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已来我们如何育儿?
2019-05-14
现代社会,育儿知识、理论潮流迅速更迭,养娃也遭遇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尤其当时代发展的速度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曾经无比遥远的Al也越来越贴近我们的生活,面对新时代、新元素,我们再度寻找教育的真谛,探求0~3岁的娃到底最需要的是什么?我们的育儿又该朝着怎样的方向发展?
策划、执行 本刊编辑部 美编 徐萍萍
Part 1 当代养娃的现状和迷思
我们处于一个开放的、多元的、瞬息万变的时代,养娃也随之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以前的父母可能能给孩子规划一个幸福的人生,有参照物可看。而现在的孩子,你能想象他们未来会有怎样的路可选吗?对未知的不确定让现在的父母更容易出现养育的迷思。
现状与迷思1:
给予孩子的越贵越好吗?
为人父母,总是想要给孩子最好的。“好”的概念没有统一的标准,那么父母就在价格指标上量化。从最初的尿不湿、奶瓶、奶嘴、奶粉开始,就铆足劲儿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父母都在用自己的物质上限支付婴幼儿哺育。你给孩子用进口的,那我就不能用国产的;你给孩子上早教班,我的孩子就不能在家玩;你给孩子上私立的学校,我就不能选择公立……不然,作为父母就是输了。给孩子提供“最好的”的确可以缓解一部分父母的养育焦虑:你看,我都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孩子最好的了,我已经尽力了,至于孩子未来发展怎么样,已经不是我能控制的了。
虽然现状如此,但是父母们也常常会发现,往往那些跟风买回来的、众多专家推荐的益智玩具不如路边的一只蚂蚁对孩子更有吸引力;那些花重金报的早教课程,丝毫吸引不了孩子的兴趣,也没开发出孩子更多的特长;掏空了家里几代人的口袋搬去了市中心的学区房,孩子的成绩并没有什么起色……所以,最贵的就是最好的吗?
很多时候,父母选择了给孩子承受范围之内的“最贵”,其实某种程度上是为了减轻自己内在的焦虑。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发展,现在已经无法简单定义什么是“最好”。养育,很多时候父母最需要的是要和自己内在的焦虑抗衡。
现状与迷思2:
技多不压身,是有价值的筹码吗?
对未来的不确定感,让父母们在养育过程中陷入无处不在的焦虑之中。网络上资讯更是时不时冲击着父母的内心。我们每天可以看到“别人”的故事,知名的、不知名的,陌生人的、身边人的,符合大众价值观的或是让人跌破眼镜的……我们的观念、认知时时刻刻被挑战、被刷新。越来越迷茫的父母无不怀着一颗脆弱的心脏,在养儿路上艰难前行。只要读书好至少能谋得一个饭碗的简单想法在新时代的潮流下早已被击碎。处在一切皆未知的潮流漩涡中,自己的处境都倍感飘摇的父母不得不去想:到底要孩子学点什么才能保证他们未来有立足之地呢?
迷茫中的父母能怎么做呢?他们不得不信奉“技多不压身”,他们带着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奔走在从一个特长班到另一个特长班的路上。随便在一个幼儿园外做一个街头采访,询问你家孩子都在学什么特长,你会听到各种各样不同的答案。孩子报四五个特长班的比比皆是,学习的内容更是多种多样。钢琴、游泳、画画,这已经是标配。滑冰、棒球、击剑这类以前小众的项目也不再高冷。英语?更不能算“特长”了吧,更有学习法语、日语、德语的。除了以前我们认知的常规“特长”,还有小小年纪学习烘焙的。信奉“技多不压身”的父母一是受到大环境的影响,竞相报班;再则出于内心的焦虑,反正不知道孩子长大以后社会能怎样变化,那干脆多学一些吧!
成功的定义更加多元,父母对于孩子学习课本文化知识的执念减少,但是随之而来的却是希望孩子其他技能的增加。但是这种用金钱和孩子的童年时光换回来的“技能”对孩子到底有多大用?想必父母们心里也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他们只是希望孩子学得再多一点,会得再多一点,似乎只有这样,孩子未来的确定性就会增加一点点。
现状与迷思3:
父母精力投入越多越好?
