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服务学生终身发展

2019-05-13周新源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2019年3期
关键词:太仓技能型劳动者

周新源

【摘 要】服务学生发展、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贯彻“以服务为宗旨”的职业教育方针的具体表现。通过打造适合地方经济的“特色”品牌专业、构建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等方式,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更好地服务学生发展和地方经济发展。

【关键词】地方经济发展;终身发展;技术技能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20-0048-02

“以服务为宗旨”是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之一。关于这一点,笔者的理解是:一要服务学生终身发展,二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而且两者是一致的。学生只有在学校发展了,走向社会后才能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体现职业学校的价值。因此,培养大量适合的高质量技术技能型人才,是职业学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根本任务,也是职业学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最大贡献。

地方经济发展需要怎样的人才支撑呢?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的《2016年教育概览》指出,在OECD已完成第二次工业化并进入知识经济社会的国家中,中等层次的技术工人、初中级的管理人员在劳动力结构中所占的比例依然接近50%。欧洲职业培训发展中心(CEDEFOP)发布的关于欧盟25国劳动力层级结构预测报告指出,2020年欧盟25国初级劳动者将占19%,中级劳动者将占50%,高级劳动者将占31%。而在中间层次的劳动者中,除技术员以外,占主要地位的产业工人基本上都是技术工人。人社部的调查表明,从总量和结构看,我国技能型劳动者仅占就业人员的20%,高技能人才还不足6%,总量不足,结构问题突出,人才断档现象严重。从市场供需来看,近年来技能劳动者求人倍率一直在1.5以上,高级技工求人倍率甚至达到2以上,供需矛盾十分突出。2017年,苏州市抽样调查了15个行业、1000家企业,结果显示,68.7%的企业员工主体文化程度为高中(或中专、中技)水平;68.6%的企业存在招工需求,需求数为20.93万人,16至24岁的企业员工需求量占了48.7%。人才需求结构和现实说明,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市场需求是巨大的,世界发达国家如此,我国也是如此。因此,我们要坚定不移地保持中等职业教育的基础地位。30多年来,江苏省太仓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太仓中专”)坚持就业导向,坚持面向全体,坚持面向社会,输送了3万多名适合太仓经济发展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近年来,笔者最担心的是企业老总向市领导反映太仓中专不能为他们输送合适的员工,最自豪的是听到太仓中专毕业生得到了企业的肯定。

那么,职业学校如何培养大量适合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呢?

首先,要打造适合地方经济的“特色”品牌专业。一是学校设置的专业对接地方的产业。学校的专业设置不仅要对接地方的支柱产业,还要对接地方的传统产业,更要对接地方的新兴产业,并适时调整。二是学校的专业教师团队和实践教学装备条件与对应企业“门当户对”。21世纪初,太仓中专为了服务太仓经济开发区精密机械、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设置了机械加工、模具制造、数控技术、机电应用等工科类专业,每年自筹或政府投入巨额资金添置与企业同步的设备用于教学,并从企业引进技术人员组建、打造“双师型工作团队”。近两年,太仓中专为了更好地服务开发区产业转型升级,开设了5个五年制高职专业;为了更好地服务太仓港发展,规划了能容纳5000人的港城校区,设置了智能制造、港务、商务、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5个专业群,招聘引进教师77名,已经全面展开专业规划与申报、教学设备采购、教师培养等工作。

其次,要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适合度的关键是校企合作。一要开展“全位性校企合作”。要与外企、国企、民企等不同的企业主体合作,在物质、人力、文化各层面开展全面合作,采用学校主导式、企业主导式、校企均衡式等多种合作形式。二要坚定不移地全面推行现代学徒制。现代学徒制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有效模式,是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现代学徒制把职业学校与行业企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有利于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太仓中专以系部为单位,组织开展“三找”(找企业、找标准、找证书)、“三访问”(访企业、访家长、访校友)、“三实习”(认识实习、中间实习、顶岗实习),以教研室为单位,组织实施“203002工程”(20家企业、30个技术人员、2件实事),在物质、人力、文化三个层面奠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基础。自2001年起,太仓中专与克恩里伯斯等德资企业合作,从1个专业20名学生开始“双元制”本土化实践,发展到2018年实施“双元制”本土化专业9个、项目13个、参与企业55个,合作培养新生达351人。

最后,要建设具有职业“骨架”、教育“魂”的课程。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是所實施的课程。职业学校培养适合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前提是其课程要有职业的“骨架”、教育的“魂”。一是课程要来自企业。课程开发要由企业人士负责或参与,体现行业的最新技术和标准,并高度重视学生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的培养。二要在企业的氛围中实施教学。生产一线的工作岗位是学生技能学习和素养养成的最佳场所,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教学的最优运行方式,我们要让学生尽可能地在真实的职业活动或模拟的职业情景中学习。太仓中专与企业专家、课程专家一起通过工作任务分析和教学任务分析,从职业活动中开发课程,把课程目标划分为初、中、高三级,横向围绕职业活动课程分类,纵向围绕职业能力课程分段。“双元制”本土化项目的课程50%以上是在企业中实施的,50%以上是由企业师傅实施的;学校进行教学系统优化,创设职业化教学环境,实施模块化教学。

猜你喜欢

太仓技能型劳动者
致敬劳动者
“我为太仓写首诗”全国现代诗创作大赛获奖名单
致敬最美劳动者
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三问”
我的第二故乡
巧用一条线解决一类题
四川省技能型人才现状及政策建议
工会参与技能人才培养的内涵、角色定位及其路径
在云端
用一座太仓替你还债(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