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影海报《当幸福来敲门》的多模态话语分析

2019-05-16杜晓文

中文信息 2019年5期
关键词:多模态电影

杜晓文

摘 要: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对于电影语篇的解读以及构建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在多模新疆大学外国语学院态话语分析理论的基础上,从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对电影《当幸福来敲门》的海报进行多模态话语分析。

关键词:多模态 电影 当幸福来敲门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9)05-0-01

引言

多模态语篇分析是近年来语篇分析兴起的一个新的领域,是现代化信息社会的产物,是由传统的语篇分析和Halliday系统功能语言学当中的符号学相结合发展而来的。[1]“多模态话语是运用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觉,通过语音、图像、声音、动作等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进行交际的现象”,从而传达一定的思想意义。

电影海报形象具体地向观众传递电影的故事情节、文化特点、看点以及深层次的含义,本文主要是从功能语言学基础上的多模态语篇分析角度来解读电影《当幸福来敲门》的英文宣传海报。

一、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

在1985年,Halliday在他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中提出概念功能(ideationalfunction)、人际功能(interpersonalfunction)

以及语篇功能(textualfunction)三大语言的元功能

(metafunction)。“概念功能指语言对人们在现实世界(包括内心世界)中的各种经历的表达功能,以及对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意义单位间的逻辑关系的表达功能。人际功能指语言具有表达讲话者身份、判断、态度、动机的功能,以及它对事物的推断、判断、评价等功能。语篇功能是指把语言成分组织成语篇的功能。”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基础上,Kress&Van Leeuwen参照Halliday的理论,把系统功能语言学当中的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这三大元功能延伸到视觉模式,并提出了多模态研究框架:从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三个方面来分析图像。

电影《当幸福来敲门》海报的再现意义分析

系统功能言语学中概念功能对应的就是再现意义。kress&Van Leeuwen将这种再现意义分为两个部分:叙事再现和概念再现。叙事再现主要包含行动、言语、反应以及心理这几个部分;概念再现主要分为分类、分析和象征这三大过程。有关语言专家学者指出,在一副图片中,让图中各种元素形成斜线,一般情况下为色彩感强烈的对角线,进而形成矢量,而矢量即为叙事图像的重要标志。

1.叙事再现中的行动过程

在行动过程中,参与者主要和矢量有一定程度的关系。动作者是发出矢量的行为的个体,而动作目标也就是接受矢量行为的个体。在构图中将色彩、位置等进行鲜明的对比,突出色彩的饱和度,并且通过调整焦距的方式来对对应的人物进行凸出。[2]

电影《当幸福来敲门》的英文宣传海报中的两个参与者---父亲和儿子,因为背光,所以他们和身后的蓝天白云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得两位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的凸现出来。与此同时,海报中的人物通过肢体语言向观众暗示了电影中所要表达的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男主角威尔·史密斯拉着一个小孩的手,面带微笑低头看着他。小孩整个身体斜靠着威尔·史密斯,额头挨着他的胳膊侧面,面带笑容。由此可以看出威尔·史密斯和小孩在电影中的关系应该是父子关系。

2.叙事再现中的反应过程

电影《当幸福来敲门》的英文海报中只有两个人,也就是电影中的两个主角。海报中两人并没有进行直接的眼神交流,但是有眼神对角线的存在。威尔·史密斯的低头看着小孩,我们可以从他的眼神中看到慈祥的父爱。威尔·史密斯发生矢量行为的过程就是上面提到的反应过程。动作者是威尔·史密斯,小孩就是反映过程中的现象。

3.概念再现中的象征过程

概念再现中象征过程的含义是参与者是什么或者参与者发生行为的意义是什么。电影《当幸福来敲门》的英文海报采用远处的城市和蓝天白云作为海报的背景,父子二人站在相对灰暗的地方,表明他们目前的处境并不乐观;但是两人后面初升的太阳所发出的光线在二人中间穿过,预示着他们美好的未来。

二、电影《当幸福来敲门》海报的互动意义

1.视点

视点的形成主要是依靠“视角”得以实现,视觉图像基本上通过水平和垂直的视角对参与者的态度进行展示。电影《当幸福来敲门》的海报中,父子二人的图像是通过侧面展现的,侧面视角会使参与者和观众之间好像有一道屏障,无形中增加了故事的神秘感。

2.接触

接觸与图像同接收者的目光的接触有关,通过这种接触建立一种假想的关系。目光的接触分为两种:索取和提供。索取是指参与者直接和观看者进行眼神交流;而提供则是指参与者和观看者未发生眼神交流。接触包括观看者对图像的解读过程以及图像中事物的自我展示过程。

电影《当幸福来敲门》的海报中,父亲面带微笑地凝视着儿子,儿子满怀笑意地依偎着父亲。他们二人没有面向观众,没有和观众产生视觉上的对视与交流,但观众任然能从海报中感觉到父子之间的这种温馨和信任,属于“提供”类图像。

3.社会距离

社会距离分为两种,一种是被表征成分与观察者的相互关系,可以通过取景的框架大小实现;另一种是被表征成分之间的社会关系,可以通过被表征成分之间的位置距离实现。在电影《当幸福来敲门》的海报中,我们能看到父子二人整体的身形和轮廓,表明参与者(父子二人)和观众之间是非个人的关系。父子二人紧密相依,表明两人的关系极为亲密,观众可以感受到这种父子亲情。

4.电影《当幸福来敲门》海报的构图意义

海报中图像的构图意义主要是对语篇的空间顺序进行分析,包含以下三种内容:信息值、显著性以及取景信息。在电影的宣传海报中,电影的名称是最富有信息值和显著性。[5]电影《当幸福来敲门》的英文海报中,电影名称采用的字体形式多样,色彩丰富,尤其是故意写错一个字,使观看者产生了好奇,从而关注到了错字下面的一行小字,发现电影是由真实故事改编,更增加了观影的渴望。男主角威尔·史密斯的信息在海报最靠上的位置,显著性很突出。从图像上来看,海报中的人物占据了海报的主要位置,使得人物的显著性较为突出。

结语

本文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基础的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为基础,分别从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对电影《当幸福来敲门》的英文海报进行多模态分析,提升了观众理解电影的能力,也肯定了电影海报宣传功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岳贤.电影《追风筝的人》的多模态话语分析[J].戏剧之家,2017(18):106-107.

[2]赵翠萍.电影海报的多模态话语分析电影海报的多模态话语分析——以电影《小时代》海报为例[J].电影评介,2016(12):110-112.

猜你喜欢

多模态电影
多模态理论视角下大学英语课堂的构建
新媒体环境下多模态商务英语课堂教师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