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我最大的奉逗是把爱好当成工作
2019-05-13
以上世纪80年代为背景,以于谦饰演的苗宛秋老师为主角的电影《老师·好》日前上映,再现了那个年代的校园百态和师生间的纯真隋感。电影上映后,于谦收获了不少关于演技的认可和表扬,观影现场也有不少观众感动落泪,直呼看到了不—样的于谦。作为影片的监制及主演,于谦表示老师们的“身体力行,言传身教”让他受益匪浅,所以他希望通过这部影片表达“对好老师的一种怀念,也希望大家能够接受这个戏。”
以真实动人向老师致敬
电影讲述了上世纪80年代人们的生活和精神面貌,更是讲述了当时老师和学生相处的故事,让很多的观众都开始感怀自己当初上学的时候,而于谦在里面饰演的苗老师就是讲述了当初老师对于学生无微不至的关爱,对于不成器的孩子也要用强硬的教育风格把学生培养成才,从放映到现在,这部电影笑声、掌声、叹息声不断,真实的校园故事引发现场观众的集体回忆和强烈共鸣,很多人直呼:“看哭了!”
提到80年代,最让于谦怀念的是“那个时候的人的真诚和单纯。”于谦说,做这部戏的初衷就是因为对电影中表现的时代和教师行业有着特殊的隋感:“也想勾起大家对老师的敬意,来环念一下老师,也是向那个年代的教师和同学们致敬。”
《老师·好》在上映前,经历了不少城市的路演,在此过程中收获到的让于谦印象最深的评价就是影片以真实见长以隋感动人。“我觉得这也是我们现在想要的,我—直觉得真实是能够打动人的、让人印象深刻的。所以现在很多评论都说,(观众)看完我们这个电影,想起他的老师了,我觉得这是让我们最高兴最欣慰的一点。”
于谦的这部电影,想要表达出的就是让“尊师重道”这个中国人的传统美德重新回到某些人的潜意识当中。现在社会的主流就是80后和90后,而这一批人也是恰逢赶上过当初那个纯真的年代,其实这部电影,不仅仅是让大家回忆过往,更多的是教育一大部分人,能够有一颗对老师尊敬的心,配合到老师队伍的教育中来,不仅仅是一个家庭,而是一个这样—个国家—个民族才能够兴盛长久。他是位带徒授课的师傅
此次在电影中,于谦出演了一位与学生们“斗智斗勇”的老师。现实中,于谦也是位带徒授课的师傅,也正因为如此,对片中角色的诠释和演绎也更得心应手,“当师傅的经历对于刻画角色有支持、有帮助,但是也不能完全覆盖,毕竟师徒关系跟师生关系还是有一定区别的。”
戏外的于老师和戏里的苗老师虽有相似的身份,但更多的是因学生对象的不同带来的差异,“首先性质就不一样。(片中)那些孩子们在学校里还没有成年,我们的孩子大部分已经成年了,而且他是有兴趣,才到你这儿来学。所以我们的矛盾不像(片中)学校师生矛盾那么尖锐。”
电影拍完,身为监制与主演的于谦坦言不会再去考虑票房问题,“电影是我所想表达的东西。我们表达出来了,责任就完了。至于观众接受与不接受,是我们左右不了的。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把我们的观念表达出来,尽量让观众能够接受。”
是个“不务正业”的人
在观众眼中,于谦似乎是个“不务正业”的人,说相声、玩摇滚、拍电影、开宠物乐园……加在他身上的称号也有很多,诸如“相声皇后”“摇滚老炮”“被相声耽误的好演员”,但于谦自己说这些称呼他都不喜欢,他喜欢的称呼是“艺人”,就是艺人,不需要分门别类,也不需要强加身份角色,最简单,却也最丰富。
虽然拍电影不是于谦的“正业”,但他却真正是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的毕业生,不过他并不想做一部自己的影片,“我要想做导演早就做了,只是我不想做。因为我觉得我性格当中没有导演气质。一个是耳朵根子软,导演必须有导演的坚持。因为要表达你自己的东西,而我看什么都好,没有自己的坚持。再有一个就是懒,管事太多不行,脑子里装的东西多有压力。”
不想有壓力,不想“活太多”,于谦对待工作的态度就是“没有工作”。自称最爱“玩”的他,认为自己这辈子最大的幸运,“就是能把爱好当成工作”,所以什么都是玩,什么都不耽误。
每个人对喜剧和幽默的理解和表达方式是不—样的。在于谦看来,这种不—样一两句话说不清楚。“总而言之,生活当中不乏喜剧,不乏幽默。总体来说,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只要你把生活当中的喜剧元素提炼出来,用一种生活流的方式,用一种喜剧的结构给它表达出来,这就是喜剧。”
对外界而言,在总是高热度、高话题度的德云社中,于谦是个云淡风轻、远离是非的存在,他直言“这应该算是个性使然”。
邢大军据新华网张淳/文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