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广东省可经营性非遗产业化的对策研究
2019-05-11易敏婷李庆娜肖亚乔
易敏婷 李庆娜 肖亚乔
摘要:改革开放40年来,随着人们对文化的消费需求不断增长,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为探究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广东省可经营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可经营性非遗”)的发展现状、面临难题及未來走向,调研通过问卷发放、实地调研,访谈等调研方法对深圳市宝安沙井水产公司、广东省九江酒厂有限公司、佛山市顺德区富德工艺品有限公司及相关公司,政府部门、民众进行相关访问,并将不同可经营性非遗产业化进行对比分析,力求为广东省乃至全国的可经营性非遗寻找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非遗产业化之路。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可经营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
中图分类号:G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428(2019)01-0042-03
一、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上提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加快构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取得繁荣与发展,但非遗传承发展中仍存在后继乏人,非遗产业的有效供给低、产品单一且质量差,与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匹配等问题。对此,通过一定的产业化手段创造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并具有市场潜力的可经营性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入人们的视野。
二、 调研情况
(一)调研概述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实地访问等方式,探究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广东省可经营性非遗的发展现状、面临难题及未来走向,实地调研和访问深圳市宝安沙井水产公司、广东省九江酒厂有限公司、佛山市顺德区富德工艺品有限公司及相关政府部门、民众。沙井蚝、九江双蒸酒与广绣均是面向市场、结合科技、产品供给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形成品牌化和规模经营的可经营性非遗产业化较为成功的例子,具有重要研究意义,利于非遗资源进行真正合理配置。通过找出三家企业成功的共同要素,收集政府的意见,了解民众对非遗的认知和需求,将不同可经营性非遗产业化进行对比分析,判断可经营性非遗的未来走向,能为广东省甚至全国的可经营性非遗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二)调研具体情况
1. 政府是推动非遗的活态传承的引路者
据三地政府访问可知,政府在对待可经营性非遗产业化进程应发挥引导作用。沙井当地政府表示可以进行产业化的非遗企业应该大力支持,而产业化之后如何进行推广是关键问题。推广需要正确的理念和专业的人才,要将非遗产品不断创新,与时俱进,以适应现在的生活观念。九江政府认为非遗需要活态传承,政府可以与企业合作,根据时代的需求对部分非遗进行改造,以打响地方品牌。顺德政府认为相关文化推广活动在非遗传承方面扮演重要的角色,可以帮助民众更好地了解非遗。同时,地方文化品牌是非遗产业的核心,只有形成地方文化品牌后才能更好地向外推广,政府应该发挥服务和引导作用,推动企业、民众一起传承非遗。
2. 企业是提升可经营性非遗社会经济价值的承载体
所调研的三家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模式,依靠科学技术和质量管理,生产出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极大地提升可经营性非遗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沙井水产公司主要依靠市场“无形的手”和政府“有形的手”协力推动,通过异地养蚝、技术创新和政府扶持来打造沙井蚝品牌,增强质量管理,实现产业化发展;九江酒厂有限公司坚持文旅商协同发展,以展览等形式挖掘文化内涵,营造一个集发展、开辟就业岗位、推动文化的特色工业旅游产业,开创多个工业旅游模式的先河;富德工艺品有限公司在各地均设有生产点,厂内集中生产方式,使控制生产过程和品质成为可能,并且率先对刺绣过程进行动作细分研究,帮助绣工提高效率从而增加收入。
3. 个人是促进可经营性非遗产业化的参与者
