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对联遇到相声
——国粹艺术在大众娱乐中的打开方式
2019-05-18傅安才,王庆新,吴世超
打开方式一:错误指正 娱乐请不要误导
傅安才:
年复一年,照例怀着愉悦的心情观看春晚,然而遗憾的是,今年在春晚节目中对联相声毛病不少。究其原因,无非是工作人员缺乏对联的基本知识。中央电视台是媒体,不是学术机构,我们不能苛求他们成为各行各业的专家。然而,他们可以与各行各业的专家合作,聘请一位对联专家作终审总是可以的吧?何况中国楹联学会就在北京,国内成千上万联家都乐意为此做奉献。吴世超:
一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开场相声就说对联,本来是弘扬国粹的好事。如果是娱乐一下也无可厚非,但是演员居然谈起了平仄,而且引领观众跟着念: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这就比较尴尬了。我想谈的是,娱乐至死可以,但请不要误导。晚会是综艺节目,讲究说学逗唱,以搞笑为主,允许不合律,但不懂基本规律也敢胡扯一通,就真的对不起这个舞台,会让老百姓无所适从。国粹的传承不能光靠口号,更需要我们身体力行。王庆新:
春晚的相声《妙言趣语》基本不成功。这个节目所选对联必须体现“五性”。即:传统基础上的时代性;对联艺术特性;内容的社会性;群众基点上的趣味性;符合春晚特定专题的针对性。如所选对联出自外行之手,或拐弯抹角为了娱乐,不切时,不切题,不切情,不切场合的拼凑,那是悬浮式的空中楼阁,不会是有深度,有特点,有真正价值的作品。张兴贵:
岳云鹏与孙越的《妙言趣语》中的部分内容是来源于马季与郭启儒的相声脚本《对春联》。也许有人要说,事出有源,无需多言了。可是我依然要说几句。首先,马、郭两位老前辈的《对春联》,全部内容是以相声的形式,向观众介绍历史上流传的许多经典对联,从而让人们喜欢对联这个独特的文学体裁,整个内容非常富有情趣。但是,两位老前辈说的“平仄平仄平平仄”无疑是错误的,这是不需要多讨论的。其次,岳、孙两位的《妙言趣语》,只是借用了马、郭两位老先生脚本中的错误部分,这说明他们所说的“对联有格律”是信口开河的,他们并不懂真正的对联格律,因为他们所出所对的形式上不是对联,语言上不妙不趣。第三,早在二十多年前,有个叫朱凤翔的相声演员就向相声界的名家指出这一错误,遗憾的是这个脚本一直以讹传讹,这也已经说明了相声界的过于自信与对联律的不了解。第四,去年春节期间,央视的春晚节目与《经典咏流传》节目中,已经出现病联,联界许多人也明确发文指出过,在信息现代化的今天,央视的人不应该不知道,如果以一颗求真务实之心对待,央视人应该引以为戒。遗憾的是在这几天的《挑战不可能》与今年的春晚节目中,病联依然出现。
梁学志:
相声也是一种艺术,相声的创作与表演者也需要有丰厚的文化内存。相声大师刘宝瑞、侯宝林等的作品之所以能成为经典,与他们的博学多闻是分不开的。搞艺术的人绝对不能浮躁,心浮气躁,早晚会闹笑话。幽默不是滑稽和胡闹,幽默是一种含蓄的智慧。虽然我们不能苛求每一个相声演员都能做到博古通今,但起码的文化素质是应当具备的。朱炳生:
今年春晚由岳云鹏和孙越表演的相声就是谈对联知识的,节目主持者也是这么导入的。不料事与愿违,二人不提上联收于仄声,下联收于平声的最基本定律,还反复地将平仄声律说成是:“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下面的观众千呼百应,似乎这就是对联的正确声律,这就误导听众了。赵志斌:
这种诙谐对联的表演方式,容易误导青少年。其实社会缺的并不是学问,缺的是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之心。范 之:
