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西湖行宫园林历史沿革与造园特色研究

2019-05-16唐慧超

中国园林 2019年4期
关键词:行宫南巡八景

唐慧超

金荷仙

洪 泉*

陈进勇

王馨羽

据统计,清代南巡行宫共有40多座[1],杭州作为南巡终点先后建有2处行宫,一处是位于城内太平坊的织造署行宫,另一处则是位于城外孤山南麓的西湖行宫,俗称内行宫和外行宫。经考古确定,西湖行宫及其后苑的大致范围为:南至西湖,北至孤山山脊,东面包括今浙江省博物馆,西面包括浙江图书馆孤山馆舍[2](图1)。行宫后苑区的范围南至行宫主体部分北侧院墙,东至孤山顶部四照亭,西至今青白山居东侧,北至孤山山脊,面积约1.6hm2。西湖行宫是世界文化遗产“西湖文化景观”的重大历史事件代表性史迹之一,见证了18世纪上半叶康熙、乾隆南巡杭州的史实。今遗址总体格局保存完整,遗存较多,其园林布局精巧,内涵丰富,集我国古代南方古典园林之大成,是研究古典造园艺术的重要例证,反映了18世纪皇家行宫园林的建造特色,因此有必要对西湖行宫园林进行深入研究。

目前相关研究主要有杭州市文物考古所王征宇在《清西湖行宫遗址调查报告》中对行宫沿革进行的考证,明确了行宫及其后苑的范围,并对现存建筑基址的分布、形制、性质和保存状况等进行测绘和研究[2];徐卉风结合史料、考古信息和现场调研对乾隆时期西湖行宫布局和后苑八景的景物特征进行了分析和研究[3];叶盛对康熙行宫与乾隆行宫的建成年代、位置、建筑格局等进行比较,指出两者的差异[4]。然而对乾隆朝之前西湖行宫园林的建设情况尚未深入探及,对相关史料尚未充分挖掘,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梳理西湖行宫变迁的完整脉络,将分布在不同载体、以不同形式记录的信息进行辨析与整合,并从园林营造的角度对西湖行宫的造园特色进行分析。

1 选址孤山

行宫建设是南巡前的重要准备工作,国内学者总结行宫选址主要有3种模式,第一种是以扩建官衙府署为行宫,第二种是扩建名人祠堂、故居或寺庙为行宫,第三种是在风景名胜地修建行宫[1]。杭州府太平坊织造署行宫即属第一种,而西湖行宫则是在风景名胜地修建行宫的典型。通过分析,笔者认为西湖行宫选址孤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2点。

1.1 风景绝胜

孤山海拔38m,面积0.22km2,是西湖群山中最低的山,但却是湖中最大的岛[5]。《大清一统志》有言:“孤山在钱塘县西二里,里、外二湖之间。一屿耸立,旁无联附,为湖山胜绝处。[6]”早在唐代即建有孤山寺,南宋时兴建过皇家道观四圣延祥观和西太乙宫。西湖行宫选址孤山正中,可揽全湖之胜。乾隆初次南巡时就对西湖行宫的选址给予高度评价,在《出钱塘门由断桥至圣因即景近体二律》中写道:“山环水复水环山,月地云居山水间。寺侧离宫临绝胜,春来驻跸寄几闲。”其中“山环水复水环山”指的就是周围群山、西湖和孤山三者之间的关系,“寺侧离宫”即西湖行宫。

1.2 交通便利

孤山不仅观景视野好,交通也非常便利,出钱塘门西行二里(1km)可达。水路交通也很方便,南巡时曾专门疏通涌金门城河,可从水门出,直达孤山南岸码头。同时,它与城内行宫相距仅10余里(约5km),联系紧密。成书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的《南巡盛典》中有一幅《杭州西湖程途图》(图2),专门记载了从杭州府行宫出发前往西湖行宫途中所经过的景点及里程,可以看出帝王游赏西湖常以孤山行宫为中转。

2 历史沿革

西湖行宫始创于康熙年间,雍正时改为圣因寺,后又于乾隆南巡时在圣因寺西侧另建行宫并达到最盛,历晚清兵燹后一度衰败,于清末民初之际得到一定修复,并转型成为杭州最早对公众开放的公园之一。在西湖行宫300多年的发展史上,康、雍、乾时期无疑是最为重要的阶段,因此也是本研究的重点。

