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信舆情效应的现实危害及对策

2019-05-13田虹

科技视界 2019年8期
关键词:舆情微信对策

田虹

【摘 要】微信以其传播迅速、私密性强等特点成功拥有了10亿多用户,影响力不容小觑。在丰富了人民生活的同时,一些别有用心之人却借助微信平台传播谣言、欺诈等违法违规信息,从而引发威胁着网络传播秩序的舆情危机事件。面对微信舆论场的冲击,需要政府疏导结合,积极建立有效的微信舆情监测和管理引导机制。

【关键词】微信;舆情;现实危害;对策

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9)08-0208-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08.092

【Abstract】WeChat with its rapid spread, strong privacy and othe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uccess of a billion users, influence can not be underestimated. While enriching people's lives, some people with ulterior motives spread rumors, fraud and other illegal information through the WeChat platform, thus triggering public opinion crisis events that threaten the order of online communication. In the face of the impact of WeChat public opinion field, it is necessary for the government to actively establish an effective WeChat public opinion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guidance mechanism.

【Key words】WeChat; Public sentiment; Real harm; Countermeasure

从2011年诞生至今,微信建立了庞大客户群体,深入地影响社会发展的诸多方面,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发挥着舆情风向标的作用。

1 微信传播的特点

1.1 从传播主体上看,微信用户基数庞大且用户依赖性强

据腾讯公司2018年财报显示,2018年微信及WeChat合并月活跃账户数达10.98亿,同比增长11.0%。微信以其丰富的功能,成为国内最大的移动流量平台之一,成为网络舆情的新发动机。

1.2 从传播受众看,依靠朋友圈扩散传播精准度高

相对于微博,微信通过手机通讯录、QQ好友等熟人关系添加好友进行信息传播,传播的到达率和转发率高,同时传播的精准度也高。

1.3 从传播效果看,微信舆情传播效果快但格局复杂

微信软件具备1000米以内的用户搜索功能,同时还具备文字、图片、语音和视频的发送功能,通过这两项技术充分挖掘出手机通讯录的社交潜力,将信息投放精准性特点发挥至极致。

1.4 从传播媒介看,公众平台互动性虽低但影响力广

微信公众号是微信用户日常微信操作的重要部分。据腾讯《2017年微信经济数据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底微信公众号已超过1000万个,其中活跃账号350万,月活跃粉丝数为7.97亿。可见,微信公众号一般都有用庞大的用户量,其在对不良信息的传播扩散上的影响力不容忽视。在面对负面信息、突发事件时,这一特点容易造成负面信息大范围的扩散和曝光。

2 微信輿情管理面临的挑战

随着微信影响力的不断加强,一些人有意识借助微信平台向公众传播谣言、欺诈等违规违法信息,企图借助微信这一新兴平台扩大影响力。同时也有一些网民缺乏辨别虚假、违法信息的能力,不自觉成为谣言扩散源头,严重时会引发突发性舆情危机事件。这类事件严重扰乱网络传播秩序,损害政府形象,甚至危害国家安全。现阶段微信管理面临以下挑战:

2.1 微信交流的私密性、扩散的迅速性为舆情管理带来困难

由于微信传播方式的特殊性,即以点对点的方式传播,只有传受双方能看到相应内容,而其他用户无法得知,这就使微信信息传播天然具有隐蔽性。当谣言或一些非法违规信息通过微信开始快速传播,并开始蔓延至主流网站、论坛中形成较大影响时,管理部门才可能得知,已经失去了第一时间应对的先机。这时候再出来辟谣,很难占据主动,甚至难以取信于民。如红十字会的“郭美美事件”发生后,尽管有关部门多次回应,但因失去先机,很难取信于网民。

2.2 信息传播易群体极化性成为舆情管理的新难题

微信中好友来源多为QQ好友及手机通讯录,这种方式找到的好友与网民现实生活中真实好友的重合度较高,使得微信信息来源更易被信赖,导致信息传播的过程中极易出现“群体极化”现象。如“7.23温州动车事故”发生后,多数网民轻易相信网上谣言,反而对铁路部门公布的事故发生的原因持有质疑态度。