演员个人说错还不可怕,危险的是本次春晚中的“观众”行为,完全“粉丝化”“托儿化”。在几乎没有什么审美价值的插科打诨式的表演中,总有一大拨“观众”跟着复唱复述,乃至在岳云鹏背诵了“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雷隐隐,雾蒙蒙。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后,台下的现场观众居然集体三遍复诵“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须知,第一,这一节目从彩排到正式演出,参加的“观众”成百上千;第二,可以断定其中相当多的观众具有一定文化,知道准确的韵律结构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那为何没有人指出?有人说在这里,“娱乐”变成了“愚乐”,而我们要说,这还不仅是“愚乐”的问题。在“表演+公众跟诵”的话语结构中,错误的“领诵”引发的不是任何批评和纠正,而是反复的、集体性的“复诵”,似乎用“重复”遮蔽思考、用“回声”支持谬误,《乌合之众》所阐述的社会现象出现了新的类型。在“错误+集体性复述”的结构中,央视春晚难道是要告诉孩子们,告诉全社会,乃至告诉全世界,即使到了现代,面对谬误,不管是非,只管呼应,只能忍受“指鹿为马”?胡文江:
岳云鹏的病灶,且不说他文化水平高低,最大的问题是对捧哏的人的人格污辱与人身攻击。糟蹋传统艺术,有碍于中华文化的国际性表达。柴海军:
作为民间艺人,岳云鹏不懂得对联常识,没有多大关系。但中央电视台作为国家面向全球华人的国际性媒体,播出节目经再三彩排,策划,编辑,导演,审核层层把关,却还出现这样的错误,真不应该。加强文化把关才是减少这类文化笑话的核心所在。2019年春晚相声节目《妙言趣语》
打开方式二:包容理解 不必深究
郭华荣:
应该全面地看待这个问题。首先央视春晚播出这个节目,其初心是好的,旨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其次,央视春晚这个节目领着观众一起喊“平仄平仄平平仄”三遍,好似欲成为2019流行语之势,这说明从编剧到终审没有人认真关注对联艺术。对联可以进入大众娱乐的视野,但大众娱乐也要尊重对联艺术的基本规则。好比交通规则“红灯停,绿灯行”总不能说成“红灯行,绿灯停”,唱京剧总不能唱成豫剧或者其他剧种。再次,联人们指出错误即可,没必要追根问责。孙满仓:
对于央视春晚相声在对联方面的错误,楹联界应在感谢春晚宣传楹联的前提下,指出其错误。但联界自以为掌握绝技的傲慢和骂声,太失国学应有的仁心和包容。这样做,对不懂对联的大众来说,不会指责央视或相声演员,而是觉得楹联界是一批怪人,守旧而尖刻,招惹不得!于是怀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远离楹联。同样一件事的处理,理解式的指正,与蔑视式的指责,效果大为不同,所体现出的为人修养也大为不同!解维汉:
当晚看节目时我非常气愤,还写了一副对联跟风怒怼,但事后冷静下来思考后认为,相声《妙言趣语》里的对联确实是差了一些,但一晃而过的举例给观众留不下什么印象,顶多就是烘托了年的气氛。除了那“重要的话说三遍”的“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以外,别的对联举例我是一副也没记囫囵。我相信那些写挑刺文章的联友如若不是启用“回看”功能,也断断是难以“过耳成诵”的。临到头,除了联人自己难以释怀喋喋不休外,在很多观众脑里早就“翻篇”了,不至于造成多么深远的负面影响的。对联这项中华传统文化,进入当代社会,多少有些走向衰落了。离开古汉语的特定语境,很难保证今天的人还能熟知平平仄仄的传统格律。对联界年复一年普及呼唤,收效并不明显。久而久之,对联只能沦为联人自己的游戏。在这种尴尬处境的背景下,对联人不妨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包容,多一分友善,换一种思路,只要有人热衷对联,水煮对联,臧否对联,我们都抱着欢迎的态度,欣赏他们的作为,支持他们的创意,当然也友善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不可老是摆出卫道士面孔,打打杀杀的,指责这里,追究那里。若弄成“蝎子尾巴碰不得”,长久之下,没人和你玩了,就你自己“老正确”,别人都是“另类”,成为“孤家寡人”了,有意思吗?
