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如何从语文课本的学习中加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积累

2019-05-14杨继红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中华比赛课文

杨继红

摘 要:在小学阶段系统地普及和强化中华传统文化知识,让学生逐步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有一个清晰的认知,这是我们的语文教育必须要做的。在小学六年的学习生涯中,如何充分利用语文教材讲出、讲好、讲精,并能让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由喜爱变成热爱,再变成愿意传承它,经过我们课题组老师一年的实践,总结出可以用下面几个方法:首先要根据课文内容有针对性地学习;其次要注重对传统文化的切身体验,在学习过后策划几个重要节日的活动;最后再用比赛的方式巩固知识,促进学生的思索。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 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5-0142-02

在小学阶段系统地普及和强化中华传统文化知识,让学生逐步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并随着年龄、学龄的增长而逐步积累,这无论对老师,还是对学生,都是一个全新的、富有挑战性的话题。中华传统文化时间跨度漫长,内容博大精深,形式繁复多样,如何在小学六年的学习生涯中,充分利用语文教材讲出、讲好、讲精,并能让学生由喜爱它变成热爱它,再变成愿意传承它,这是课题组老师面临的最大挑战。经过长时间的教学实践,以及组织和策划的几个必要的活动,我认为,小学各年段学生从语文课本的学习中加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积累,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展开和进行。

1 根据课文内容有针对性地学习

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的语文教材中,每一册都有与中华传统文化相关的课文,这些传统文化包括年节习俗、各地风俗习惯、风土人情、对联、歇后语、灯谜、戏曲、中国独有的姓氏文化及百家姓,等等。怎样在课堂上既能完成教学任务,同时,又能对课文中涉及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知识进行有效的学习、拓展和延伸呢?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点:

1.1 精选课文,并能抓住里面涉及到的传统文化知识

涉及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的课文,有可能是一篇文章,也有可能是在每一單元后面语文园地的“日积月累”中。不同的课文,它所涉及到的传统文化知识是不同方面的,有的一册教材中,这样的课文有几篇,而有的只有一篇或是零星的一点,还有的是以前的教材中曾涉及过的。所以,在决定哪一篇是符合条件的、有延伸和拓展价值的课文时,是需要把六个年级十二册教材放在一起甄选的。通过比较和选择,就可以选定各有侧重点的课文。比如一年级第二册中,涉及到中华传统文化的课文有《姓氏歌》《端午粽》两篇。这两篇课文一个是有关中国姓氏文化的,一个是有关端午节的,而这两者恰好都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组成部分,选定这两篇课文,就可以延伸和拓展出许多相关的内容,这就是比较有价值的课文。

1.2 教学任务要完成,然后辅以必要的补充和拓展

选定了合适的课文,在教学时,首先要保证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按照正常的教学步骤来推进教学,不能因为有另外增加和扩展的材料而挤压和减少应有的教学内容。在教学任务完成之后,可以利用课堂上收尾的时间,或是其它活动课的时间,用事先准备好的材料把所学课文中需强化的传统文化的知识进行增容。

有关所学课文中所需补充和拓展的知识,根据每篇课文教学的需要,可以放在一节课开始时进行简要介绍;可以在课文学习过程中,根据情况适当插入;可以在学习完后,专门就有关知识点进行补充和扩展。而这需要上课老师在备课时就要提前考虑好。

1.3 方式方法要多样,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

对课文内容的学习与对相关传统文化知识的渗透要注意两者的贴合,不能生硬分开、泾渭分明。这就要求老师在备课时,就要把方式方法都备进去,即该在什么时间提到,该用什么方式提到,是以学生为主体,还是以老师为主体,是采用纯粹的文字资料,还是加入图片或视频资料,等等,这些都要考虑到。其实,需要渗透和强化的传统文化知识,很多都是学生很感兴趣的,而且,也是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因此,要想办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都参与进来。比如,可以布置预习作业,让他们在家上网搜集相关资料,把要点摘抄下来,上课时交流;可以把相关的传说、有趣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可以小组合作,互相补充自己的资料;也可以由老师进行补充介绍,或是在教室一体机上放出音频、视频,使学生获得更具体、更直观的印象。总之,形式丰富多样,会让学生更愿意投入心思,也会更容易获得深刻印象,教育的效果就会更好。