2.3 微信舆论成本低容易成为犯罪分子犯罪的新平台

在多数热点事件中,一个帖子经微信传播后,能够迅速激起其他无直接利益相关群体的参与,甚至能够迅速与其他网络平台的观点形成共振,容易加深既定观点,造成重叠的社会舆论效应。同时由于利用网络传播,大大降低社会动员的成本,因而微信平台成为一些不法分子进行犯罪活动的新选择。典型的案例是2016年11月公安部成功打掉的犯罪团伙——“舆情员”。该团伙以韩文财等6人为骨干,受雇于一个反华头目杨某均,通过在微信上大肆编造并散布谣言来领取津贴奖金获利。据说一个月最少可领取8000元,于是“网络八千党”一词一夜成名。该团伙利用微信、微博等阵地,通过网上网下互动、国际国内联手,给社会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其最终目标是抹黑中国形象,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危害国家安全。同时,利用微信平台实施犯罪活动的犯罪分子也在增多。2016年以来,仅广东省检察机关就批捕利用微信诈骗案件214起395人,起诉171件350人。

3 微信舆情管理的对策

面对微信管理中出现的种种困难和新挑战,需要政府顺势而为,建立积极有效的微信舆情研判、监测和引导机制。

3.1 建立制度化的舆情研判机制

目前,各级政府及媒体部门高度重视网络舆情研判工作,已经建立形成“网络舆情信息汇集机制”、“信息研判机制”、“信息反馈机制”、“危机处理机制”等。对微信舆情的研判也是其中的重要内容。然而,在当前诸多机制的运行中,网络舆情研判还存在效率不高、应对滞后等现实问题。参考国外相关机制,笔者建议根据舆情类型和影响程度区分为不同舆情,建立层级分明、职责清晰的网络舆情研判机制。一是建立日常舆情通报机制。如人民网专门成立舆情监测室,与国内相关部门机构形成了规范的舆情研判报送机制。二是建立结合政府、企业、智库等各方力量的联席会议机制。联席会议机制是政府各职能机构、媒体与各方专业力量之间的协作机制,重点解决涉及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的重大舆情问题或突发舆情问题。

3.2 建立科学的舆情监测机制

主要是加强针对微信公众账号内容的监测。腾讯公司于2015年建立了微信公共平台辟谣中心,累计加入辟谣机构达470多家,包括中科院之声、科普中国、人民网以及全国369家网警巡查执法账号,类型涵盖政府、媒体、部分专业组织机构等,实现了在食品安全、医疗卫生、公共安全与服务等各个领域的辟谣全覆盖,已经取得较好的效果。由中央网信办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指导中山大学和腾讯公司联合出品的《2018年网络谣言治理报告》显示,微信平台2018年全年共拦截谣言8.4万多条,辟谣文章阅读量近11亿次,辟谣覆盖人数达到2.94億人。

3.3 加强专业媒体舆情引导能力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曾经做过一项调查,内容是从各类热点舆情事件中,梳理不同类型的微信在事件曝光、发酵、升级和舆情处置中的覆盖面和活跃度,以是否成功实现议程设置或使舆情发生重要转折得出结论:普通网友的话语权约占13%,“意见领袖”约占24%,政务微博约占21%,而媒体微博约占42%。这项研究揭示,专业媒体对于舆论的走向,负有相当重要的责任。《2018微信公众平台政务、媒体类账号发展报告》显示,政务及媒体类公众号粉丝总量达到35亿,相当于平均每个微信用户关注2.3个政务号和1个媒体号。政务及媒体公众号蕴含着巨大能量,堪称是微信舆论场的中流砥柱。其中,中央级的媒体首当其冲,如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另外,还需要发挥政府政务微信平台的引导作用。

总之,随着微信作为一个新起的媒介平台在舆情传播上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管理部门一定要防止因放松对微信的警惕而导致深陷微信舆情危机泥潭。政府部门应该积极面对,在加强网络监控的同时,正面运用网络媒体的舆论引导功能,使主流思想和力量成为互联网纷乱信息的过滤器,继而有效缓释网络偏激情绪,以更好维护政府形象和国家安全。

【参考文献】

[1]腾讯研究院.“互联网+”微信政务民生白皮书[R].2015.

[2]《腾讯发布2018年财报:微信月活跃用户11亿,QQ月活跃用户7亿》,今晚财讯 杨一,2019-03-21 18:51,http://www.sohu.com/a/302859685_100195797?scm=1002.0.0.0.

[3]腾讯. 微信生态安全报告(2016)[R].2016.11.24.

[4]人民网,《2018年网络谣言治理报告》发布774机构在微信辟谣》,2019年1月18日.

[5]搜狐网《腾讯:平均每个微信用户关注2.3个政务号和1个媒体号》,2019-03-14, http://www.sohu.com/a/301205374_120088287.

猜你喜欢

舆情微信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微信
舆情
舆情
舆情
微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