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型发展背景下普通本科院校体育特色课程建设研究

2019-05-16张锦锦马德厚赵曼曼

现代交际 2019年7期
关键词:转型发展建设

张锦锦 马德厚 赵曼曼

摘要:本论文主要运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逻辑法等研究方法对应用型院校体育课程设置进行研究,并从目标、结构、内容、评价、教材五个方面探索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体育课程建设的新路径,构建具有实用性、科学性的新的体育课程体系,为我国处在转型发展期的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体育课程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转型发展 体育特色课程 建设

中图分类号:K8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07-0017-02

在地方高校转型与创新发展的时期,提高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为当前的首要问题。因此,课程体系的改革创新迫在眉睫,当然体育课程也不例外。因此,从转型发展背景下对普通本科院校公共体育特色课程建设进行探索研究,使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体育课程更好地服务于学生专业、促进其体育课程进一步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及意义。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内容和目的,查阅中国期刊网有关体育课程方面的学术论文、学位论文,其中有关应用型本科体育课程设置、转型发展体育课程改革等相关文章,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调查访问法

通过实地考察和走访的形式与有关的专家面对面地访谈,获得第一手的资料。

3.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内容,结合体育课程设置、内容及评价,制订相关问卷,并通过专家对问卷进行效度的检验,力求使问卷更加科学、合理。

4.逻辑分析法

采用归类、类比等方法推导出比较客观的结果与结论.

二、结果与分析

(一)应用技术类型院校体育课程目标

作为应用技术类型院校,在确定要培养的学生的类型、学生需要掌握的技能和学生毕业后走上社会能够提供的服务方向时,要依据现代社会的需求和本院校现在拥有的实际条件。因此,高校各个课程目标的定位就尤为重要。公共体育课程也不例外,其转型的方向应该符合应用技术类型院校的定位,确立自身课程发展目标,把握自身的发展方向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其他专业,促进其他专业的发展。

1.夯实体育课程建设和学生身心健康的融合点

在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应用技术类型院校的体育课程建设仍应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同时体育课程建设和学生身心健康的融合点也是当前首要解决的问题。体育课程的目标、体育课程的结构、体育课程的内容、体育课程的教材和体育课程的评价体系在体现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的同时也应注重如何更好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针对此问题在进行课程建设时,要注重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并通过技能、体能及体育文化的学习,让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并形成终身体育习惯。

2.寻找体育课程设置与学生专业就业的契合点

体育课程服务于学生专业首先要以学生专业为目标再确立课程设置。应用技术类型院校毕业学生就业范围较广,主要承担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级应用型技术。然而每个专业对技能的要求都有所不同,因此,高校应将体育课程设置与学生专业充分的融合在一起,更好地服务于学生专业,重点学习与学生专业相关的体育运动项目,让学生在就业时能够拥有专业所需的体育技能和身体素质,全面提高学生的竞争力。如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应重视发展身体姿态和进行体育教学竞赛的主持及解说;建筑专业的学生应注重腿部及手臂手腕力量练习和体育场地器材设置;医学专业学生多进行身体素质及体育运动损伤和康复学习。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要多进行团队合作练习。综上所述,体育课程设置要更好地服务于学生专业,就要针对不同专业特点及需求进行课程的设置。

(二)应用技术类型院校体育课程建设

1.完善应用技术类型院校体育课程目标

目前陕西省应用型本科院校及体育教师要本着“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来确立体育教学目标,要淡化现在体育教学目标的功利性,严格按照新《纲要》的要求对体育教学目标进行改革,设置符合本校学生特点及发展方向的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等5個基本目标和发展目标。要促使应用型本科院校体育教学目标不断向着健康化、个性化和终身化的方向努力发展。只有这样,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健康发展才能得到有效保障,体育课的最终目标才能得以实现,体育课的功能才能得到有效发挥。

2.重构应用技术类型院校体育课程结构

体育课程结构作为体育课程的核心,是让教育思想付诸实践的关键桥梁,合理地组织并顺利实施体育课程内容,并为其提供足够的依据和保障。学生在学校就读期间,不同的学期学习不同的知识,因此就自然而然形成了一个课程类型体系。陕西省应用型本科院校目前的体育课程结构主要分为: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在时间的分配上准备部分和结束部分共占1/3,基本部分占2/3(一节课90分钟)。这种结构目前看来还能够做到配合应用型体育课程设置改革发展。

