳很危险,但恰恰相反,这种鸟性情温和,只要不刻意去伤害它,基本不会被它攻击,而且它有鞠躬的习性,一般游客对其鞠躬,它也会对游客鞠躬。大部分时间里,鲸头鹳相当沉默,偶尔会用上下喙敲击发声,求偶或受惊时会发出一些粗哑的鸣叫声。它不爱飞行,虽拥有巨大的翅膀,却很少飞行超过500米的距离。由于栖息地被破坏、人为干扰和捕猎,鲸头鹳目前整体数量急剧下降,全球大概有几千只,处于濒危状态。
呆萌的椰子涡螺
这个小怪物是一种海螺,主要分布在中国和日本海中,栖息在水深50到100米温暖的浅海砂泥底,有的能生活在更深的海域,看起来十分呆萌。
这种螺名叫椰子涡螺,椭圆状的螺壳表面光滑,无壳饰,一般被一层灰褐色壳皮覆盖,脱落后呈黄褐色,像个成熟的番木瓜,所以又被叫作“木瓜螺”。幼体壳表多见横行排列的黑褐色斑块,成体则少见,螺塔不明显,螺旋部短小,被硕大的体螺层包裹着,壳口宽大而无口盖,内唇有发达的轴襞,外唇很薄。它可以长到30厘米长,黄黑相间的外套膜包裹着螺肉,花纹跟斑马的花纹相似,连出水管也是如此,看来它真是个条纹控呀。
椰子涡螺喜食贝类和底栖性小动物,遇到各种比它娇小的螺类,不论是肉食还是素食的,它都来者不拒,用腹足将猎物包围,然后花几个小时将猎物吃得只剩下空壳。而对于人类来说,它不仅肉多味美、营养丰富,壳还可以被加工成各种工艺品,或者作为瓢使用。此外,椰子涡螺还能产“龙珠”。
奇猛蚁和毛马陆
奇猛蚁又叫热带美洲蚁,生活在南美洲,是一种食肉型倍足纲节动物,体型虽小,但非常精悍,完美的生理机制使得它能经受住种种考验。
虽然很多蚂蚁有大牙,但是像奇猛蚁这样的不多见,它的大牙是蚂蚁中最奇特、最漂亮的,上面长着细长的尖刺,形似鹿角,闭合的时候,这些尖刺支楞八叉地伸到外面。
奇猛蚁的猎物是一种跟它一样怪异的节肢动物——毛马陆,毛马陆的腿没有千足虫多,最多只有34条,体长不超过 7毫米,体壁柔软,身体由 11~13个体节组成,看上去有些像海参或者海蛞蝓。正如它的名字,毛马陆身上长满了毛,身体侧面的短毛一簇簇的,尾巴上的毛尤其长,如果其他动物想吃它,它就会把尾巴举起来朝敌人顶过去。毛马陆的尾巴毛上密布着小倒刺,末端有一个梳子样的倒钩。
当遇到捕食者,毛马陆尾巴毛顶端的倒钩会挂在捕食者身上的毛上,然后毛发大量脱落,借助倒刺缠到一起,捕食者就被纠缠的毛团捆住,动弹不得。然而遇到奇猛蚁,它就只能等死。奇猛蚁大牙上的细刺可以像宠物刷毛的刷子一样透过毛马陆身上的毛直接刺中它的身体,将它杀死。接着,奇猛蚁把毛马陆带回巢开始“撸串”——用前腿特化的爪垫把毛马陆身上的毛撸掉,再把像乳猪一样光溜溜的毛马陆吃掉。
翅膀上带暗器的白颈麦鸡
白颈麦鸡虽然名字里有“鸡”字,但不是鸡,是一种鸟,主要生活在澳大利亚北部和东部地区。
白颈麦鸡是鸻科家族中体型最大、最具代表性的一员,头部羽毛呈黑色,颈、胸部羽毛是白色的,长腿及足淡红色,喙黄色,最显著的特征是有两片鲜黄色的薄片状肉垂覆盖着全面部,从额顶部垂到颏下,看上去像化装舞会的面具,所以它又被称为“假面麦鸡”。白颈麦鸡有两个亚种,澳大利亚北部亚种颈部为纯白色,肉垂很大,颜色为黄色,澳大利亚南部亚种的肩部有黑色条纹,肉垂较小,又名“黑肩麦鸡”。
