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农产品流通现状及效率优化研究

2019-05-16黄义红张娟

科技经济市场 2019年3期

黄义红 张娟

摘 要:近年来,中国农产品的生产力逐年上升,加之科学技术的新农业兴起,中央大力扶植农业,中国各个地区都在大力倡导新农村建设,目前的农产品生产市场呈现繁荣趋势,但农产品的流通效率却始终跟不上农产品的生产力发展。所以解决农产品的流通问题,优化流通效率是针对农产品市场,对农民,农商都是迫在眉睫的。文章对中国目前的主要农产品市场情况,流通现状包括流通体系,流通模式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其中的一些问题,具体分析农产品流通效率的制约因素,提出优化流通效率的建议。

关键词:农产品市场;流通效率;流通现状;效率优化

1 中国市场农产品流通现状

1.1 农产品市场现状

关于当前的主要农产品市场现状,近年来中国主要农作物种植结构根据2018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从2005年至2017年其中五年关于农作物种植结构的数据发现,粮食作物2017年占比70.94%,从2005年占比67.07%,到2010年占比70.99%,2015年71.31%,2016年71.42%,粮食作物始终是农作物的主要生产结构,蔬菜,瓜类2017年占比13.28%,相比2016年12.98%,2015年13.07%,一直呈平稳增长趋势。相反,油料作物由2005年9.21%逐年下降到2017年7.95%,棉花也由2005年3.26%到2010年2.77%一直减少到2017年1.92%。根据当前农作物的种植结构,可以制定这些农产品的流通重点并选择合适的流通渠道。

批发市场是中国农产品流通的主要市场。2015至2017年关于农林牧产品批发市场的流通情况如下表1。

从2015年至2017年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变化情况看出,期末商品库存逐年增多,解决批发市场农产品库存问题对农产品流通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商品购进与销售额较为持平,进出口额占较少部分,这也主要源于中国人口众多,满足自我供给是中国生产的主要责任。

1.2 流通体系

目前可以发现,中国的流通体系是以批发市场为主导地位,零售市场,大型超市等共同发展的体系。农产品批发市场是农产品流通的主渠道,截至2017年底,全国有4469个功能较完备的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额突破5万亿元。当前批发市场的体系庞大,中间环节较多,包括包装,仓储,运输,层层配送,信息管理等环节,并且从农民生产者到最后的消费者经过较多经办人,而农产品的运输规模还较小,出现农产品流通缓慢,物流成本,流通中介费较高等系列问题。

大部分农产品从采摘到包装过程缺少标准化的管理,在运输方式也一般采用常温,散装等方式,而运输的时间较长,对于鲜活农产品极易出现变质,腐烂。在现代物流发展进程中,冷链物流是较优选择,它不断实现网络化,标准化,规模化,提高了农产品的保鲜能力和储存期限,确保了农产品的安全。

1.3 流通模式

当前的农产品流通组织主要以小农户个体为主,形成农户,批发商,超市,农村合作社,与市场的流通链。在农村的大多批发市场都是自发形成的,批发市场数量庞大,但组织化程度较低,管理意识薄弱,市场较为自由,未有严格的管理条例,功能比较欠缺,缺少统筹规划。交易时受到区域性,规模小而分散的限制,以至于流通渠道混乱,造成农产品流通的滞后缓慢。

2 制约农产品流通效率的影响因素

2.1 农产品信息化不完善

中国农村目前的信息建设还不完善,一些农民的知识欠缺,缺乏现代生产观念,以及一些农村企业缺乏现代生产管理,物流管理意识。政府与农户与市场与消费者信息网络不衔接[1],政府从市场搜集掌握的农产品的信息,不能及时的传递给农民,农民对市场的整体把握不准确,造成盲目的生产,大量农产品滞销。包括价格信息,流通渠道的信息,缺乏一个良好循环的信息网络,致使农产品的流通出现问题。

2.2 农产品流通组织化程度低

参与农产品流通的主体主要有农户,农村合作社、农户经纪人,农产品流通企业等,其中以农户为大多主体,农户个体分散,没有集中力量,并且农户传统意识强,对市场把握不精准,市场意识不够。在信息来源方面也比较有限,会造成农户在信息意识,市场意识,风险意识上有所欠缺,影响他们农产品在市场上的流通。批发市场的规模也是影响农产品流通组织化程度的重要因素,各个地方都存在着大大小小的批发市场,但以农户,商户自发形成的小市场为主,缺乏组织化的管理。而农村合作社,以及农户经纪人在市场占比较少,且有些农村合作社已如同虚设,不能完成农产品的流通环节,影响农产品的组织化程度,制约农产品的流通。

