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麦夸里岛:南大洋上的生态圣地
2019-05-13阿兹猫
阿兹猫
皇家企鹅的身高约76厘米,其脸较白,且喙较小。
澳大利亚领土最南端的麦夸里岛(Macquaire Island)长34千米,宽5千米,距离塔斯马尼亚岛(Tasmania Island)东南部1500千米,相当于从澳大利亚到南极洲的一半路程。
我们选择在桑迪海滩登陆,一群王企鹅(麦夸里岛亚种)已经聚集在岸边“迎客”了(其实是登陆艇正好停在它们要下海的地方)。这些穿着漂亮外套的“绅士”淡定地注视着我们,丝毫不惊慌。大家却顾不得礼貌,下船后迫不及待地对着它们狂按快门。
登陆地面积不大,但动物不少。探险队长指点我:“前面不远是皇家企鹅的栖息地,只有在麦夸里岛才能看到它们哦。”久闻麦夸里岛大名,不仅因为这里与南乔治亚岛一样,是王企鹅重要的栖息地,还因为这里有更为罕见和珍贵的皇家企鹅,以及跳岩企鹅、金图企鹅、马可罗尼企鹅等。
然而,1997年麦夸里岛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另有原因。从地质学上看,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在这里互相挤压,使得麦夸里海脊的最高部分露出海面,形成了现在的麦夸里岛。这是地球上唯一从地幔开始向上运动而露出海面的岩石,这些露出海面的特殊岩石包括枕状玄武岩等,因此这个地区有极其重要的地理价值。岛上的植被相当丰富,各类苔藓就有80余种,至少还有46种花卉,以及各式各样的地衣、硅藻类植物等。由于缺少树木或高大灌木丛,高高的草丛便是岛上最高的植被了。麦夸里岛以及周围12海里的水域也是非常重要的海洋生态保护区。
此刻的海滩上的确有点拥挤,王企鹅成群结队,看起来悠闲得很。它们有着孩子般的好奇心,甚至走上前去啄船上大厨的帽子。一只王企鹅俯下身,恨不得把脑袋伸进我的镜头里。企鹅与人类如此亲昵,这在我之前到过的亚南极地区从未有过。
王企鹅与象海豹
皇家企鹅以极大规模的族群聚集生活。
一群皇家企鹅正聚集在栖息地上换羽,现场乱七八糟,看得人心烦意乱。皇家企鹅的“发型”很酷,它们有着和马可罗尼企鹅一样的“金冠”,然而却是个“白脸”。据说线粒体和细胞核的DNA证据表明,马可罗尼企鹅是1500万年前从与其亲缘关系最近的皇家企鹅中分化出来的。
9月下旬,雄性皇家企鹅便上岸了,开始寻觅理想的巢穴。每到繁殖季,它们的脾气都很暴躁,为了争夺一个最佳位置极具攻击性。雌性则要等到10月才姗姗来迟。雄性皇家企鹅的个头比雌性大,求偶时的肢体动作和叫声都很丰富。皇家企鹅一岁便性成熟,它筑巢的材料主要是沙石和杂草,它们每次只产两枚蛋,第一枚很小,重量只有第二枚的61%~64%,由于被弃,这枚蛋通常会被贼鸥等吃掉或者毁坏。企鹅夫妇会尽全力孵化第二枚蛋,这样做的原因尚且不明。皇家企鹅的孵化期为35天左右,小企鹅破壳而出后,通常由公企鹅负责照看初生的小企鹅,母企鹅外出觅食,大约10天后,它们再对换角色。小企鹅发育成熟需要70天左右,褪去绒毛换上新羽后,便可以下海觅食了。它们的食物主要是磷虾、鱼和乌贼。
王企鵝体长近1米,体重约15千克,颈侧有明显的橘黄色斑块,前肢发育成鳍脚,适于划水。
王企鹅活动时间不固定,白天夜晚都有可能分成小群进行捕食。
王企鹅是群居性动物,饮食和居住都是很多个体聚集在一起。每当恶劣的天气来临,它们就会挤在一起防风御寒,以获得最大的保护。
王企鹅长相“绅士”,是南极企鹅中姿势最优雅、性情最温顺、外貌最漂亮的一种。
除了王企鹅和皇家企鹅,还有一群年轻的公象海豹正挤在一起蜕皮。2月,繁殖季刚刚结束,大家都在换“新衣”,这个时间段不能下海,多少有些无聊。
麦夸里岛自从成为保护区后,鲜有人类来此打扰,每年造访这里的游客不过两三百人。然而,200年前的麦夸里岛完全是另一番景象。1810年,一艘来自悉尼的捕猎船的到来,打破了岛上野生动物的安宁。船员们兴奋地发现,这里遍地都是象海豹和海狗,为了它们的皮毛和油脂,人们开始大肆杀戮。之后的10年里,海狗基本灭绝。和南乔治亚岛不同,麦夸里岛从未成为捕鲸基地,因为没有可以避风的安全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