不管是照书养孩子,还是照着手机养孩子,我们总是能够发现自己在养育上的许多不足。众所周知,基因和环境共同决定着人的成长。很多父母认为孩子已经出生,先天的基因我们已经无力去改变,那么就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后天环境吧!作为父母,我们要付出得越多越好。
从孩子出生开始,父母被教育得不仅要提供给孩子生理上的安全,还要照顾他们心理上的需求。父母们总担心自己做得不够好,他们事无巨细,亲力亲为。受到这一类理论影响最多的往往是母亲,所以一旦孩子出生,新晋妈妈们就会把孩子当成生活的重心,而由于社会因素、家庭因素、性别因素等的共同影响中国普遍存在“丧偶式育儿”现象一边是疲惫不堪、焦虑不安的母亲,一边是屡被指责而又无力参与育儿的父亲,两者之间形成了难以调和的矛盾。
亲子关系大于夫妻关系、育儿分工不对等的家庭现状,加之把孩子当作家庭重心的模式,无论父亲还是母亲都希望伴侣能够为孩子付出得越多越好,这样的养育方式使家庭陷入养育的泥淖中,越挣扎越焦虑。
Part 2 看世界:能告诉我们什么样的未来
我们把问诊的目光看向国外,其实无论教育质量排名第一的芬兰,还是传统的教育强国美国和英国,在不确定的未来面前,一样面临着种种挑战。
芬兰
9个月大的婴儿就可以送去幼儿园,重视自然的接触
近年来,教育领域最令人瞩目的新兴国家当属芬兰。芬兰在多项国际教育排名中名列前茅,原本的北欧小国成为名副其实的教育超级大国。经济学人智库调查世界各国幼儿教育的质量后也认为,芬兰的幼儿教育质量排名世界第一。
在芬兰,大部分父母会将刚出生不久的孩子送到日托机构,婴儿9个月就可以去幼儿园上学,幼儿园被称为孩子们“白天的家”。
这样的安排一方面是与国家高福利制度的支撑紧密相关的一一芬兰的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都是免费的;另一方面,也和芬兰以及其他一些北欧国家在性别公平领域的长足进展紧密相关。这些北欧国家意识到现代社会人口出生率低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性別不平等现象:女性一方面受到了更好的教育,在工作中做出卓越贡献;另一方面,又受到传统性别分工的影响,不成比例地担负着照顾家庭,尤其是幼小孩子的责任。而这种分工也导致职场女性因为生育而造成自己职业晋升的困难,而在职场上得以施展自己能力的很多女性就选择少生甚至不生的策略。为了扭转这个现象,一些西方国家,尤其是以芬兰为代表的北欧国家,开始推出一些关注性别公平的生育、就业和早期教育政策,包括强制父亲休足够长的产假,在公共观念和设施上让父亲和母亲都能轻松带娃出门,国家高质量免费日托,以及提升幼教领域教师的质量和意义与价值感等。
一方面,由于芬兰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整体教育质量较为均衡,芬兰人没有明显的学业竞争压力,他们更看重早期幼儿身体素质的养成和与自然环境的接触。在芬兰的日托和幼儿园没有正式的课程,0~6岁的孩子在幼儿园每天玩耍的时间为4~5小时,包括老师带领的团体游戏、自由游戏时光和户外活动。
另一方面,没有竞争压力并不等于不重视学习启蒙。幼儿园里没有给孩子正式的测评,但针对阅读,政府会派专门的老师进行针对阅读能力的评估,通常会有一位特教老师、一位心理学者、一位口语治疗师。这种评估团队的组建也体现了芬兰早期教育把儿童的学习和社会情感的发展视为一个整体,这并不单纯是一个“学术能力”的评估,而是与儿童的身心健康连接在一起进行的。
英国
政府投入关注弱势家庭,建立并帮助推行标准化体系
比起芬兰,英国近些年一直在加大对早期教育的国家干预和支持,在某些方面希望追赶上芬兰的早期教育,同时,也有独特的英国特色。
英国在早期教育方面的性别公平推动远远低于芬兰。比如,英国没有公立的日托或幼儿园体系,而私立的体系费用较高,很多家庭的母亲都选择成为全职妈妈的形式来保证对孩子的照料。英国也意识到丧失这部分劳动力对社会的负面影响,以及对儿童早期干预的重要性。因此,英国连着三届政府都在不断地按照四个方向投入:
加大对弱势家庭的经济支持,以逐步减免这些家庭的幼托成本。目前3岁以上的孩子可以有半天的免费进入幼托机构的津贴,对于弱势家庭可以是全免。
建立社区服务中心,对那些无法送孩子去幼托机构的家长提供各种免费的服务。包括对父母的培训,对母乳喂养的指导,对孩子开展的各种集体活动以及免费定期的健康检查等。
对大量弱势家庭进行家庭教育干预项目。英国关于如何有效地陪伴儿童、如何以儿童为中心的方式管教儿童等方面的早期教育理念走在世界前列,并把这些理念大量运用于家庭教育干预项目中。
以建立标准化体系的方式提升早期教育的质量。英国的幼儿教育大多采用英格兰早期基础阶段教育体系(简称EYFS),这是世界权威的婴幼儿早期教育标准之一。这个标准包含7大发展领域(个人、社会和情感的发展;沟通、语言和文字;身体的发展;读写;数学;对世界的理解;表现力和艺术设计),制定了28项早期教育目标。
根据EYFS,孩子的读写能力是能够在早期被开发出来的,英国也积极鼓励孩子尽早开发这方面的能力。因此,英国的孩子3岁就会在日托中心学习读写,进行对字母和单词的学习。4~5岁开始系统地学习识字,逐渐实现自主阅读以及英文书写。但EYFS也强调,一定要遵从孩子的发展规律,选用合适的教具及适龄的教学方法。
美国
从20世纪开始,美国就出现了父母过度保护、过度精细化养育孩子的趋势
“直升机父母” “棉花糖儿童”和“过度养育/精细养育”,这些说法都来源于美国。这种趋势,一方面是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新生代父母有了更多的资源和时间来照料孩子;另一方面,更加深层的社会和经济原因成为父母“精细/过度养育”和过度保护背后的“推手”。
“推手”之一:早期教育市场的资本化。
