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裂变与重构:汶川地震震后重组家庭亲子代际关系影响因素

2019-05-16陈杲然程慧子邓鑫

现代交际 2019年7期
关键词:扎根理论影响因素

陈杲然 程慧子 邓鑫

摘要:2008年汶川地震带来的人员伤亡导致大量震后重组家庭的出现,亲子代际关系作为家庭关系中的重要部分,对家庭和谐和子代成长等多方面产生影响。本研究运用扎根理论对震后重组家庭成员进行深度访谈,并发现生活照料、情感交流、经济支持、认同感、子代关系、家族因素、重组方式对震后重组家庭亲子代际关系具有影响,并在这几个主范畴中形成了故事线,尝试提出“微观—宏观”震后重组家庭亲子代际关系影响因素模型。

关键词:震后重组家庭 亲子代际关系 影响因素 扎根理论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07-0065-03

一、问题提出与文献回顾

2018年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失去配偶的家庭,在震后重新组建家庭形成震后重组家庭(南香红,2008)。但在重组后震后重组家庭存在着各种矛盾和困难(胡晓萍、何光伟,2014)。而亲子代际关系作为家庭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家庭的稳定与和谐。同时子女问题也成为重组家庭再破裂的主要因素(徐金奎,1988)。探究影响震后重组家庭亲子代际关系的影响因素是分析震后重组家庭的重要环节,也是震后家庭重建中需要长时间关注的问题。

中国关注震后家庭的研究始于唐山大地震,主要关注了震后重组家庭的特点及其不稳定性等方面(徐金奎,1988)。汶川地震以后中国关于震后家庭的研究逐渐增多,震后重组家庭(徐金奎,1988;胡晓萍、何光伟,2014);再生育家庭(王群,2015;刘云,2016)和失独家庭(彭迪,2013)成为研究重点。但这些研究的研究对象较为宽泛,并没有深入到家庭研究的具体细节上。同时震后重组家庭也面临着再生育等问题,前人在研究中并未从综合性的角度去探究。震后重组家庭亲子代际研究涉及了震后家庭研究的重要领域,但中国并没有相关实证研究。震后重组家庭具有复杂性的特点但相关研究较少,从研究方法来看,探索性的质性研究有利于推动中国震后重组家庭研究发展。

有鉴于此,本文采用扎根理论的方法,将震后重组家庭亲子代际关系的影响因素作为切入点。通过深入访谈资料,试图回答:影响震后重组家庭亲子代际关系的主要因素。

二、资料整理与分析

(一)开放式编码

在开放式編码的过程中,我们得到了263条原始语句及相应初始概念。并且由于共线性问题,进行合并得到表1的原始语句及范畴。

(二)主轴编码

本研究根据不同的范畴在概念层次上的相互关系和逻辑次序共归纳出四个主范畴结构;功能、认同、互动。准范畴对应的开放式编码范畴如表2所示。

(三)选择编码

根据主范畴及其其他范畴的联结关系,并以“故事线”方式描绘,完成的实质理论框架。如表3所示。

我们确定影响重组家庭亲子代际关系,“故事线”围绕四个主范畴展开,其中认同和互动是影响亲自拿代际关系的微观因素,结构、功能则是影响亲子代际关系的宏观因素。以此“故事线”为基础,构建影响震后重组家庭亲子代际关系的微观—宏观模型,其具体如图1所示。

三、模型解释与说明

经济支持、生活照料、情感支持,在这三个影响因素中,“偏心”即受访者谈到的“一碗水能不能端平”是因素发挥途径的一个过程。震后重组家庭如果牵扯到两个家庭的孩子或再生育子代,子代和子代在这三个因素的“争夺”过程中,就会影响到子代与父代的关系。无论哪一方获得“胜利”,子代都会对父代产生不满。这是因为子代认为在经济支持、生活照料、情感支持上因为重组造成了相对剥夺感,这种相对剥夺感是相对震前家庭而言的。不管事实是否发生,子代都会产生这样的“想象”。

认同感是本研究中发现的又一影响因素。家庭往往具有深刻的“共同体”意涵,对于一个“共同体”认同感就对于这个“共同体”稳定极其重要。子代对父代的双向认同影响着震后重组家庭的亲子代际关系。首先父代有没有“这个家就是我的家”的认同感,这种态度会影响到子代对亲子代际关系的看法。子代同样是否存在认同感的问题,这里主要是子代对非原生父代的认同上。这种认同感既可以看作良性亲子代际关系的表现,也是影响其代际关系良性与否的重要因素。