2.3 流通成本高

2.3.1 農产品流通组织化程度低

农产品流通的组织化程度较低,致使农户运输效率低,极易造成农产品的腐烂过期,造成销售损失,增加交易成本。并且流通组织化程度低会让市场流通信息出现分散化,断层化,而农户对市场信息的不充分把握,影响所生产农产品在批发市场上的有效流通,流通成本增加。

2.3.2 流通环节繁多

当前以批发市场为主的流通模式体系庞大,但这种体系下非常明显的问题是中间物流环节繁多,造成流通比较复杂化,流通时间较长,加工环节多,人工价值增加,在运输的过程中增加大量人力物力成本[2]。因此流通环节的繁多使得流通成本增加,制约农产品流通效率,必然会引起市场农产品价格增高。

2.3.3 农产品流通技术落后,物流模式不完善

传统的冷链物流的的基础设备不齐全,技术水平还处于落后,需要较高资金和较完善的管理,推广发展受到一定限制。目前的农产品流通很难形成冷链衔接,保鲜技术不到位,一些产品采用常温等运输方式,农产品的保鲜更是不能保障,以及产生农产品腐烂,造成成本增加。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不完善,流通中存在商流物流不分离的现状,分散经营和自营物流造成流通成本偏高。

3 农产品流通效率优化建议

3.1 增强农产品信息网络建设

建立政府,农户,市场的全面信息网络连接平台,增强农产品信息网络建设管理[3]。完善农村的网络基础建设,到2020年实现宽带中国战略,做到网络覆盖每家每户,通过信息网络平台,让农户可以了解到目前农产品市场信息,相关焦点问题,政府政策等市场走向,做到心中有数,不盲目生产,与市场紧密连接。政府通过网络信息平台监管市场走向,农户的生产问题及流通情况能及时的反馈到政府,利于政府制定更优的市场策略,解决市场信息出现的断层化,不及时的问题,以完善农产品流通信息化建设。

在网络信息建设下,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拓宽农产品流通渠道,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并且在此基础上,实现农产品交易方式的创新以及规模的扩大化。

3.2 推广农超对接模式

发展规模经济,打造品牌化农产品,政府推广农村合作社,加强与农户的连接,凝结分散的农户的力量,完善农产品的流通管理,并且可以扩大农产品的流通市场,通过农村合作社建立与市场的连接。农村合作社应制定完善的管理方案,寻找管理人才,培养员工的市场反应能力,打造品牌化产品流向市场,增强农产品流通的组织化建设。

在农超对接流通模式下,建立农户直接与超市对接产品的渠道,也可以通过农村合作社与超市,农户建立流通关系,创造一个管理完备。流通环节简单的直通渠道,减少了流通时间与流通过程中的人力物力,降低了流通成本,而且农超对接进一步有利于品牌农产品的标准化建立与市场营销,提升产品价值[4]。

3.3 加强流通设施建设,完善物流体系

在运输路线规划上,应根据不同城市的结构对交通运输路线有统筹的规划。加强对公路,铁路,机场等主要交通的基础建设,对偏远地方的农村应尽快修通公路方便运输。采用更有效的运输工具,加强机械化建设,当前人工智能发展迅速,在运输的设计上,应投入资金发展智能机器人,在流通的环节用人工智能代替人力。前期可能会投入大量成本,但从长远效益来看,节约人力成本,并提高效率。

完善物流体系来降低物流成本。比如科学的规划运输线路,形成交通运输网络,完善仓储配送设施[5]。并且根据产品的特质,运输的距离以及顾客的需求等,择优选择运输方式。因此加强流通设施建设,完善物流体系,形成更规范,更高效的运输模式来降低物流成本。

参考文献:

[1]湯德森,何沛.农业信息化背景下湖北特色农产品发展研究[J].决策与信息,2018,(09).

[2]彭海红,王海波.农产品流通效率与流通成本的关系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5,(24).

[3]张建奇,江成城,郝书池.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的主要问题特征表现与对策突破[J].商业经济,2018,(01).

[4]施宏远,鲁鑫.农产品流通效率的评价与优化路径选择[J].黑河学院学报,2017,(07).

[5]柳沙沙.浅谈信息时代第三方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J].中国市场,201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