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摭探
2019-05-13陈英芳
陈英芳
摘 要:計算机基础课程是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基础课程。文章剖析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采用网络和课堂混合式教学方法、调整教学内容、优化评价制度、实施分层教学、用比赛促进教学等教学改革措施。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计算机应用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9)11-0007-01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有重要的意义。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是人们在生活与工作中会经常用到的,同时也是学习其他学科知识的敲门砖。“计算机基础”是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是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基础课程。然而,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实际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学生所学与社会需求脱节等。本文剖析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教学改革措施,以期为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法落后,缺少和学生的互动。在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一般都是采用教师操作计算机和投影仪的方式授课,教师缺乏与学生的互动,没有实现真正的信息化教学。同时,由于课堂时间有限,理论课和实践课不能同时进行,且时间间隔太久,所以很多学生上实践课时容易遗忘在理论课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因而无从下手,不会操作。(2)课程内容的更新与实际应用之间存在矛盾。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速度较快,其软硬件不断更新升级,但是教材的编写需要一定的周期,因此教材内容更新速度往往跟不上计算机的发展速度,学生学到的往往是几年前的知识,以致所学知识与社会的现实需求脱节。(3)考核方式简单。高职院校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一般采用“无纸化”考核方式,学生做完提交后就显示分数,然而这分数并不能代表学生的实际水平。虽然很多学生通过了计算机等级考试,但是其实际应用能力并不强。很多学生通常是按照上机指导进行操作,不会举一反三,这间接阻碍了其思维能力的发展。(4)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学生从小学到初中、高中,学校都开设计算机课,所以他们操作计算机比较熟练。由于地域特点,笔者所在高职院校中的少数民族学生较多,这些学生的学习效率会低一些,因为他们中的一些人刚刚接触计算机,学习和操作起来有些困难。所以,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5)部分教师的教学素质提升缓慢。部分老教师多年教授计算机课程,甚至有些学校的教师同时教授几门课程,他们凭经验授课,不再钻研教材、教学方法,而计算机知识更新快,所以他们常用陈旧、复杂的方法解决问题,使学生所学知识与社会需求脱节。
二、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1)采用网络和课堂混合式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虽然有不少先进之处,但是师生之间的互动较少,所以教师必须改进教学方法。而网络和课堂混合式教学是一种很好的方法,而且很多老师也比较认同。例如,教师利用慕课、SPOC等在线开放课程开展教学,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课前,教师可以设置一个小测验,只要学生打开手机操作就能快速完成。这种方式利用了学生的碎片时间,打破了学习地点的限制,而且教师能够迅速、精确地收到学生的学习反馈信息。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对教学进行适当调整,并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使学生所学知识更牢固,动手能力更强。(2)调整教学内容,增加前沿知识。高职院校注重向社会输送技术型应用人才,因此,教学中需重点考虑教材的实用性,需要对原有内容进行合理调整,将更多的新知识、新技术融入教学,以拓宽学生的视野。例如,教学网络基础知识时,教师可以适度讲解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信息加密技术等内容,帮助学生了解前沿的计算机知识。(3)优化评价制度。教师应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坚持自评与他评相结合、过程性评价(平时成绩)和终结性评价(期末成绩)相结合,并加大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考核比例。(4)实施分层教学。教师可以按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将其分为A、B两组,对学生因材施教。B组为基础组,A组将加大学习难度,以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使每个学生的水平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对A组学生可以采用竞争评价法,对他们高标准、严要求;对B组学生可以采用激励评价法,鼓励他们向更高层次发展。同时,教师要加强分层教学宣传,引导不同层次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平衡心态,向更高的目标迈进。(5)用比赛促进教学。为了消除“重科研、轻教学”现象,高职院校可以利用比赛促进教学,鼓励教师带领学生参加各种计算机技能大赛,进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
三、结语
深化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是一项势在必行的工作,教育工作有其独有的复杂性、创造性,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应抓住实践性、实用性,以学生为中心,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评价方式等多个方面进行改革优化,借助互联网技术手段,因材施教,挖掘学生的潜力,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徐健,张宁.“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探析[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8(06).
[2]张俊杰.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