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药剂防治小麦中后期病虫药效试验①

2019-05-19解晓霞

热带农业工程 2019年5期
关键词:赤霉病白粉病纹枯病

解晓霞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农业技术推广站 青海玉树 815099)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青海省种植小麦,需考虑其种植特性,稳定生产,这样才能保证小麦的产量,带动周边经济的发展。

1 青海玉树地理环境

玉树县位于青海省境南部、州境东部,属高原寒带气候,年均温2.9 ℃,1月均温-7.5 ℃,7月均温12.5 ℃。年降水量487 mm。有耕地5 000 hm2,经济来源主要为农牧结合,其中小麦种植占农业布局及规划的45%,基于种植基数广泛及西北越冬、降雨气候等因素影响,青海地区小麦在种植的中后期易出现病虫的危害,麦茎蜂、小麦条绣病、麦穗夜蛾等危害,严重制约小麦的高产。要遏制相关病害,了解病虫害发生的规律及危害,掌握病虫害的防治技术,对农业生产有指导意义[1]。

2 试验方法

使用药剂是帮助小麦病虫害防治最常用也最有效的方式[2]。利用药剂可以有效杀虫,但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小麦的生长,药剂残留会影响食用人的健康。所以,在防治病虫害时,要对小麦进行耐药性测试。现代药剂经过技术改良及完善,更多的药剂为绿色无污染型,可以针对小麦虫害的特点及类型,进行相应的药剂处理,有效预防病虫害,节约种植成本,提高种植产量。

2.1 甄选试验地点

根据玉树土质进行试验田的筛选,试验地点设置在玉树县藏族自治州治多县,这片农业种植田地势平缓连片,灌溉方便,总面积约5.33 hm2。在2018年10月中旬进行统一的药剂试验测试。

2.2 试验药剂说明

根据小麦易出现的病害,进行不同的药剂试验,药剂均为先正达公司提供,其中,20%为扬彩丙环·嘧菌酯悬浮剂,20%阿立卡噻虫·高氯氟微囊悬浮剂 ,20%麦甜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25%为秀特丙环唑乳油,还有部分在市场购买的对照药剂,如烯唑醇可湿性粉剂、毒死蜱乳油等。

2.3 施药时期及方法

小麦返青拨节在每年3月15日左右,在小麦返青后拨节前用药剂进行试验,确保相关的药剂渗透到小麦根部。齐穗扬花期为每年的4月23日左右,在此期间对开花初期的花进行药剂试验。灌浆期为每年5月13日左右,需在5月中旬对其进行均匀施药。按每亩用水量30 L的方式,添加适当药剂,均匀勾兑进行喷雾即可。

2.4 试验设计

(1)试验1:利用约1.33 hm2土地,小麦返青拨节期:进行扬彩35 mL/667m2+益施帮25 mL/667m2试验测试;在小麦齐穗扬花期:进行扬彩70 mL/667m2+益施帮50 mL/667m2+43%戊唑·咪鲜胺25 mL/667m2+阿立卡10 mL/667m2试验测试;在小麦的灌浆期:进行扬彩35 mL/667m2+益施帮25 mL/667m2试验测试。

(2)试验2:利用约1.33 hm2土地,分别根据小麦的返青拨节期:进行扬彩35 mL/667m2+益施帮25 mL/667m2试验测试;在小麦齐穗扬花期:进行麦甜60 mL/667m2+秀特40 mL/667m2+阿立卡10 mL/667m2试验测试;在小麦灌浆期:进行扬彩35 mL/667m2+益施帮25 mL/667m2试验测试。

(3)试验3:利用约1.33 hm2土地,分别根据小麦的返青拨节期:用12.5%烯唑醇40 g/667m2兑水40 kg/667m2进行喷淋;在小麦齐穗扬花期:用40%毒死蜱60 mL/667m2+25%氰烯菌酯150 g/667m2+天丰素16 g/667m2进行试验测试;在小麦灌浆期:用2.5%功夫60 mL/667m2+45%戊唑·咪鲜胺50 g/667m2+70%磷酸二氢钾150 g/667m2进行试验测试。

(4)试验4:空白对照,面积约1.33 hm2。试验面积共5.33 hm2,不设重复,按编号对小麦进行顺序排列。通过上述方式,对不同时期的药剂进行评价。

3 结果与分析

3.1 蚜虫防效

小麦生长中后期出现蚜虫的现象较多,生麦蚜会造成小麦大幅度减产[3]。它的病虫成因为成虫吸取小麦叶片汁液,排出的蜜露会遍布在叶片上,影响小麦叶片进行合理的光合作用。麦蚜发生前期,会造成麦苗泛黄,影响小麦生长,发生后期会造成部分麦叶出现斑点,麦粒发育不饱满,严重时甚至不能结出果实,造成整株枯死。根据药剂测试,将对4个试验区进行取样,每个试验区中找出5株生有麦蚜虫害的小麦穗,施药前对蚜虫基数进行简单记录,施药后对麦穗进行7、14 d的调研。由表1可知,对小麦进行施药后的第7天及第14天中,蚜虫均有一定的减退效果,其中,试验区2的蚜虫防治效果高于其他处理,药后14 d,防治效果有所下降,但仍有一定的效果。