2.1 康熙时期

清帝南巡,始于康熙。康熙6次南巡,除第一次外,其余5次均至杭州,早先驻跸在城内太平坊行宫。西湖行宫创于何时?正史上有3种不同的记载,分别是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四十四年(1705年)和四十六年(1707年)①,即对应康熙后3次南巡。针对这3种说法,有必要进行一定辨析。本研究采取排除法,将时间逐步锁定在康熙四十二年。第一条最为直接的证据来自《圣祖五幸江南全录》,书中详细记载了康熙四十四年四月初七至初九玄烨在西湖孤山行宫驻跸的经过[8],因此康熙四十六年之说可以排除。考虑到南巡前的准备工作一般会提前一年开始,且每次南巡通常始于当年开春之后,所以康熙四十四年四月之前完成行宫建设似乎缺乏充分的时间保证。再据《清史稿》卷八《本纪八·圣祖三》记载,康熙四十四年(癸酉)南巡前曾诏曰:“所致,勿缮行宫,其有科敛累民者,以军法治罪。”因此,可进一步排除康熙四十四年创建西湖行宫的可能性。然而,查阅《清实录》中康熙四十二年的记载,康熙帝当年二月就到达了杭州,仍驻跸于杭州府行宫,且对西湖行宫只字未提,因此很有可能这一年的二月西湖行宫尚未建成,而真正建成是在当年二月之后。也就是说西湖行宫建于康熙四十二年,但第一次正式使用是康熙四十四年。

关于康熙朝西湖行宫的同期记录较少,其建制可以参考雍正朝的记录。据雍正十三年(1735年)成书的《西湖志》记载,西湖行宫的建筑分东、中、西三路纵深布局,东路为第一楼、涵清居,中路为西湖山房、揽胜斋,西路为澄观堂。此时后苑区范围较小,开发的也较晚,以泉池景观为主。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玄烨南巡时曾御书“渟泉”二字,并御制五言诗一首,勒于崖石之上[9]。当时的西湖行宫布局可从《雍正浙江通志》中的《圣因寺图》窥知一二(图3)。

2.2 雍正时期

由于雍正并未南巡,西湖行宫一度闲置。雍正五年(1727年),浙江总督李卫奏称:“行宫闲设湖滨,无以展臣子诚敬之思,请改为佛寺,朝夕焚香顶礼祝颂圣德神功于万世。[6]”这一说法背后还有一个更为实际的原因,那就是如此大规模的建筑群其日常维护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雍正朝山阴县知县张我观在《覆甕集》中记载了一则发生在雍正二年(1724年)的“提解耗羡事”,称“修理西湖行宫”为“目下最紧要者”之一[10],可见这是当年一笔重要的地方财政支出。而改为佛寺既可以使皇家威严得以延续,又解决了日常维护等问题,实乃一举多得的举措。这一申请得到雍正的认可,并钦定寺名为“圣因寺”。此后,圣因寺香火旺盛,曾和灵隐寺、净慈寺、昭庆寺并称“杭州四大丛林”。这一时期李卫不仅实施了行宫改制,还对圣因寺后的山林地带进行开发建设。据《西湖志》记载:雍正五年,寺中建万岁楼,用以供奉康熙帝神御龙牌,“自楼而西为步廊,前后交通夹以修篁,映以佳卉。自步廊而南为云岫阁,前眺泰望诸山隐见天际。阁下为望月台,广可数十武,文石如玉,朱栏界之。台下为垂钓矶,峭石侧立,水中循崖,由仄径而度,矶旁为水亭。自亭而西为双桂轩,内树穹碑,恭摹皇上御书‘泽永湖山’四字,轩前古桂二株,……由轩而东,渡石梁为光碧亭,亭后因山累石,岧嶤岑立,秀削玲珑,莫可名状,从此历石磴而上有泉泓然,御题曰‘渟泉’,石壁摩崖刻圣制诗一首……”这段细致的描述展现的就是当时圣因寺山园的建设情况,而仅有文字还不足以表达这一胜景,需以图记之,因此在《西湖志·名胜》中紧随《西湖全图》的就是《圣因寺图》(图4),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同样由李卫主修的雍正《浙江通志》中亦有一幅同名版画(图3),2幅图绘制时间相近、内容相似,不同的是绘画的角度,正好可以对照来看。

