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坛,一个离天最近的美丽传说
2019-05-14周丽梅
周丽梅
祭天求雨,祈祷丰年。这是明清两代皇帝在天坛举行仪式的初衷。
北京天坛,位于北京正阳门的东南方向,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美的祭天建筑群,距今已有近600年的历史。明清两朝的22位皇帝,曾在这里举行过654次祭天大典。
天坛初建时是天地合祭的场所,故名天地坛,这从天坛坛墙的形状可以看出。坛墙有内外两重,都是南方北圆,符合我国古代天圆地方的观念。明朝嘉靖帝觉得天地日月应该各司其职,于是他在故宫北部建方泽坛,东部建朝日坛,西部建夕月坛,这就形成了北京城今天的“南有天坛、北有地坛、东有日坛、西有月坛、中间有社稷坛”的格局。虽然嘉靖九年起改为天地分开祭祀,但天坛的围墙并未改动。
祭天的历史
祭天是古人对自然及人类自身认识的一种反映,它源于生活,最初只是人们的一种崇拜行为。《礼记·礼运》曰:“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抔饮,蒉桴而土鼓。”祭祀也是人类思维形成的结果,是随着人类社会意识形态的出现而产生的,它代表了人类最初的觉悟,是人类脱离蒙昧、走向文明的一个标志。
中国古代祭天的历史可以追溯至远古时期,传说黄帝时期就已经有祭天的行为,尧帝时“乃命羲和,钦若昊天”,祭天的仪式已经很隆重了。
早期,人们选择自然高地举行拜祭上天的活动。后来,人们才建造专门用于祭天活动的高台,并称之为祭坛,用以表达人们对上天的尊崇。人类社会分为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以后,祭天就成为统治者的专有权利。中国古代帝王自称“天子”,可见他们对天地非常崇敬。
《礼记·曲礼》即有“天子祭天地”的说法,成书早于《礼记》的《大戴礼记》亦曰:“郊止天子,社止诸侯,道及士大夫,所以别尊卑。尊者事尊,卑者事卑。”在阶级社会里,统治者赋祭天以特有的含义,将其纳入封建礼制的范畴,使之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宋朝著名史学家司马光也说:“夫礼,辨贵贱,序亲疏,裁群物,制庶事。”正是由于祭祀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与国家的政治生活密切相关,因而它被中国历朝历代的君主奉行不辍,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而祭天更是被推崇到了无以复加的高度,成为“国之大祀”。
北京有个丰台区,“丰台”就得名于祭天活动。当时,金大都的南门(相当于现在的前门)叫丰宜门,丰宜门外就是祭天的祭台,它在现在的广安门到玉泉营一带,时间一长,这个区域就被人们称为“丰台”了。
据说明朝朱棣称帝后定都北京,连年大旱。朱棣慌了:“难道我真的逆天而行了?”这时,有个大臣说:“只要娘娘去南郊求雨,必能感动上天降雨。”朱棣一听,决定试一试。于是他传旨,命娘娘去南郊求雨,天不下雨不准回来。
那时的天坛还是个黄土坡,娘娘在这个土坡上被晒得头昏眼花。她心想:“我这么娇贵的人,居然在这里受这种罪,我上哪里去讲理啊!”娘娘越想越气,哇的一声,就大哭了起来。这时,她头顶上的天好像破了一道口子,突然下起了大雨。朱棣大喜,认为这个地方是一块风水宝地,便命人在这里修建了天坛。
传说归传说,据史料记载,天坛是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合祭天地。当时,祭典是在大祀殿举行的。嘉靖九年(1530年),嘉靖皇帝听大臣建议:“古者祀天于圜丘,祀地于方丘。圜丘者,南郊地上之丘,丘圜而高,以象天也。方丘者,北郊澤中之丘,丘方而下,以象地也。”于是,嘉靖皇帝决定天地分祭,在大祀殿南建圜丘祭天,在北城安定门外建方泽坛祭地。
天坛的益母草
