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氮肥合理施肥时期与比例对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2019-05-15玉涛
玉 涛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土肥站,广西罗城 546400)
1 引言
合理施用氮肥是农业生产中提高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但在农业生产中,过量施用氮肥不仅给作物的产量和效益带来影响,同时还会引发一些环境问题[1-2]。甘蔗高产高糖是品种、环境和栽培技术等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它与良种、土壤肥力、种植技术、耕作管理、农田小气候及各种自然条件均有密切关系,这些因素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3]。
近几年来,甘蔗已经成为了罗城县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但是由于当前农村劳动力的减少,在甘蔗施肥时农民习惯加大氮肥用量,并且在生长前期进行一次性或两次施完,肥料成本不断提高,而产量和经济效益却不明显,肥料利用率低,同时过量施用氮肥造成氮的流失,而引发一些环境问题。本试验旨在探索甘蔗氮肥合理施肥时期与比例对于甘蔗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为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实现甘蔗的高产高糖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于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参照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方案》的技术要求。在广西河池市罗城县的龙岸镇八联村冲打屯地块进行了甘蔗氮肥合理施肥时期的比例筛选小区田间试验。通过试验获得的相关结果数据为甘蔗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2 试验材料和方法
2.1 试验材料
试验田的地理位置在龙岸镇八联村(北纬24:59:15.8,东经108:58:08.7,海拔105m),试验田土壤为石灰岩母质棕色石灰土,土种为沙棕泥土,属于石灰岩峰丛谷地,质地为中壤土,试验田块的土壤基本农化性状如表1,糖蔗的品种为出芽均匀的台糖26宿根蔗(生长周期为300天)。肥料品种依次为折合纯N含量为46%的尿素,P2O5含量为12%的普钙磷肥,K2O含量为60%的氯化钾。
2.2 试验方法
本次试验时间为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本试验总施肥量的确定是按照测土配方施肥量方案进行折算。试验选择出芽均匀整齐的宿根蔗地块采用随机区组排列,通过设置3次重复,共设置6个处理,18个小区,从而减少实验过程产生的误差,除空白处理不施肥外,各处理的施肥总量相同,即亩N 28.98kg,P2O59.9kg,K2O 25.5kg。但各处理不同施肥时期氮肥的施用比例不同,磷钾肥相同,小区面积为33.6m2(即0.05亩),长7米,宽4.8米,每小区5行,田间管理保持一致。本实验于4月10日第一次施肥,5月16日第二次施肥,6月28日第三次施肥,其中本试验的6个处理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
试验于2017年2月9日砍收甘蔗,在进行收获时实行每个小区单砍单收,收获当天取植株样进行农艺经济性状考察,结果如表4,其中具体的产量结果如表3所示。本试验研究运用一般的生物统计学原理与方法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 结果分析
3.1 方差结果分析
如表5所示,F值大于F0.01,达到1%显著水准,表明处理平均数间必有某些处理或者全部处理平均数间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准。
表1 试验田块主要土壤养分化验分析结果情况(试验田块基础土壤)
表2 甘蔗氮肥合理施肥时期与比例筛选小区田间试验各处理施肥用量表(kg/667m2)
表3 甘蔗氮肥合理施肥时期与比例筛选小区田间试验各处理产量统计表(kg/667m2)
表4 甘蔗氮肥合理施肥时期与比例筛选小区田间试验各处理植株经济性状考种表
表5 甘蔗氮肥合理施肥时期与比例筛选小区田间试验结果方差分析表
表6 甘蔗氮肥合理施肥时期与比例筛选小区田间试验新复极差测验法SSR值表
表7 甘蔗氮肥合理施肥时期与比例筛选小区田间试验处理比较梯形表
3.2 多重比较分析结果
多重比较采用新复极差测验法进行,如表6所示。
由表7可以看出:
(1)各处理单产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为:处理5>处理6>处理2>处理3>处理4>处理1;
(2)处理4、处理3、处理2、处理6、处理5等与处理1进行比较时,结果均比处理1增产,而且都达到极显著水平;
(3)处理3、处理2、处理6、处理5等与处理4进行比较时,比较结果均比处理4增产,而且处理2、处理6、处理5达到极显著水平;处理3增产达不到显著水平;
(4)处理2、处理6、处理5等与处理3进行比较时,结果均比处理3增产,而且处理2与处理3相比,达到显著水平,处理6和处理5比处理3均增产,同时都达到极显著水平;
(5)处理5、处理6与处理2进行比较,处理6增产幅度达不到显著水平,处理5增产幅度达到显著水平;
(6)处理5比处理6增产,但增产幅度达不到显著水平;
结合上述的分析数据可以得出,在甘蔗宿根栽培过程中的氮肥施肥比例可以选择按照处理5、处理6或者处理2,可以达到较高的产量和增收效果。
3.4 讨论
由于试验所推荐的施肥分配比例和施肥量以及施肥时间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个局限性需要在具体反复实践过程中进行校正;其次,作物产量的高低与“土、肥、水、种、密、保、管、工、气候”等一系列多种因素有关联。在示范、宣传、推广施肥技术时,应当因地制宜,综合兼顾,综合运用才能确保甘蔗作物增产增收,实现最佳经济效益。
4 结语
本试验通过以品种为台糖26的糖蔗为试验蔗种,为期一年左右的试验,通过对小区田间试验的6种不同处理方式,合理施肥时间改变所施加氮肥的占比,通过分析各处理植株经济性状考种、产量的方差分析等方面,得出最佳的处理方式。由文中平均田间产量最大值为6 590.3(kg/667m2),田间糖度为偏上(17.6%)及相关数据,可以推断出在此次试验6种不同处理方式中脱颖而出的是处理方式5,三次的施氮量分别为15%、25%、60%。同时处理方式6(三次施氮量分别为10%、20%、70%)和处理方式2(三次施氮量分别为20%、30%、50%)的产量和经济效益也不错,但处理方式5更胜一筹。综合以上试验结果分析得出甘蔗生长前期氮肥的施用量在30%~50%,后期氮肥的施用量在50%~70%对提高甘蔗产量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因此氮肥在苗期和分孽期应轻施,在伸长期应重施,这样既可提高氮肥的利用率,同时又能提高甘蔗产量,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希望通过本试验所获得的相关数据以及对结果的分析,能够在甘蔗的生产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价值,从而提高甘蔗的产量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