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神经病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心理素质培养的重要性

2019-05-13陈梅玲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9年5期
关键词:心理素质重要性

陈梅玲

【摘要】  在临床医学硕 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一直围绕着临床技能、心理道德、科研及外语的培养,其中大多数人认为临床技能培养最重要。但心理素质培养同等重要,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不能仅仅重视临床技能培养,也应该重视心理素质培养。

【关键词】  神经病学 心理素质 重要性

2014年,教育部、国家卫生计生委等6部门印发了《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明确要求在我国构建以“5+3”为主体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但在并轨培养的实施过程中出现很多有待解决的问题,比如,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大部分时间花在临床技能培养而忽略科研能力培养;比如,在培养过程中重视临床技能的培训而忽略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等。结合既往文献资料和我们医院研究生培养的实际情况,本文针对为什么要在神经病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中加强心理素质培养进行探讨。

一、加强神经病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心理素质培养的必要性

(一)从培养体系来说,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四证合一”,心理压力大

2015年6月,教育部等6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印发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和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方案的通知》,标志着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5+3”培养模式在我国开始全面实施。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经过3年的培养,学生毕业时可同时获得毕业证书、学位证书、执业医师资格证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证书,实现“四证合一”。在3年的培养过程中,专业学位研究生既要完成专业学位研究生培训课程,同时要按照国家标准完成临床轮转,还要完成学位论文的准备和撰写,这就会造成培养时间非常紧迫,任务艰巨。在我院的临床专业型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与全国大多数院校一样,研究生的理论学习课程及科研时间,安排在工作日晚上和周六、日完成,他们需要白天在临床值班,晚上和周末还要安排理论课学习和查阅文献资料,完成论文撰写,时间过于紧迫,是否能顺利毕业拿到“四证”,都给研究生带来很大心理压力。汤汪等人在对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的抽查研究中发现,专业型硕士研究生面临较大压力。

(二)神经病学的学科本质决定了急重症病人多,比普通内科学学习压力更大

21世纪是大脑科学的时代,面对新世纪的挑战,神经科学的发展需要大批专科人才。由于专业型研究生来源方式多种,更多的生源是刚毕业1~2年的本科学生和应届本科毕业生,他们大多数人只掌握基本神经病学教材知识,临床经验少,对于神经科基本疾病都不能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神经内科疾病的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患者在生理和心理上都需要更多的是精神安慰,这些对学生在日常医疗工作中能否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也提出了很大的要求。所有这些要求无形中都对神经病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造成很大的学习压力和心理负担。

(三)就业压力大

近年来,随着研究生的大量扩招,高校原有的培养模式、学生的择业观念、以及人事制度与硕士毕业生就业制度的部分不相适应,给硕士研究生就业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神经病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由于他们的专业的特殊性和实践范围较狭窄,还有就是神经病学博士研究生的大量培养,专业硕士研究生受到就业冲击及就业压力明显增加,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并且这种就业压力将从一入学就困扰着他们。

(四)年轻人心理受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的影响

经教育部研究表明,不同年龄段的大学生在性格上、思维方式上、学习习惯上、生活习惯上,均存在较大差异。目前,“90后”毕业的大学生逐渐成为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主要群体。大多数“90后”学生都生活在经济宽裕的家庭,尤其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过度溺爱,加上社会环境及刚从不同高校本科毕业等影响,造成“90后”学生看待事物往往过于主观,抗挫折能力较弱,遇到困难和失败容易出现焦虑、烦躁、灰心丧气、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

二、提高神经病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心理素质培养的策略

(一)從培养体系出发,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及技能培训

要做好神经病学硕士专业研究生的规范化培训工作,首先要求我们构建规范的临床带教体系,制定合理规范的学生考核体系,规范带教教师考核,制定合理的奖惩制度。医院及规培基地的领导、科室主任、研究生导师,应该各司其责,互相配合,定期按照养计划、轮转要求进行督导和考核,共同提高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水平。

