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学困生”成因与对策研究
2019-05-14赵秀云徐辉
赵秀云 徐辉
摘 要:目前,初中学生英语成绩两极分化现象非常严重,出现了大量的英语“学困生”,这成为英语教师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礼县桥头镇九年制学校为例,通过调查问卷,深入分析和探究“英语学困生”的形成原因,进而“对症下药”,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以期提高义务教育阶段英语教学质量,为素质教育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英语“学困生” 成因 对策 新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5-0078-01
1 初中英语“学困生”现状分析
初中是学习生涯中非常重要的阶段,是小学和高中的过渡阶段,也是各种行为习惯养成的良好时期。随着学习科目的增多,学生学习各门功课的时间相应减少,对每门课的注意兼顾分配不均,这种情况在英语学习中表现尤为突出[1]。随着年级的上升,英语学困生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大。因此,笔者以我校为研究对象,对英语学习情况进行了深入地调查、分析和研究,希望帮助学困生早日“脱困”。
2 礼县桥头镇九年制学校英语“学困生”成因探究
2.1 环境因素
2.1.1 地域环境
桥头镇——礼县白河片6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我校位于桥头镇南峪村,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距离县城区约97公里。我校辐射17个行政村,地处偏远山区,山大沟深,经济落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自然条件差。为了安全起见,学生基本都住校,而女生住校内,20-30名学生挤在15平米左右的宿舍里居住。每周五放学后,住校生要徒步十几公里才能到家。
2.1.2 人文环境
地域条件差决定教育相对落后,村民文化素质较低,思想观念相对滞后,对教育的重视度不够。
2.2 家庭因素
目前,我校学困生中大多是留守儿童[2],父母离异或常年外出打工,甚至有极少部分是孤儿,孩子隔代抚养,缺乏与父母的沟通与交流,在生活中得不到足够的温暖和关爱。住校生缺少家长监督,自控能力差,学习不投入,放学后不主动学习,导致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配合不紧密。
2.3 教育因素
2.3.1 学校因素
基础设施建设陈旧,配套不全,缺乏专业的英语教师,学校无相关仪器、图书,无法达到现代化英语教育教学的要求。
2.3.2 教师因素
我校英语教师队伍年轻,但师资力量薄弱。部分教师既要进行英语教学,还要进行其它课程的教学,无法全身心投入英语教学。此外,由于学校安排英语学科专业培训较少,教师知识更新相对滞后。
2.3.3 学生因素
一是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态度不端正。学生对英语学习提不起兴趣,常常处于被迫状态,上课昏昏欲睡,无精打采,根本无法产生最基本的学习效果。他们缺乏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内在的学习动机。他们不是笨,而是不愿学,不想学,这成为他们英语学习上的绊脚石。
二是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因为没有英语学习的兴趣,因而这部分学生几乎从不预习和复习,长此以往,养成了等待、依赖他人甚至抄袭的坏习惯。学习无计划,无目标,作业质量不高,得过且过。
3 转化对策
3.1 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根据每个学生的基础和能力将他们分为 A、 B、 C三层,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学困生内心深处其实也很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只是由于长期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在课堂上往往不敢开口。笔者认为,教师提问时应尽可能设置一些简单题目,给他们创造答题机会,在学习中鼓励、关心他们。当他们答不上问题,耐心地引导他们,委婉的指出他们的错误,消除他们的紧张心理,让他们始终保持轻松、积极的心态,提高英语学习成绩。
3.2 加强学法指导,增强求知欲
语言不是教会的,而是学会的。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中,让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必备的解题技巧和应变能力。对于學困生,多教会他们一些技巧性的记忆方法,让学困生通过自身的努力,肯定自己的能力,激发他们对英语的求知欲。
3.3 总结成绩得失,及时鼓励评价,努力捕捉学困生的闪光点
在以后的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要给学生做出合理积极的评价。尤其是对学困生,其本身就比较敏感,有时力不从心。要多用激励性的语言,要让他们内心深处感受到与优等生同等的待遇,保证让学困生每上完一节课,都能学有所获。
4 结语
初中英语学困生成因分析和实施对策研究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提高学困生英语学习兴趣,让他们体验学习的快乐,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深思。对学困生的帮助和转化,对我校初中英语成绩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的同时,还要尽量避免出现反弹。要坚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授之以法,导之以行,用热心去温暖学困生自卑的内心,用关心去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用真心去呵护学困生。在学校的大力支持、家长的积极配合下,不断改善英语教学现状、提高英语教学水平及英语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梁威.留守儿童教育手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7.
作者简介:赵秀云(1992-),女,甘肃礼县人,礼县桥头镇九年制学校英语教师。
徐辉(1995-),男,甘肃礼县人,礼县桥头九年制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