震后重组家庭是重组家庭的一种特殊形式,它与一般重组家庭的一个区别,就是家庭功能的缺失更加严重。若重组部分不能满足其功能需要,那么家庭就会产生排斥。在功能重建的过程中出现“排斥”是正常现象,但是长时间无法融入就会造成恶性的亲子代际关系问题。要实现“融入”,首先提供功能和需求功能要具有一致性,其次家庭两方要主动融入,依靠被动客观要求形成的功能互补发生率低,成功率小。

在中国社会中家族——这个“扩大了的家庭”,对于中国家庭具有结构性的影响。而其在震后重组家庭中的体现更为明显,一个震后重组家庭可能面临着4个家族。可想而知这种结构的复杂性。正是这种复杂性可能导致着亲子代际关系的恶性发展。子代关系方面,在亲子代际关系中的影响是一个结构性的间接性的,它体现了亲子代际关系受到了家庭这个整体性因素的影响。每个家庭在子代关系方面的实际情况不同。

重组方式这里的发现是震前的“族内重组”对其亲子代际关系有着良性作用,于是重组方式这个结构性因素被我们发现。基于访谈记录,我们发现除伦理外,“族内重组”的子代对非原生父代的接纳度更高。这主要是因为子代与非原生父代在重组前就存在互动与认同。这种互动和认同的结果不会短时间内发生巨大变化,于是就承接到了家庭重组以后,由于“惯性”作用到了震后重组家庭的亲子代际关系上。

子代关系,子代相对于父代来说在生活阅历和思想的成熟度上都存在着差异,并且曾经可能是独生子女的子代,并不适应这种家庭结构和生活方式。子代与子代的互动更容易出现矛盾,这种矛盾也会转移到子代对亲子代际关系的看法和态度上。

子代关系、家族因素、重组方式,在重组以后以后就变成了家庭中的非直接影响结构。家庭的功能需要也符合功能这一更为抽象的范畴。经济支持、生活照料、情感支持是家庭中最常见的三种互动方式。认同感从共同体和心理的角度都符合认同的范畴,所以在选择编码中形成认同、互动、功能、结构四个主范畴。

当代社会学的三大趋势之一就是宏观和微观结合。但以往的家庭研究往往把宏观微观割裂,只进行代际关系的微观分析或者宏观分析。本研究在“故事线”的形成过程中发现影响震后重组家庭亲子代际关系的不仅有宏观层面的家庭结构和家庭功能需要的主范畴,也有亲子代际互动和心理认同的微觀层面主范畴。所以把家庭整体作为代际关系的宏观因素,代际关系内部作为代际关系的微观因素来分析震后重组家庭亲子代际关系的影响因素。

四、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发现,生活照料、情感交流、经济支持、认同感、子代关系、家族因素、重组方式对震后重组家庭亲子代际关系具有影响。

但需要说明本研究也存在的不足和缺陷,首先亲子代际关系只是家庭关系中的一个分类,震后重组家庭的夫妻关系、隔代关系等都可能影响着震后重组家庭的和谐。其次一般重组家庭亲子代际关系影响因素与震后重组家庭亲子代际关系有何异同,本研究并没有回答。回答这个问题并对比分析可以使震后重组家庭亲子代际关系影响模型更加严谨与完善。在研究方法上,质性研究采用归纳逻辑,本研究可能存在模型饱和度不足的问题。同时演绎逻辑下的量化研究,对影响因素进行假设检验可以使研究结果更具有说服力。当然本研究的不足可以为其他研究提供依据和方向,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可以使研究成果更加具有解释性。

参考文献:

[1]范玉双.浅析震后家庭整合和人际关系调整[J].学理论,2015(10):132-133.

[2]胡晓萍.汶川地震重组家庭婚姻心理调查[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4,30(4):42-45.

[3]徐金奎.试析唐山震后重组家庭的特点及其不稳定性[J].国际地震动态,1988(11):12-17.

[4]王跃生.中国家庭代际功能关系及其新变动[J].人口研究,2016,40(5):33-49.

[5]王跃生.中国家庭代际关系的维系、变动和趋向[J].江淮论坛,2011(2):122-129.

[6]王跃生.中国家庭代际关系的理论分析[J].人口研究,2008(4):13-21.

[7]刘云,张果.“5.12”震后再生育背景下“类似隔代家庭教育”问题研究——以“5.12”重灾区调查为例[J].西北人口,2015,36(4):123-128.

责任编辑:刘健

猜你喜欢

扎根理论影响因素
基于扎根理论的会展场馆观众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
社会心理安全氛围在工作场所欺凌中所起的作用
消费者在线生成广告行为阻碍因素及作用路径研究
中国企业管理创新的驱动力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大学生网上订餐意愿的定性研究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阿里巴巴品牌构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