本次问卷调查发放900份调查问卷,收回863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863份。由民众调查问卷统计分析可见,18—25岁的青年人喜欢新兴媒体,可以开办互联网的宣传模式,如影视作品之类;25—60岁的中年人都在为工作拼搏,可以将非遗活动走进企业;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比较喜欢传统模式的活动,老年人会侧重于充满民俗风情的艺术表演和传统节日的民俗庙会(如图1所示)。
由民众调查问卷统计分析可得,不同地区的民众对于非遗产品的购买原因都类似,人文价值占35%以上,同时收藏价值、精致外观以及实用价值也占较大比例。因此,企业在研发设计非遗产品时可从这四个方面入手,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如图2所示)。
三、 三种可经营性非遗传承发展现状
(一)可经营性非遗产业化面临的挑战
1. 可经营性非遗产业存在资金不足而发展困难的难题
资金不足是三家企业产业化进程中普遍面临的难题,虽然每年中央和地方财政都会拨款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甚至还专门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等,但与一些发达国家对文化产业的财政支持力度相比,政府的这些经费支持对于文化产业的发展可谓杯水车薪,是远远不够的。
2. 可经营性非遗产业因技艺烦琐存在后继无人的难题
后继乏人三家企业的非遗传承人均较少,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年龄都很高,大部分传承人年龄在60—70岁之间,有相当一部分在80—90岁,少部分在90以上和40—50岁之间,亟须有新的力量融入进来。新一代年轻人是非遗的传承和发展的新主力,但现实中,非遗由于传承难度大、耗时长、收益不高等原因,难以吸引年轻人的关注,这对未来非遗的传承构成巨大的威胁。
3. 可经营性非遗产业因市场的动态变幻莫测存在较大竞争压力
三家企业在当地都比较有名气,但市场动态变幻莫测,企业难以把握其变幻程度。沙井蚝虽名声在外,但是价格偏高,且生产和销售规模较小。而近年来湛江等地的生蚝崛起,物美价廉,给沙井蚝市场带来不少冲击;九江双蒸酒名气局限广东省,相对于国酒茅台来说,缺乏品牌竞争力,且白酒相对于果酒、鸡尾酒等酒类来说不为年轻人所接受;广绣受到金融危机的打击,出口额急剧降低,至今未恢复市场份额,且现今市场上机绣产品物美价廉,对广绣的发展也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
(二)可经营性非遗产业化面临的机遇
1. 可经营性非遗产业生产组织模式逐步实现多样化
目前,可经营性非遗产业依靠专业的服务和质量管理,在生产组织模式已逐步实现多样化。沙井蚝在生产组织模式上除个体组成的合作社模式,还有“公司+農户”的三种不同模式:一是由企业自己经营,蚝民在企业的海区生产。二是企业与蚝民合作,由企业按照市场的价格将所有产品统一收购。三是散户收购,企业将个体经营的散户统一起来收购。而九江酒厂在2009年成立国内首家酒博物馆——九江双蒸博物馆,将工业与文化相结合,通过酒文化与岭南文化相结合,令其继承发扬光大。富德公司则在各地均设有生产地点,雇佣当地绣娘进行手工绣制,公司派出专门技术人员负责工厂的物资配送及技术指导,总部则负责设计产品的图样,这种分工明确的生产方式保证已有资源的合理利用及生产效率。
2. 可经营性非遗产业与时俱进逐步走上科技创新之路
以科技引领创意,以创意打造文化。沙井水产公司以市场为导向,加强科学研究,研究生物工程技术,将蚝的营造提炼出来,继续扩大市场,使蚝业再次成为沙井一个集科、工、贸的重要特色产业,共同维护这千年的品牌;九江双蒸酒在制曲等工序已实现智能化,并与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高校成立中国米酒研究院,进行白酒成分分析及产品研发;同样地,富德公司也运用科学技术、运用电脑上专业的系统软件设计绣品图样,应用电脑分色技术、面积扫描测算技术、统计分析技术,准确计算人工报酬和绣品成本,达到合理分配报酬。模仿苏绣观赏绣的双面绣技法创造性研发出实用绣的双面绣技法,这种技法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
四、 可经营性非遗产业化发展对策
(一)政府落实政策、完善文化消费体制,打造非遗文化地方品牌
1. 层层落实非遗保护政策
合理科学区分不可经营性非遗项目与可经营性非遗项目,筛选出可经营性非遗名录,针对可经营性非遗产业化的企业和事业单位,制定灵活实用的非遗保护政策,推动非遗保护政策的层层落实到位。同时,切实做好非遗产品生产基地的规划和发展扶持工作,在各地的历史文化街区、文化创业园中为其发展提供生产基地和展示空间。
2. 进一步完善促进文化消费的体制机制
由政府引导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文化消费理念,推动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调整,充分整合文化资源,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在政府采购目录中更多地将蕴含丰厚历史文化内涵及地域文化特色的非遗产品列入,引导文化产品的消费,推动非遗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扶持它们通过产品名气的上升、产品销量的提高而增加市场份额,获得更好的活态发展和产业发展。
