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模式探索
2019-05-14苗青
摘 要:大一新生入学后在心理、学习、生活等方面不同程度地出现适应性障碍。本文结合121份有效调查问卷,分析新生入学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新生常见的几种适应性障碍,提出解决新生入学教育问题的对策,探索“五结合”入学教育模式,增强入学教育的有效性,进而营造优良校风、学风。
关键词:新生入学教育 适应性障碍 五结合 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5-0026-01
由于教育体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高中毕业和大学入学这一交汇阶段“不衔接”问题日益凸显,很多新生入学后在心理、学习、生活等方面出现适应性障碍。从表面上看,这属于新生的适应问题,但深层次上则反映出高中与大学教育的衔接问题。2017年10月中旬,笔者针对我校新生适应情况、入学教育的内容形式等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和专题调研,发放133份问卷,回收121份问卷,尝试对入学教育模式提出自己的思考。
1 大学新生常见的适应性障碍
1.1 心理适应障碍
调查显示,121名新生当中,71.3%的新生认为现实的大学生活与预期有一定距离,不太相符,这一现象如不及时解决很容易造成心理问题;33%的被调查新生认为“人际关系”是现阶段自己最大的困扰。新生心理适应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紧张焦虑,容易走极端。在121名新生中,37%的新生认为自己的生活习惯“变化很大”,新生刚离开父母的呵护开始独立生活,会对周围的环境产生不适,大学生活中微小的比较都可能造成他们的紧张、焦虑。同时,新生尚未接触社会,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弱,遇到一些打击很有可能走向极端。
消极被动,回避问题。25.8%的新生坦言自己“不适应”大学生活,部分新生入学后,面对全新的环境,逐渐丧失了自我主张。面对老师的批评与指导,一些学生虽然能够态度较好地接受,但没有行动力,经常通过打游戏等方式回避问题。
与周围人际关系紧张。笔者发现,33%的新生受到人际关系的困扰。大部分新生都是独生子女,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与同学之间缺少相互尊重和理解。人际关系是大学新生最大的压力来源之一,如不能较好地处理人际关系,新生很容易变得孤僻,甚至走向极端。
1.2 学习适应障碍
学习动机不明确,动力不足。调查显示,只有27.3% 的新生表示“学习热情很高”,而“学习动力一般”和“完全没有学习热情”的学生分别占61.4%和11.3%,17.6%的新生表示“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没有了高考的压力,很多新生开始懈怠、迷茫,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学习,丧失了学习热情,将享受每一天的生活作为人生目标。
学习方法不对,能力欠缺。当被问及“是否适应大学的学习模式”的时候,31.9%的新生选择“不太适应”,只有13.6%的新生认为自己“很适应”。工作中我们常发现,有的学生入学分数很高,一段时间之后成绩却出现下滑;有的学生入学时成绩并不突出,却因为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坚持学习,专业成绩逐步上升。大学以自学为主,没有老师的“耳提面命”,很多同学便不会学习了。
1.3 生活適应障碍
日常生活环境发生变化,不适应集体宿舍生活。大部分新生是第一次到异地求学,大学的校园环境、宿舍管理、作息安排等都会引发新生的不适应感。61.7%的新生认为自己不适应大学的作息安排,23.9%的新生不喜欢集体宿舍生活。
业余时间增多,不懂得合理安排生活。大学除了日常学习外,有很多需要合理安排的业余时间。调查中,53.5%的新生表示自己不喜欢“自我支配课余生活”,19%的新生以为自己的业余生活“比较贫乏,不知道该做什么”。9%的新生则选择废寝忘食地学习,尚未意识到业余生活对于开拓视野、培养性格、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这些情况都需要学校加以正确地引导。
2 “五结合”入学教育模式的探索
根据我校121名新生的真实表现和问卷调查,结合理论思考,本文尝试提出“五结合”的入学教育模式。
2.1 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
新生入学,学校一般采用以专题讲座为主要形式的理论教育,然而调查显示,35.7%的新生对理论教育较为抵触,接受度不高。因此,学校应整合资源,利用教学科研基地、社会实践基地、实习见习基地等开展实践教育,增强学生直观感受,让理论教育贴近学生,突出实践教育的互动性和体验性。
2.2 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相结合
学校应发挥专家学者、学科带头人的引导作用,让他们参与新生教育,协助新生开启大学之门。学校可以利用校内宣传栏、LED屏、校报校刊等,通过良好的校园文化对新生产生直接影响。
2.3 广泛性教育和针对性教育相结合
广泛性教育包括校情校史、军事理论、理想信念、规章制度、专业介绍、心理健康等,这些内容是不能抛弃的。在做好广泛性教育的同时,学校需要根据学生提出的具体问题开展针对性教育,我们要针对不同学生提出的不同要求开展工作,将广泛性教育与针对性教育相结合。
2.4 官方教育和学生组织教育相结合
52.5%的新生希望学生会、社团等能参与到入学教育中,这提醒我们除了教育管理工作者对新生的引导教育外,要注意发动学生组织的力量对新生进行入学教育。
2.5 集中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
集中教育指面向所有新生的大规模教育,个别教育指将入学教育的各项内容分散穿插于不同院系的教学实践之中,而不是“毕其功于一役”。集中教育的优势在于人员集中、方便操作,个别教育则由于其灵活、丰富、循序渐进而具备一定优势。学校应将集中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将需要集中讲授的内容融入不同院系的学生专业学习、社团活动中,形成长期教育,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刘天浩.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创新论[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 姜松,曲云进.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实效性问题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09(6).
[3] 王珏,毛敏.高等院校新生入学教育模式探析[J].文教资料,2010(3).
作者简介:苗青(1982-),女,讲师,博士,国际关系学院,从事教育管理研究工作十余年,在国内外公开出版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近10篇,参与省部级项目5项,参与校级科研项目10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