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华文明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2019-05-16齐怀兵
齐怀兵
摘 要:在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大报告的最后有这样一段话:“天下之行,大道为公。站立在九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五千多年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十三亿多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无比广阔的时代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1]可以见得,中国的历史文化底蕴是极其丰富深厚的。事实上也是如此,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而中国也是其中唯一一个其文明延续至当代的伟大国家。然而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我们不能仅仅以此为傲而后止,我们更应该仔细研究,为什么中国能一直活跃在世界舞台上而且繁荣昌盛。通过这篇文章,我将主要从古代中国自然和政治的角度来浅析古代中华文明在世界史中能拥有如此特殊的地位的原因。
关键词:中华文明;稳定性;连续性
中华文明这样的特征,我将它称为“中华文明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其定义为:中华文明自中国的原始农业文明到如今现代工业文明期间其根本内容和形式未曾有过巨大变化或彻底中断的特殊现象。不过在本文中我将只论述1840年进入近代史前中国文明的稳定性连续性。它的表现其实可以非常广泛,但主要是政治上的和文化上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政治上主要表现在大一统时间较长、战乱割据时间较短、国家性质和统治阶级的稳定、主体民族的固定不变等方面;文化上的主要表现在语言文字的统一、思想文化的稳固等方面。这些表现兼具稳定和连续两个方面的内涵,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中华文明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分割的。下面我将依照这些定义和表现来具体分析其原因:
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虽然自然条件并不属于政治范畴,但是作为关乎一个文明性质和兴衰的最基本因素,我有必要做一个简单的说明。
首先,中国,尤其是其核心黄河长江流域,地处欧亚大陆的最东端,南部中南半岛是难以跨越的广袤的热带雨林和季雨林,西部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西北部和北部有无垠的草原、荒漠和戈壁,最后加上中国北部的长城,这优越的地理位置作为一道天堑将中国文明同世界其他地区分隔开来,直到近代西方人从海上侵入;而在别处,例如中东地区,由于地形过于开放,从苏美尔文明时期直到今天,屡次淹没在外族侵略的浪潮中。
其次,黄河流域土壤肥沃,铁器得到使用后长江流域也得到了开发,这一数百万平方千米的季风气候下的肥沃土地得到了充分地开发,发达的农业为建立并维持庞大的帝国组织上层建筑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基础,再反观西罗马帝国,由于气候和土地问题使粮食收获量大致只是播种量的4倍,导致西欧农业经济的落后,根本上导致了其灭亡。
广阔安全的生存空间和巨大丰富的粮食产量也为中国庞大无比的人口奠定基础,一种文化一旦在这样数量的人口中间得到承认和接受,是极其难以被破坏甚至同化的,反而这是一股极其强大的文化实力,蒙古人、满族人都曾在中国建立统一的少数民族政权,然而即便如此,其结果全都是渐渐接受了中国的文化和政治结构,这其中人口数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地理位置、农业生产和人口数量三大要素构成了中国三大自然条件,而这正是为中华文明提供稳定连续的重要基础。
二、统一集权的政治制度
大一统和中央集权是中华文明得以延续的一个极重要因素。大一统的政治形势有利于人口文化规模的扩大和边疆形势的稳定,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有利于保障社会的发展和国内形势的稳定,这一点的意义不言而喻:每次分裂和战争对于文明的破坏都是不可计算的。
我们考察古印度文明作为对比。《全球通史》中提到“印度与中国不同,在中国,是长期的帝国统一间隔以短暂的分裂;而在印度,则治恰相反——是短暂的统一和长期的分裂”[2]。事实就是,印度在历史上曾多次受到外族的侵略,这些如今对古印度文明的破坏无疑是巨大的。并且古印度即使在三大帝国时期也没有得到印度半岛真正的统一,直到突厥人莫卧儿帝国才真正统一了南部,而这时古印度文明早就已经消失了。