1.4 要根据不同年段学生的年龄特点来决定具体的教法

小学的六个年段中,学生从六七岁到十二三岁,年龄差距是很大的,这就决定了老师在对传统文化的知识进行强化时所用的教法是不能一样的。低年级学生知识面窄,知道和理解的词语不多,对几千年的历史更是几乎一无所知,所以,在做相关拓展时,一定要想办法讲得浅显、生动、易于理解和接受;由于识字量不够,也不适合让学生查找资料,更多的是以老师的讲解介绍为主;同时,还应注意引导,让他们有机会想和说,尽量把思考和表达结合起来。对于中年级学生,则可以试着让他们自己去查找资料,鼓励他们在课堂上勇于交流,并能学着补充别人没有说到的内容。而高年级学生,知识量有了一定的积累,表达能力也进一步提高,可以放手让他们查找资料,可以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进行扩展锻炼,学习提炼要点,也可以让他们尝试表达自己对相关传统文化的想法。总之,对低年级学生易浅易直观,高年级学生可加大难度和深度。

2 注重对传统文化的切身体验,策划几个重要节日的活动

中华传统文化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体现在年节习俗方面的,祖先留下来的年节习俗很多,而这些年节习俗包括了许多民俗特色、饮食文化、神话传说、仪式典礼等等,它们都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小学生虽然年龄不大,但从小在这样的年节习俗中长大,再加上在课堂上的学习和认知,对很多年节习俗是不陌生的。在相应的学习之后,选择几个典型的、重要的节日,如春节、重阳节、中秋节,指导和引领他们进行相关的活动,这样的活动要最大限度地由他们自己策划,自己定方案,自己查找资料,并自己去实施,老师仅仅起到指导、辅助和总结的作用,让参与的学生最大程度地投入进去。这样不仅能巩固所学所知的有关传统文化的知识,而且通过深程度的参与,加深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体验和感知,体会到传统文化不仅是传统的,而且还是鲜活的,是浸润在普通人的生活中的,是我们的生活不可缺少的。这样一来,由书本获得的知识就转化成生动可感的生活实际,学生就能更加体会到传统文化的博大和生命力,对自己民族的文化会记忆更深,也更加认同。

3 用比赛的方式巩固知识,促进思索

为进一步巩固已获知的传统文化的知识,检验学生们的学习成果,深化体验,促使他们对传统文化尝试必要的、独立的思考,在进行了学习和活动之后,还要再进行竞赛。以学生和学校的实际来说,比较适合的有作文比赛和知识竞赛两种。

作文比赛以“爱我中华传统”为主题。学生们在前面的学习和活动中,已积累不了少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知识;而这些学习和活动,又往往促使学生加入自己的思考和情感,很多学生已表现出“很有话说”的样子,举办这样的比赛就是让学生把自己的情感、态度、思想、观点有机会表达出来。

作为一次比较复杂的活动,“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竞赛”放在最后举行,学生们要准备材料,要进行专门的识记,要扩充知识来战胜对手。这样强烈的竞争,既能锻炼学生敢于迎接挑战的勇气,也能在竞争中完善知识,增加储备,是对所学过的所有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的一次大回顾、大检阅。

这两次比赛是在六年级学生中进行的。事实证明,在这样的比赛中,学生们的收获远超老师的预期,学生们的表现也远超老师的预期,比赛的效果非常好,达到了举办的目的。

4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各年级段学生从语文课本的学习中加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积累,是有特定意义的,是值得老师精耕细作的,它不仅非常可行,更是可延伸、可推广的。它的精髓将会影响学生今后的人生,成为他们永远的精神财富;而每一个学生,也将会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发扬者。

猜你喜欢

中华比赛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最疯狂的比赛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