金 锐:
岳云鹏在春晚的相声因为一句“平仄平仄平平仄”,被怼了一圈又一圈。说错了被怼很正常,虽然我觉得这个在相声里不算什么事,但是已经有不少相声演员认为,“老前辈传下来的东西,错了也应该改掉”。这其实就够了,非要上纲上线地说人家破坏传统文化,然后扣上各种帽子,那就实在没必要了。格律本来就是个小众的东西,何苦为难一个说相声的?即使是所谓的专业人士——比如某些古代文学的教授、“诗词大会”的文化学者,其中一位写的诗是这样的:
今朝晨起东风至,惆怅韶光又一年。
元日元气原应满,新春新岁信欣然。
另一位写的对联是这样的:
周秦汉唐,泱泱中华情常忆;
曲赋诗文,历历经典语更新。
都是不符合格律的作品。
打开方式三:建议规范 传承国粹要有矩可行
孔春枝:
己亥春晚相声曲艺节目,综观,相声表演才艺不错,对楹联文学艺术有了认识,由于普及性不够,文本提前未经专业人士审查,有起到了误导之嫌,可见楹联人肩上责任更大,任务更加艰巨,任重道远。中国楹联学会领导应通过宣传部门向上反映,引起中央重视,责成专人负责,就“如何搞好中华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这个题目,召开文化、文联、教育、影视等部门联席会议,相互沟通、制定议案,统筹解决,规范诗联格律,传承国粹有矩可行才对。国民诗联文学普及教育势在必行,迫在眉睫,借此事宜和教育部门联合会议,传承国粹列入议事日程这不更是我们楹联人所期盼的吗?切盼楹联进课堂、进学校、进课本,进入社会大课堂。让诗词、楹联等文学国粹艺术,堂堂正正登上大雅之堂,这是各级楹联组织、楹联人所期待的!愿楹联界真正的春天早日到来。王淑敏:
我们要的不是太保守,但也不是太浮躁,而是有方圆,成规矩,有章可循。对待老祖宗留下的传统文化,要尊重,不懂要学。尹秋水:
此事暴露了楹联文化普及度不高,现在市场上出售的春联大多不是联,充其量就是两句顺口溜,却堂而皇之地贴在千门万户,作为对联形式出现,国家层面应该对此规范一下了,以免贻害后人,糟蹋国粹。延伸思考
严海燕:
此次“己亥春晚对联相声争论”,是从岁除之夜的相声《妙言趣语》开启的。我很理解对联界的愤怒。在我三十多岁时,也曾写过一篇指摘性的文字,题为《“对联标题”首先必须是合格的对联》。那时还没有所谓《联律通则》,但我捍卫联律的纯洁性的初衷,与今天同道们的情怀大约是一般不二的。所不同的是,论文要求讲道理,不能过于情绪化,加之又是在对方平台给对方提意见,所以我的行文语气相对平和,态度较为理性,最终该文被对方接纳,并得以刊发(见《应用写作》1999年第九期)。不仅拙文如此,根据我的记忆,在当年的《中国楹联报》上,建言成功的例子还有好几个。例如有人给《人民日报》、《半月谈》写信,认为她们所刊的春联不合律,后来编辑从善如流,也予以了良好反馈。对于此次“己亥春晚对联相声事件”,首先我们应该明确,事件的涉事方虽然有两家,即央视和德云社,但对联界的主要对话对象应该是央视大型节目制作中心,而不是德云社的岳云鹏、孙越。德云社的参演体现出来的只是艺人素质,而造成对联界所认定的“不良影响”的,却是媒体“把关人”。其次,要讲求方式方法,借机传播对联。此次春晚相声事件中,相声界的表现是惯性,对联界的反应是必然。何以言之?被众多联界中人视为“宪法”的《联律通则》颁布了,她让成千上万的参赛者获奖受益的同时,也成为其心目中不可亵玩的“圣物”。于是,马季们说《对对联》时的安然无恙,无法在岳云鹏们说《妙言趣语》时重现。但我们不能忘记,这里其实有一个文体选择问题,也有一个分寸掌握问题。论文可以纯粹说理,对联则容易引发情绪对立;纯粹说理时也要头脑冷静,不然同样有可能走向简单和粗暴。例如有人撰文说,己亥春晚相声“违法了”,又有人撰文说,“央视和岳云鹏应该向全国人民道歉”,其实没有必要。面对央视,我们应该保持必要的冷静,并准备好说服策略。如果通过中国楹联学会、《对联》杂志社以及其他对联机构做工作,使得央视今后在举办春晚和其他活动时,对于涉及对联的节目,能够增加一个专家审核环节,这才是对联界最为期盼的。
刘太品:
