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发音习惯及特点浅析江苏大丰片区方言与普通话的对比
2019-05-16吴超凡
吴超凡
摘 要: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作品为语法规范的中华民族共同的通用语言和交际工具。方言是语言的变体,指的是区别于标准语的某一地区的语言。本文将试着从语音的发音特点出发,以作者的家乡话--江苏大丰方言为探索对象,浅析大丰片区方言与普通话的对比。
关键词:普通话 方言 语音发音特点 语法规范
中图分类号:H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9)05-0-01
普通话,即现代标准汉语,又称国语、华语,指通行于中国大陆和香港、澳门、台湾、海外华人的共通语言。它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作品为语法规范的中华民族共同的通用语言和交际工具。
方言是语言的变体,在中国所称的“方言”一般指“地方语言”,又称“白话”,指的是区别于标准语的某一地区的语言,通常被俗称为“口音”。根据性质,方言可分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
大丰,位于江苏省中部,2015年正式撤市并区成为盐城市市辖区,处在盐城的东南方向,位于北纬32°56′~33°36′,东经120°13′~120°56′,东临黄海,西连兴化市,南与东台市接壤,北与盐城市亭湖区交界。地域方言包括:江淮官话泰如片(大部)、江淮官话洪巢片(北部)、吴语方言岛。学界一般把江淮官话自东向西分为泰如片、洪巢片、黄孝片(存在争议)。大丰方言属于江淮官话的泰如小片,即泰州--如皋方言片,其语音系统与以《广韵》为代表的中古音和普通话既有相同之处,也有自己的特色。由于大丰是一座富有特色的移民城市,因历史原因和城市的发展,集聚了全国各地的异乡人在此生活,从而形成了大丰独特的语言环境。和大丰的地域标志性动物“四不像”一样,大丰的方言也似乎有些“四不像”的意思。本地区西部和南部地区的人,说大丰本场话,即本地话,而海门人说海门话,北部地区的人则说盐城话。也就是说,仅有72万人口的大丰境内通行着3种地方语言。
以作者本人来说,作者自在大丰本地出生后,土生土长于此,在上大学之前,几乎没有离开过本地区,故对于大丰片区最熟悉也最了解的地域方言,自然是大丰本场话,基本上处于本地区中心城区的土著居民都说本场话。据了解,大丰境内最初的居民是盐丁和少量渔民。明清时期,人口来自台州、兴化、高邮、江都、泰兴等地。可以想象,那个时候的大丰方言就是现在大丰本场话的雏形,属江淮官话通泰片。这一片区语言的特征很明显,如送气音特别丰富,“稻”读“掏”,“脚”读“甲”。在大丰本场话里,没有前后鼻音,也没有平翘舌。
以声母为例:声母上,没有[zh]只有[z],如:“纸”读“紫”,而[z]有时会读成[c],如:“在啊”读“猜啊”,没有[ch],只有[c],如:“潮”读“槽”,没有[sh],只有[s],如“狮子”读“丝子”。
因为有三个声母的发音是相同的,所以相当于大丰话里的声母仅有20个。
相比声母,大丰片区方言中的韵母系统尤为复杂。
和普通话的韵母相比,大丰方言里的韵母组合变化多端,其最大的特点,除了没有前后鼻音之外,韵腹组合极为丰富。
在大丰方言与普通话的对比中,声调的比对也非常有趣,多出了“入声”。阴平由55变成了21,阳平还是保持35的调值,上声则由214变成了213,去声则由51变成了44,如:花、麻、马、骂,另外多了一个阴入:4,和扬入:45,如:极、越。也就是说在大丰方言中,几乎没有阴阳之分,只有单独入声的留存。大丰境内的其他片区方言由于受到大丰话的影响,古全浊声母上声、去声、入声字的声母也有一部分读送气清音,如“抱”读“抛”。
了解了声母、韵母的比对,想再深入探究两种语言的比对,则必须了解大丰片区的一些发音及语法习惯。如:普通话“怎么了”,大丰话说“怎啊了”,普通话“干什么”,大丰话说:“做捏啊”,词头“数量词”的使用(不代表真的数量,仅表示语气),句尾语气词的使用都较为频繁,如:普通话“吃吗”,大丰话说“个吃嘎”、普通话“好吗”,大丰话“个好啊”。
想让大丰地区的土著民说好普通话,就要抓住方言区语音上的难点,比如词汇,这一部分要比语音上的差别大得多,想从这个层面剖析两者对比,就必须了解江淮方言的一些语法习惯。
大丰方言中,除了平翘舌不分、前后鼻音不分,尖音问题也比较突出,但较其他地区而言,大丰人说普通话不太有强烈的地方腔,较盐城、东台,或者更远一点的辽宁、沈阳来说,没有明显的尾音拖拉或者尾音上扬等强烈的发音差别。因为大丰话的尾音如需变化,一般都会带上词尾,而不在字音上直接体现变化。最常见的词尾如“子、儿、头”等,比如普通话说“虾”,大丰话会说“虾子”,兒化普遍比普通话少,但是依然存在儿化。如:普通话中的“明年、麦穗儿、豆角儿、鸡、蝴蝶、脸盆、嘴唇、脚底板儿、肚脐眼儿、裤头儿”等,在江淮方言中说成“明年子、麦穗子、豆角子、鸡子、蝴蝶子、脸盆子、嘴唇子、脚底板子、肚脐眼子、裤头子”。总的来说,方言中词尾的运用,让大丰方音听起来并没有那么多奇怪的上扬或曲里拐弯儿,在对比普通话发音时,仅需酌情去掉这些尾音或者适当的换成“儿”话音即可。
如:大丰话:你最近腿子变粗了。
普通话:你最近腿变粗了。
大丰话:门上有个眼子。
普通话:门上有个眼儿。
曾经“人民网”报道过一篇名为“江苏最难懂十大方言-大丰话第8”的新闻,在这份榜单上,就有过一些生动的举例,这些例子体现的就是方言脱离了语言的亲属关系,区别于标准语而独立存在于某一地区的语言特性。比如:大丰话里有一种交通工具叫架踏差(普通话:自行车),有一种胡扯叫嚼糟宝、岔雅子(普通话:瞎说八道),有一种蔬菜叫洽瓜(普通话:南瓜),有一种感叹叫没得命(普通话中同义于:我的天,而并非指真的出人命了),有一种鞋叫搭帅子(指拖鞋)。又如:
普通话vs大丰话
很早牢滴不早
最里面 屉滴里头
打人涩个你啊
说谎谈谎
脖子井康
明天见 门额子见
舒服下意
装模作样拿乔布四
历史变迁构成了大丰独特的地方语言板块。2004年,《大丰市志》编撰开始,2007年开始,作者许涛在原有资料的基础上草拟了《大丰方言志》纲目。作为移民城市,大丰区的方言多样复杂,历经多年的内容收集充实和不断修改完善,最终在2015年将《大丰方言志》编撰成稿。
综上所述,地方方言是一个地区、一个城市历史文化及地域特色最集中具体的体现。大丰独特的语言环境源起于它独特的“移民”背景。在普通话日益普及的今天,了解大丰方言与普通话的比对差别,更容易帮助本地人说好普通话,也可以让来乡旅游的异乡人,更亲切的感受大丰的本土文化。不同地区的语言差异,不禁让人感叹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语言文化!
参考文献
[1]李晨.江苏大丰方言与普通话声韵调系统的比较[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1(6):85-86.
[2]鲍明炜.江淮方言的特点[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1993(4):7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