白颈麦鸡喜欢在海滩、草坪上觅食,善跑,能飞行,但不能降落到树上,不会游泳,更不会潜水。它好斗,虽大小如鸽,却昂首阔步如鸡。它每个翅膀上都长着一根淡黄色的小刺,这是它的攻击性武器,名叫“距”,在打斗中具有一定的杀伤力。其实这种小刺就是鸟类的“拇指”,鸡身上也有,你们吃鸡翅的时候不妨留意一下。
每个翅膀上有一根刺并不算什么,有的鸟类甚至每个翅膀上有一对向前生长的刺,比如雁形目的冠叫鸭。它们主要生活在南美一些国家,脑袋有些像鹰,但是以素食为主。利用翅膀上的尖刺,它们可以轻而易举地打败同等大小的狗。
神似小白龙的洞螈
洞螈是一种两栖类动物,1768年,奥地利科学家洛朗在斯洛文尼亚波斯托伊纳岩洞附近的水源里发现了它,给它起名为“普罗透斯”,这是希腊神话中一个年老又执拗的海神的名字。
洞螈有着像蛇一样细长的身体,身长30厘米左右,有4条小短腿,终生栖息在有地下水的洞穴内,时常将鼻孔伸出水面呼吸空气。由于长期生活在黑暗中,它的眼睛已经退化,所以视力非常不好,几乎为零,又叫盲螈。有趣的是,尽管它看不见东西,但是可以通过身上的感受器感受化学信号和电信号,从而猎捕一些无脊椎动物。
捕获猎物后,洞螈不咀嚼,直接将它们吞下去,这些食物会变成脂肪和糖类储存在肝脏中。当食物短缺的时候,洞螈会减少新陈代谢,在极端条件下甚至会吸收自身组织。对照实验表明,它可以在没有食物的情况下不吃不喝生存 6年之久,堪称动物界的奇迹!
因为经常生活在水里,洞螈的皮肤特别柔软并且苍白,这使得它像极了小白龙。不过,在光照下,它的肤色会变成褐色,头上也会显现出退化的小眼睛,只是看不见而已。
洞螈这种动物出现在1500万年前,寿命很长,能达到100岁,绝对是动物界的寿星。我们知道两栖动物是要变态的,但是洞螈不变态,一直保持幼年形态。
有洞螈的国家都把它当作国宝,特别是斯洛文尼亚,它们的货币上有洞螈的图样,现在斯洛文尼亚政府为了研究洞螈,每年给世界上一些公共机构送活洞螈,但只送雄体,防止繁殖,可见洞螈多么珍贵。
派大星的原型——粒皮瘤海星
看过动画片《海绵宝宝》的小朋友一定会对片中那只粉红色、很傻很天真的男二号派大星印象深刻。你或许没想到,在现实生活中也存在几乎一模一样的生物,它就是粒皮瘤海星。
粒皮瘤海星是棘皮动物,颜色通常为肉红色,最大可长到直径20厘米,是一种中大型海星,体表微微隆起,并生有细密的皮鳃,腕部长得很特别,短而粗,末端的1/4不被皮鳃包裹,顶端圆润,腹面中央的步带沟向上延伸,上面通常生有几列具有吸盘的小管足,管足柔软而富有弹性,能够来回摆动和抓吸物体。
粒皮瘤海星栖息于珊瑚礁区水深8~15米的水域,印度洋、太平洋和红海等海域都能见到它的身影。它以软体动物、腔肠动物和珊瑚为食,和很多海星一样,是威胁珊瑚礁的看似无害的杀手。而遇到天敌后,危急时刻它会将被抓住的腕脱离,不过它的腕有很强的再生能力,不久就会长出一只新的来。
编后语
神奇的动物究竟在哪里?它们就在我们生活的世界里!其实各种影视作品和神话传说中的虚构动物往往是以真实动物为原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