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创正压通气用于急诊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9-05-14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9年4期
关键词:介素动脉血呼吸衰竭

徐 燕

支气管哮喘是由气道上皮细胞、中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 淋巴细胞与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以气道高反应为主要病理特征,主要临床表现为气促、咳嗽、喘息、胸闷等[1]。随着病情进展,部分患者会发展为重症支气管哮喘,出现呼气性呼吸困难、呼吸频率增快、口唇发绀等症状,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甚至会合并呼吸衰竭[2-3]。而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会直接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对于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急诊治疗,临床多采取吸氧、补液、纠正酸中毒等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善患者呼吸困难、喘息等症状,而且还会形成气道内痰栓,引起呼吸道阻塞、呼吸衰竭等,故治疗效果并不理想[4]。随着对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研究的深入,有学者提出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此病症,可有效改善气道高反应及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5]。本研究就无创正压通气用于急诊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11月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的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62 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1 例。对照组患者中男17 例,女14 例,年龄25~76 岁,平均(51.25±10.71)岁,发作至就诊时间5~18 h,平均(11.52±3.24)h;观察组中男18 例,女13 例,年龄24~75 岁,平均(51.50±10.80)岁,发作至就诊时间5~17 h,平均(11.67±3.20)h。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支气管哮喘诊治指南中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诊断标准[6];无治疗禁忌证;家属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心、脑、肾等疾病;昏迷;张力性气胸。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即抗感染、祛痰、解痉挛、纠正酸碱及水电解质紊乱等治疗,密切注意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同时,观察组增加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患者取仰卧体位,将其头部抬高45°,以患者面部形态,选择合适的面罩。对无创正压通气仪频率进行调整,即通气模式设为自主呼吸,频率为每分钟20 次,氧流量为每分钟4 L,吸氧浓度控制在45%,最初吸气压为5 cm H2O(1 cm H2O=0.098 kPa),随着吸气时间延长,将吸气压调整为20 cm H2O;最初呼气压3 cm H2O,随着呼气时间延长,将吸气压调整为6 cm H2O。每次治疗时间为3 h 左右,每天3 次。两组患者均治疗15 d。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血气指标、血清炎症因子、并发症发生情况。血气指标包括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分别监测治疗前、治疗后4 h、治疗后8 h、治疗后12 h。血清炎症因子包括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17,分别监测治疗前、治疗后1 d、治疗后3 d。

1.5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各项生命体征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各项生命体征有所好转;无效: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各项生命体征与治疗前相比无变化,甚至病情加重[7]。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血气指标、血清炎症性因子)用±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以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2.2 血气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4 h、治疗后8 h、治疗后12 h,观察组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2.3 血清炎症因子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17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1 d、治疗后3 d,观察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17 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指标比较(±s)

注:1 mmHg=0.133 kPa

组别 例数 动脉血氧分压(mmHg) 动脉血氧饱和度(%) 治疗前 治疗后4 h 治疗后8 h 治疗后12 h 治疗前 治疗后4 h 治疗后8 h 治疗后12 h对照组 31 49.38±5.88 61.45±4.87 75.27±4.46 85.24±5.18 90.17±1.67 95.44±1.36 97.05±1.20 98.01±0.85观察组 31 49.45±6.19 67.78±5.37 80.28±5.86 90.55±6.38 90.08±1.78 96.57±1.38 98.27±1.18 98.59±0.77 t 值 0.0457 4.5544 3.7879 3.5975 0.2053 3.2472 4.0361 2.8157 P 值 0.9637 0.0000 0.0004 0.0007 0.8380 0.0019 0.0002 0.0066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ng/L,±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ng/L,±s)

组别 例数 白细胞介素-8 白细胞介素-17 治疗前 治疗后1 d 治疗后3 d 治疗前 治疗后1 d 治疗后3 d 对照组 31 228.48±42.57 192.68±34.58 158.99±36.17 325.66±39.05 282.29±37.55 197.47±26.17观察组 31 227.33±42.28 164.67±30.08 104.17±28.25 324.11±38.18 246.55±41.38 143.77±25.38 t 值 0.1067 3.4027 6.6505 0.1580 3.5612 8.2014 P 值 0.9154 0.0012 0.0000 0.8750 0.0007 0.0000

2.4 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在重症支气管哮喘发病过程中,支气管平滑肌易出现痉挛现象,可诱发黏膜水肿或黏液栓等,从而增加呼吸阻力[8-9]。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因支气管平滑肌痉挛、通气比例失调,可导致肺不张、代谢性酸中毒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生命质量[10]。在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治疗中,常规抗感染、扩张支气管、吸氧等可有效改善组织供氧效果,但其仍会引起呼吸阻塞等,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因此,常规方案治疗效果具有一定局限性。

临床研究发现,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易出现心律失常、低氧血症等,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临床疗效显著[11]。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是通过呼吸机将氧气提供给患者,且会随着患者呼吸频率与深度来改变通气压力,以此克服气道阻力,缓解临床症状同时减少气道肌痉挛现象,提高肺活量,从而实现纠正低氧目的,有效改善血气指标及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痛苦。因此,无创正压通气用于急诊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气指标,提高治疗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4 h、治疗后8 h、治疗后12 h 观察组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机体易发生炎症反应,会引起肺功能受损,从而降低动脉氧分压;通过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可有效抑制炎症因子释放,改善肺通气功能,降低呼吸道血管通透性,改善气道黏膜水肿症状,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促使患者病情尽快康复。本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17 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临床急诊应对并发症进行积极预防,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实施评估,遵医嘱及时给予针对性药物干预,进一步提高治疗与预后效果。

综上所述,无创正压通气用于急诊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临床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介素动脉血呼吸衰竭
磁共振血管造影在颈部动脉血管中的应用
勘误声明
心力衰竭患者白细胞介素6、CRP表达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探讨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吸烟对种植体周围炎患者龈沟液中白细胞介素-1β表达的影响
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临床护理观察
彩超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颈部动脉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
呼吸衰竭的护理分析
白细胞介素17在湿疹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探析NO结合高频震荡治疗严重呼吸衰竭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