对联文化可以说是一种全民文化,撰写、欣赏、使用的人覆盖了全社会。如果正视现实的话,当下粗通诗联格律这种古典文学常识的人,最多也就万分之一,也就是说在这万分之一的局部,对联是精英文化,出了这个圈,就是一种大众文化,在圈内说对联,都属于“正说”,但出了圈就免不了要被“戏说”“歪说”“乱说”甚至“胡说”,这都是十分正常的社会文化现象。相声也是传统文艺门类之一,其特点就是通过“歪说”各种事物来博取听众的笑声。术业有专攻,当相声遇到对联,并不处身在对联精英圈的相声编创者和表演者,想以“对对子”的形式逗乐观众,他当然只能根据自身的认识,通过“歪说”“乱说”来试图制造笑料了。还有一点,央视春晚是个大众文化的平台,编导人员多次表示过他们的目标观众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不是各种门类的文化精英。所以,所有这些时代背景、社会基础和文化机制相汇合,也就催生了己亥春晚上的相声节目《妙言趣语》。这一节目在对联精英文化圈引发了强烈的反应,这也属正常,毕竟这些人都是专业人士,平时遇到一个字平仄不调,都会感到如鲠在喉,在听到多次重复“平仄平仄平平仄”之后,肯定会产生相当强烈的要去“吐糟”的冲动。这其中有一个错位——我们是以先入为主的“正说”的眼光去看待相声演员的“歪说”的,所得出的结论不可避免就会跑偏。我常重复的一句话是“关于对联格律,需要对自己从严,对他人从宽”,这说明即便是在对联精英圈内,所谓“对联文化的纯洁性”也是得不到保证的,更不要说圈外的大众文化了。电视晚会是个娱乐的平台,不是教学的平台,观众能通过一个相声节目对对联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他自会有各种渠道获得纸质的和网络的对联教程,然后入门、提高,最后进入对联精英圈子。至少有一点我们要承认:从来也没有一个对联爱好者是通过相声节目或是综艺晚会来学习对联知识的,正如没有人会试图通过评书这一曲艺形式来学习历史知识一样。所以,认为相声节目“误导”了观众,其实只是一厢情愿的“想当然”,观众需要的只是开心一笑,没人准备在春晚中学习文化知识。如果我们在听相声时也放下“正说”的执念,从平民化的视角看过之后,完全也可以轻松的“一笑了之”。
《对联》杂志把这件事情拿出来,平心静气地进行一番讨论,应该也是非常有益的。我以为楹联界最为得体的表达方式,是“善意的提醒”和“殷切的期望”,所用的句式应该是“如果节目……,就更好了”。社会文化的厚度需要长期的积淀,当今电视节目中即使是文化类节目也显得“文化含量”偏低,是个不争的事实,这更需要各种门类的文化精英以“建设性”的立场和方法去正面推进,冷嘲热讽很可能适得其反。
需要强调的是,这种“放平心”的态度不仅适用于精英文化对大众文化,也同样适用于精英文化圈之内。近些年来,在对联精英圈内有种不太好的现象,就是联界“歧视链”的形成,如“风月体”歧视“实用体”,“仿古体”歧视“老干体”等,这与此次爆发的“圈内人”歧视“圈外人”是一脉相承的。其实对联文化有着“文学性”“实用性”“谐巧性”三个基本特点,每位作者都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与条件朝向不同的角度进行探索。文学抒情联与民俗实用联各有其侧重点,不可能用同一套标准评判,那种觉得只有自己风格才正确,其余风格全是“垃圾”的想法,其实是种狭隘的认知。正确的态度是在做好自己的同时欣赏他人,携手共进,达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境界。
相关链接
为传统相声《对春联》纠谬
文
|朱凤翔我是1974年有幸与相声结缘并成为一名相声演员的。与此同时,我也深爱着诗词和楹联艺术。第一次听到传统相声《对春联》是在1980年。当时的我,在为《对春联》的艺术魅力所感染和震撼的同时,也为相声演员的无知深感遗憾。因为,这儿相声演员把楹联的格式给说错了。把本来应为“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的七言格式说成是“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虽然台下能听出毛病的人并不多,也许根本就没有,但我看着台上“拿着不是当理说”那摇唇鼓舌的样子心里很不舒服。
这几年,家里有了电脑。一日心血来潮,专门在网上听了几段《对春联》。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所有演员竟异口同声地把“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说成“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我还以为这是演员的口误,而当我查阅了《中国传统相声大全》之后才发现,原来谬种流传的根儿出在脚本上!
