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科的人文养育目标
2019-05-13何洪奎
语文学习和研究的对象有六个:人、事、物、景、情、理。其核心对象是人。语文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养育人。围绕着育人的目标,我们近取诸身、远取诸古,选择人、事、物、景、情、理六者,欲使人知人、任事、格物、审美、通情、达理。
一、知人
语文教育的任务之一就是让学生知人:
认识自身的内外。既要深味自身的言行举止、行为习惯、个性特征、思维方式及形成原因,又要思考自身使命、地位、价值和发展。
认识族类的内外。光有对自身的体味和思考是远远不够的,甚至是偏颇的,我们必须借助古今中外众多族类对自身的体味和思考,来深刻认知自身和我们的族类。语文中这样的材料是多的,屈原的《离骚》、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和《饮酒》、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苏东坡的《赤壁赋》等诗文,表述的正是我们的族类在各自的人生处境中迥异的生命体验和价值取向,是非常有助于我们认识我们族类的生存外在和多样化的内心,并涵养我们自己心灵的。众多其他的优秀文学作品也有同样的功效。
认识自身与族类的联系方式。一部文学名著往往就从多方面昭示着人类个体与族类的种种联系,例如读《红楼梦》,我们能够感知贾政和宝玉的父子关系其实正是千年中国父子关系的缩影,贾政以当时人们普遍认可的生命规范要求儿子,被祖母宠坏了的宝玉再也回不到这个规范中来进而疯癫痴狂都在情理之中。我们也能体会到他们不同的生活阅历和社会处境带给他们的迥异人格,能体会到他们之间因人格歧异而导致的种种矛盾,还能体会到当时族类在他们身上施予的种种影响。只有深刻体会了,我们才能充分领悟个体与族类的深刻关系,于知人、做人方有裨益。法国哲学家阿兰曾说:“你熟悉翻动书页时所发出的窸窣的声音吗?如果你无法从中辨析出命运的颤音和结局的征兆,这说明你还不是真正的读书人。”
二、任事
事在人为。
欲任事,必先知事。知事之可为与不可为,是伦理的规范,是道德的规范,是族类对个体人的基本要求;知事之如何为,是实践的能力。
事件的发生必有其背景,背景有外在的、社会的,也有内在的、心理的。社会的背景和心理的背景影响甚至决定着事件的走向和结局。《红楼梦》中宝黛的悲剧、贾府的没落既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又有其个人的心理原因。《水浒传》梁山英雄的悲剧性结局,是当时社会现实使然,又何尝不是宋江、卢俊义和吴用等梁山主导者的心理个性使然?如果,我们假想一下,让对统治者的本性有着更清醒认识的林冲或让对统治者根本不抱幻想的鲁智深、李逵来主持大局,梁山大业将会是另外一番局面。当然,林冲、鲁智深和李逵的个性又决定了这个假想的不可能。
中学语文文本上有着大量的事件材料,它的功能在于让学生知事、任事。知事,就是让人了解事件在一定社会背景下的一般发展脉络,了解人对于事件的根本性的影响。任事则要复杂得多。要使人能够任事,还必须让他们更加深入地体会事件本身蕴涵着的人生价值、道德价值、伦理价值和其他的种种社会价值。在合理的价值观的引导下,任事才不至于偏离正确方向。《易经》中《渐》之卦辞云:“渐,女归吉,利贞。”是说每一件事情必须按一定的程序去做,不能有所超越,而事理程序最显著的莫过于古代女子的出嫁,遵循三书六礼的程序,才是最正当,最吉利的。以此象征事業的成功,必须由正途步步攀升,不可走旁门左道。
因此,文本上的事件材料功能有二:使人知事,又养育着人的价值观,可以使人任事。
三、格物
《大学》说:“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意思是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是指要想获得知识,就必须接触事物而彻底研究它的原理。孔子曰:“君子不器。”就是说君子不论是做学问,或从工从政,都应该做到渊博广才,做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不要象器皿一样只能装某种特定的东西。物的内部,物与物之间,人与物之间,总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关系,认真审辩这种关系,即可知物,即可知人、任事。
外物之于人类,其恩情可谓至深至巨,人类在自然万物之中孕育产生,又在自然万物之中得到哺育成长。自然万物是人类的永恒的物质家园和精神家园,同时,人类又凭借对自然万物的领悟来构建自己崭新的物质家园和精神家园,自然万物给予着人类经久不衰的启示。如屈原《天问》:“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暗,谁能极之?冯翼惟象?何以识之?明明暗暗?惟时何为?阴阳三合,何本何化?”宋代思想家陆象山看到古人对“宇宙”的注释,忽然大悟:“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他们对自然万物的拷问,成就了一代伟大的思想。