与上述三个国家相比,美国早期教育资本化启动最早,规模最大,速度最快。当父母希望给孩子“最好的”照顾的时候,各种商业机构就充分利用这种心态而不断复杂化各种养育产品:从复杂的奶瓶系列(消毒器、热奶机器、保温机器、夜间喂奶机器……),到复杂的育儿知识(从睡觉、喂奶、换尿布到抱娃姿势,涉及育儿的方方面面,父母似乎都需要聽专家的意见)。新手父母已经被这个市场所包围,而越来越不知道怎么做父母。
“推手”之二:国家保护机制的退缩,社会共同体的消失。
提出“精细/过度养育”这个词的著名教育和社会学家Sharon Hays指出:“现代美国妈妈的所作所为远远超过了6岁之前儿童的简单需要——食物、温暖和安全”,妈妈们这些“超出的部分”,正被社会越来越“正常化”。比如越来越多的中产阶级女性觉得带孩子学习游泳、柔道或舞蹈是必需的;母乳喂养需要一套科学的方法才能得以实施;一位好妈妈必须非常小心地与孩子“商量”,否则就会被贴上“粗暴” “不民主”的标签;传统育儿方法必须有科学或技术的支持才是“正确”的、“与时俱进”的……这意味着,妈妈们必须不断依赖专家和专业知识,而且涉及的专业领域几乎无所不包:营养学、儿童医疗、食物安全、出行安全、社区安全及各种教育理念……
这些众多领域的专业知识,本应该由一个社会的健全机制来沟通保护我们的孩子;现在,当资本大肆进入这个环节之后,当政府逐步退却之后,成人普遍没有了安全感,也没有了过去“吃百家饭,穿百家衣”的社会共同体。因此,妈妈们和她们所代表的一个个家庭孤军奋战,而且越来越怀疑其他人在养育上的介入,对孩子的保护也变得越来越强。由“精细/过度养育”开始,到“直升机父母”的控制欲,最后到“棉花糖儿童”的养成,这三个词构成了育儿过程的恶性循环。
美国教育似乎成为了一个被“批判”的对象。其实,很多好的理念如重视儿童身心健康,国家建立社区教育中心来为家庭提供支持,及提倡儿童与自然环境的融合等,在美国也有众多的实践和发展。而美国存在的这些早期教育问题,其实仅是个缩影,已经在全球化了。专家有话说
不同国家的教育特点有共性,也有差异。不同国家的做法与其说有绝对的好坏之别,不如说都是扎根于自身社会的特点和社会发展的实践而衍生出来的。
儿童的玩耍,与自然的亲近,并不一定意味着孩子学习不重要,而是如何来看待“学习”,比如英国有完整的早教理念体系,芬兰有对阅读的重视,日本则把学习的重点放在集体生活所需要的道德规范上。而通过美国早期教育的问题,我们看到了很多流行理念背后的社会问题。
近5~10年,一些西方的早期教育理念逐渐进入中国,包括强调父母对孩子早期陪伴的重要性、提倡以儿童为中心的养育方式、强调孩子的身心健康,尤其对心理的关注比例大大提升。这些趋势与世界上很多国家都非常类似。但是,由于我们国家教育资源不均衡,社会上升路径仍然与应试、学历紧密挂钩,加上很多中产家庭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教育的压力仍然向低龄蔓延到了幼儿早期教育阶段。因此,“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说法仍然经常被提起。与此同时,西方早教理念的引入与孩子成长后面临的应试教育的冲突,给中国的家长带来了更多的分裂和焦虑。希望积极接受西方教育理念的中国父母,看到西方理念可取之处的同时,也能够跳出他们的束缚。
生育与养育问题,与性别平等、女性地位紧密相关,与社会资本的发展相关,与我们社会共同体建立(或消失)的现实相关。现阶段,国内大部分父母还需要依靠自己及自己的家庭养育0~6岁的孩子,因此也肩负了更多的责任。希望父母们不用太过焦虑于自己的育儿观念是否太过强调学术或太过倡导自由,而能找到最适合中国社会环境下符合自己家庭文化的平衡点。
Part 3 面对未来我们能给娃什么
每一个未来都是当下的远方,面对不可预知的未来,我们现在能给孩子哪些他所需要的养分?对孩子而言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人格教育、感性经验积累是父母的首要任务
我先讲一个自己的故事。一天,我在网上搜索“老子”,过去一个学者可能需要积累十几年的学术成果,我在半个小时内就全部汇总完了。之后我又在《道德经》里搜索“道”,很快就汇总了“道”这个字在《道德经》中出现在哪些语句里、所指如何,最后得出一个结论: “道”在《道德经》中,概念是不稳定的、模糊的、不断变化的。这么深入地对老子的认识,我仅仅不到一个小时就完成了。这说明什么?历史上学者所做的大量工作,全都会被现代信息技术所取代。那么现在家长让孩子机械识记的很多东西,比如早早地识字、背唐诗宋词,在他们长大后可能都没有用了,因为在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时代,只要一个手指头就都有了。所以,对0~3岁的孩子来说真正重要的、影响未来人生的,并不是知识的学习,而是下面这些方面:
提供无条件的爱,给予孩子安全感,培养健康明朗的人格
很多家长存在一个问题,他把对孩子的爱和孩子的表现——“乖不乖”“会不会”关联在一起。于是,孩子会感觉到,妈妈的爱是有条件的、有前提的,如果我没做好,就会失去妈妈的爱。这种体验会影响安全感的形成,而安全感缺失所产生的阴影,是一生都抹不去的,哪怕未来获得了很高的成就。所以,一个健康饱满的人格、阳光自信地迎向未来的素质,是家长最需要在孩子3岁之前培养的。我们不知道未来是什么样,但是我们坚信未来是美好的,这是需要教育的,这种习惯性的、对世界安全感的判断,是非常重要的。
保護孩子认识世界的兴趣
人探究世界的欲望,是未来取得成功的重要心理元素之一,保护孩子对世界强烈的好奇心、探究欲是父母的重要任务。孩子天生有探究欲,比如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拿到—件物品;他们打破砂锅问到底,问这问那…--在这些活动中,孩子培养了探究世界的习惯,并在这样的习惯中获得了强烈的成就感,这正是成功人士探究世界、解决问题,强烈的探索和学习欲望等关键心理品质的萌芽。但很多家长在机械识记的教育过程中把孩子探究世界的欲望破坏了,这是很得不偿失的。