综合这2幅图可以看到圣因寺山园有墙围合,东至渟泉东侧,北至孤山山脊,南至圣因寺,其内部又用墙分隔出若干院落。主要的院落空间有位于山脚的以光碧亭为中心的大院落,又有以双桂轩、御碑亭为中心的小院落,以及山顶的四照亭。光碧亭周边景物元素颇为丰富,有泉池、假山、折桥,其后山腰处的万岁楼与云岫阁以步廊相连,呈环抱之势,该院落西南角还有一座磬式楼。

位于孤山之巅的四照亭是这一时期建设的重点。据《西湖志》记载,四照亭建于雍正七年(1729年),由李卫主持,因孤山旧有四照阁,所以沿用“四照”之名。雍正十年(1732年)御题“云峰四照”。此处“凭高有台,杂树嘉卉,而牡丹尤盛,花光与湖波相映”[11]。《西湖志·物产》专门记载了一条“四照亭牡丹”,称:“孤山四照亭前,叠石为台,植牡丹数百本,悉彭城佳种,花开如蒸霞烂锦,远近皆见”。这段描述表明当时四照亭旁有假山堆叠的牡丹花台,并可从书中《云峰四照》图(图5)得到印证。图中对牡丹花台进行了重点表达,花石结合的方式表明在四照亭周围有过精心的园林营造。

图1 西湖行宫范围示意图

图2 《杭州西湖程途图》(引自《南巡盛典》[7])

图3 康熙时期西湖行宫范围与雍正时期增建部分(改绘自清雍正朝《浙江通志》卷一《圣因寺图》)

图4 《圣因寺图》(引自清雍正朝《西湖志》[10])

图5 《云峰四照》图(引自清雍正朝《西湖志》[10])

2.3 乾隆时期

乾隆效法康熙,恢复了南巡大典,并于乾隆十六年(1751年)进行了首次南巡。《清实录》记载乾隆十五年(1750年)军机大臣会同浙江巡抚永贵议奏:“明岁南巡浙省……至西湖行宫,已奏改佛寺……其迤西一带,屋基甚宽,应并寺后山园,酌量划出,另建行宫。但就现在房屋,相度形势,从俭办理。”这段记录反映了当时建新西湖行宫的2个关键信息,一是新行宫选址在圣因寺西侧,包括一部分平地和圣因寺后山园,二是新行宫建设本着“从俭办理”的原则,可以利用原有房屋建筑,且要“相度形势”,因地制宜。这并非冠冕之词,通过对比雍正时期的《圣因寺图》和乾隆时期的《行宫八景图》(图6)不难发现,新建的西湖行宫对原场地的资源进行了充分利用,其园林部分就是从圣因寺山园划分而来的,园中建筑和景物均得到保留。随着乾隆的初次驻跸,西湖行宫八景正式形成,钦定八景为四照亭、竹凉处、绿云径、瞰璧楼、贮月泉、鹫香庭、领要阁、玉兰馆[12]。八景中四照亭沿用原名,竹凉处和绿云径则是根据场地特征提炼而成,瞰璧楼即原云岫阁,贮月泉指的是光碧亭旁的泉池,鹫香庭为原来的双桂轩,山脊西侧的领要阁是新建的,玉兰馆为鹫香庭西侧已有的平行院落。此后又在山脊处增建了御碑亭和平台(图7)。

西湖行宫深受乾隆的喜爱,并成为皇家园林写仿的对象。乾隆初次南巡时即命画师将西湖行宫绘制下来,携图以归。乾隆十八年(1753年)静明园扩建时,建“静明园十六景”,其中玉泉山西南角的“圣因综绘”便是仿西湖行宫而建的。董邦达曾奉命绘制圣因综绘图,与乾隆的西湖行宫八景诗合为一幅诗画长卷,名为《西湖八景弘历书诗图》(图8)。图中所绘景物与西湖行宫颇为相似,亦标有相同的八景题名。

