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国际学校发展需要改革创新
2019-05-13冯丹
冯丹
北京国际学校发展在时间上、质量上等相对优于全国平均水平,随着本市“四个中心”功能定位进一步深化,从国际交往中心、文化中心的定位上来看,本市国际学校发展需在质量上、管理上、方向上进行创新改革,以适应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建设需求。
国际学校的“四化倾向”
北京国际学校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经历了萌芽发展期、快速成长期、格局定型期以及目前的创新突破期等阶段,在办学规模、办学质量、办学层次、区域布局、课程设置上呈现以下现状。
目前本市有近300所中小学具备招收外国学生资质,可提供2万多个学位,实际在校生为0.5万人左右。以生源来划分,可以分为外籍校(只招生外籍)、混合校(中外籍均招)、中籍校(95%以上为中籍)等。从办学形式上,可以分为外籍学校(相关国家政府有一定补贴支持)、公立学校国际班、民办国际学校。不同类别的学校收费差别较大,按生均费用来看,收费区间范围为10-40万元/年,教育质量和學生发展渠道成为收费的重要决定因素。从本市目前情况来看,国际学校主要分布在经济实力较强的地区,相对集中分布在朝阳、顺义等地。从实地调研情况来看,外籍生源占比相对较低,中籍生源占比高,大致比例为1:6。多数学校运营状况较好,收益情况高于教育行业平均水平,平均维持在8%-10%利润空间。
从公开资料和实地调研来看,本市国际学校的发展中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可以简要的概况为“四化倾向”。
一是生源上出现“中低端化倾向”。调研中发现不少学校生源情况构成中,外籍校(只招生外籍)数量占比20%左右、混合校(中外籍均招)占比30%左右、中籍校(中籍为主)占比50%左右;同时,混合校中外籍学生占比为20%左右。综合全部生源来看,本市国际学校外籍生源占比为15%左右。而与此同时,占比50%中籍校中不少为留学服务机构、教育中介机构,鱼龙混杂,难于管理。特别需要关注的是国际学校中籍生中有60%左右为非京籍生源。不少从业者认为,国际学校中出现“中低端化”态势,“高端”光环渐弱。
二是发展上呈现“孤岛化倾向”。调研中不少国际学校的经营者/管理者认为,国际学校在师资培训、发展规划、行业组织、教育监管方面呈现“零、散、乱”苗头,与公立教育机构、教育管理部门、产业发展部门等联系沟通相对较少,处于一种孤立、自生发展状况。同时,学生发展路径也与国内教育大体制不相兼容、不相适应。
三是认知上呈现“小众化倾向”。社会对国际学校的认知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形式多样的教育理念成为国际学校发展的“主招牌”,家庭/家长及社会对国际学校的认知出现分化,不同类别的国际学校成为小众化的市场供给者,比如英国理念、澳洲理念等差异相对明显。
四是办学上呈现“重表轻里化倾向”。国际学校起始于服务外籍人士,其价值观、办学理念中的西方色彩是其本质属性,但近年来出现了过度宣传西方教育价值,以欧美教师、欧美留学渠道等为招牌吸引中国家庭就学,而对教学质量、教学创新等重视不够,呈现出重视西方面孔轻视教学质量的“重表轻里”现象。
中低端化、孤岛化、小众化、重表轻里化这“四化倾向”态势不少是我国国际学校的普遍现象,但也是下一步改革创新的动力。
发展遭遇“五不困境”
结合以往研究和实地调研情况来看,本市国际学校发展中还存在不少障碍,可概况为“五不困境”。
一是学籍政策措施使得发展通道不畅。在京国际学校一般为12年制,按照学籍管理规定,国际学校高中生不能取得高考资格,使得其只能以出国留学为唯一出路,造成了部分北京生源的教育选择困难。
二是土地获取成本使得发展空间不足。调研中,学校运营者反映在京教育用地的规划、用地获取的程序和成本成为制约学校改扩建和提升发展中的主要难题,发展空间受限使得不少学校在天津、四川等地来进行开拓办学。
三是人力成本过高使得发展动力不强。国际学校运营中,教师的人力成本占到总成本的60%左右,而其中外籍教师的成本又占到教师总成本的60%。同时,建设更新成本随着原材料的上涨也出现上涨,使得在京发展的国际学校普遍动力不足。此外,天津、四川、广州等地的对国际学校的优惠政策和优惠条件使得他们对北京市场无暇顾及。
四是政府关注有限使得发展格局不明。国际学校普遍反映本市在国际学校的规划布局、行业监管、日常管理等方面投入的力量有限。目前,本市该行业无行业协会、未形成普遍认同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标准。
