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问题与对策研究
2019-05-13张利博
张利博
【摘要】 本科生导师制是高校个性化育人的重要制度,是将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相结合的有效措施,本科生导师制的发展对高校、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也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地方高校 本科生导师制 问题 对策
一、关于本科生导师制
本科生导师制,主要是指在本科生培养中,通过教师对学生在思想、学习、成才等方面进行一对一的指导,从而达到个性化、全方位育人目标的一种制度。我国本科生导师制起步较晚,2004年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有条件的高校要积极推行导师制,努力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优质和个性化的服务”,随后导师制在本科生的培养中也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有的高校称之为全程导师制,而我所在的学校则称之为“创新引飞工程”,虽然名字不一样,但本质是一样的,即从大一刚开学,便给每位导师分配5~8名学生(具体需要根据院系的师生比来确定),导师则对学生在思想、生活、学习等各方面进行指导,直到学生本科毕业。
二、本科生导师制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本科生导师制起步较晚,很多人对研究生导师制较为熟悉,对本科生导师制却比较陌生,在本科生导师制执行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
1.教师与学生对导师制缺乏明确的认识
教师与学生对本科生导师制缺乏明确的认识,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生对导师制没有概念,教师本身对导师的身份认识也比较模糊。很多学生对导师制并没有明确的认识,不知道本科生的导师起到什么作用,导师会给自己进行怎样的指导。对于学生的任课教师,学生可以按照人才培养方案上的课程去上,但是很多学校的本科生导师制是没有专门写到人才培养方案中去,而且不仅学生,有的导师自己对这种制度认识也不清晰,对自己导师的身份认识不到位;另一方面,导师对学生的培养没有明确的目标,没有专门的培养方案和体系。学校关于导师制度有明确的方案和培养目标,而针对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学生来说,教师没有专门制定培养体系,没有专门制定系统的、专业的内容体系,缺乏对导师制度的认识。
2.教师对学生的指導时间和次数偏少、指导方式较为单一
本科生导师制和研究生导师制有很大的区别,所以相对于研究生导师制来说,本科生导师对学生的指导时间和次数偏少,很多老师甚至一个月也不和学生见一次面,对学生情况了解较少。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教师本身除了教学工作还要进行科研工作,繁重的科研任务和教学任务已经占据了教师的大部分精力;另一方面,教师指导的人数偏多。对于研究生学校来说,招收人数偏少,所以教师指导的人数也偏少,而对于本科生来说,学校招收人数偏多,每个老师指导人数偏多,而且每个老师并不是单纯指导一个年级,而是每个年级的学生都有涉及,这样四个年级的学生加起来对老师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工作量。现在网络的发达,使得教师对学生的指导更加偏向于借助网络平台,如QQ、微信等,对学生的面对面指导则比较少。
3.对学生和教师的考核评价机制不完善
完善的考核机制可以帮助教师和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在导师制执行的过程中,关于评价主要有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学校虽然会制定教师对学生指导的考核方案,有具体的考核指标,也有具体的奖励机制,但有的学校很少真正去落实,对教师的奖励机制也很少去落实,以至于很多老师不清楚考核指标,使得学校对教师的考核完全落空;另一方面,完全缺少对学生的考核指标。其实,对于学生的考核主要是由老师来完成的,而老师缺少对学生培养体系的制定,也缺少对学生的考核。
三、提升本科生导师制质量的对策研究
1.教师应因地制宜制定完整的培养方案
本科生导师制重在全方面、个性化的对学生进行培养,既然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那么针对学生因地制宜的制定完整的培养方案则是非常必要的。当然,这种方案的制定是需要学生本人全程参与,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商议与思量,而不是老师一个人的独白。例如,一方面,应结合学生的专业、兴趣、能力等制定总目标以及具体可行的目标。总目标是对整个大学四年的一种引导,也是考核培养质量的系列标准。而具体可行的目标,则将总目标的实施落实到实处,如科研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可以制定好大学四年发表几篇科研论文;专业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指定参加专业竞赛,如教学技能大赛等;具体可行的目标是实现总目标的关键,所以指定具体可行的目标至关重要。
另一方面,根据制定的目标,制定与目标相对应的内容。当然,我们的内容除了专业学习之外,应该与学生所处的年级相关。例如,针对大一的学生,则重在让大学生适应大学生活,对大学生在生活、学习、人际关系等方面的不适应状况及时解决,同时,对其所选专业进行详细介绍,让学生对专业的发展有一个明确的、正确的认知;对于大二大三的学生,向学生介绍本专业特点、课程设置、考研就业以及国内外科研动态,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学科竞赛、实习实践;对于大四的学生,则主要进行就业方面的相关指导。
2.以专业为契机,提高本科生的专业素质与能力
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不仅仅是生活上的指导,更是专业方面的深度指导,以把学生培养成专业人才。一方面,以学校既定课程为依托,提升学生专业知识素养、专业理论素养。例如,对于教师所指导的一组学生,可以展开专业大讨论、专业大求真等活动,让学生对平时所学课程的疑问进行深度探讨,通过多方面查阅资料,提升自我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更加强对专业课程的理解;同时,可以将学生的专业学习与毕业论文相结合,这种结合不是从大四写论文开始,而是着眼于学生平时的学习中。等到毕业时,再写毕业论文会出现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那么在学生平时的学习中,在学生进行见习和实习的过程中,可以将毕业论文融入进去,指导学生在实践当中获取数据,在实践当中去做科研,而不是“纸上谈兵”式的空谈。另一方面,与特定的专业比赛相结合,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我们总是习惯于在比赛前选拔人才,这样学生总是不能做充分的准备。那么本科生导师在对学生指导时,应该提前一学年的时 间让学生了解比赛相关方面的信息、情况等,对于有兴趣并且能力较强的学生进行深度指导,争取做到“以赛代训”“以赛提升”。
3.加强多方面全方位评价制度的建立
良好的评价机制能够让学生和教师清晰准确的了解到自身所存在的问题,并能使他们树立正确的目标不断前进,所以应该完善教师的激励约束机制,制定合理的教师学学生考核指标。对于学生和教师的考核角度是不一样的,评价方式也应是有差异的。一方面,对于教师的评价,我们应遵循全主体评价,当然学生则是作为教师评价的主体,而且学生在对教师的评价中所占的比例也是最重的。除了学生的评价,我们还应结合教师自身、教师同行和院系领导的评价。另一方面,对于学生的评价,则主要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这种评价是一种综合性评价,是结合本科生导师制培养目标的一种评价,更多是一种过程性评价,而不是终结性的考核。
参考文献:
[1] 曾艳玲,曾晓峰,张琳.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2018.
[2]解北京,杜玉晶.基于全程指导模式的本科生导师实践与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