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学校专业技能课车间化教学模式探讨

2019-05-18王强

考试周刊 2019年41期
关键词:中职院校专业课程教学模式

摘 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等职业教育体系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使得学生在今后进行工作的过程中能够胜任职位,因此在进行教学时应该采取车间化教学模式,车间化教学模式就是指在教学中模仿车间和课堂的固有印象,老师既是师傅,学生也是徒弟,最终达到理论实践化,实践理论化的目的。车间也可以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这也就是大家经常提及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本文主要分析了中等職业学校机电类专业车间化教学模式,提出了优化车间化教学模式的措施,使中等职业学校能够向社会输送具有较强综合能力及专业技能的学生。

关键词:中职院校;专业课程;车间化教育;教学模式

一、 前言

根据社会需求,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车间化教学模式使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学改革得以启动,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创造了积极条件。车间化教学突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新模式,大胆改革教学观念、教学管理及教学方法,使学校适应当地条件,逐步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然而,这种模式需要一套清晰、完整的操作标准,这是机械类以及机电类等对实际操作能力要求较高的课程所需要的。中职院校的多数专业提倡发展人们的创造性思维,尊重规则。这种独特性使得它更注重创造而非制造,因此我们需要从过去的优秀教学案例中寻找答案,以探讨出适合专业技能课程专业的车间化教学模式。

二、 对于车间化教学模式的认识

机电一体化是机电类的一门专业。这是中职院校的常见专业,一般说来,它是许多中职院校的支柱专业。这是因为机电一体化专业的需求量很大,因此招收的学生数量很大。这个专业一般涉及机械设备的维护与生产,自动化设备,生产线的操作与维护。这些高素质的劳动力和中、低级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是机电工程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职机电类专业培养过程中,主要从事钳工、电工、数控加工等实用机电类专业。在现代经济技术要求中,它包括机电设备和自动化设备以及生产线的安装和调试。增加机电产品营销技术服务是机电工程专业学生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学实践整合教学理论是车间化教学方法的整合,主要是打破传统的课程体系与理论、实验与训练,遵循实践为先、理论为本的原则,根据特点与专业性,以技能培训为目标,向一定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生产技术服务。根据技能的特点,建立了几个教学功能模块。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有机结合,形成技术模块。教师来完成模块的教学任务,它要求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教师知识、技能与教学能力,课堂与培训场所,质量评价与教学评价相结合。这种教学模式突破了传统教育方式在实施过程中理论教学与实践分离的独立教学模式。以技能训练为核心,建立教学环节和进度。理论教学服务技能训练,突出技能训练的主导作用,避免跨学科的理论教学和实践,避免培训与教学严重脱节,保证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同步进行。教师和学生同时进行教学、学习和实践,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模块相对独立,模块的数量和顺序不固定,可根据不同的需求或新材料、新技术在不同行业随时添加新的模块。

三、 车间化教学模式在专业技能课教学中的应用

(一) 教学前根据课程内容确定其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起着重要作用。创造性的教学方法有运用对比教学法。在教学中使用比较教学方法非常普遍。将其应用于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可以使学生清楚地了解两种或几种机械的外观,性能,操作技能和其他知识。在总结相似之处和差异方面深化印象,并通过比较使理解和记忆更容易。同时,通过比较学生掌握各种知识点的联系和差异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奠定基础。此外,在比较学习过程中,运用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辩证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非常有益的。

(二) 教学过程中改革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体系

目前,大多数中等职业院校仍采用传统的课程体系,很少有中等职业院校采用2+1教学模式。对于机械教学的相关实践,在前两年的专业学习中,作为教师,有必要对学生提出具体而严格的要求。明确学习任务,指明学习方向,并督促学生学习。在第三年去公司实习时,教师必须及时解释机械性能,操作技术和生产过程。结合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每个学生准备一份学习任务书,以便学生可以通过明确的任务进行实习。在学习任务书的指导下,学习可以带着疑问进入企业,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进行拓展性思维,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 教学后加强学生的实际练习

作为一个机械专业生,只有运用你学到的知识才能最终实现自己的价值。学校的实践是学生进入社会并真正运用所学知识的基础。因此学生还要注重加强社会实践。相关的地方部门可以匹配学校和企业。在企业的实际生产过程中,学生亲自体验机器的生产和制造过程,深刻理解机器的生产和运行过程,巩固理论知识。

四、 车间化教学模式在专业技术课教学中的目标

(一) 培养学生的职业行为习惯

在确定专业行为和习惯的过程中,教师应在日常教学和实践操作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面对复杂的机电操作,中职学生往往不耐烦或害怕困难。正确的安全操作意识能使学生在日常操作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操作步骤,确保学生重视操作态度的形成。其次,对于机电类专业的理论知识,教师必须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来实践自己的课堂学习理论,使机电类专业的学生在未来职业发展中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同时提高专业能力和安全意识,从根本上纠正机电操作,保证操作细节的能力。

(二) 注重对学生的职业能力进行训练

基础职业技能是职业核心素质最关键和最基本的环节。在培养机电类专业核心业务素质时,教师应为学生,特别是具有丰富教学专业知识、实践能力的机电类专业的学生建立一个完整、科学的知识体系。这对学生的要求也是非常苛刻的。在课堂学习中,教师应结合实践和实验,让学生理解和观察机电专业的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参观机电设备操作车间,为学生寻找操作机电设备的机会,让学生在积累知识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

五、 结语

随着社会在不断发展,教育体系也在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就车间化教学在机械基础课程的应用来说,教师应该在教学阶段将所出现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改进,从实践中进行问题的剖析,最终以保证这种全面性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最大程度的优势展现,为中职学生今后的就业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高敏.CBE教学模式在机电专业中的应用[N].科技创新导报,2010(19):170.

[2]曹利.加强专业引领,促进中职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广东教育:职教版,2017(10).

作者简介:王强,甘肃省白银市,甘肃省会宁县郭城农业中学/甘肃省会宁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猜你喜欢

中职院校专业课程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中职院校Flash动画精品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网络环境下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探析
中职院校PhotoShop课程教学浅谈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