3. 打造地方品牌,引导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形成
政府在宣传举办活动来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时候,加强宣传力度,结合多渠道宣传、多角度解读、多热点结合的方式吸引群众,争取多开展更为大众喜好和认可的活动,真正达到宣传非遗的目的;政府打造地方品牌应更多地扶持建立非遗类民间艺术博物馆,并给予政策的倾斜,推动其成为集馆藏展示、技艺传承、研发创新为一体的综合基地;鼓励引导可经营性非遗企业与当地非遗企业、家庭作坊建立一对一、多对一合作关系,实现优势互补,融合发展,形成一批带动强、辐射面广的文化创意产业集群。
(二)企业科技创新品质、新媒体创意化宣传,打造非遗价值产业链
1. 坚持品质至上,注入现代科技成果
(1)全产业链质量管控模式“品质是企业的生命”。在上游原料保障上建立质量监控体系,实现从原料到产品生产、质量监控的全过程可追溯。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建立全过程在线检测质量控制系统。
(2)科技创意研发产品。在产品注入现代科技,科技引领创意,创意打造文化。充分运用包括大数据等信息产业最新发展成果,提高可经营性非遗产品与服务的科技含量,推动文化内容与新科技成果融合,带动可经营性非遗创意产业转型升级。
2. 开启文化体验营销战略,提高市场竞争力
(1)以消费者需求点打造非遗产品,打响非遗老字号品牌。企业在制造产品时可以多思考人文情怀,打文化之根的品牌,以实用价值为砖瓦,增加产品实际用处,焕发文化新生;以精美外观为楼顶,点亮文化之路;在选择店铺地址时向知名度较高的地方继续巩固非遗老字号品牌,提高老用户的忠诚度;在知名度较低的省市,扩大品牌的认知度和知名度,打响非遗老字号品牌。
(2)“品牌+新媒体”宣传方式,提高竞争力。从顾客定位出发,洞察其感性需求和情感表达的方式,通过新媒体及自媒体等新兴媒体,如微博、抖音、快手等热门App制作短视频,推送文章,为消费者留下视觉印象,形成完整而高效的产业链,开创营销新思路。
3. 企业之间加强合作,创意化发展
(1)依托非遗文化产业孵化基地,各类企业互相合作实现共赢。各类企业可依托非遗文化产业孵化基地,通过非遗企业团队精心打造的各类活动,线上线下进行经营性非遗传承项目及衍生品的生产和销售,推动经营由生产导向型向消费导向型转变,全力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
(2)建立非遗创意文化园,打造特色非遗文化体验圈。汇集全国优秀可经营性非遗产业化要素资源,邀请非遗传承人在活动现场展示百年传承下来的手工艺,让体验者学习制作过程,以打造可经营性非遗创意文化园,形成地方特色非遗文化体验圈,刺激消费。
(三)非遗传承人发挥工匠精神,民众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1. 非遗传承人富有使命感,创新改进非遗产品
(1)具有工匠精神,富有使命感。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是当代非遗传承人的崇高使命。非遗传承人要求具有一份强烈的使命感和一份独特的情怀。除了技艺的传承,作为年轻一代更需要传承这种脚踏实地、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2)创新改进非遗产品,注入文化情怀。不善于传承,创新就没有根基;不善于创新,非遗文化就没有活力。在改进作品的设计上,强调作品文化意蕴的增加以及审美趣味和格调的提高。传统文化的根基越深,非遗文化产业发展的底子就越厚,融合创新的着力点就越多,产生的效应也就越大。
2. 民众增强文化认同感,自觉宣传推广
(1)增加文化认同感,增强文化自觉意识。无论从起源还是从传承角度来看,非遗都具有鲜明的群体属性。民众要增进对非遗的保护意识,培养自觉传承非遗、保护非遗的习惯,让保护非遗融于生活,体现于生活。对非遗的保护只有激发区域民众的自觉自愿参与,才能使其融入生活并永久传承。
(2)积极参加非遗社会实践,主动传播推广。由民众尤其学生倡导并积极参加的一系列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活动,更是体现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每一位青年都应走上保护传承非遗的道路,在传播非遗信息时结合线上平台,使用信息化手段,推广相关资讯,为传承发展非遗文化贡献一份力量,力争成为非遗文化的保护人甚至传承人。
参考文献:
[1]李昕.可经营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产业化运作合理性探讨[J].广西民族研究,2009(1):165-171.
[2]杨潇.战略视角下广西可经营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发展研究——以广西国家级非遗名录为例[D].桂林:桂林理工大学,2014.
[3]张秉福.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的科学发展[J].甘肃社会科学,2017(6):244-248.
[4]郭可峻.产业化发展:“非遗”保护性传承的有效途径[N].银川日报,2016-10-09(002).
[5]周瑜.粤绣之艺术价值及保护传承研究[D].广州:广东工业大学,2011.