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亚洲采购面临四大挑战
2019-05-13
Carter Chen在跨国公司从事采购13年,擅长跨文化沟通和全球战略执行。他以一首诗总结了2019年亚洲采购面临的四大挑战。
关税涨价下南洋,
全球布局露真相。
征途漫漫战未知,
诸君正当努力时!
挑战一:关税涨价
提到关税挑战,作为美资公司的亚洲采购负责人,Carter Chen用4个字形容他的感受——“一言难尽”。他表示,也许有许多人知道美国“301条款”,但并不是同样多的人知道“232调查”。事实上,关税不仅对中国采购构成挑战,对亚洲采购同样有“杀伤力”。
从国家层面看,政府为企业提供了许多支持。比如,调整汇率,从成本上帮助企业保留利润;发起“一带一路”倡议,为企业开拓新的市场;提高出口退税率,改善国内经济环境等。但是,面对美国的关税挑战,仅有国家的帮助是完全不够的,还需要企业从自身做出更多努力。根据Carter Chen的观察,企业至少可以从短期、中期和长期战略3个方向应对关税挑战。
短期战略
提前购买 聪明的企业可以赶在美国关税实施前做出提前购买决策。但是这需要企业做出一个评量,考虑提前购买的成本是否可以覆盖关税成本,最后达到平衡。比如,如果购买大件、不规则的物品,它的重量和体积占用空间比较大,就要考虑物流成本是否可以覆盖关税成本。
重新归类 尽管产品的海关商品编码不能随意修改,但是可以通过正确的归类避免关税。中美“贸易战”的挑战之一就在于最终裁定产品是否征收的权力不在中国海关,而在美国海关。因此,企业做的任何动作都需要得到美国海关的认可。一些第三方机构对美国的海关法规比较熟悉,它们会提供一些比较专业的指导意见。
中期战略
关税豁免程序(Tariff Exclusion Process) 美国海关虽说是有规则的,但也并非无懈可击。关税豁免程序是对美国不能生产或者美国生产没有强竞争力的产品的一个准入通道。一些比较优秀的浙江企业就会通过这种方式进入美国。这个方法的周期比较长,正常情况下需要6个月左右,因为涉及需要通过美国的行业协会,甚至通过参议院、众议院。但程序一旦定下来,产品的准入门槛便会降低,这样对亚洲供应商是比较安全的。
首次销售规则(the first sale rule) 这个规则可以让符合条件的商品在现有的供应链安排下,采用低于美国进口商实际支付货价的价格向美国海关进行申报,从而大幅降低商品的美国进口关税。这种操作也需要3~6个月的时间。
长期战略
这将涉及制造业生产基地转移东南亚。Carter Chen认为,未来可能出现三大制造大国——中国、印度和墨西哥。这3个国家均有充足的劳动力和一定的优势。作为一个全球性公司,确实要考虑在全球设立供应链以规避风险。
在这3个国家中,中国产业齐全、供应链完整,但不断上升的劳动力成本以及原材料价格,可能会流失一些附加价值低的产业;墨西哥距离美国较近,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很多美资公司就在美墨边境设立工厂,便于运输和管理,但墨西哥劳动力的工业意识和合同意识有待提高;印度的优势在于人口红利,有比较广阔的消费市场,80%的生产靠内需拉动。当前美国公司已經有越来越多的高管是印度人,他们在供应商选择上也会对印度更有倾向性。
挑战二:开发新基地
提到生产基地的选择问题,Carter Chen认为要非常谨慎。大多数企业家在选择生产基地时首先考虑的都是风险问题。它由各种因素构成,劳动力和成本只是其中很小的因素,还涉及政府腐败度、做生意可行性、本地的人口和年龄结构等。
