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最低气温对2~3代类型区马尾松毛虫发生面积的影响研究
2019-05-20仰粒子
吉林农业 2019年11期
仰粒子
(潜山市林业局,安徽潜山 246300)
1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安徽省潜山市位于大别山南麓,亚热带北缘,属于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alker)2~3 代类型发生区。本研究马尾松毛虫发生、防治数据来源于潜山市林业有害生物监测数据,气象数据来源于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如表1、图1所示。
为了便于数据分析,对发生数据和防治数据进行了预处理:由于马尾松毛虫越冬代与上一年度第二代属于同一世代,将第一代、第二代马尾松毛虫发生面积合计为“年度累计发生面积”;将上一年度第二代防治面积与本年度第一代防治面积合计为“上一世代累计防治面积”。
2 线性相关性分析
从图1可以直观看出,马尾松毛虫年度累计发生面积与冬季最低气温略呈反向关系。对其进行线性相关性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分析结果表明,尽管马尾松毛虫年度累计发生面积与冬季最低气温在直观上略呈反向关系,但线性关系不明显。这与马尾松毛虫属于森林生态系统,其发生发展与森林生态系统其他因子密切相关,呈现非线性。
3 非线性相关性分析
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22,对表1数据进行基于径向基函数的神经网络分析,其分析过程如表3、表4所示,分析结果如表5、图2所示。
分析结果的自变量重要性表明,冬季最低气温对年度累计发生面积的重要性高达0.756,规范化后为100%。
4 讨论
基于径向基函数的神经网络分析表明,冬季最低气温对年度累计发生面积影响呈现明显的非线性关系,对马尾松毛虫的发生面积影响显著。研究结果表明,冬季最低气温可以作为马尾松毛虫预测预报非线性建模因子,开展马尾松毛虫精细化短期预报。
表1 监测数据
表2 相关系数
表3 个案处理摘要(O)
表4 网络信息
表5 自变量重要性
图1 马尾松毛虫发生面积-冬季最低气温曲线
图2 自变量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