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舞人生
2019-05-14MARKGRAHAM
MARK GRAHAM
在城市间共舞
舞蹈是人类最原始的艺术形式,在没有剧场之前,它甚至可以发生在任何空间。本期我们请来两对舞者,在看似不可能起舞的地方,在城市中,在天地间,双双起舞,不仅展示他们的肢体,也带来彼此间动人的爱情故事。
编辑:秋楠RACHEL QIU
身为澳大利亚国家芭蕾舞团的首席独舞演员,郭承武的工作就是在舞台上以优美的舞姿诠释梦幻般的童话和各种奇妙的故事。而他的生活同样也是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叙述着他如何与另一位迷人的芭蕾舞女演员相遇、相爱并最终走向婚姻的殿堂。
摄影:赵骅造型:金继平CHARLIE CHllxl
完美搭档
郭承武今年29岁,他的妻子是27岁的日裔芭蕾舞女演员近藤亚香(Ako Kondo)。两人情定终身的重要时刻是在双双被澳芭指定为首席舞者之时,这个契机也让他们坠入爱河并最终决定厮守一生。这对爱侣也经常在舞台上联袂演出,由他们二人精彩演绎的《睡美人》在北京和上海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欢呼。
能够以一个国家芭蕾舞团首席舞者的身份在北京的舞台上表演,这对郭承武来说绝对是一次与众不同的经历。在移民澳洲之前,他曾在北京一所训练极其严格的芭蕾舞学校进行了长达八年的舞蹈训练。
他在澳芭的首个领衔角色出自巡演的芭蕾舞剧《唐吉诃德》,近藤在其中担任女一号,这也是她的女主首秀。他们不仅在舞台上完美配合,在生活中也同样默契投缘,并从此走到了一起,他们用迸发着生命活力和激情四射的表演感染着现场的每一位观众。
澳芭的艺术总监David McAllister亲眼见证了这对璧人如何从十几岁的见习演员,成长为今天创下斐然成绩的成熟舞者。他说:“这是一种火花。当你把两位舞者放在一起,如果你能看到神奇火花迸发的那一刻,你就会意识到一对完美的搭档由此诞生了。能如此快速地跃升为首席演员,他们的努力和才华是至关重要的催化剂。”他们在舞台上的表演栩栩如生,彼此存在着一种奇妙的竞争,让他们的表演充满了激情。我想,他们自己也一定非常喜欢在一起表演,会在舞台上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虽然很多普通观众并不知道这对舞台搭档也是现实生活中的伴侣,但观众都能在他们活力四射、震撼心灵的表演中感受到真正的激情和充沛的情感。
近藤說:“我们基本上就是讲故事的演员,但我们的故事却有着最真实的情感,而不是伪装出来的。我们之间存在着一种信任,它从生活延伸到了舞台。我对他百分之百信任,有时候我在旋转或跳跃时失去平衡,但我知道他会稳稳地接住我,他可以让我跳得更好。大部分芭蕾舞剧都是爱情故事,比如《睡美人》《天鹅湖》和《灰姑娘》。我们在台下深爱着彼此,我们将这种爱带到了舞台上,观众也能感受到。我们不是在表演,而是真情流露。”
用舞蹈筑梦
近藤在日本名古屋长大,自四岁起开始跳舞。郭承武来自江西九江,他首次接触芭蕾舞的年龄更大一些。当年,在母亲的坚持下,九岁的郭承武被连拉带拽地带到舞蹈训练班,但是他惊讶地发现,自己竟然立刻喜欢上了跳舞,而且还有着与生俱来的舞蹈天分。后来,他成功考入北京舞蹈学院。但是,几年下来,对于这个并不富裕的家庭来说,学费和住宿费开始成为一个难题。最终,一家人决定:父亲卖掉自己的出租车,母亲盘掉自己开的小商店,用这笔好不容易凑起来的钱继续支持儿子追逐梦想。郭承武立志通过刻苦学习回报父母,开启了近乎疯狂的训练,每天从清晨6点一直练到午夜。最终,他收到了澳大利亚芭蕾舞学校的录取通知,随后加入了澳大利亚国家芭蕾舞团。