图6 雍正时期《圣因寺图》与乾隆时期《行宫八景图》中的建筑对应关系图

图7 《西湖行宫图》局部(改绘自《南巡盛典》之《西湖行宫图》)

图8 乾隆帝书董邦达绘《西湖八景弘历书诗图》局部(引自https://www.zhejiangmuseum.com/express/qianlong/detail.jsp?id=4217)

图9 20世纪30年代的光碧亭(引自《西湖老照片》[17] )

图10 西湖行宫历史沿革图

2.4 衰败与转折期

乾隆之后再无南巡,西湖行宫逐渐荒废。咸丰年间太平军起,西湖行宫毁于兵燹。后仅重建文澜阁,其余尽荒芜[14]。清末,为迎德国威廉王子来访,辟圣因寺部分园地与西太以宫庭院,连成御花园。宣统三年(1911年)浙军攻克江宁,为祀阵亡将士,圣因寺部分改为浙江忠烈祠,御花园等改称公园,拆去后山围墙。山巅新建民国浙江省长鲁涤平纪念亭,为纪念我国著名艺菊专家张又莱,在原瞰璧楼旧址上建万菊亭[15]。西湖行宫逐步从皇家私园转变为公园。民国十六年(1927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公园改名为“中山公园”。正殿与园林连接处的岩壁上嵌大石,镌刻“孤山”二字,贮月泉旧迹仍在(图9)。新中国成立后,西湖周边的公园绿地开始了有计划地恢复和修缮,1981年改光碧亭为“西湖天下景亭”[16]。如今,西湖行宫作为一处遗址公园对游人开放。至此,西湖行宫已走过300余年的变迁历程,成为西湖文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图10)。

2.5 遗址现状

今行宫后苑区基本保持着原初空间结构,对不同时期的建筑遗存和遗址都进行了较好的保护(图11)。山顶的四照亭为1956年依原样重建,石制须弥座台基为清代遗物(图12)。在绿云径遗址上有一组湖石假山,山体中嵌有乾隆御题的《绿云径》诗刻4块(图13)。瞰碧楼与万岁楼皆已不存,瞰碧楼旧址上是民国时期所建的万菊亭。贮月泉景点保存较为完整,光碧亭改为“西湖天下景亭”(图14),亭子由原来的南北向改为东西向,将题额面向西侧入口。玉兰馆和鹫香庭位于孤山南坡的台地上,与宫殿区之间有一定高差,原本都是以植物为主题的精致院落,可惜建筑皆已不存,今作为遗址展示空间(图15)。孤山山脊之上的领要阁与御碑亭均仅存建筑台基。领要阁西侧有一处山石砌筑的高台,即为《南巡盛典》之《西湖行宫图》中的“平台”。领要阁下的崖壁上嵌有乾隆御题的“绣壁空青”石碑。

图11 西湖行宫遗址现状平面图(根据西湖行宫遗址导览图改绘)

图12 四照亭现状

图13 绿云径假山

图14 西湖天下景亭(原光碧亭)

图15 玉兰馆遗址

图16 孤山山脊处开凿的磴道

3 造园特色

3.1 因山构园

行宫后苑区地形坡度大、平地少,因此园林建设采取类似台地园的营造策略,依山就势整理出若干平台。经实地考察,笔者认为后苑区的景物主要分布在4个水平层面上。从低到高第一层为贮月泉庭院,此地背靠山体,前有文澜阁院墙,西侧与鹫香庭之间有较大高差,形成一个相对独立、低凹、围合度高的小空间,内有泉池、假山、折桥和方亭,景物丰富,宛若壶中天地。第二层是云岫楼、瞰碧楼、鹫香庭和玉兰馆所在的山腰层,与第一层之间约有6m高差。第三层是衔接第二层与山脊的过渡层,主要承担交通功能。第四层是孤山山脊层,从东往西依次分布着四照亭、竹凉处、绿云径、御碑亭、领要阁和平台。