把积累感性经验作为一个非常关键的任务
人的素质发展有关键期,童年是感性经验积累的关键期,然后才是符号的学习、逻辑关系的建立。什么是感性经验?见过日月、见过山水、见过草木……当孩子有了丰富的感性经验,你告诉他“树”时,他脑子里浮现的是郁郁森林、阵阵松涛,只有当文学教育建立在对世界的真实感触之上,才能让孩子体悟到真正的诗意。所以,让孩子识字之前,一定要让他接触过这个字所指示的意义,让孩子背诵唐诗前,一定要让他感受过诗句所描述的意境,可很多家长忘了这点。
在童年的时候,最需要积累五大感官的感性经验——视听味嗅触。让孩子去见高山大川、朝霞落日、森林草木、大量的博物馆;从小浸泡在丰富多彩的、高品位的经典音乐中;体验各种各样自然的气息、味道……孩子3岁前的教育,应该是完全的感性教育、审美教育,是大量感性经验的积累。最不明智的,是把发展这些重要素质所需的时间,用来发展将来可以学习的知识技能,而换来“赢在起跑线,输在终点站”的结果。
让孩子学习社会规则,学会如何与他人交往
我们听过、见过很多孩子严重闹人、完全没有规则意识的案例,孩子之所以这样,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孩子最初开始产生社会意识的时候,家长没有让他养成遵从社会规则、控制自己行为的习惯。当孩子两三岁开始区分世界和自己的时候,他有一种很强的想法,想看看自己能在多大程度上操控这个世界,这个时期刚好也是培养孩子自律能力、自主性的关键期,但很多家长没有进行相应的教育,以致孩子很大了仍不能遵守社会规则,甚至走上犯罪道路,这是很严重的问题。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在0~3岁的时候,有大量人格教育的任务、感性经验积累的任务。而很多家长把学习知识放在了首位,甚至在学习的过程中,伤害了孩子的安全感、妨碍了健康人格的形成,直到孩子长大了,发现孩子有各种问题,但他不知道其实童年已经注定了成败。
不要把孩子教育成更好的机器人
孩子们面临的人工智能革命
现如今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l)已无处不在,并且渗透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乏新闻声称人工智能或机器人将会抢走人类工作,最后统治全世界,相关的电影也不胜枚举。根据世界经济论坛最新发布的《就业前景报告》,到2022年,现有的7500万个职位将被自动化取代。
但我不认为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人工智能或机器人会统治世界,因为人工智能和人类相比,仍然很年轻,它只不过是人类的一个创造罢了。人类训练它成为什么模样,它就得是什么模样,它只会执行被要求的事情。比如,为了训练人工智能识别“狗”,科学家需要先输入10万张种类、大小和位置各异的狗的图片,这样人工智能才能在网上的任何图像中识别出“狗”,目前人工智能大多采用这种模式匹配的方式。相比之下,人类儿童只要接触过狗的图片、录像,并且在现实生活中看到过,他通常会在上小学之前就对狗有一个相对全面的认识。
当然,当被输入大量数据时,人工智能的学习速度很快,它们会变得越来越智能化,因为按摩尔定律其计算能力会呈指数增长。人工智能的确非常擅长做标准化的重复性工作,毕竟,机器人不知疲倦也从不抱怨,从这个意义上讲,工业革命和流水线带来的自动化会取代一部分人力。
相信在未来20年,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将同人类并肩作战,帮助和改善我们的生活。它们将在农业、医疗保健、商业和教育等各个部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承担起人类过去从事的所有危险工作,如高层建筑的消防工作和窗户清洁。与此同时,人工智能的发展也将会净增5800万个就业岗位——这一统计结果与我们读到的许多“坏”消息明显不同。
著名作家马德琳-英格曾说过“选择的能力让我们成为人”,这一观点与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尔不谋而合,在著作《活出生命的意义》中,他说:“一个人所有的东西都可以被夺走,除了一样:人类的最后一个自由一一他可以选择在任何特定情况下的态度和面对生活的方式。”只有人类能够选择与计算概率相反的行动方案。当我们受伤时,机器人也许能够识别情绪,却不能走到我们身边,拥抱说: “我也经历过同样的事情,有过同样的感受,你并不孤单。”只有人类才能鼓励受伤的同伴,共同经历考验、一起疗愈;只有人类才能在情感上彼此联系;只有人类才有灵魂和精神。
科学家马修·利伯曼在他的《社交天性》一书写到,神经科学研究发现,人类大脑神经结构的最核心功能就是使人在社会关系中能相互联系,这种社交需求就和食物、水一样是人类的基本需求。建造关系、培养情感的联结需要时间,如果没有付出时间的代价去处理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艰难过程,那我们和机器人相比就没多大优势和差别。因此,我们的孩子必须学会与彼此联系,且要比我们这一代人做得更好。
这也促使我们思考教育的过程。教育的本质是什么?仅仅是信息传递或技能训练9
著名诗人威廉·巴特勒·叶芝说过,“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大家一定记得,我们学习某一学科时,如果被老师的热情所感染,我们也许会喜欢上这门课,并不是因为学科本身变得有趣,而是因为我们喜欢的人如此热爱它,这使得我们想要了解更多。激情是被感染的,不是被教导的,机器人能传递激情吗?还是只能传递信息?