1.提高理论知识的培养方式

(1)病例讨论会

因为神经病学是一门建立在神经科学理论基础上,具有高度的理论性和逻辑性的临床医学。刚进入临床的神经病学硕士研究生在病史采集归纳、病例逻辑推理、病情轻重缓急处理等方面有很多不足。我们学科每月举行1~2次病例讨论会,主要针对疑难及重症病例进行讨论。病例讨论是案例教学法在临床医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有分析认为该方法对提高神经病学硕士研究生的分析归纳、独立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有很大帮助,显著缩短了教学与实践之间的距离。从我院的实际情况看,在病例讨论前我们要求学生查阅大量相关疾病的文献资料,制作成PPT汇报,包括疾病的诊断定位、定性诊断依据,鉴别诊断,诊疗计划,同时回答导师的相关提问。经过多次病例讨论会后,学生对病例的分析归纳,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都得到很大的提高,同时语言组织能力和胆量也得到很明显的提高。

(2)学习报告会

我们每周举行一次学习报告会,主要由专业型研究生组织,在带教导师指导下完成。学生通过自己查阅文献资料、最新指南及专家共识,或者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学习,制作成PPT汇报,所有的规培生一起学习,同时相互之间提问交流。通过小讲课,所有学生的文献检索能力、运用文献指导临床工作能力、制作电子课件能力、沟通表达能力与开展前比较均有提高。同时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及时了解国内外专业最新动态紧跟学科发展新动态,培养评判性思维、拓宽知识和指导临床工作,是一种有效、可行的培训方法。

(3)病例导入式查房

病例导入式教学法(case based study,CBS)是根据问题学习法(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原理设计以病例为引导的教学方式,是以病例为先导、问题为基础,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和学生实际水平,以充分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发挥以老师为主导和学生为主体的双边活动作用,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智能的一种教学方法。首先由带教教师制定培训计划,按照轮转时间安排,重点学习神经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如在临床中遇到典型病例,首先由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详细的问诊、查体,然后设置一系列问题,根据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引导学生如何对患者进行定位诊断?诊断依据是什么?如何进行定性诊断?诊断依据是什么?再根据患者的临床发病特点、伴随症状,一步一步分析,找出最可能的疾病诊断,推断病因,拟定下一步的诊疗计划。最后,由老师就病例导入的内容进行简明扼要的讲授,总结病例特点,强调关键内容,复习理论知识。通过反复的病例导入式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

2.加强临床技能培训

新生入学后,由医院规培基地举办进入临床前的岗前培训,培训的内容包括,医院介绍、规范化培训统一要求,医德医风教育、临床核心制度、岗位责任、病历书写、医患沟通、医疗风险防范等,目的是让研究生在临床轮转之前对临床工作中的相关要求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为顺利进入临床工作做好做到心中有数,提前为三年的临床学习做好规划。进入科室后的两周内由神经内科总住院医师负责进行神经系统检查和腰椎穿刺术的培训。在培养期间,尽快由对应的指导老师指导头颅CT、MRI阅片基本知识。针对有职业资格独立带组的住培医师,请麻醉科或重症科老师讲授气管插管和呼吸机使用,每年2-3次。同时参加医院规培基地的培训活动。同时开展中期考核,包括:考勤,病历质量,老师及同学评价等。从题库随机抽屉进行理论考试,操作考核主要以临床病例考核为主,包括病史采集,神经系统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诊疗计划,头CT阅片,头MRI阅片,等等。通过上述培训和考核,以检查和督促学习成效,对不合格学员进一步加强培训。同时在上级医师指导下从事一定的教学工作,带教实习生,提高他们的主动性和培养良好的临床教学能力。

3.加强科研能力培训

因为专业型研究生是“四证合一”,与普通社会规范化培养医生不一样,大部分院校要求毕业时有毕业论文和答辩,还要发表综述或论著。因为时间有限,我们要求学生在第一年就开始大量阅读相关专业文献资料,写好开题报告,为发文章,写论文做好准备。提前做到心中有数,不用到毕业前急急忙忙赶论文,增加毕业压力。我校神经病学专业有神经病实验室和自治区神经系统疾病研究中心平台,定期开展学术会议和文献导读,学生都可以在导师和实验室老师的指导下利用科研平台进行科研活动,为他们毕业要求完成的硕士论文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二)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提高医患沟通能力