表1 不同药剂对麦蚜的防效

3.2 白粉病防效

小麦白粉病是制约小麦产量的主要病害之一。白粉病是在成株期发生的,发病初期,叶片为可见的黄色点状,病情加重后,黄色点状发展为病斑,呈椭圆形。表面附有一层分状似的霉层,若不及时看管,会造成霉层扩大,覆盖全叶,麦株矮小,穗小果实稀疏,最终影响小麦的产量。根据药剂测试,对4个试验区取样,同样在施药前记录白粉病基数,施药后对麦穗进行14 d及21 d调研。由表2可知,对小麦进行施药后的14 d及21 d中,白粉病得到了较高的防效,其中试验区2的防治效果高于其他处理,药后21 d后药效高于14 d防治效果。

表2 不同药剂对白粉病的防效

3.3 纹枯病防效

小麦的纹枯病是分布最广、危害最大的病害之一。玉树县作为小麦种植基地,其种植数呈逐年上涨的趋势,但受纹枯病的影响,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小麦的增产。小麦在感染纹枯病后,接实率质量下跌,更严重时造成小麦枯死,直接减产10%,最多降至40%,影响非常大。纹枯病每年都会发生,本次药剂试验也将做好基数的调查,在施药后的14 d及21 d进行记录。由表3可知,对小麦进行施药后的14 d及21 d中,纹枯病得到较高的防效,其中试验区2的防治效果高于其他处理,药后21 d后药效高于14 d防治效果。

表3 不同药剂对纹枯病的防效

3.4 茎基腐病防效

小麦茎基腐病制约小麦的产量。尤其是在阴雨潮湿的季节,小麦发生茎基腐病几率更高。茎基腐病是由多种病原菌单独或复合造成根系与茎基腐烂,再通过土壤进行传播,第2年从植株的伤口处侵入植物苗中,致使小麦苗受到病菌的侵害。造成该种植地土壤板结、肥力不足、残留过多杂草等。本次药剂试验在施药后14 d及21 d进行记录。由表4可知,对小麦进行施药后的14 d及21 d中,得到了较高的防效,其中试验区2的防治效果高于其他处理,药后21 d各试验效果高于药效后14 d。

表4 不同药剂对茎基腐病的防效

3.5 赤霉病防效

赤霉病多发生于降雨多,湿度大的地区。这样的环境利于病害长时间生产聚集。该病源通过气流、风雨传播,溅落在小麦穗上,在其生长后的几天中产生大量粉红色霉层,更会感染周边的麦穗。本次药剂试验将做好对小麦赤霉病基数的调查,在施药后的21 d进行记录。由表5可知,各试验区对小麦赤霉病进行不同的试验,其防效最高的为试验2处。

表5 不同药剂对赤霉病的防控效果

4 结果与结论

①小麦麦蚜虫防效工作,在其施药后的第7天,利用先正达公司不同的药剂,对试验区进行蚜虫防效处理,比常规用药防效高出2%和3%,在施药后的第14天,比常规用药防效高出5%~6%。②小麦白粉病防效工作,在施药后的第14天,利用不同的药剂,对试验区进行白粉病防效处理,比常规用药防效高出5%~6%,在施药后的第21天,比常规用药防效高出3.7%~5.3%。③小麦纹枯病防效工作,在施药后的第14天,利用先正达公司不同的药剂,对试验区进行纹枯病防效处理,比常规用药防效高出3%和5%;在施药后的第21天,比常规用药防效高出2.4%~5.7%。④小麦茎基腐病防效工作,在施药后的第14天,利用先正达公司不同的药剂,对试验区进行茎基腐防效处理,比常规用药防效高出2%和5%;在施药后的第21天,比常规用药防效高出7%~11.3%。⑤小麦赤霉病防效工作,利用先正达公司不同的药剂,对试验区进行赤霉病防效处理工作,比常规用药防效高出5.8%和9.1%。

通过药剂测试效果显示,先正达公司药剂对小麦中后期病虫害防控效果较好,对小麦的生产提供了稳定的生长基础,其增产效果在后期越明显,建议在生产中可以大面积推广并使用。

猜你喜欢

赤霉病白粉病纹枯病
小麦赤霉病农药专利资源评析
枯草芽孢杆菌对宜良大棚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
避雨栽培模式下气象因子对一年两收冬季葡萄白粉病发生的影响
芮城县:科学预防小麦赤霉病
一到春季就流行 蔬菜白粉病该咋防
农业农村部部署小麦赤霉病防控
四种药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
草莓白粉病的发生与防治
水稻纹枯病的发生及其防治策略
The Effect of Three New Fungicides against Rice Sheath Blight in Field Experi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