郭承武说:“我一直都被称为‘芭蕾机器,不停地训练。我生来就是个旋转跳跃的舞者。在中国,我们接受的都是高强度的训练,老师会严格地要求你‘这样做,那样做。这种训练方式也可以让你胜任一切,并诠释任何角色。来到澳大利亚后,这边的学习带给我的最大收获就是,更好地用头脑来理解身体。身体训练仍是日常的一部分,但不是最重要的。这个理念真的拓宽了我的视野。”
“我最喜欢的角色是《唐吉诃德》中的Ba silio,这也是我儿时的偶像Mikhail BarysHnikov最具代表性的角色,小时候我曾无数次观看他扮演Basilio的录影带。”机缘巧合的是,郭承武在拍摄电影《最后的舞者》(Mao's /ast Dancer)过程中,与另一位他仰慕已久的偶像李存信不期而遇。这部电影让人倍感温暖,讲述了李存信如何战胜所有困难,最终成为享誉世界的著名舞蹈家。郭承武在其中扮演年少的李存信,成年后的角色则由同样让他敬佩的舞蹈家曹驰扮演。
本片是奥斯卡获奖导演Bruce Beresford的作品。李存信目前同样居住在澳大利亚,被昆士兰芭蕾舞团聘为艺术总监。当郭承武与导演初次见面时,屋子里所有人都立刻发现,他就是这个角色的最佳人选,根本不需要再做正式的面试。此外,他和李存信甚至连人生轨迹都出奇相似:出生在并不富裕的家庭,长大后来到首都接受舞蹈训练,然后移民澳大利亚追求自己的事业。郭承武说:“李存信待我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他指导我跳舞,我特别尊敬他。最近他带着自己的团队到墨尔本演出,我还去看望过他。”
郭承武身体素质极佳,不怕吃苦,能够承担非常繁重的演出任务(澳芭每年的演出多达200场)。但演员的身体面对这样巨大的压力也会吃不消,受伤更是家常便饭。去年,他就因椎间盘压迫神经而倒下,被迫暂停一切演出。他回忆道:“椎间盘突出会压迫神经一直延伸到腿部。第—次发病我几乎无法走路,无法走路就意味着无法跳舞。四个月后,情况还是没有好转,有那么一段时间,我觉得自己再也不能跳舞了。这件事情让我明白:我们的身体不是钢铁之躯,要善待身体。团长给了我极大支持,让我可以在职进行康复训练。八个月后我才恢复健康,但现在抬腿到90度时仍会感到疼痛,不过还好,不影响跳跃。”
在郭承武生病期间,近藤只能与另外一位首席男演员搭档。但近藤表示,这段经历让她学到了不同的表演技巧,“但是,只有当他重返舞台时,我才感受到什么是真正的爱。”
除了无数次在舞台上领衔主演,郭承武事业道路上还有一个让他骄傲的成就:他入选了著名的莫斯科大剧院舞蹈节,这意味着他能与儿时的偶像、莫斯科大剧院首席女舞蹈家Svetlana YuryevnaZakharova同台表演,她也是很多人心目中的“芭蕾皇后”。
芭蕾与故土
郭承武曾在北京接受过严格的舞蹈训练,这座城市也让郭承武和近藤的一次演出成为他们最难忘的回忆。当时澳芭在北京共演出三场《睡美人》,在首场演出中,近藤在开场时出现了一次轻微的滑倒,这一小小的失误可能让两个人感到了紧张,他们当晚的演出让郭承武不太满意。但观众并没有表达出任何不满,这对舞者在台上做出的每个复杂动作都会赢得满堂喝彩,最终落幕时更是掌声雷动。在最后一场演出中,这对芭蕾伉俪竭尽全力地将技巧发挥到了极致,十分默契地完美演绎了每一个舞步和每一次旋转跳跃。一举一动都让观众屏住呼吸,沉醉其中。郭承武说:“通常,观众在舞蹈表演的过程中不会鼓掌,但如果你想的话也可以。人们开始鼓掌时,就代表他们非常喜欢舞台上的表演,给予反馈和力量,让我们感受到与观众之间的互动。
