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为人,略感抱歉
2019-05-13
4月15日,上海海昌海洋公园表演场,两名驯养师和三只可爱的大白鲸,展现了一场华美的“人鲸情未了”。( @视觉中国 图)
● 民国有段故事,我挺喜欢,好多年一直记得。那是1943年,国民党高官徐复观读了儒学大师熊十力的一些书,很敬仰,几次去信,终于求得一见。熊十力学问大,脾气也大,和梁漱溟争论问题时,还动手打人,见到国民党的陆军少将、蒋介石的高级幕僚,自然也不会特别对待。徐复观请教该读点什么书,熊十力回他:王夫之的《读通鉴论》。徐复观说,这本书早已读过,说了一些观点。熊十力面有不悦,让他再读,读完再说。过段时间,徐复观又来,说读完了,吧啦吧啦对这本书批评一通。熊十力还没听完,就破口大骂:你这个东西,这么读书,怎么能有收获。一本书,总是有好的地方,有坏的地方,读完一本书,你记得的总是坏的地方,这样读书,读了千百本,能有什么意义?他是越说越气,以《读通鉴论》里的内容为例,讲其优点和精辟之处,随后又继续骂徐复观:这些地方,你懂了吗?又记得吗?你这样读书,真是太没出息。
● 徐复观回忆此事,说这对自己算是“起死回生的一骂”。对我来说,也颇有启示,之后我看人、看书、看其他,总是先从优点着手,于是竟修炼出一种本领,连看人尽皆知的大烂片,竟也能看出些趣味来。最近正在播放的《新白娘子传奇》就是如此,这部剧几乎引来一致的批评、吐槽,我看了两集,却觉得也颇有点意思。它像极了我们年轻时看过的那些言情小说,亦舒、琼瑶——好吧,我承认,我并没有看过两位的作品,对它们的相似性并不确定。但有一次我翻过妹妹借来的一本忘记了作者名字的言情,大抵味道是不错的。当然,那时候看电视的主力军是父母辈,他们喜欢唱着黄梅调的白素贞,喜欢没有爱情的《西游记》《三国演义》。现在不一样了,电视剧拍给年轻人看,那是视频版的言情小说,感情变成主线,甚至还出现多角恋——佛祖座下金鼠下凡成精爱上白素贞,白素贞爱许仙,有一个叫如意的姑娘也爱许仙,老版中戏份并不多的蛤蟆精则爱上如意……如此狗血混乱,中老年人不喜欢,也是正常的。我看那剧时,不断脑补一幅画面:我妈斜眼看着说,“胡编乱造”!
● 作为一个收藏了92版、早期黄梅戏电影版以及话本版小说的白蛇迷,我其实一直有个疑问,做妖自由自在,为何白素贞非要做人?最新的这一版里,倒是简单解答了这个问题——白素贞一开始想直接做神,奈何观音不许她跳级,非要她历经凡尘按部就班。凡尘多苦啊,白素贞实在该庆幸生活在经济文化相对繁荣的宋朝,要是赶上21世纪修炼成精,变成凡人,打工上班,也只会成为一枚“社畜”吧。整天过着996的生活,只怕真会觉得,人不如妖。尤其是,她还是医生。前段时间,互联网公司的程序员们纷纷吐槽996,感慨工作压力大,不是在公司加班就是在ICU抢救。有人拿着这些吐槽去问医生怎么看,医生回:“我没时间看”。有一份《中国医生生存现状调研报告》显示,77%的医生曾一周工作超过50个小时,24.6%的医生工作时长曾超过80小时;43.5%的医生表示曾在医院留宿8次,留宿次数在11次以上的医生每月升为20.0%。
● 我现在其实很少看国产剧,主要觉得情节太冗长、拖沓,人生苦短,看得人心焦。这次看“白娘子”,也是2倍速在看,没想到,竟也别有一番风味,尤其是剧中人仰天大笑时,更是有一种特别的幽默感。充满文艺气息的科学杂志《鹦鹉螺》最近就发表了一篇文章,核心观点是,人们体内其实都有一个“内部计时器”,它能够控制我们的耐心。随着现代社会节奏越来越快,计时器的节奏被打乱了,于是,我们变得越来越不能忍受缓慢。这篇文章以网页加载速度举例,2006年,人们可以忍受一个网页4秒钟才加载出来,但到2009年就变成了2秒,到现在,我们对一个网页加载的耐心只剩下0.25秒了。另一個例子是我们走路的速度,1990年代,一个心理学家做过一项调查,发现在欧洲的维也纳,人们每走18米要花14秒,但在经济更发达的美国纽约,只需12秒。也就是说,经济越发达,我们对速度的要求也越来越快。犹然记得从前慢,有很多时间体会一部剧、一本小说里的深意,现在,早已没有那种环境和心境。所以,简单即胜利,肤浅才能流行,也就有其现实的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