而显然,中国没有面临过这个问题。中国历史上尽都是大一统王朝,这不仅归功于之前提到的地理位置的优势,还有儒家思想中春秋大一统的思想内容。在中国维持一个统一的王朝的意义是极其巨大的,它免去了大量的外族侵略。在大一统思想的影响下中国不断出现统一局面,这种长久性的统一自然为政治上的连续性提供了保障,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巩固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中央集权制度自秦朝时期开始推行,先有郡县,后有行省,成为了贯穿了后来中国历史的一条政治线。它允许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的、直接的控制,这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的管理,而这也促进了中央政府行政能力的提高。中央集权制度通过考核和监察以加强对地方政权的控制,使得地方政权集中与中央,进而为君主专制提供了制度保障。最终削弱了地方的权力,减少了地方分裂和割据的可能性,客观上为政治上的稳定性提供了保障。
其实,统一集权和连续稳定的关系并不简单。首先,这两者互为前提,互为结果:政治上统一集权促成了文明的连续稳定,而连续稳定又造就了统一集权的局面。再者,统一和集权本身也是相互保障、相互促进的关系:统一为集权提供作用范围,而集权又促进统一实现。当然我们在此主要关注的是统一集权对于文明的作用就是了。
政治制度作为文明的一部分,对文明起着关键的作用。大一统和中央集权为中华文明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提供了局势上的稳定。可以说,这两者是中华文明能夠延续存在的重要保障。
三、科举取士的政治官制
《全球通史》中提到“(政治上的统一)这一基础又由于中国人在这些世纪里实行一种独特的制度——在全国竞争性考试的基础上选任文官——而得到进一步加强……”[3]显然我们知道,这种考试说的就是科举制度。虽然科举考试在中国出现的相对较晚——隋朝出现、唐朝完善——但是在整个中国史上的时间并不算靠后,而且这个时期的西方还处在中世纪的黑暗时代,在封建领主和教皇统治的泥潭中挣扎。从秦皇帝任免、汉察举再到魏晋门阀政治,中国的政治官制终于在隋唐采用了一个较为科学的方式。
科举考试的内容随时代而变化。有时候偏向综合素质,有时候注重时事局势,有时候侧重文化知识,但其核心和根本内容确实保持相对稳定的:儒家正统思想,显然这是由中国的政治和主流思想决定的。从理论上讲,每个人都拥有做官的权利,科举不会因为地位和阶层来区别人。因此为了获得做官的机会,不管是世家大族还是寒门子弟都会拼命学习,虽然从现实来讲,富家子弟由于金钱对教育的支持,做官的机会更大一些,但是相比于世界其他地区来说已经足够科学。
冯天瑜先生在他的文章中提到:“科举……促成了一个不靠出身而以考试入流的官僚阶层取代世袭的贵族阶层。官员考选制削弱了世袭性、割据性的贵族政治,形成了世界上较早的完备的文官制度。”[4]因而在地理位置相对隔绝使得政治稳定的基础上,科举能够为政府源源不断地提供有足够文化素质的文职人员,通过考试提拔官员的方式破除了士大夫贵族对于政治的垄断,有利于统治阶层决策的科学性以及民众的政治参与热情,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上层的腐败和堕落。并且和注重社会责任、保守的儒家思想一起作用,将儒家思想传播到民间,让其得以被众人接受,从而将保守稳定的思想注入社会,为统治者的统治保驾护航,直到西方海上的冲击来到。
当然科举对中国的影响是两方面的、复杂的。它确实扼杀了创造力,使中国社会变得缺少前进和创新的动力,培育了中国人顺从懦弱的性格,并且在近代成为阻碍社会变革和思想解放的巨大阻碍;但是客观上科举在古代也确实促进了中华文明,不仅是政治上还是文化上,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它维持了中国政府官员的文化素质、提高了其行政效率,并且使政府和人民的联系更加紧密,打破了贵族垄断政治的局势,从而不至于引起太过频繁的政权更替。可以见得,中国的科举制度是维持传承中国文化的重要桥梁。
四、统一文字的政治措施
秦始皇和秦朝的统一奠定了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各方面的基础。在巩固统一的措施上,他的某些措施确实是像隋炀帝一样,罪在当代,利在千秋。不过仍旧有一些措施,不论是从今天还是当时的眼光来看,是值得肯定和赞许的。