教育的本质,是生命传递生命的过程,是人育人的过程。机器人不能教育人类,因为他们没有生命,只有人类才能教育人类。
当我们仔细思考了人类所拥有的、机器人永远无法取代的特质后,我们就会知道只有当我们自己充分“人性化”时,才能抚育好下一代。如果我们没有学会如何建立和培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们就无法向孩子们展示什么是“人性化”;我们的孩子将来不被人工智能取代的唯一途径就是他们卓越的“人性”。
这意味着他们要知道如何去爱和被爱、如何玩耍、如何在探索和学习中找到快乐、如何与他人共情,以及如何为自己做出选择,即使所处境地不利于这种选择。我们需要回归到人性的本质,花时间陪伴孩子来跟他建立亲密关系,把他们培养成完整的人——具有同理心、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技能以及与其他人建立联系的能力,以此来建立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我们真正需要考虑的问题是,我们是在抚养一些很容易被入工智能取代的孩子,还是一些无可替代、为即将出现的新工作做好准备的孩子。
最本真的爱与陪伴、理解与接纳
这个时代以超出我们预想的速度飞奔前进,发展的同时伴随着的是浓浓的焦虑。不知何时开始,“不让娃娃输在起跑线上”成为各类教育机构最畅销的广告词。我们迷茫、不知所措、担心掉队,带着家长的责任我们在育儿的洋流中抓取,期望某些“宝典”能引领我们找到捷径与真理。慢慢地,我们忘却了,我们对孩子最本真的爱与陪伴就是孩子最真实的需要,我们对他们的理解与接纳就是他们最初的起跑线。
如何向孩子表达爱?
相信父母都是爱孩子的,只是呈现方式各有千秋,都是真爱,但并非所有爱都充满温情。当我们带着自己的焦虑与期待,很容易就会让爱变成利剑,无意中刺伤孩子幼小的心灵。0~3岁是一个人早期依恋形成的重要时期,“无条件”的爱就显得格外重要,有多少时候我们能做到“我爱你,只是因为你是你”?很多时候我们传递给孩子的信息往往会变成“我爱你的行为,而非你这个人”,当孩子感知到如此,不安全感也就随之而来,相信这是每个家长都不愿看到的。那我们该怎么向孩子表达爱呢?
对于0~3岁的孩子来说,他们有许多行为需要家长的规范与引导,我们可以向孩子传递一个信息,“我爱你,无论你乖与不乖,如果你无法遵守一些规则,我会帮助你”。这样做,一方面会让孩子感觉到安全,不用担心父母是否会因为自己的行为而不爱自己;另一方面,我们依然可以帮助孩子规范他们的行为,给他们一定的引导。如此,最初的安全感就会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生根发芽,最终成为未来道路上给予他们力量与支持的源泉。
爱与陪伴、理解与接纳都不可少
在爱的表达中,理解与接纳是必不可少的,0~3岁的孩子身心都在快速地发展变化,许多行为也并非我们用成人的视角可以理解,了解这一时期孩子的年龄发展特点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孩子一些“莫名”的行为,通常孩子不合常理或令人抓狂的行为背后都是在表达他们未满足的需要。当我们了解了这一点,就会放下“他是故意作对”的想法,随之而来的理解与接纳会更好地帮助他们度过人生最初那些不易的时刻。
当然,让孩子感受到爱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就是陪伴,孩子越小越是如此。真正高质量的陪伴意味着这一刻我与你身心同在。当我们若有所思、心不在焉地和孩子在一起时,他们会生出许多疑惑,如“我是不是不重要?”或是“爸爸妈妈是不是不喜欢我?”如此又怎能希望他们将来拥有足够的自信7所以,当我们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试着全心全意,放下任务与焦虑,只是感受和孩子在一起的全部。
所以,从这一刻开始,试着真正和孩子在一起,带着理解与接纳,享受每一刻当下。你会发现滋养是彼此的,生活在爱与喜悦中的孩子,便会带着力量前行。未来困难又如何,我们带着爱披荆斩棘!
游戏化教育,让学习变得更有趣
游戏并非洪水猛兽
“勤有功,戏无益”是传统中华文化的金科玉律,尤其在学习的时候。即使时代变迁,进入全球一体化、世界文化剧烈融合的年代,“勤有功”还是至理名言。但是,“戏无益”却很难一概而论,游戏并非洪水猛兽。相反,游戏化的教育方式,反而能激發孩子的学习兴趣。
游戏让人着迷的原因
我从小就是一个游戏玩家,游戏是我学习过程中的一部分。因为对游戏的了解和热爱,我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读书时,还设计过游戏。游戏之所以让人如此着迷,主要有三点原因:
首先,任何一个游戏里面都有一个玩点,有的是“大砍大杀”,有的是“竞技速度”,有的是“不断闯关”,还有的是“终极诱惑”,总之一定有一个玩点能勾着你。
其次是有一个目标激励。但是在实现每个目标过程中都设置各种各样的障碍,完成一个又有下一个,就像爬山一样,一个接一个。在不断的过程中又有各种激励,会一直刺激你往前走。最后,在游戏过程中要有不断的积分系统,要让玩家不断地得分,得到自尊心的满足。
除此之外,电子游戏有很强的代入感。游戏和电影还不一样,看电影虽然也有代入感,但是你毕竟什么都没做,只是看。可是在游戏中,你可以变成英雄购买武器去完成各种任务,你也可以变成一名球员,或者赛车手,通過自我控制,不断通关,最终完成整个游戏。
游戏化教育的核心是什么?
