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心的教育 用心的管理

2019-05-15何展强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德育班级体育

何展强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必须要以人民为中心,着力以提高人民的教育“获得感”。获得感是一把标尺,大到治国理政,小到柴米油盐,在人民的心里,都不能是假的、虚的、空的,而必须是真切的、具体的、可感的。

2018年1月21日,我很荣幸地参加广东省中小学德育研究会换届大会暨2017年学术年会,广东省中小学德育研究会会长李小鲁教授,作了题为《学生获得感:学校德育的真谛》的讲座。他指出学校德育的真谛在于它不懈追求提升学生的“获得感”,“获得感”是学习主体“收获”的,而不是教育者“赋予”的。获得感的本质内涵是指主体在主体间性活动中对主体收益的判断。通过德育,使受教育者从“人的未完成性”中走向“社会性”,从而逐步成长成“完人”。

2016届体育生曾同学在微信中说道:“老师,我考上三亚学院了,高中这三年我一直没有忘记当年的承诺——对自己负责,我也一直没有忘记是您把我从边缘拉回来,让我重拾对生活对学习的信心和兴趣。没有您,就没有我的今天,老师,谢谢您!等着我的好消息吧!”,我会心一笑,庆幸自己对他的不放弃,不嫌弃,用真诚打开她的心扉,坚持走心的教育,今天才会感到满满的幸福。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教育需要用心用情用爱。对于表面无所谓而内心敏感的孩子,教师必须用心走进他们的内心,持之以恒,才能取得好的教育效果。

一、走心的教育才是最有效的教育

2017年12月15日我校开展了班主任德育沙龙活动,其中活动议题就有“如何开展有效德育?”,多位老师都谈出了自己对教育的想法,“要有执著坚守的精神”;“教育是一种人的情感的传递”;“教育既要脚踏实地,更要仰望星空。因为,教育是当下的活动,铺就着孩子们明天的底色;教育是未来的事业,织就着孩子们美好的梦想。”敏链老师谈到德育是道德教育,我们教师育人,要注重教师的修养。小凤老师认为教育的基础是德育,我们平时教育教学中要注重德育渗透。向辉老师认为我们的教育要做自然德育,全员参与。肖玲老师谈到德育就是要满足学生的需求,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如平时的团体跑操,喊的班级口号,高三高考备考氛围,成功人士、优秀学生的现身说法,誓师大会等等,这些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也是显著的,要针对某阶段反映出来的问题进行教育。黄校长提出有效的德育是真正能够对学生起思想引领作用的,对学生心灵有触动的教育活动。从高一年级开始,培养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高二年级学生学会处理人际关系,高三年级学生就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每个目标都要有预见性,短期目标如高一的第一次月考,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高三年级的增调、广调、广州一模和二模,当然还有高考目标和座右铭制定,有了目标,就有了学习的方向和动力。目标确定了,就要分阶段去达成目标,让学生清楚每个阶段都要做些什么事情,怎样才能达成目标。学校和班级要创设各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有展示的舞台。发挥德育成员的团队力量,科任教师的帮扶和父母的叮咛,在学习行为上相互影响,促使学生产生质的变化。而我认为最有效的教育是走心的教育,用心去管理,有效德育关键在于创新德育方式,教师的个人人格魅力尤为重要,教师的素质修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一生。

我校是一所地处增城市北部的农村学校,属于广州市第六生源组,生源素质较低,然而学校以体育特色为突破口,以德育作为管理的抓手,实现了“低进高出”的目标,大幅超过各级高考指标,在近几年的高考中,体育高考成绩最为突出。因此体育班是学校的一个亮点,对体育生的教育管理凸显,作为体育班的班主任,任重而道远!我们非常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不断灌输“因为我们都是体育人”思想,与学生一起努力学习生活,一起流汗挥洒运动场,与学生交心成好兄弟朋友,大家和睦相处,他们的团结有爱,尊师重道,是其他班级体会不到的。因此体育班的班风学风非常浓厚,有着强大的班级凝聚力和战斗力,士气高涨。形成奋进的公约,提出“文明班和文明宿舍志在必得!”这是班级管理的霸气!

学校安排术科老师担任班主任工作。“特殊”班级应采用“特殊”方法管理。在教学与管理过程中,必须转变观念,改变思维方法,跳出普通学生的管理模式,大胆创新,用有效班级管理模式(刚柔并济)带活体育班,探索出一条适合体育考生发展的新出路。人性化的关怀,严明的纪律,良好的学风,形成一个良好的班集体,让体育班的发展立于不败之地。作为体育班的班主任充沛着“德”的根系,萌动着“智”的茎芽,飘逸着“体”的干枝,摇曳着“美”的叶花,叶叶相扶, 枝干相连,根脉相通。我们不放弃,不抛弃,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跟紧集体的步伐。

做教育是需要“走心”的。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带着情感、带着思想、带着精神做教育,这样才能使教育具有打动人心的魅力。李镇西老师说:“素质教育是充满感情的教育。一个真诚的教育者同时必定是一位真诚的人道主义者。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富有人情味的人。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但是这样的情感不是装模作样的和蔼可親,也不是为了达到某种教育目的的情感投资,而是像朋友一样的平等而又真诚的感情。爱学生就必须走进学生的感情世界,带着童心与爱心给予他们更多的帮助。哪些曾经被判为“无药可求”的孩子,现在每一位孩子的脸上都写满了自信、骄傲和希望,这的确值得我们教育深思乃至反思。在我的班级里,学生得到了尊重与认可,潜能被挖掘,他们找到了做人的尊严和自信,完成了从旁观者到主宰者的角色转换,他们看到了未来和希望,在学校里每个人都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他们都如朝阳般蓬勃生长。

对我而言,在人生道路上最幸福莫过于良师引领,益友相伴和青出于蓝。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少不了有身边良师的鼓励、益友的影响,也有心灵深处的向上动力,这一切使我迸发出自己年轻时的学子积极求知,社会中的善心向上,眼睛里常常看到的都是向上的力量,草木萌生,鲜花盛放,常常使我感动不已。也许当前学校的客观条件和困难时无法改变的,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看待困难和问题的眼光,从自身短处和问题的解决入手积极寻求正确的方法,也许你会开辟出一片新天地,打造出一种与众不同的精彩!

德育工作是学校的管理工作的重中之中,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重在体验,而道德教育重在养成。我们要遵循规律,以走心为重,真心呵护孩子的心灵,陪伴他们健康快乐成长!

猜你喜欢

德育班级体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班级“四小怪”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2016体育年
不称心的新班级
我们的“体育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