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骨折的临床应用研究
2019-05-13封长江
封长江
【摘 要】 目的:分析经皮钢板内固定术在肱骨骨折内固定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12月84例医院收治的肱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传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观察组则采取经皮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手术及预后相关指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临床疗效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其他观察指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钢板内固定术在肱骨骨折内固定治疗中的疗效与传统术式相当,同时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有助于患者尽早出院。
【关键词】 经皮钢板内固定术;肱骨骨折;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24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09-215-02
肱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由于保守治疗容易出现延迟愈合、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因此临床多采用手术治疗的方式[1]。传统术式主要是通过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方式,对患者造成的损伤大,术后愈合时间较长[2]。为了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微创内固定手术在肱骨骨折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文章选取2018年1月-12月84例医院收治的肱骨骨折患者,主要针对不同内固定术式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12月84例医院收治的肱骨骨折患者。观察组42例患者中有男性23例,女性19例;年龄为22~78岁,平均年龄为(45.6±6.2)岁。对照组42例患者中有男性23例,女性19例;年龄为22~71岁,平均年龄为(45.3±5.2)岁。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传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观察组则采取经皮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具体措施为:患者保持仰卧位,垫高患侧并内旋患肢,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必要时采取吸入复合静脉麻醉。取三角肌、胸大肌涧沟入路,逐层切开皮肤,暴露血管并避免损伤血管,根据需要向外牵开三角肌,暴露病灶,采取牵引复位方式,然后进行手法复位,尽可能恢复肱骨正常的生理曲度,同时避免软组织损伤。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规格的钢板以及螺钉固定,同时做好保护措施避免螺钉损伤关节。复位满意之后常规冲洗切口,逐层关闭,常规置留导管。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手术及预后相关指标等方面的差异。疗效判断标准:显效:骨折完全愈合且无活动受限、功能障碍的情况;有效:骨折愈合但存在一部分活动受限、功能障碍的情况:无效:骨折未愈合,活动范围小且功能障碍严重。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2.2 两组患者的手术和预后指标差异
观察组其他观察指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表3。
3 讨论
肱骨骨折是临床骨折患者的常见类型,肱骨骨折除了自身的损伤外,容易引起周围血管与神经损伤。临床统计学指出,肱骨骨折常见于老年患者,保守治疗容易引起多种并发症,因此临床采取内固定手术治疗[4]。传统开放手术治疗对正
常组织造成的损伤较大,这对患者的预后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随着现代微创技术的推广应用,通过微创内固定手术的应用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
经皮钢板内固定手术主要是通过减小对患者的损伤,通过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骨折。有研究指出,经皮钢板内固定术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加速患者的康复速度,这与文章研究结果一致[5]。本次研究为了进一步探讨经皮钢板内固定手术的疗效与安全性,通过比较传统术式与经皮钢板内固定手术在肱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均超过90%,这说明两种术式在肱骨骨折的临床治疗中均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有效提高骨折部位的康复,从而减小活动受限、功能障碍的情况发生;观察组其他观察指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经皮钢板内固定术能够减小手术带来的创伤,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总而言之,经皮钢板内固定术在肱骨骨折临床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游建军,葛新江.微创经皮桥接钢板结合重建钢板治疗肱骨多段骨折效果观察[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7,29(1):63-66.
[2] 李凌睿.间接复位经皮微创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固定在老年骨质疏松症肱骨近端骨折中的应用[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6,10(15):2283-2287.
[3] 張率功,林峰,刘玉平等.经皮接骨板技术结合锁定钢板治疗肱骨干节段性骨折的疗效观察[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7,16(3):230-233.
[4] 金平平.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结合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探讨[J].社区医学杂志,2017,15(18):45-46.
[5] 宋禹.小切口入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骨折的疗效观察[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16,33(4):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