如今,具有教育属性的功能类游戏越来越多,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在玩游戏的同时,还能得到思维上的启发和知识上的积累。游戏化学习的实质倡导回归教与学的本质:寓教于乐,让孩子对学习充满主人翁精神和责任感。
游戏化教育的核心是让孩子玩起来,本质上是一种思维方式,当它被运用到教育领域,就会与家庭、社会、学校一起,在孩子身上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
在家也能运用的游戏化思维
对于低幼家庭来说,父母在家也能运用游戏化思维跟孩子一起玩耍。比如,我曾经跟朋友家的孩子玩过一款桌游叫《嗒宝小子动物版>。他那时候3岁,很多动物都认识。我先教他认识每一张牌上的动物,然后拿出两张牌,让他辨认上面有哪个动物是不一样的。为了让他更加感兴趣,我加了一个故事背景,告诉他,他是动物园里的管理员,要查看动物园里哪些动物偷偷逃跑了。两张牌上不一样的动物,就说明今天它们偷偷逃跑了,管理员一定要检查出来。有了这个故事背景,他玩得特别认真。为了给他成就感,只要他查出逃跑的动物,就能获得勋章。就这样,他玩了一局又一局。在这个游戏中,我重点想说的是故事化背景和激励机制,加入这两点后,比单纯考验他找出两张牌的区别,更能激发他的兴趣。
游戏化教育的核心是让孩子玩起来,你只要换一种方式,加入游戏的玩法,就能让学习更有意思。
世界很多彩,要会发现生活美感
世界本来就是多彩的
有人问过我,生下女儿的这3年,你给了她什么?
扳手指仔细算算,除了吃、穿、住、行、读书和娱乐外,应该也和所有的老母亲们操心的是一样的吧?
直到女儿3岁生日的时候,当我眉飞色舞地把精心准备的漂亮的粉红纱裙送到她面前,却得到了一个不情愿又有点嫌弃的小表情时,我才发现,原来女儿钟爱的,也是黑白灰呢!
每个人对色彩的认知,都有着与生俱来的特质。每个孩子在看到第一抹色彩的时候,便知道哪些个颜色会感到温暖和安全。这是人的本能。
回想之前的3年时光,庆幸自己没有告诉她蓝色一定属于男生,黑色一定是脏脏的,抬头一定是蓝天白云,树木花草一定长着绿色的叶子。
这个世界,原本就比那些所谓的必然更多彩。
未来,让孩子自己去感受
孩子们的未来,根本不应该存在必然。毕竟这世界的万物给了我们太多的可能性。什么是软,什么是硬;什么是冷,什么是暖;什么是清新,什么是激烈。在这最放肆的几年时光里,我更希望孩子懂得怎样自己去感受、去体味、去挥洒。
坚实的黄土和细幼的白沙有着怎样不同的质感?同样的一片天空,从清晨到正午,再到黄昏,又都是什么样的温度?同一棵大树,从新芽冒出,到被白雪覆盖,会发生哪些可爱的故事?
带着孩子们,多停下来吧。停下来好好看看自己成长的世界。去看看什么样的烟雨造就了中国山水画的韵味;去看看身边围绕的空气和阳光是如何塑造印象派的瑰丽色彩;去看看射入那小窗里的微弱光线是怎么罩染出酱油色的古典画作……
多去感受,而不只是留下一张伸出两根手指面带微笑的照片。
未来,来的都是生活
孩子的前3年,度过时最漫长,回忆起最短暂。我们停下来所得到的一切感悟,并不会让孩子们知道其中的原理和章法,但是会让孩子们知道这个世界是需要我们用遍了自己的身体和眼睛去发现、去感受和探索的。让孩子们知道这世界的一切都有无尽的可能,而不是简单的必然。
未来,总会来的。来的,都是生活。
让孩子能有一个安定的状态
让孩子有能力处在一个安定的状态
很多爸爸妈妈很着急要在大脑发育的黄金期帮孩子打底,从最基础的语言,到比较进阶的逻辑思维能力,都有这方面的需要,相关产品与服务也非常多。但是,我觉得我们能够给孩子最重要的东西,是让孩子有能力处在一个安定的状态。不过我这里讲的安定状态,和大家常挂在嘴边的佛系是不大一样的。
安定,是对自己的行为有信心
我所指的安定,是一种对于自己的行为有自信的,所以不会因为旁人的反馈而感到不安。其实,多数孩子一开始都是很有自信的,或者应该说是有一点自负,觉得自己都是可以的。虽然在成长的过程中,孩子会逐渐发现自己并不是无所不能的,但真正让孩子对自己丧失自信的,其实是旁人的反馈,特别是主要照护者的反馈。我们很容易告诉孩子,这个你还不会用,那个你做了很危险,不可以做;或是更糟糕的,我们会说,你看看,就是你太不小心,把东西用坏了。当然这也不是说,我们就要无限地吹捧孩子,因为盲目的赞美,特别是赞美孩子很聪明,也是不妥当的做法。
我们该做的是,观察孩子的状态,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孩子肯定与支持。如果你的孩子天性是比较没有自信、发育又稍微落后的,如果你看到他有一次自己可以翻书了,他也有一些得意的表情时,你可以顺势给予一些正面的反馈,建立他的自信心。但是,如果你的孩子天性是有点自负的,本身发育又比较超前,那么在他做了符合发育年龄的举动时,你就没有必要肯定他,而是可以稍微激励他,让他挑战更难的事情,这对提升他的自信反而更有帮助。
安定,是心情上的稳定状态
我所指的安定,也是一种心情上的稳定状态,这不是说一个人就不能有喜怒哀乐的展现,而是要对自己喜怒哀乐的展现有控制能力。在难过的时候,虽然会流泪,但不用多久,就能够收起眼泪,回到平静的状态;在快乐的时候,也不会得意忘形,而是在乐过之后,也能够回到原来的状态。
一直以来,我们华人其实对于情绪的展现是比较隐晦的,我们会觉得不应该把自己的情感,特别是负面情感公开展示。所以,我们常会听到一些爸爸妈妈或是祖辈跟孩子说,不要哭了,不然就怎样怎样……我个人非常反对这样的做法,如果我家的孩子伤心、难过了,我都会让他们哭一阵子,同时告诉孩子,你准备好的时候,可以来找我。假设孩子花很长的时间都还是没有办法处理好自己的情绪,我就会进一步介入,我会问孩子,“你觉得一直哭,会让你比较舒服吗?如果会的话,那么你就继续哭;如果不会,那你要不要先做一些别的事情”。我们越早让孩子体认到有情绪反应是ok的,让他们认识情绪对自己的影响,并且协助他们去面对情绪,这对孩子未来越有帮助。
每个孩子都不一样,我们不可能期待自己的孩子一定会是赢家,那样的期待太不实际了。但我们至少可以支持他们找到自己最适合的位置,用最舒适的方式来面对未来的挑战!
