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考体育特长生改进铅球技术的有效方法

2019-05-15王栓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特长生

王栓

摘 要: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不再拘泥于文化知识技能的掌握,而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更为重视。众多高校对于体育成绩优异的学生都有特招,在高考体育术科升学过程中,铅球是一直以来都是难以突破的项目。面对复杂的技术和动作,本文旨在研究当前我国高考体育特长生在铅球项目中出现的问题,以此提出技术改进对策。

关键词:高考体育 特长生 铅球技术

铅球项目由于它技术动作复杂,每一个环节之间都紧密相连,想要练好铅球,就必须关注每一个环节,联动的发挥身体的最大机能。目前,我国高考体育特长生在铅球项目中的发展曲线都呈现不规律的状态,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铅球技能,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旨在用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实践基础,提出更利于学生发展的铅球改进技巧。

一、高考体育特长生铅球技巧掌握现状

1.现状

在陕西省的高考体育升学考试中,对于考试内容和形式一直都在改进和优化,通常每隔几年就会在项目上做一些调整,适应我国的政策或者社会需要。铅球项目一直以来都没有被替换,说明铅球项目发展比较稳定,发挥空间也比较大。在铅球技巧教学中,许多教师都把实践放在首位,依靠的大多是现场讲解如何“推”,如何借力。实际上,学生的理论知识非常匮乏,没有较强的理论知识打下基础,盲目的借力只会导致学生不知怎么做,甚至于在身体上受到损害。铅球考验的是学生的爆发力和速度,成绩的好坏主要看的是学生在推铅球时的速度和角度,身体的平衡和肢体协调也是影响成绩的主要因素。动作的连续性是教学的难点,大多体育教师只能在推铅球中,一次一次的训练学生的肢体联动,难以直接有效的提高铅球成绩。

2.问题

目前,我国对于推铅球的动作要领有着不同的观点,每种观点的侧重点不同,但核心还是旨在找到最大发力点,提高铅球成绩。众多铅球知识理论技巧理论性较强,我们认为最主要的问题还是理论和实践的联系,还有身体的科学合理的配合,只有这两者达到平衡,才能使铅球速度和角度都达到最佳,得到最远的距离。通过研究和以学生为基础的调查,我们发现在铅球技术上,学生在这几个方面有所欠缺。①对铅球技术动作的概念不明确,肢体合作能力出现问题。②不同肌肉群,肌肉张弛和发力是的感受不明显。③每个学生的身体状况都不同,练习过度或者练习过少,把握不好练习时间的长短,难以得到最佳的提升效果。

二、高考体育特长生改进铅球的技术和方法

随着铅球技术的不断改进,体育生在训练中也发现了自身的不足,但不知如何改进。我们作为教师应当关注学生的发展,以此作为铅球技术改进的基础。面对以上学生在铅球练习中出现的众多问题,以下结合教学实践,提出具体的改进方法。

1.通过借力法,改善错误的发力点

近年来,体育生身体不平衡和发力点不正确等情况普遍存在,究其根本,身体在发力时容易左右晃动,保持不了平衡,主要是因为肌肉群的过于发达或者弱化,身体的核心力量弱就容易出现部分肌肉代偿,肌肉发力顺序不明确等问题。所以改进后的借力法采用的是靠树或者靠墙角等柱体进行练习。做好准备动作:身体斜对着墙面,左脚位于侧后方,重心在右脚上,两脚的脚跟稍稍离开地面,右臂自然地放置于肩上,做出投掷的动作,左手五指和手掌紧扣墙面。动作要求:身体借助树桩或者墙角的力量,做转体含胸运动,保持上体含胸、下肢微屈、膝盖稍微内扣的状态。发力点:感受到身体核心肌肉的联动性、左脚内侧和外侧肌肉发力,右脚起到辅助转体的功能。训练过程中重心放在左脚前掌心,进行有节奏的转体运动,身体会感受到自身就如同一个弹簧,一旦放松就会爆发出极强的力量。通过多次的训练,在转体中可以训练学生肌肉群的发力,强化较弱的肌肉群。在训练之后要注意拉伸和放松肌肉,借力法能有效解决推铅球中身体左右晃动,发力重点错误等情况。

2.持哑铃练习,掌握“推”的技术要领

“推”可以说是决定铅球能不能取得好成绩的关键,许多体育生在铅球运动中,大多是靠“投”“掷”等手法,这种方法使铅球投出去的距离受到限制。如何使学生在训练中感受到“推”的发力呢?除了必要的实训练习,还需要改善学生在发力时下肢和腰腹力量不足等情况。首先,持哑铃预备动作重点要注意:持适合自己力量的哑铃、上臂与躯干保持90°、头部不要前倾或后仰。手持哑铃进行身体预摆,通过一两次的预摆,帮助最后一次转体摆动呈现静止状态,其发力重点和核心与借力法相似。通过反复练习和体育教师的纠正指导,身体重心在转换时会发现,肌肉之间的发力感受更加明显。首先要注意,在训练过程中要保持呼吸的有节奏性,根据一呼一吸的方法来达到身体的平衡,其次,不能依靠固化的数据来限制学生的动作,把数据作为动作是否正确的标准,要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发力感受,例如根据手臂所处位置、下肢弯曲角度,动作幅度要有所调整,以此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提高体育生训练质量,以此帮助体育生在铅球项目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3.推墙助力跑,提高学生的腕部力量和手指抓力

在许多铅球训练中,我们发现,部分体育生已经知道发力要点,但在铅球被推出去的那一刻,还是不受控制的将铅球“投”出去了,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体育生腕部力量弱,手指抓力弱,难以很好的控制铅球的旋转和方向。推墙助力的方法能直接有效的提高体育生的腕部力量,往往在三四次训练之后,学生在推铅球时就能感受到不同。其动作要领是:身体面对墙面,脚尖距离墙面大概两到三米,向前慢跑。这里强调,利用惯性向前慢跑时,并不是手掌撑于墙面,而是手指相对撑于墙面上,通过慢跑,腕部与手指之间产生对抗,以此来增强腕部和手指力量。在多次训练之后手指和腕部力量已经有所加强,训练会出现平台期,对此应当加快跑步速度,以此产生持续对抗力。

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铅球技术也应当跟随时代的变化不断改进,面对高考体育特长生在铅球项目中的表现,我们发现,人类身体就如同铅球,每一部分的运作都会影响到整体的平衡,体育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当不断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和素养,以学生为技术改进的核心,不断优化铅球技术,以此帮助体育生在高考中取得良好的体育成绩,从而使铅球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沈银燕,沈聪.体育高考原地推铅球技术三个关键节点的训练手段探讨[J].田径,2018.

[2]舒瑤,张英波.铅球技术特点的研究述评[J].青少年体育,2018.

猜你喜欢

特长生
试论高中体育特长生培养方向的建议
初中体育特长生培养面临的困境及出路
简论高中体育特长生的培养与管理
体艺高考生文化教育中的“以心育人”实践研究
谁是体育特长生
取消特长生招生,不等于取消特长生教育
高中体育特长生的培养与管理
河南严格规范招生行为 小升初特长生比例降至5%
别让速成“特长生”损害高考公平
刍议体育特长生辅导教师的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