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康复训练并物理因子治疗对创伤性周围神经损伤后手功能恢复的影响

2019-05-13宋丽萍印全胜冯志丽

健康大视野 2019年9期

宋丽萍 印全胜 冯志丽

【摘 要】 目的:研究分析早期康复训练并物理因子治疗对创伤性周围神经损伤后手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我院接收并实施治疗的创伤性周围神经损伤患者68例,按入院时间差异分为研究组(n=34)与对比组(n=34),分别在患者住院期间开展早期康复训练并物理因子治疗与常规训练并物理因子治疗。比较分析两组训练及治疗前后患者手功能(手功能综合评定试用标准)改善情况。结果:经组间比较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手功能评分并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手功能评分显著优于对比组(P<0.05)。结论:于创伤性周围神经损伤患者实施早期康复训练并物理因子治疗可达理想效果,促进患者手功能恢复,改善其生活质量,因而可进一步于临床中推广运用。

【关键词】 早期康复训练;物理因子治疗;创伤性周围神经损伤;手功能

【中图分类号】R365【文献标志码】A【文章編号】1005-0019(2019)09-254-01

创伤性周围神经损伤可由多类原因引发,主要表现为人体神经支配区域营养障碍、运动功能障碍等。压迫性损伤、切割伤及牵拉损伤等均属于常见病因,可表现为手部小肌肉全部萎缩、上肢下垂、三角肌肌萎缩等[1]。因而患者在手术治疗后迫切需要实施早期康复训练与相关治疗,以促进手功能恢复。本研究主要探讨分析早期康复训练并物理因子治疗对创伤性周围神经损伤后手功能恢复的影响,现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我院接收并实施治疗的创伤性周围神经损伤患者68例,按入院时间差异分为研究组(n=34)与对比组(n=34),研究组男16例,女18例,年龄18-67岁,平均年龄(42.50±24.50)岁;对比组男15例,女19例,年龄19-67岁,平均年龄(43.50±24.50)岁;在统计学中对两组年龄、性别等基线资料进行比较分析显示并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临床比较价值。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依照手部损伤程度开展肌腱修复治疗、神经修复治疗及肱、桡、尺骨折固定手术治疗等。对比组患者遵医嘱进行健肢协助被动屈伸训练,15-20min/次。2次/d(物理因子治疗方式如下文研究组)。研究组于手术后2-4d进行物理治疗,针对渗血创口应使用冰袋冷敷干预,切记在冷敷是应将冰袋开口扎紧,避免浸湿创口,10min/次;针对部分创口肿胀严重患者而实施毫米波疗法,治疗时间不超过10min,治疗剂量为50mA,若为超短波治疗,时间及剂量分别为15min与60mA;机体内部存在内固定患者采用红外线照射治疗,需与CQ-22特定电磁波治疗其距离30cm左右;若患者创口支架不能拆除则应用磁疗,在治疗时磁头应于创口近端与远端处进行治疗;如患者创口已拆线可将两层纱布置于创口上方,磁头对准创口处治,时间20min即可,剂量为1000GS;若患者创口不慎感染,则予以紫外线照射治疗,每两天治疗一次;此外,患者还需开展早期康复训练,患者于手术后2-4d在康复治疗师的帮助下进行屈伸训练或被动训练、主动训练等。伴随患者机体情况稳定后可逐步实行助力运动训练、关节松动术等,并开展全关节运动范围训练,后续进一步开展更为精细、更为灵巧的训练方案,2-3次/d即可。

1.3 观察指标

比较分析两组训练及治疗前后患者手功能(手功能综合评定试用标准)改善情况。手功能评价标准优、良、可、差,其中10-12分为优,7-9分为良,4-6分为中,<3分为差。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21.0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x±s)表示,若(P<0.05)则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手功能改善情况比较[(x±s),分]

研究组(n=34),治疗前:(4.22±2.57),治疗后:(10.67±1.60);对比组(n=34),治疗前:(4.34±2.59),治疗后:(8.61±1.89);(t=0.192,P=0.849;t=4.851,P=0.000),经组间比较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手功能评分并无明显差异(P>0.05);经3个月治疗后研究组手功能评分显著优于对比组(P<0.05),具有统计学比较价值。

3 讨论

患者上肢受伤后,影响手功能恢复的主要原因是周围神经损伤造成的活动受限。及早开展康复治疗是加快创口愈合、保障受伤肢体功能不受影响的重要举措。此外基于专业医师及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与监督,开展相关功能恢复训练可有效避免训练期间再损伤、同时增强患者康复信心、克服恐惧心理,确保治疗及训练更具有效性与安全性[2]。相关研究显示,患者行神经损伤修复术后,使用抗菌素、开展早期康复训练及实施物理因子治疗可加快肢体炎症消退,制动干预可确保受损后的神经不受过度牵拉,减轻术后疼痛感,消除肿胀。本研究中研究组患者在术后2-4d即开展助力运动训练与被动运动训练,且在情况稳定后,患者对手部肌肉或前臂肌肉开展静力性收缩、动力性收缩以及相关放松训练后可出现“肌肉泵”,其在静脉血液、淋巴回流、渗液吸收等方面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同时还是有效避免软组织粘连、关节僵硬等不良反应出现的重要方式,后续患者肢体水肿消除,肢体及皮肤异常得到缓解,最终康复[3]。本研究中研究组患者实施早期康复训练并物理因子治疗相较于对比组实施常规训练并物理因子治疗而言更具优势性,且最终数据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比较价值。

综上所述,将早期康复训练并物理因子疗法应用于创伤性周围神经损伤患者术后康复中效果显著,可有效消除肢体活动障碍,促进手部功能恢复,故可于临床中广泛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 葛晓航, 赵秀秀, 牛好敏. 不同物理因子治疗神经衰弱的疗效对比[J]. 中国医药指南, 2016, 14(13):96-97.

[2] 何新泽, 王维, 呼铁民等. 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理论研究与技术应用[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6, 20(7):1044-1050.

[3] 王强. 周围神经损伤后远侧段神经慢性变性对轴突再生的影响[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6, 27(8):1024-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