对于中国企业如何选择新生产基地,Carter Chen较为倾向泰国和越南。但如果将泰国作为一个大规模产业转移地并不是非常现实。泰国人口约6900万,其中农业人口占了1/3,意味着2500万的人都不愿意进工厂。如果要实现工业化,最重要的指标是城镇化率,泰国能达到49%,意味着6900万人口中约有3500万人口在城镇里可以雇佣为工人。但是泰国最重要的是旅游业,就业占其城镇人口的1/3,所以最后可供选择的工人数量大约只有2000万人了,而且还分布很散。在曼谷和芭提雅附近沿海走廊可以见到比较好的工厂,再往北都是零零星星分布。泰国和中国的关系比较亲密,吸引了很多中国投资商。它是一个贸易型国家,汽车和电子行业非常强,但是出口目标市场是中国、日本和韩国。如果要针对美国订单,还需要有一个学习的过程,因为日本和美国的标准不一样。
在生产基地的选择上,Carter Chen最看好的是越南。越南现在有9700万人口,可以提供充足的劳动力,而且也实施改革开放,每年经济增长幅度在6.7%~7%之间。由于越南是个沿海国家,海岸线非常长,在任何一个城市制造都有一个就近港口可以出口,从而节省物流成本。越南的劳动力成本也相对比较低,有足够的人口红利,越南政府非常欢迎外商。
挑战三:成本上升
Carter Chen认为,采购的核心价值在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由于采购发展的源头不同,中国企业和国外企业对采购的认知也不一样。在国外,采购是一个专业的职位;但在国内,企业对采购的第一反应是“用钱的部门”。
面对成本上涨问题,Carter Chen认为它并不是坏事。他解释说:“在企业层面,假设购买产品的成本是8元,卖到市场上是10元,就有2元的利润。如果出现价格上涨,采购的价格涨到9元,然而市面上卖11元,也依然有2元的利润。但是如果竞争对手的采购价格变成9.5元,那它们的利润就会比我们少0.5元。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就能获得更多盈利能力。对于涨价,不能说不许涨,这是无可避免的,但是涨价要合理。”
Carter Chen表示,采购需要做一个全能的人。企业的每个部门工作内容不一样,有些工程师待在办公室里强调设计和图纸,对外面的情况不太了解。但采购对外面了解得比较多,回来可以汇报一下,与公司高层做沟通。一个公司想要不断往前走,需要持续吸收新信息。某种程度上,采购不是简简单单“谈价格”,还有情报收集的作用。
挑战四:寻找新降本方法
Carter Chen表示,降低成本有几种最基本的办法:第一,更换供应商,报价上更有优势;第二,涉及新产品的开发,用新产品替代旧产品;第三,转移生产基地;第四,做新产品。但是一些大的汽车公司都有成本中心,谈价并不容易,特别是一些附加值较低的行业本身利润就不高,至少要保障供应商能活下去,才能有降价的空间。
在降本方法上,Carter Chen提出了几点新思路:第一,VA/VE法(价值分析/价值工程法)。一些人认为VA/VE就是简单把材料替换掉,但是在替换的同时千万不能降低质量的要求,因为企业走到最后跟产品质量息息相关。VA/VE之后不仅不能降低现有的标准,在某种程度上还要有所提高。
第二,提前购买。采购时,不要只是一单一单地做,而是需要一个整体地做。比如,中美“贸易战”开始后,有些企业在2019年1月1日之前就把2019年需要的东西购买好了。但是提前购买也会存在风险,需要做好预测,风险和利润并存。另外,提前购买需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分析能力。
第三,对市场的敏感度。特别是涉及一些新产品的替代,要有一种超前意识。比如,为了环保和安全考虑,很多化工类工厂被强行关停,这时就需要对市场信息高度敏感,及时备货。
链接
海智在线是一家专注于工业零部件领域的产业链综合服务平台,为零部件制造商提供订单对接、生产线改造、数字化管理和供应链金融等服务。其首次提出工业大众点评,并通过“互联网+产业+金融”的商业理念,打造工业生态,先后获得海尔产业金融、沃富金信、钟鼎创投和智数资本等多轮融资。
本文編辑:王素。联系邮箱:4171115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