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机勃勃枝繁叶茂园区成为国际合作的典范苏州工业园区举行建设25周年成果汇报会

2019-05-13宗合

现代苏州 2019年8期
关键词:苏州工业园区园区建设

○文 宗合

4月12日,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建设25周年成果汇报会在苏州金鸡湖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新加坡副总理兼国家安全统筹部长张志贤,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省长吴政隆、商务部副部长钱克明等出席会议并参加系列活动。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和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分别致贺信。两位领导人都肯定了苏州工业园区建设25周年取得的成绩,并期望园区进一步发挥优势,推动更高水平开放与更高层次协调创新发展。

会上,中外嘉宾欢聚一堂,回顾总结园区建设25周年的成就,传承中新友谊,深化中新合作,展望未来发展前景。园区开创了中新两国合作的新模式,开发建设25年来,已经成为中国最具竞争力的工业园区,相信在双方的努力下,园区未来发展将会取得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成就。

25年发展成为国际合作的典范

作为中新两国政府间首个旗舰型、具有标志意义的合作项目,苏州工业园区经过25年的不懈奋斗,实现了从“低洼农田”到“现代化产业新城”的华丽蝶变、从“学习借鉴”到“品牌输出”的重大跨越、从“世界工厂”到“全球化配置资源”的创新转型、从“现代工业区”到“绿色生态城”的和谐共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截至目前,苏州工业园区实际利用外资近315亿美元,累计创造税收8000多亿元,实现进出口总额超1万亿美元,人均GDP、单位GDP能耗、研发投入占比等一批指标走在全国前列,在国家级经开区综合考评中实现三连冠,跻身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行列,成为国际合作的典范。

1994年2月,中新苏州工业园区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在25年发展历程中,园区探索实现了一系列转变。

● 从“学习借鉴”到“品牌输出”。苏州工业园区从系统学习起步,认真借鉴新加坡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经济发展和公共行政管理等方面的成功经验,累计派出194批3680人次赴新培训,并出台了110多项接轨国际通行规则、符合中国国情的规章制度。中新合作内涵从早期的联合招商、合作开发,逐步向科技创新、金融开放、服务贸易等领域拓展。近年来,园区品牌更是在“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不断辐射推广。

● 从“引进来”到“走出去”。25年来,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0多家外资企业在园区深耕发展,其中不乏西门子、飞利浦、艾默生、三星等一批世界500强企业。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更有一大批自主品牌企业发展起来。依托全国唯一的国家级境外投资服务示范平台,园区推动309家中国企业到53个国家进行投资布局,成为服务中国企业沿着“一带一路”走出去的重要平台。

● 从“园区制造”到“园区创造”。坚持以“亩产论英雄、创新论英雄、生态论英雄”,园区在“守”与“舍”、“进”与“退”之间加快企业升级转型,实施产业梯次转移。近年来,园区聚焦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应用、人工智能三大特色新兴产业,吸引哈佛大学、牛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冷泉港实验室等国际顶尖高校和研究机构设立相关机构。2018年,园区生物医药领域高层次人才数量、创新型企业、新增生物一类新药批件均占全国20%以上,成为最具创新活力的生物医药产业园区。

● 从“先行先试”到“示范引领”。园区抢抓多重国家战略叠加机遇,深化开展开放创新综合试验,累计组织实施重点改革172项,其中近30项改革经验向全省乃至全国复制推广。在营造高标准的投资贸易环境和高效能的政务服务环境方面,该园区为全国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积累了鲜活经验。

内涵提升,中新合作再启新征程

会上,苏州工业园区汇报了25年建设发展成果,150个集中签约开工开业重大项目正式启动。这些项目产业层次高、创新特色强,集中代表了园区产业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发展方向。

据悉,此次150个项目主要聚焦在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纳米技术应用、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园区重点发展的产业领域,85%以上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其中,研发中心、功能中心、区域总部类项目35个,先进制造业项目90个,现代服务业项目18个。

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周乃翔介绍,随着苏州工业园区持续深化中新合作,“一带一路”建设、科技创新、金融开放、服务贸易等成为新的合作亮点,350多家新加坡企业参与该区建设,并从苏州走向全国,中新合作模式和经验在越来越多的国际合作、区域合作项目上复制推广。

“苏州工业园区将不断深化中新合作,丰富借鉴创新内涵,加快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产业园区,成为全方位开放高地、国际化创新高地、高端化产业高地、现代化治理高地。”苏州市委常委、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吴庆文说。

开发建设25年来,经历了翻天覆地变化的苏州工业园区,探索形成的“园区经验”,与“张家港精神”“昆山之路”一脉相承,成为苏州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三大法宝”。苏州工业园区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跃上2500亿元、350亿元新台阶,进出口总额突破1000亿美元。

25年来,中新双方走出了一条真诚合作、互利共赢之路,园区持续深化学习借鉴,合作领域不断拓展,“一带一路”建设、科技创新、金融开放、服务贸易成为新的合作亮点,350多家新加坡企业参与园区建设,并从园区走向全国,合作开发主体——中新集团,已成为中国园区开发运营领军企业,中新合作模式和园区经验在越来越多的国际合作、区域合作项目上复制推广。

猜你喜欢

苏州工业园区园区建设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洲小学
苏州工业园区综合竞争力列全国第二
苏州工业园区斜塘学校作品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自贸区4.0来了,苏州工业园区准备好了吗?
园区的开放样本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