王士桢在一首诗中写道:“京师土脉水甘泉,顾渚春芽枉费煎。只有天坛石甃好,清波一勺买千钱。”这水的价格也真够贵的。此外,天坛的龙须菜、益母膏也很出名。
龙须菜本为一种普通野菜,嫩芽可以当菜吃。但因康熙皇帝特别喜欢吃天坛的龙须菜,并将其列为御膳房贡品,龙须菜一下子身价百倍,人们若不到京城著名的大饭馆,就吃不到它。到同治帝时,天坛龙须菜不再入宫,达官贵人们也就不再青睐它了。
天坛的沙参与益母膏是货真价实的好药材。龙其是益母膏,一度为北京名产,曾被洋商看中,是我国最早的出口商品之一。益母膏的主要原料是益母草,益母草本是野生的,其茎叶可以用来熬药,是治妇女病的良药。当时,有人赞誉益母膏:“方茎紫萼产天坛,芟草熬膏性入肝。疗血补虚能益母,儿将买去孝何安?”民国以前,天坛里还有几家卖益母膏的药店,民国以后,这些店铺才迁出天坛。
天坛里怎么有这么多益母草呢?民间有这样一个传说。
在天坛没有修建以前,这里还是一大片黄土地,住了好多庄稼户。其中有一家姓张的农户,老头子死了,剩下老大娘和一个十六七岁的闺女,母女俩过着苦日子。
老大娘因为思念丈夫,又为生计发愁,日子一久,就生了病,而且病一天比一天重。张姑娘着急了,请了好多名医生来给母亲看病,却怎么也不见效。张姑娘便决定到北山去找灵药。因为她小的时候,父亲曾经给她讲了一个故事,说北山的灵药可多了,只要不怕爬山,找到这种灵药,什么重病都能治得好。
张姑娘走了一天,来到了北山,遇到一个白胡子老头儿。老头儿得知张姑娘是来采药的,便指引她找到了灵药。
张姑娘回家后就把灵药熬了,给母亲吃了。没过几天,母亲的病就好了。张姑娘高兴极了,把口袋里的灵药种子,撒遍了家附近的土地。第二年春天,所有的种子都长出了深绿色的嫩芽。到了秋天,这些植物又结了种子。附近的妇女得了病,便照着张姑娘传的法子,熬灵药治好了病。灵药叫什么名字好呢?大伙儿说:“好心的张姑娘,千辛万苦地给母亲找来了灵药,治好了母亲的病,咱们就管它叫益母草吧!”“益母草”的名字,就这样流传下来了。
后来,明朝的朱棣在这块长着益母草的土地上,盖了一座天坛。天坛建成了,天坛里的空地上,还长着茂盛的益母草。朱棣生气了,说:“我这拜天的天坛里,不许长野草,你们全把它给拔了!”这时候,有一个大臣劝道:“皇上,这不是野草,它叫龙须菜,皇上不是龙吗?要是把它都拔掉,您就不长胡子了。”朱棣听了,就留下了益母草。打那时起,益母草的嫩芽,就叫龙须菜了。
天坛的主要建筑
天坛以严谨的建筑布局、奇特的建筑构造和瑰丽的建筑装饰著称于世,总占地面积约270万平方米,分为内坛和外坛。主要建筑物在内坛,南有圜丘坛、皇穹宇,北有祈年殿、皇乾殿,由一条贯通南北的甬道——丹陛桥,把这两组建筑连接起来。外坛古柏苍郁,环绕着内坛,使主要建筑群显得更加庄严宏伟。坛内还有巧妙运用声学原理建造的回音壁、三音石、对话石等,充分显示出中国古代建筑工艺的高超。
圜丘坛是皇帝举行冬至祭天大典的场所,主要建筑有圜丘、皇穹宇及配殿、神厨、三库及宰牲亭,附属建筑有具服台等。明朝时,圜丘为三层蓝色琉璃圆坛,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扩建,并改蓝色琉璃为艾叶青石台面,汉白玉柱、栏。圜丘形圆像天,三层坛制,高5.17米,下层直径54.92米,上层直径23.65米,每层四面出台阶各九级。上层中心为一块圆石,外铺扇面形石块9圈,内圈9块,以9的倍数依次向外延展,栏板、望柱的数量也都用9或9的倍数,象征“天”数。圜丘台面石板、栏板及各层台阶的数目均为奇数9或9的倍数。如台面石板以上层中心圆石为起点,第一圈为9块,第二圈为18块,周围各圈直至底层,均以9的倍数递增,各层汉白玉石栏板的数目也是如此。
