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谈在部编教材中渗透家风文化的重要性

2019-05-16郝东红

中文信息 2019年5期
关键词:子书做学问立志

郝东红

摘 要:《诫子书》是一篇充满智慧之语的家风之作,语言精辟,思想深邃。入选在七年级语文上册,会对学生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体现出了家风文化的重要性。

关键词:渗透家风文化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9)05-0-01

《诫子书》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从文中可以看作出诸葛亮是一位循循善诱、富有智慧、知识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切希望和谆谆教导尽显其中。这封家书篇幅短小,言简意赅,充满智慧,把一位父亲的爱子之情,爱子之切表达得淋漓尽致。

诸葛亮四十六岁才得子诸葛瞻。他很喜欢这个儿子,希望儿子将来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诸葛亮的一生忠诚、济世、敬业、廉洁、谦虚等品格,已经成为了后人学习的榜样。他虽然常年征战,政务缠身,但仍不忘教诲儿辈虚心好学,立志成才。他的《诫子书》可谓是一篇充满智慧之语的家风之作,是古代家风家训中的名作。文章阐述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立志成才的深刻道理,读来发人深省,是修身立志的名篇佳作。

习近平总书记谈到家风、家训时特别强调我们每个人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教育,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步,为孩子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品德基础和人格基础。

古时候的家训,大都浓缩了作者毕生的人生智慧、学术思想和生活经验等方面的内容,使他们的子孙后代立志学习、勤勉做人、厉行节约,对我们今人的人来讲也有许多可借鉴学习之处。例如《朱子治家格言》、《颜氏家训》、《曾国藩家书》以及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的《诫子书》,都是家庭教育的名篇佳作,更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对我们今天的后世子孙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在人们日益浮躁的今天更有难能可贵的意义,因为它不仅是家风文化的体现,也是现代社会一个公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

《诫子书》在2016年入选统编语文教材,被安排在七年级上册第15课。七年级正是培养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学生初中入学之初选入这篇文章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为人处世、立志成才、惜时用功具有指导意义。这是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言文,主要论修身治学,强调淡泊宁静的价值。在当下,物欲纷繁,尘世喧嚣,外界诱惑,各种干扰;对学生来说,如何做到立定远大志向,专心致志学习,是一个大课题。从这个角度来说,文章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虽然有些内容,初一的孩子未必在学习中全然领悟,但在反复吟诵了这篇文章后,就会在他们的心里埋下一个志存高远、宁静淡泊的种子,对他们的未来会大有裨益。

《诫子书》的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他告诉儿子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作者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对比鲜明,含意深远。作者从以下四个方面来阐述:

第一,做人方面,做学问,要有品格,最首要的是,得做人。在《诫子书》中,诸葛亮先生首先谈到的也是做人,那就是“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修身、养德首当其冲,没有好的品行,即使学习再好,到头来也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必须做到节俭勤勉,言行一致,诸葛亮教育儿子,要“澹泊”自守,“宁静”自处,鼓励儿子勤学励志,从澹泊和宁静的自身修养上狠下功夫,拒绝浮躁,抵制诱惑,静心学习。

第二,做学问方面,学问是需要一点一点地积累,要做到宁静专一,心无旁骛,所以诸葛亮先生这样强调到:“夫学须静也”,“静”是做学问的先决条件,内心浮躁,做学问本身,就是乐趣所在。现在的学生受外界的诱惑太多,读书往往静不下心来,浮躁、不专一、对未来没有好奇心,大多同学只是抱着来一天混一天的态度,真正能静下心来学习的同学越来越少,这篇文章指出“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让学生领会到学习上的大忌,养成良好的读书、学习的习惯。

第三,立志方面,立志是成才的必要条件,凡是要成功,必须有远大志向。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从小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大志,这一崇高的志向激励着他一生都在为中华之崛起“鞠躬精粹,死而后已”。还有像钱学森、徐悲鸿这些伟大的科学家、艺术家,他们当年就抱定了为国为民的伟大志向,飘洋过海,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实现了崇高的理想,为祖国为人民做出了卓越的貢献。

第四,惜时方面,这也是教育子女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两千年前,伟大先哲孔子立于河边,面对奔流不息的河水,想起逝去的时光,发出了“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叹。时间易逝,于是诗中告诉我们:“光阴似箭催人老,日月如梭趱少年”。诸葛亮先生在文中写道“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告诫儿子惜时的重要性,正如“花有再开日,人无再少年”。时间就这样从我们身边悄悄溜走,每天都不能再重复,告诫我们不要把这么宝贵的光阴白白浪费,要做到珍惜时间,利用好每分每秒,不要虚度光阴和年华。

所以通过学习《诫子书》这篇文章,学生体会到了宁静的重要—“非宁静无以致远”;体会到了节俭的重要—“俭以养德”;体会到了立志的重要—“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体会到了好学的重要—“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体会到了陶冶性情的重要—“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体会到了惜时的重要—“年与时驰,意与岁去”。这篇文章短短几十字,精辟透彻,入情入理,内涵丰富,思维缜密,读起来朗朗上口,比起那些长篇大论的文章来,诫子效果好得多。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一个家庭想要做到做到薪火相传,这个家庭里面的家风问题尤其关键。千百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一代代家庭长辈的言传身教和家风传承,深入到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中。所以,这样一篇虽短小精悍却意味深长的关于家风的名篇佳作,选入中学语文课本,意义非同凡响,从做人、做学问、立志、惜时等方面告诫我们应该怎么做,可以说它像一盏明灯,会照亮学生前行的方向,对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具有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子书做学问立志
王充著述意识的构建与汉代子书体式的变迁
立志乡村振兴的筑梦人
姚立志绘画作品
感悟关怀厚望 立志跟党前进
“传承非遗——平湖钹子书”倡议书
“传承非遗—平湖钹子书”倡议书
诫子书
苏梦飞
做学问与搞创作
做学问像爬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