中学语文教育有责任使学生明辩自然万物,明辩人与物、物与物的关系,明白爱物、惜物就是爱惜人类自己。在语文文本中,存在着这方面的大量的养育素材。巴金的散文《灯》、李乐薇的散文《我的空中楼阁》,唐宋大量的律诗绝句,如杜甫的《春夜喜雨》、朱熹的《读书偶感》,明代于谦的《石灰吟》等等,都充满人对自然万物的深刻感知。
四、审美
美的内涵历来是美学界争论不休的话题,希腊的古典主义,认为“美在物体形式”;之后的新柏拉图主义和理性主义,强调“美即完善”;十七世纪的英国经验主义,认同“美感即快感,美即愉快”;十八、十九世纪的德国古典美学,认为“美在理性内容,表现于感性形式”;十九世纪的俄国现实主义,肯定“美即生活”——因为美的意蕴的多元性,所以只能说审美活动是读者各种复杂的精神活动的交织,是生理和心理、感性和理性、社会与历史、文化与智慧的综合产物。
美是生命的象征,是完美人性的呈现。人的价值和美的价值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可以说是二而一的东西。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说美就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就是人性的充分展开。人的本质是什么呢?从语文学的角度看,人的本质是情和意。人正是因为有了情和意,才把自身从动物里区别出来。因此,凡是人的情和意对象化了的人、事、物、景、情、理都有其独特的美的价值,通过对诸对象的审美,大可以养育人文的精神。
通常的观点,认为美既有客观的一面,又有主观的一面。事实上,当客观存在的人、事、物、景、情、理被个体人的情和意对象化之后产生的美,不仅具有客观性,也具有主观性,正符合美的特征。那么,是不是可以说,人的审美对象就是人、事、物、景、情、理六个?语文教育的任务之一就是使人从六个对象中审出美来,并由此而陶冶人的情操,养育人的美德,进而确立美好的价值观?推究语文中的全部材料,我认为语文的本意正是如此。
五、通情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是人的一种特有的,高级的需要。人类的情感可分为两类:一是对外物的情感,一是对人类自身和社会的情感。外物(自然)孕育了我们族类,从未间断地哺育着我们族类,在为我们族类提供物质家园的同时又为我们提供着精神家园,我们应该感谢它们;社会为我们提供着规则,规则保护着人类向前向上健康发展,我们应该感谢它们。一盏灯,一点微弱的灯光,在孤独的夜行人看来,那是光明,那是温暖,是安慰,是鼓励,是生命,这就是巴金写《灯》的原因。
還是那位高僧大德说:“道理能够透彻,就不会受事相所迷;情通就能心开意解,包容天地万物,没有烦恼颠倒。然而,凡夫却常因迷情而昧理,心中的无明一起,就有了爱的偏差——为了一己所爱,破坏山河大地、与人对立、结仇连怨。”通情,就能心开意解,包容天地万物。
六、达理
语文教育虽然不是单纯地使人达理,但是使人达理是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达理要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单靠中学阶段的养育是远远不够的。孔子十五岁“志于学”,七十岁方能“从心所欲,不逾矩”,可见达理的艰难程度。有的人穷尽一生,到头来只落得“天理不可知,天命不可违”的一声感叹;有的人或受“知”的限制,或受“情”的限制,受“意”的限制,对“理”一知半解,认定“理”不可“达”,深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于是圣贤诗书常被人解得支离破碎,乃至君子以此为理,小人以此为据,杀人越货的盗贼亦从中找出满嘴的仁义道德。人在生理方面有荷尔蒙作祟,在心理方面有思考模式僵化、功能固着、偏见经验、规则性思考,确实使“达理”变得无比艰难。但是,达理是可能的,因为要“达”之“理”是一种客观存在,它不是虚无的、神秘的。理性是以鼓励思考来赋予个人新生命。只要我们从平常的“理”入手,多些思考体味,少些麻木不仁,漫漫地会走向真理。
中学语文文本没有哪一篇不蕴涵着丰富的“理”。或是自然之理,或是人类之理,或是社会之理。有的是一家之言,有的则是通理。只要我们认真思考体味,终于会至于达理。“这当儿,我从书中抬起眼来/一切都已变得伟大/没有任何景象再令人吃惊/在书中,我体验着外界的事物/这儿那儿,自然都广大无垠/只要将更多的身心织入其中/我的双眼便能适应世界万物/适应芸芸众生严肃的单纯……”(奥地利·里尔克·《阅读者》)
何洪奎,重庆市黔江中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