由于山势较陡,进深方向受到限制,特别是第二层山腰处的几座建筑都紧靠山体。为了解决进深层次少的问题,第二层的布局采取了横向增加进深的做法,如鹫香庭和玉兰馆就是2座横向并排的院落,在玉兰馆西侧还加了一进小院落。各层之间依靠台阶磴道相连,部分高差结合假山进行处理。孤山由侏罗纪凝灰岩构成,山脊岩石裸露,石质坚硬,因此山林磴道多凿石而建(图16)。在一些用地紧张的地段,一些建筑基础甚至嵌入岩石之中,体现出一种人工融于自然的姿态。

3.2 院落结构

整个后苑区采取大院落套小院落的布局方式,整体环以围墙,内部亦用院墙分隔成若干院落空间,这在图像资料中有明确表示(图17)。康熙、雍正时期,因为建筑区在园林区的东南方向,所以记载中往往是向“西”进入园林区,入口开在贮月泉的东侧院墙。而在乾隆时期,宫殿区改在园林区的西南侧,所以进入园林区是向“东”。同时,考察图像资料可以发现行宫园林区的入口位于贮月泉的西南角,即磬式楼所在位置,也就是说实际游览中首先看到的是贮月泉院落。沿光碧亭东侧的爬山廊可到达云岫阁和瞰璧楼,再往西就是鹫香庭和玉兰馆。此外,鹫香庭东侧院墙一直向北延伸,又将山脊景物分成东西两部分。可以看到院落造园手法在山地上的应用。

3.3 八景题名

景观集称是清代皇家园林中常用的景观组织模式,如静明园十六景、圆明园四十景等。在南巡行宫中八景现象十分普遍,除了西湖行宫八景外,还有江宁府行宫八景、紫泉行宫十景等。八景题名的出现对于园林景物有诸多助益。首先,题名是对场地景物特征的高度提炼,通过题名可使游观者快速抓住景观特质。其次,题名文化丰富了景物内涵,乾隆6次南巡,先后五题西湖行宫八景诗,这些诗文题刻构成了景物的人文内涵(图18)。再者,具有相同命名结构的题名无形中加强了景物之间的联系和整体感。诚如当代园林美学家金学智先生所说:“没有题名序列的园林,在精神的领域里只具有散文的结构,而有了规整性优秀题名序列的园林则具有了诗的结构。[18]”

图17 院落空间分析(改绘自《南巡盛典》之《西湖行宫图》)

图18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乾隆御笔《五题西湖行宫八景》朱笔底稿(引自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751353)

4 结语

纵观西湖行宫的变迁历史,我们可以找到这么几个关键的时间点,一是康熙四十二年创建行宫于孤山,开启了清帝在杭州的双行宫模式;雍正时期李卫对圣因寺山园的开发建设为后来“行宫八景”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乾隆南巡前于圣因寺西侧建新西湖行宫,并将圣因寺山园纳入其中,形成前宫后苑的格局。乾隆“行宫八景”的提出使得后苑景物成为一个严谨有序、特征鲜明的整体。西湖行宫园林深受乾隆喜爱,围绕它产生了大量文字和画像记录,并成为当时皇家园林写仿的对象,对西湖行宫八景的传播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其中的图像资料附带了一定程度的历史信息,是对文字描述的有力补充,对于今日西湖历史园林研究和保护有着重要的价值。西湖行宫依托孤山的山形地势,布局灵活,构图严谨,体现了清代皇家行宫园林的特色,代表了我国古典园林成熟期的艺术成就,其中的造园理念和工程做法仍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注:文中图片除注明外,均由作者拍摄或绘制。

致谢:感谢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专业2017届毕业生彭小姗在本研究前期所做的工作。

注释:

① 雍正《浙江通志》《大清一统志》、民国《杭州府志》称西湖行宫创建于“康熙四十二年”,《南巡盛典》记载为“康熙四十四年”,雍正《西湖志》中则有“康熙四十六年”和“康熙四十四年”2种不同的记载。

猜你喜欢

行宫南巡八景
旅居的神灵:南京湖南定湘王行宫史事考
泛东亚地区八景文化研究进展
《乾隆南巡图》研究述略
书法作品欣赏
影摇江海,思结潇湘——第二届潇湘八景论坛在永州召开
论元稹《行宫》的主题意蕴
一路向南
泰国游大事记
浅谈邓小平南巡
项城袁世凯行宫(故居)园林艺术特色及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