在充满安全感的环境当中,开始对世界的探索
安全感的建立对人生至关重要
对于0~3岁的孩子来说,我觉得父母能够给予的、应该给予的、最重要的就是“安全感的建立”。6岁以前是孩子安全感建立的关键期,等6岁之后再来满足,这个时间就已经错过了。成长当中有很多事只有在特定的时间发生才能带来价值,如果错过了关键期,后期再怎么弥补也收效甚微,因为人的成长是有规律的、是不可逆的。
安全感的建立对应的一个词就是“稳定”——稳定的看护人、稳定的看护人的情绪和稳定的生活环境,这是放在第一位的。当孩子觉得他是安全的、是有人关注的、是有人照料的,他的情绪就会变得很稳定。也只有在安全感充分的情况下,孩子才会去开始他对世界的探索,并衍生出对于他人及世界的信任,感觉到自尊、自信以及对现实和未来的确定感、控制感。所以,“安全感的建立”对0~3岁的孩子来说非常重要。
可我们也看到,现实中并不是每个家庭都能做得很好。大家经常会说一句话:“反正孩子小,什么都不懂”,我们会因为觉得孩子小、不懂,而忽略了一个特别关键的词——“回应”。我们会缺乏和孩子的互动,不能及时地回应他们的情绪表达。成年人的表达通常是通过语言来进行的,我和你说了什么,然后你才去了解我。但0~3岁,特别是0~1岁这个阶段的孩子,他们虽然是有思想的、是想要表达的,但是由于他们还不能很好地运用语言这个工具,所以这个阶段的表达更多的是靠哭、靠笑、靠表情、靠动作,这种表达同样也需要我们成年人的回应。我们哪怕只是给孩子一个表情、一个手势、一个动作、一个拥抱,也会让孩子感觉到我是被人关注的、有人爱我、有人在照顾我、有人愿意和我互动,但是我们和孩子之间这样的互动太少了,我们抹杀的是他内心当中对于尊重的需求。
给孩子“安全”和“回应”
因此,我想给大家两个建议。第一个是“安全”,父母给孩子“稳定”,就会给孩子带来安全感。第二个是“回应”,在让孩子感觉到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地和孩子互动,让孩子的大脑接收到外界的刺激,然后他就开始了学习。这个学习不是语文、数学、英语,0~3岁孩子的学习是探索周围的一切,周围发生了什么?天气有什么变化7这个小朋友和别的小朋友有什么不同?……他对外界的一切都是非常好奇的。一言以蔽之,父母应该给孩子稳定的、安全的环境,以及足够的回应和刺激,帮助孩子在一个充满安全感的环境当中,开始他们对于世界的探索。
好奇心、专注力和合作能力是立足未来的核心
保持好奇心
好奇心是促使儿童趋向并探究新异事物和未知事物的动力特征,儿童的好奇心更多表现为提出问题。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孩子提出的问题越多,那么他在童年早期认识周围的东西也就愈多,在学校中愈聪明,眼睛愈明,记忆力愈敏锐。要培养自己孩子的智力,那你就得教他思考”。作为父母面对孩子好奇的提问,首先要支持并加以引导,不要使用“不知道”这类回答阻止孩子的好奇、好问。其次要引导孩子去思考,并采用辅助手段帮助他们寻找答案。另外,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不断激发并保持孩子的好奇心。
培养专注力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儿童的专注水平不同于成人,尤其是低龄的宝宝专注的稳定性差、容易受外界影响。作为父母,首先,请不要随意给孩子贴上“不专心”的标签,而应将培养儿童的兴趣与专注力结合起来。孩子对感兴趣的事物总会很投入,专注力也越强。
其次,创设安静且少刺激的环境,让孩子一次只做一件事情。幼儿的注意力正在发展的过程中,同时进行多件事情,会损害注意的有效集中。比如,一次给孩子的玩具不超过两个,帮助孩子减少换玩具的频率;在孩子玩玩具的時候,父母要关掉电视,保持安静的环境等等。
第三,在游戏中培养幼儿专注力。家长应该有选择地开展游戏活动,在活动中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专注力。比尔-盖茨的父亲意识到游戏对儿童专注力的重要性,总让比尔-盖茨的外祖母陪他一起玩下跳棋、玩筹码、打桥牌等智力游戏。游戏时,外祖母总爱对小比尔说:“使劲想!使劲想!”这些游戏极大激发了孩子思考的潜能和专注力。
第四,限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经常看电视会使孩子的专注力变差,看电视时,脑电波比平时慢,特别是影响负责思考判断和分析的左脑。
乐于合作