我离开中国来到澳大利亚芭蕾舞学校深造时,就曾梦想着有朝一日回到北京,以首席演员的身份在这个城市演出一场经典的芭蕾舞剧。能够在《睡美人》中以Desire王子的角色回到北京,展示我过去学到的东西,我感到无比自豪和兴奋。我非常高兴能够为北京观众表演,观众的反应也告诉我们,他们喜爱这次演出,我终于梦想成真了。”
澳芭的中国巡演规模浩大,参与人员共130人,除了演员和交响乐团,还有服装、医护、技术、制作和支持人员。仅设备就塞满了九个集装箱,包括布景、舞台道具和超过1826件戏服和450双舞鞋(其中有300双芭蕾舞鞋)。澳芭在1980年首次亮相中国,此次中国巡演已是该团第九次中国之旅。国家大剧院艺术总监赵汝蘅在墨尔本欣赏了澳芭演绎的《睡美人》后,就建议在中国上演这出精彩剧目。澳芭艺术总监McAllister曾在早期的几次中国演出中担任舞者。他说:“我们第—次巡演是在大约四十年前,澳芭在中国巡演的次数最多,超过了其他所有国家的芭蕾舞团。这么多年的中国之旅中,我们目睹了芭蕾和中国文化生活的巨大变化。中国的观众始终那么热情。但我想他们对芭蕾的知识和鉴赏力,已经远远超过了我们早期巡演的时期。彼时,你会感觉观众更多是对我们好奇。中国观众与其他国家最不一样的地方是:每次谢幕,台下观众就会拿起手机拍照,仿佛一片星光闪烁的海洋!”
尽管这对芭蕾眷侣在舞台上的配合天衣无缝,默契十足,但在彩排期间的意见不合仍然不可避免,有时甚至会针锋相对。但他们达成了一个共识:在回家的路上,绝不讨论任何与工作相关的话题。郭承武说:“这是我们之间一个严格规定。如果在训练时观点不一致,训练结束后绝不会继续争执。作为舞蹈演员和艺术家,我们的情绪左右着我们演出的质量,我们必须时刻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所以当我们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和狗狗玩一玩,或者洗个澡,出去转转,在外面吃顿晚餐。当我们都冷静下来,再心平气和地探讨彩排过程中的问题所在。
彩排才是芭蕾舞演员最难熬的过程,我们最终登台的时候,其实感觉非常舒服。我们会彼此帮助对方培养真正积极和正面的心态,确保以最佳状态奉上最完美的演出。”“我想,我们两个成为夫妻对澳芭也是一个很好的影响。因为如果搭档是彼此不熟悉的陌生人,彩排就會花费更长时间磨合,指导人员需要投入双倍精力,给他们大量的提示,让两人之间建立起真正的联系,才能最终实现完美的演出效果。”
芭蕾舞演员的舞台生命非常短暂,所以郭承武已经开始谋划未来,学习如何成为一位合格的芭蕾舞教师。此外,建立一个完美的小家庭也在计划之中。两人去年才在新娘的老家名古屋结婚,现在仍处于蜜月后的二人世界里。这次盛大婚礼在出席的日本和中国宾客面前,再现了两人初次相识的细节,甚至还在日本的电视节目中播出。
郭承武说:“当你和让你感到幸福的人在一起时,时间就会过得飞快。我第一次遇到她时,她还是芭蕾舞学校的学生。我当时就觉得她很可爱,随后两年我们没有再见。后来她加入了澳芭,我们的爱情之花也随之悄然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