皇穹宇这个院落位于圜丘坛外围的北侧,坐北朝南,圆形的围墙,南面设三座琉璃门,主要建筑有皇穹宇和东西配殿,是供奉圜丘坛祭祀神位的场所。皇穹宇由16根柱子支撑,外层8根檐柱,中间8根金柱,两层柱子上设共同的镏金斗拱,以支撑拱上的天花和藻井,殿内满是龙凤和玺彩画,天花图案为贴金二龙戏珠,藻井为金龙藻井。皇穹宇殿内的斗拱和藻井跨度在中国古建筑中是独一无二的。皇穹宇的配殿,歇山殿顶,蓝琉璃瓦屋面,正面出台阶6级。东殿殿内供奉大明之神(太阳)、北斗七星、金木水火土五星、周天星辰等神牌,西殿则是夜明之神(月)、云雨风雷诸神的神牌供奉处。皇穹宇殿前的甬路从北面数,前三块石板即为“三音石”。当你站在第一块石板上击一下掌,只能听见一声回音;当你站在第二块石板上击一下掌,就可以听见两声回音;当你站在第三块石板上击一下掌,便能听到连续不断的三声回音。这就是为什么人们把这三块石板称为“三音石”的原因,也有人专门把第三块石板称为“三音石”。皇穹宇这个院落周围的圆形围墙,墙高约3.72米,厚0.9米,墙身用山东临清砖磨砖对缝,蓝琉璃筒瓦顶,这就是著名的“回音壁”。皇穹宇圆形院落的墙壁自然形成音波折射体,磨砖对缝的砌墙方式使墙体结构十分紧密,墙的表面直径651米,围墙高3.27米。当人们分别站在东西配殿的后面靠近墙壁轻声讲话,虽然双方相距很远,但却可以非常清楚地听见对方讲话的声音。
祈谷坛,是皇帝举行孟春祈谷大典的场所,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东西配殿、祈年门、神厨、宰牲亭、长廊,附属建筑有内外围墙、具服台、丹陛桥,内坛墙上东南西北各设天门,西外坛墙设祈谷坛门,内坛东部有七星石。祈谷坛的祭坛为坛殿结合的圆形建筑,是根据古代“屋下祭帝”的说法建立的。坛为三层,高5.6米,下层直径91米,中层直径80米,上层直径68米;殿为圆形,高38米,直径32.7米。
祈年殿由28根金丝楠木大柱支撑,中间4根“龙井柱”,高19.2米,直径1.2米,支撑上层的屋檐;中间12根金柱支撑第二层的屋檐,在朱红色底漆上以沥粉贴金的方法绘有精致的图案;外围12根檐柱支撑第三层的屋檐,相应设置三层天花,中间设置龙凤藻井。祈年殿中间有4根“龙井柱”,象征着一年的春夏秋冬四季;中层12根大柱名为金柱,象征一年的12个月;外层12根柱子叫檐柱,象征一天的12个时辰;中外两层柱子共24根,象征24节气。
皇乾殿,坐落在祈年殿以北,矩形院落,由三座琉璃门与祭坛相通。这是一座庑殿式大殿,覆盖蓝色的琉璃瓦,下面有汉白玉石栏杆的台基座。它是专为平时供奉“皇天上帝”和皇帝列祖列宗神牌的殿宇。这些神牌均供奉在形状像屋宇的神龛里,每逢农历初一、十五,管理祭祀活动的衙署定时派官员扫尘、上香。祭祀的前一天,皇帝到此上香行礼后,由礼部尚书上香,行三跪九叩之礼后再由太常寺卿率官员将神牌恭请至龙亭内安放。
天坛的变迁
嘉靖十三年(1534年)圜丘改名天坛,方泽坛改名地坛。大祀殿废弃后,改为祈谷坛。嘉靖十七年(1538年)祈谷坛被废,于嘉靖十九年在坛上另建大享殿。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改名祈年殿,以后多次修缮、扩建。
随着清朝的衰落,列强开始入侵中国。1900年,八国联军曾在天坛斋宫内设立司令部,在圜丘上架炮。天坛里的文物、祭器被这些强盗席卷而去,建筑、树木惨遭破坏。
辛亥革命爆发后,中华民国政府宣布废除祭天祀典,并于1918年改天坛为公园。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投入大量的资金,对天坛的文物古迹进行保护和维修。经过多次修缮和大规模绿化,古老的天坛变得更加壮丽,四面各有一门,园内有200年以上的古柏2500多棵。
1961年,国务院公布天坛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天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確认为“世界文化遗产”。2007年5月8日,天坛公园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日前,据天坛公园园长介绍,天坛公园将增加绿地面积近2万平方米,将扩大对游人开放的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