五是政策玻璃门使得发展方向不定。201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中提出的“非营利性民办学校享受与公办学校同等的税收优惠政策”,“人民政府委托民办学校承担义务教育任务,应当按照委托协议拨付相应的教育经费”等尚未完全落地,存在“玻璃门”现象,使得国际学校举棋不定,不愿也不敢确定在京重点布局方向。
这“五不”是制约在京国际学校发展的重要方面,从教育产业的发展规律来看,不同阶段要促成不同发展环境的改变,这“五不”是本市国际学校教育改变发展条件的动力和契机。
新形势下的新机遇
随着本市四个中心功能定位的明晰、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及市民消费水平的提升,市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更加聚焦高品优质,国际学校成为满足美好教育需要重要体现之一。
城市功能定位营造新需求。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文化中心等必将吸引全球、全国优秀人才来京就业生活,外籍人士、高端人士增加带来新需求。
宜居之都建设呼唤新品质。本市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建设需要品质型的教育供给,国际学校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外籍生源供需进入新平衡。从国际学校起始发展来看,外籍生源是原点。目前本市现有供给能力能满足存量外籍生源需求,增量需求通过调整结构也大体能够满足,外籍生源教育服务供需已从“增加学校数量满足阶段”逐步过渡到“引导布局调整满足阶段”。
国际学校自身发展进入新阶段。从全国来看,截至2018年2月,共有1010所国际学校登记在册,2012-2016年为快速增长期,2017年起开始趋弱,发展趋势开始了由量到质的转变,质量提升成为新阶段的核心特征。
国际学校教育体系进入新模式。从教育产业的发展来看,国际教育产业链的形成也让更多的国际学校从西式教育转化为中西结合式的教育体系,教育模式逐步进入“中西互融”模式。
国际学校自身的发展规律和本市教育的现实需求要求政府要重视国际教育,以全新的手段和方式推动其顺应本市功能定位的发展。
转型发展的十条对策
针对本市国际学校发展阶段、面临的挑战以及趋势,从发展改革角度出发,建议从以下“十条”助力。
一是强化规划布局引导。改变过去以市场为主的发展思维,对国际学校发展布局进行研究,探索适合本市实际需求的空间布局、类别布局、管理机制和引导支持机制。
二是强化政府服务监管。针对国际学校发展中出现的“零、散、乱”苗头,强化教育管理部门在准入门槛、资质管理、学校管理上的力量。同时,教育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国际学校的师资培训、义务教育、行业发展等服务。
三是强化发展格局引领。以生源为划分的“外籍校”“混合校”“中籍校”中,结合本市四个中心建设的实际需要,建议下一个阶段本市以“混合校”为重点发展方向。
四是发挥社会行业力量。引導建立在京国际学校行业协会,以协会力量和家长/社会力量来规范、引领发展。
五是解决发展空间难题。针对本市各行业中普遍存在用地难问题,合理适时调整教育用地规划,探索新形势下的PPP合作办校新模式以及土地使用新路径。
六是探索京籍生源学籍管理改革。保障京籍国际学校生源的教育选择,小规模选择试点探索高中阶段的国际学校学籍管理改革。
七是探索政策协作降成本。针对人力成本高、原材料上涨等现实问题,探索动态调整外籍人士税收减免(从事教育行业)、改扩建资金支持补助等临时性政策。
八是加快政策细则落地。在市级层面上,抓紧细化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等政策措施,强化北京对国际学校的吸引力。
九是提升教育发展质量。破除对“西方面孔”形式主义国际学校的迷思,以质量为核心、以素质为本,适应新常态下转型提质发展。
十是强化“中西融合”教育。重视在京国际学校的课程设计和教育理念融合,推动我国教育理念、教育文化、教育方式与国际化教育模式的融合发展,实现“相融相促相生”。
在京国际学校的发展随着本市发展方式的转变也进入了“新时代”,从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发展手段、发展格局上等需要进行全新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