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身先之,方可行稳致远

2019-05-13佘一清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9年4期
关键词:语病标点符号基本功

2018年11月18日至22日,笔者有幸参加了在浙江省义乌中学举办的第七届全国高中语文教师基本功展评暨观摩研讨活动,在观摩学习了很多优秀选手精彩表现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选手暴露出来的不少问题。其中,吉林省教育学院张玉新老师在点评时谈到的参赛选手教学设计文案方面存在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序号使用不当问题让我记忆犹新。张老师在点评时毫不客气地说:“这些问题很严重,不可饶恕,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文案高度负责。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要对自己的作品有‘洁癖。”

或许是因为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基本功展评,在活动第一天(19日)的上午的专家报告中,原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司长王文湛先生在报告中谈到了第四代身份证上的四大语病,让与会教师深感震惊。上网搜索,得知挑语病的是上海《咬文嚼字》编辑部的专家。到底是哪四大语病,限于篇幅,作简略概括:①“居民”“公民”概念混用;②“公民身份号码”表达不妥,有语病,应为“公民身份证号码”;③用“出生”来指一个人的生日,不规范,不严谨,正确表述应该是“出生时间”、“出生日”或“生日”;④对有效期限的标注错误。

《咬文嚼字》主编郝铭鉴说,看到如此错误百出的用语、用词、用字的混乱状况,真得内心十分苍凉。这四大语病,后三个可能是技术性的,第一个居然混淆公民与居民的概念,可是大问题。

说到这里,也许有人会说,这没什么大不了。张玉新老师提到的那位老师的文案问题可能是极个别现象,而且可能是因为时间过紧导致的结果。居民身份证上出现的错误与我们语文老师也不相干,郝铭鉴主编的“苍凉”大可不必等。那么,实际情况到底如何?

2010年2月,华东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上海市语文学会等单位曾举办了一场名曰“中文危机与当代社会”的学术研讨会,对于当下汉语使用的混乱,与会专家和学者提出了严厉的批评,他们呼吁:这种现象已经由局部蔓延到了整体,由个人推及到了社会,由暂时发展到了长期,我们的中国,警醒了!

看到这则消息,除了震惊,我还感到特别沉重和羞愧。因为不管怎么说,当下社会使用汉字的混乱,广大语文教师有不可推脱之责。语文教师必须坚强基本功训练,并身体力行,做学生的表率,否则就愧为语文教师,对学生贻害无穷。

说起语文教师的“基本功”,一般人首先想到的是“三字两画(话)”,即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和简画、普通话。当然,从更高的要求来说,教师的“基本功”不止如此。有人概括出现代教师必须修炼的10项基本功:1.书写基本功;2.课堂语言基本功;3.分析学生基本功;4.解读教材基本功;5.引导启发基本功;6.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基本功;7.课堂教学设计基本功;8.组织教学基本功;9.教学评价基本功;10.教育科研基本功。笔者认为,如果一名教师具备了这10项基本功,那么他(她)就肯定是一位非常出色的老师了。我觉得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最“基本”的基本功应该是把字写好(起码是规范端正),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把话说通顺,能写一篇像样的文通字顺的文章。否则其他的就免谈。下面结合亲身经历谈谈这个话题。

首先说语文教师的书写。由于工作关系,我经常到学校听课和参加新教师招考面试,发现大部分年轻教师的普通话说得都不错,但是一看他们的板书或教学设计(手写稿),对他们的印象就差多了,因为字写得实在不敢恭维。一篇很美的文章,课题写得歪歪扭扭,实在很煞风景,让人唏嘘。试问,这样的老师岂能把学生写字教好?我在听课时常想,我们不要求每个教师都成为书法家,但必须把字写工整、规范,这是最起码的要求。可惜不少老师做不到。钢笔字粉笔字如此,能写一手好毛笔字的就更罕见了。再说标点。不知你信不信,你随便到一所学校查看一下语文教师的作文批语,能认认真真打好标点的绝对不多,一“点”到底,最后用一个句号的绝对不少。连我们自己都不能以身作则,焉能严格要求学生,焉能培养出正确规范使用标点符号的学生?我曾经不止一次地发现老师提供给学生的讲学稿(学案)上标点符号使用错乱的情况,真的觉得有些“悲凉”。连我们自己都不能在标点符号使用上严格要求自己,怎么能培養学生正确使用和书写标点符号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二,说教师的语言(含书面语言)。举几个例子。前面谈到的基本功大赛上,有位老师设计的一道作业是:符合价值观,观点分明,进行分论点设置,结构严谨,思路清晰。试问:符合什么样的价值观?老师的意思可能是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是因为缺少语境,就语焉不详,有语病。第二个例子是最近听到的,一位老师为了在课上鼓励学生积极发言,竟然说:“大家随便说,在语文上没有对错之分。”真得让人大跌眼镜。还有经常在试卷上发现这样的病句:“……,字数不超过20字”等。语文教师更应该努力锤炼自己的语言基本功,其底线是不说错话,其次是不说病句。当然更应该努力追求语言精练幽默等更高的境界。

第三,说教师的写作。王荣生先生曾撰文指出“我国中小学几乎没有写作教学”。不少专家尖锐地指出,作文教学最大的问题就是大多数教师本身不会写作,一个连自己都不常写作的教师怎么能有写作的切身体会,怎么体味到写作的甘苦?又怎么能指导好学生写作?笔者曾对我区参加“国培计划”的27名教师做问卷调查,对“你写过下水作文吗”这个问题的回答,高达90%的教师回答是“偶尔或从来不写。”有人就批评过语文教育的怪现象——老师让学生读书但自己却不读书。我化用一下——老师让学生写作文但自己却不写作文。这也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

或许,把社会上语言文字使用混乱的状况的梆子全部打在语文教师身上是不公平的,但是,作为母语教学的师者,作为中华文化和文明的传承者,语文教师理应承担起自己的神圣责任。“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力行近乎仁”[1]。语文教师必须努力修炼教学基本功,以榜样的力量熏陶感染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帮助他们打好语文学习的基本功。语文名师顾德希老师说:“严于律己,以身先之,是语文教师发展的根本之法。语文教学改革也会因此而天空地阔。”顾老师还举了一个例子:记得有一个学生,才气纵横。我曾批评她不注意逗号句号的区分,她不服气,便暗地里查看我写过的评语,结果无所获。这件事让她感触很深,我也深感欣慰。……严于律己,意味着要以身作则,当学生表率。语文教师在写字、讲话、读书、作文上,都应“以身先之”。[2]诚哉斯言!

古语说:“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3]学生是学校的“产品”(原谅我比喻不恰当)。语文教师只有修炼好自己的教学基本功,特别是书写、语言、作文这三项最基本的基本功,以身先之,并严格要求学生,语文教学方可行稳致远,社会上汉语使用混乱的状况才会慢慢得到改变。我想不管教学理念怎么嬗变,这个道理永远都不会改变。

参考文献:

[1] 礼记·中庸.

[2]顾德希.固本培元 提高质量.中学语文教学.2018年第6期.

[3]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佘一清,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教体局教研室教师。

猜你喜欢

语病标点符号基本功
背书是写作的基本功
练好“四干”基本功 争当人大出彩人
我们班的“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争吵记
标点符号的争论
省略主语不是语病
——也说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一处“语病”
新人教版《逍遥游》中几处标点符号误用例说
媒体常见语病辨析六例
抓住特定词语辨语病——以2013年高考试题为例
2013年高考语病题分类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