“如果你想走得快,你就一个人走;如果你想走得远,你就一起走。”合作是幼儿未来适应社会、立足社会不可或缺的一种能力。我们平时看到小朋友在一起玩,并不意味着合作,孩子缺乏合作的意识和合作的能力,不会有效协商、分工与交流。父母在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时需要发挥自身的榜样力量,在家庭生活中体现家人合作的积极影响,为他们树立正面的榜样。如家人共同完成打扫任务,分工与合作,最终实现任务,让孩子通过观察、模仿等学会合作。另外,家长要为孩子制造合作的机会,并交给他们合作的方法,让他们体验合作带来的积极效果。
Part 4 《时尚育儿》:O~3岁童年核心清单
未来已来,我们再度寻找教育的真谛,探求0~3岁的孩子到底最需要的是什么,作为父母,最该给予他们的是什么。
提供丰富的探索环境
孩子是主动学习者。最初用口探索,后来手脚的解放更激发了孩子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在安全的前提下,为孩子提供自由探索的环境,协助他去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培育科学探索的萌芽,让孩子形成主动思考的习惯。
重视语言的表达运用
在孩子1岁之前就可“对牛弹琴”,在前语言阶段早早地在孩子的大脑里储备语言,为尽早学说话做准备。大人要为孩子提供丰富的语言环境,通过讲故事,念儿歌来帮他扩大词汇量。鼓励他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尊重他的想法,经常与他对话、聊天,培养凡事沟通的好习惯。
发展想象力
想象是创新的前提。支持他自由涂鸦,允许他异想天开、胡说八道,和他玩故事接龙游戏、角色扮演游戏,遇到问题时鼓励他想办法解决。幼儿的直觉行动思维决定了想象和思维必须借助动手操作才能展开,因此要提供丰富多样的环境和材料,利用组合或拼装玩具搭造型,多做手工活动,变换花样创造新玩法。
陪孩子一起快乐游戏
游戏、玩耍就是孩子的工作,在专注的“工作”中增长智慧、提高能力。要以儿童为中心,本着“孩子为主,大人为辅”的原则,当他主动发起游戏时,大人就不要打扰他,要参与其中也只做游戏的配角;当他不知道怎么游戏或遇到困难时,可适当介入,借机引导。
培养生活自理能力
独立是人格成长的标志。大人对孩子的帮助可遵从“全助一半助一零助”的原则,以达到完全放手。让他逐步学会独立如厕、穿脱衣、洗漱、用餐、睡觉、收拾玩具餐具等。抓住0~4岁秩序敏感期这个关键阶段,培养有规律的生活作息习惯,如按时就餐、入睡,安排好一天的生活。
高质量的陪伴
亲子依恋是孩子心理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3岁前最需要父母给他提供安全、亲密的依恋感,要陪他玩耍、做游戏、讲故事和聊聊天。儿童具有吸收性心智,他的心灵会吸纳周围环境的一切,包括父母的态度、表情、情绪等,因此越是年幼,越要有高质量的陪伴,要看见孩子的内心需要,积极回应孩子的需求,捕捉孩子的情绪,感受孩子的内心世界,理解孩子的情感需要。
培养自信力
孩子一出生就要依靠父母的精心照料和积极应答来建立足够的安全感和自信心。孩子能从父母的眼神、言语、情绪、表情中读出父母是否爱他、在乎他,从而建立信任感和自信心。因此父母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要接纳他的情绪,满足他的内心需求。到2岁自我意识萌芽时,父母要尊重他的想法,理解他的叛逆和执拗,与他平等对话,并合理引导。
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孩子爱上阅读的第一步是爱上给他诵读的父母。亲子共读中的亲情互动,父母讲绘本时的神态、情绪,故事的生动有趣,都会让孩子迷恋这种氛围。选择色彩丰富、故事情节简单、叠词多、语句重复的绘本,还能丰富孩子的语汇;顺应孩子喜欢重复讲故事的需要,能给他带来满足感和安全感;表演故事里的主人公,又能增加無穷趣味。
鼓励孩子与同伴交往合作
亲子间的互动能为以后的人际交往提供范本,因此要重视和孩子的积极互动,如亲吻、抚摸、拥抱、眼神交流、对话等。把孩子置身于交互性强的人际环境中,让他多与人接触,教他礼貌用语,鼓励他与同伴分享,主动帮助他人,学会与人合作。对于害羞、胆怯的孩子可和他玩敲门做客、打电话聊天和过家家游戏。
发现孩子的兴趣所在
旺盛的生命力促使孩子每天都在不断探索和学习中。父母要在孩子的日常活动中去观察他的喜好,发现他的兴趣闪光点,跟着他的兴趣走,把兴趣点燃,巩固发展下去。多创造条件和环境,做做手工,唱歌跳舞,挖掘艺术潜能。走进大自然,观察景物,简单劳作,感受大自然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