大部分专业型研究生的心理压力来自对神经科复杂而危重的病情,治疗及预后的担心,除了要通过培训他们掌握强硬的业知识,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同时应该加强医患沟通技巧的培训,可以通过心理老师辅导,投诉管理科的老师进行病情交流技巧的培训。良好的医患关系对研究生的成长和自信心的培养都是非常重要的。神经科疾病致残率、致死率高,患者及家属很难接受病情发展及后果,更需要进行耐心、细致、反复的医患沟通。另外通过参加医院定期的法律、法规的学习,医疗侵权责任的学习会、医疗事故案例分析会及科室内部的医患沟通能力培训会,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医患沟通能力。有文献认为沟通交流培训对神经病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人际沟通有积极的意义,应重视学生人文关怀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的培养。在学习工作中,导师不仅要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一方面关注研究生临床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要随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情况。对于有明显心理障碍的学生应该采取专业化的心理干预,培养学员提高自我认知和调节能力。在培养过程中,我们遇到几个学生在工作中出现明显的情绪波动,对临床工作失去信心,带教老师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最后都能克服心理问题,顺利的完成了培养任务。

(三)降低对就业的期望值

学校和导师应该针对目前的就业形势,对神经病学专业型研究生研究进行就业咨询和辅导,告知他们应该根据社会需求及时调整求职期望值。研究生就业难度加大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研究生过高的就业期望值严重脱离职业需求,指导研究生在就业前对自己作一个全面客观的自我评估,包括自己的临床专业能力、科研能力、外语水平以及其他方面的能力等,在全面自我评估的基础上,选择就业方向,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求职的目标,通过调整求职地域和医院级别等,更好地抓住有限的就業机会。鼓励他们要从个人的长远发展出发,正确处理好职业与理想的关系。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行研究生培养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双轨合一”模式后,我们必须要明确神经病学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优化培养方式,在注重临床技能培养和科研能力培养之外,必须重视心理素质的培养,这样才能进一步提升医学人才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 雷笑瑜,张勇,黄卓.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双轨合一”培养模式分析[J].现代医院管理,2015,(2) :65.

[2]罗海燕,邓立普.“5+3”模式下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分析及对策[J].湘南学院学报,2017,(03) :57.

[3]汤汪,田润平,杨洋.“双轨合一”下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压力现状与发展因素的实证研究—以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为例[J].中医教育,2015,(5) :49.

[4]丰宏林.文献抄读和病例讨论在神经病学硕士研究生教学中的作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4,(07) :26.

[5]张伟,冯国强,王亮.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就业因素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10) :64.

[6]汪翊,汪明,谢席胜.“四证合一”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考[J].继续医学教育,2016,(31) :19.

[7]杨敏,黄小梅.构建“微时代”背景下“95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APP[J].亚太教育,2015,(14) :10.

[8]熊猛.我国“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述评[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13,(05) :400.

[9]景筠.临床病例讨论会在神经病学专业继续教育中的作用[J].继续医学教育,2013,(04) :4.

[10]巴晓红.英文文献学习报告会在硕士研究生临床神经病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6,(30) :94.

[11]李南林.病例导入式教学在普外科理论教学中的应用[J].安徽医学,2009,(06) :685.

[12]邢红霞,郭双喜,田小军,李杰,张毅.沟通交流培训对神经病学专业研究生情商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01) :185.

猜你喜欢

心理素质重要性
土木工程中建筑节能的重要性简述
“0”的重要性
论七分饱之重要性
幼儿教育中阅读的重要性
论七分饱之重要性
读《边疆的重要性》有感
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心理素质
论新闻记者的心理素质与写作思维
开展“解烦恼”活动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
国防教育对“90后”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