在相声中为了“抖包袱”的需要,出现一些不符合“平仄”规范的联句人们是不会去计较的。如“上大人”对“下小狗”,“上天言好事”对“下地醋歹炮”等都属于不符合“平仄”规范的对句,人们不但可以理解和接受,而且还能“抖”出很“响”的“包袱”来。然而,如果把平仄规律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说成“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这便是一个原则性的错误。这不仅会遭到楹联专家们的鄙夷,更重要的是会给楹联初学者进行错误的导向,贻害后人。
在对偶基础上的“平仄对立”“节律对拍”是楹联最突出的特征,也是最起码的常识。然而,在众多的相声演员中竟没有一人说对过!就连文字的整理者,还有那么多的编辑、编审、编委,竟能让“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这样的谬误堂而皇之地写在经典著作里世代相传,却没有一人察觉,这不能不说是一种不该出现的遗憾!
我承认,过去相声前辈普遍文化水平偏低。而且,由于“口传心授”的缘故,一代又一代艺人们只把注意力集中在“包袱”的处理上,根本就没有考虑平仄规律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因为它与“抖包袱”之间没有任何必然联系。于是,艺人们可能压根儿就没有弄明白过,或者说根本就不想弄明白,只是跟着师父学,照着书本背,也就人云亦云地传到现在。然而,他们却并不知道,他们在不知不觉中犯下了一个常识性的错误!
但是,我敢说,《对春联》的初创者绝对不会不懂楹联!也绝不可能闹出“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这样的笑话!在《中国传统相声大全》中一共有四个与楹联有关的段子。它们分别是选自《人民首都的天桥》第四章的《巧对春联》,根据焦德海、刘德智唱片记录的《巧对春联》,根据张寿臣、陶湘如唱片记录的《卖春联》,中央广播说唱团相声组整理的《对春联》,张笑侠搜集整理的《对对子》。在四个段子中,有三个段子谈到楹联的创作规律。在这些创作规律中,除了“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存在错误之外,诸如“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诸如作者能够引用《笠翁对韵》中的“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这样的大段对句;诸如作者能够说出上平十五韵、下平十五韵、上声二十九韵、去声三十韵、入声十七韵。足以说明初创者肯定是一位楹联的行家里手!于是我想,错误肯定是出在“口传心授”上,不知从哪一代艺人开始,在不知不觉中把“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读成了“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再后来,在整理传统相声的时候,人们又只注重了搜集整理,而忽视了科学考证。于是,谬误便一直流传到现在。
我作为一名从艺30多年的相声演员和相声爱好者,并不是想在同行面前卖弄,以显示我多么的对楹联在行。当然,我也并没有要求每一位相声演员都成为楹联专家,那样未免有些强人所难。因为,楹联与相声毕竟是两个不同的学科。但我希望我的这篇文章能够引起相声界的重视,最起码能够使现今还在使这块“活”或将来有人再使这块“活”的时候引起重视,不要再犯前人犯过的错误,免得贻笑大方。
(该作品作于2006年,发表于2007年《长城文艺》,2008年荣获河北省第二届文艺评论评奖活动二等奖。本文有删减,请作者与本刊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