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情入境,协作探究,碰撞会话
2019-05-14袁小荣
袁小荣
摘 要: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了教育技术的全新革新,在如今网络科技日新月异的条件下,我们课堂教学也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将网络科技引入课堂教学,不仅极大的丰富了课堂,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更使课堂更加高效。本文就网络环境下的初中历史教学略谈点滴实践的体会。
关键词:情境 增加容量 自主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5-0084-01
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不断推进,互联网走入了千家万户。网络上的资源丰富而有趣,详细而生动,是帮助教师顺利完成历史课堂教学的便捷工具。如何将网络资源合理地应用到课堂实践当中,是我们在大时代背景下需要探究的问题之一。下面就结合具体实例,谈谈利用网络进行初中历史教学的优势所在。
1 利用网络,再现历史情境
情境教学是初中历史课堂中经常用到的教学方法。音像所带来的视听和感官的刺激,是语言所无法代替的。而网络恰恰可以为我们提供创造情境的各种素材。合理地运用网络,找寻具有时代特点的图片或视频,帮助学生还原一个生动的历史场景,可以让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从而对历史事件或人物产生更为直观的感受。
如,在教学初中历史《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这一课时,教师就充分地利用网络资源,对宋朝的社会风貌进行了还原。首先教师在网上找到了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动态图片,配上悠扬的乐曲,直接就将同学们的思绪带到了北宋的汴梁城。学生一边看视频,一边来思考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汴梁城里百姓生活的状态是怎样的?通过视频学生可以回答出宋代的商业很发达,有外国人出入汴京城,在市井之上可以看到戏剧等等。之后教师再出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宋代文物的图片,让学生进一步的感受到大宋商业的繁华,并试着描绘“生活在宋朝的一天”。最后结合书本上的内容,一起来总结宋代都市繁荣的表现。通过对网络资料的应用,加深了学生的印象。下课后学生们基本能清楚地描绘出宋朝社会风貌,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
利用网络再现历史情景最大的好处之一就是可以让书本上枯燥的内容变得鲜活起来,让死板的文字变得更具有感受性。此外新颖的课堂环节的设置还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积极地参与进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是传统的教学手段,所达不到的效果。
2 利用网络,增加知识的容量
在课程改革下,新编历史教材每课时的内容有所增加。而合理地运用网络资源可以起到增加课堂教学容量的作用。利用多媒体将课堂环节进行合理、有序的衔接,可以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大量的历史信息,构建起完整的知识体系。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前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对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一定程度的了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以初中历史《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这一课为例,首先这一课在时间跨度上就很长,它涵盖了西汉建国前期六十多年的历史,其次本课需要学生掌握的内容较多,汉初时社会的基本状态及各位皇帝为稳定民心而做出的举措都需要学生进行了解。为了让学生快速地掌握本节课的内容,教师先采用图片的形式对汉朝的皇帝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并与上节课秦末农民起义的内容建立起联系,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了完整的时间线。接着让学生自主学习,在教材当中筛选出汉朝统治者为安抚百姓做了哪些举措?最后课堂小结时以连线的形式,让学生将政策与人物对应。这样设计既降低了一定的难度,又帮助学生构建了完整的知识框架。
网络在课堂当中的应用,让很多本来麻烦的事情瞬间简单起来。让学生可以更直观地体会到教师要表达的意图。而且学生对图片的记忆远比对文字的记忆来得更快。合理地利用多媒体,不仅可以增加有效信息的传递,还能提高学生的记忆,真正地实现高效课堂。
3 利用網络,锻炼自主学习
在新课程改革下,进一步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主动学习的意识,也是我们日常教学的任务之一。而互联网技术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便利,学生可以在了解学习目标的前提下,通过网络媒体等手段进行自主学习,自我提高。
如,在教学初中历史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时,教师就将课堂交给了学生。上课之初教师先安排学生进行分组,每组学生选取一个传统节日进行准备。小组之内再进一步细化分工,有学生负责查找节日的由来,有的学生负责查找节日的习俗,有的负责准备节日相关的小故事。第一个环节,让学生按照分配好的任务借助网络寻找答案。第二个环节,让每组的发言人对本组的内容进行阐述,这过程中,可以利用网上搜集到的图片或视频向大家进行说明,其余的本组学生随时进行补充。第三环节,大家将所整理出来的节日汇总,运用电子表格的形式展现出来。这种形式,既锻炼了学生提炼史料的能力,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让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参与者。
将课堂交给学生的这种形式,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做好宏观调控,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以及重难点,防止出现本末倒置的状况。此外网络知识虽然丰富但良莠不齐,教师需要教会学生如何辨别史料的真伪,如何在大量的文字中提取有效历史信息。如果在教学过程当中发现了学生接收了错误的概念要及时进行修改、纠正。
除上述提到的几点之外,合理地利用互联网还可以提高课堂效率,活跃课堂氛围,更好地实现因材施等。但同时,网络环境下的教学也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和困难,比如如何防止错误的信息对学生的干扰,如何准确地提取有效信息这都是需要我们思考和解决的。网络合理应用于课堂,长路漫漫,只有不断的实践,才能将二者更好的融合。
参考文献:
[1] 毛春梅.网络环境下的初中历史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4(35):109.
[2] 毛建清.网络环境下的历史教学[J].中学历史教学,2002(8):4-6.
[3] 王金菊.浅论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历史教学[J].新教育,201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