通过对陕西省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调研得知,体育课程大部分采用俱乐部形式,多样化的项目供学生根据自身喜好自由选择,这种方式可以充分体现出学生的兴趣、特长及生理特点等,比较受学生欢迎。目前高校多使用体育课程多层次立体化结构,大一和大二共四个学期上必修选项课,大三两个学期进行体育选修课学习。大一和大二共四个学期上体育必修选项课,其中第一学期注重体育健康理论学习及身体素质练习,第二学期注重专项基本技能学习及身体素质训练,第三学期注重专项技术学习,第四学期注重专项基本理论及技术巩固。大三选修课则重点对是对新技能的学习及提高,课程仍然采用俱乐部式。要求多注重身体与心理的培育,并让学生学习了解运动的基本原理,对各项针对性练习的作用及目的有深刻的理解。这样对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的培养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综上,在重构应用技术类型院校体育课程结构上应注重实施关于自主选课的改革计划,设置课程结构要与自身应用型相结合,根据自身需求合理分配课程学时比例。注重加强实践性的专业内容,创建必修课与选修课相辅相成的课程体系。结构需要突出“社会需求、学生发展、身心健康”三方面的内容。

3.更新应用技术类型院校体育课程内容

体育课程内容各院校应结合学生专业及自身情况予以设置,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进行俱乐部教学的同时,针对高校开展的传统项目,例如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网球等在进行课程开设时,要根据本校学生的身体素质及运动水平分为初级班和提高班,这样选课更加具有针对性,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选修课的内容还要体现多样化,既要有传统的三大球和三小球项目,还要有热点和新兴项目,如户外拓展、轮滑等,这样在满足学生对体育项目多元化要求的同时,也促进了体育运动的多元化发展,更能体现出体育课程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起到的积极作用。

更新应用技术类型院校体育课程内容,即在俱乐部教学的基础上根据各院校学生所学习的专业特性,有针对性地来选择对专业有所提高的体育项目。目的是让学生在掌握一门运动技能的同时,能够在体育课学习过程中学到对自己专业及未来就业有所帮助和提高的知识及技能。并且能够对职业病起到防治性的作用。例如:工程专业的学生经常户外作业,可以选择定向越野、游泳等课程,能够提高户外活动能力及求生能力;营销方面的学生可以选择体育舞蹈、篮球等需要集体配合完成的项目。因此,体育课程内容要根据本院校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更新,才能更加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4.审视应用技术类型院校体育课程教材

通过调查得知,陕西省65%应用技术类型院校采用自编教材,但仍有一部分学校采用普通高等院校的体育课程教材。体育课程教材的选编范围很宽泛,选择较难,尤其是选择出较适合的体育教材。在进行体育教材的编写过程中,目前仍没有摆脱“教材内容庞杂及过多”的困境,特别是针对刚刚转型出现的应用型地方本科体育课程的教材,更是缺少。

5.应用技术类型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

對于应用技术类型院校体育课程的评定,不能按照原有的规章制度进行,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及教学需要及时对教学评价进行更新,可以综合从多方面进行评价内容的选择。评价要注重与学生实际运用相结合,评价结果要公平全面。在课程实施运用的过程中达到与实践运用结果相辅相成的评价目的,通过体育课程评价既可以了解学生的课堂及课外学习情况,也可以为课程实施提供一定的有效反馈信息,从而可以及时发现各种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调整其中不可行的要素。因此,应用技术类型院校新的课程体系构建必须以上述评价原则为基础并建立学生评教,同专业其他教师互评和过程性评价与综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淡化技能强弱评价,加大过程性评价的比重,把学生平时学习表现及进步幅度的大小统计后放进评价内容当中,作为全面合理的评价结果比较。

三、结论

普通本科院校体育特色课程需要从目标、结构、内容、教材、评价等多方面与应用型的发展定位要求相融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体育课程设置中课程要为学生所学专业服务,与学生专业相联系。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Z].2014-05-02.

[2]左春雨.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思考[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2):79-80.

[3]陈俊廷.高校转型期体育教育专业发展路径及对策研究[D].吉林体育学院,2017.

[4]刘铁柱.普通高校特色体育课程建设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

[5]郭丹.转型时期高校新型体育教学模式特征的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7.

责任编辑:张蕊

猜你喜欢

转型发展建设
寒露
质量建设永远在路上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转型发展形势下国际市场营销学教学方法
大学本科高年级怠学现象调查与对策研究
浅谈如何做好新时期煤炭企业职工的思想教育工作
新常态下钢铁企业的转型发展以及建议
试论“央视新闻”公众号的成功运行对传统媒体转型发展的借鉴意义
互联网金融发展对我国传统商业银行的影响研究
关于在全国城市建设中实行《公共艺术百分比建设》方案的提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