《史记》中记载“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5]。统一度量衡和统一文字是秦始皇意义最大的两样贡献,而文字的统一又更加重要。前220年,方灭六国,始皇统一文字,之后北击匈奴、南征百越,前所未有地拓宽了“中国”的版图疆域,而所带来的民族关系问题又是不得不面对的矛盾。而推行统一汉字先是使得中原六国和秦之间的文化差异得以消除,而后又使得边境少数民族和中央的联系加强;形象地说,就如同阿拉伯数字在当今世界各国所处的地位一样:虽然民族语言不通,但是“1”所代表的含义是相同的,而中国民族间用独特的表意文字所促成的统一带来的作用又远远超过仅仅是一串数字的统一,不管是政治方面还是文化方面的,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数量极其庞大的国家。
值得自豪的是,这种措施比世界其他地方国家实行的任何措施都有效得多:在罗马,即使有一部完备的罗马法,但是仅仅是政治上的措施不能化解各个民族之间的文化观念的矛盾,因此在罗马帝国衰落之后,其疆域内的各个民族纷纷起义,盛极一时的大帝国很快土崩瓦解。而在印度,本来就复杂的本土民族和外来的雅利安人和之后的穆斯林之间爆发的冲突让印度饱受摧残,并且印度直到今天也有着众多的主体民族和官方语言,社会矛盾不断。
一旦文字得到统一,首先是直接减少了由于语言不同而造成的翻译时因理解的差异产生的误解和矛盾,再者是间接减少了民族之间对于彼此语言文化不理解产生的偏见和歧视,最后是根本上加强了民族之间的认可度和认同感,而这就大大减少了国家内部民族之间的矛盾冲突。这大大加强了中华文明的内部稳定性,并且加强了它的辐射范围和影响力,间接上对东亚文化圈产生了巨大影响。因此,中国统一文字的政治措施,是中华民族内部关系维系和谐的重要纽带。
中华文明拥有着独特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具有如此强大的持久力和生命力,对中国自身以及整个人类文明的影响肯定是多方面、多角度的。虽然无可争辩的是,即使它再庞大、再完美,用今天的角度来看,它的很多方面依旧是过时且顽固的,这也就客观上让中国渐渐趋于封建保守,落后于世界,并且极其难以从自身内部打破,最后让中国在革命的西方文明败下阵来,自身也遭到了劫难。但是中华文明的内涵也有它积极的一面并仍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对中国自身来说,从未中断、从未质变的文明内核让中国的历史文化的积淀极其深厚,它给中国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让我们能够借着它们探寻自己的祖先,寻根溯源,并且以此为傲,成为今天中国培养自己文化软实力的最强王牌。并且从全球史观来看,中华文明在历史上大大推动了世界其他地区的历史的发展,最显著的就如日本接受中国文化以及四大发明传入西方。更重要的是在即使在日新月异的今天,哪怕一切都不像從前,中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精华依旧对当今世界的我们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这正是中华文明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给我们留下的无穷的宝藏。
从古代中国的自然条件、政治制度、政治官制、政治措施四个方面,我论述了个古代中华文明具有如此强大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的原因并做了比较具体的阐释,它们相互地、共同的作用以及其它我未提到的因素赋予了中华文明世界历史上上最强大的生命力,让中华民族能在历史的上千年以及现代社会中都站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最顶端。泱泱华夏,无尽的物质精神财富,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茁壮成长所根植的沃土,这片土地是世界上最古老、最美丽的土地之一。它是我们每一个身为炎黄子孙、华夏儿女的中国人所必须尊敬和热爱的。就像十九大报告中所指:“站立在九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五千多年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身后站立着亿万自古至今为民族富强为奋斗的最广大人民民群众,肩上背负着百年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身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少年,更应该将伟大中华文明的精华牢记于心,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大报告 习近平
[2]《全球通史》第6章 印度文明 斯塔夫里阿诺斯
[3]《全球通史》第7章 中国文明 斯塔夫里阿诺斯
[4]《科举制度——中国“第五大发明”》 冯天瑜
[5]《史记》秦始皇本纪第五 司马迁
(作者单位:北京市海淀实验中学,北京 102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